轻质夹芯保温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6249发布日期:2019-01-02 22:1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轻质夹芯保温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质夹芯保温墙板。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普遍重视保温材料的研制和在建筑中的应用,新型保温材料也正在不断地涌现,力求大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然而,在我国,1980年以前,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但经过3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不少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已形成以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聚氨酯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也是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硬质聚氨酯具有很多优良性能,作为保温隔热材料,在欧美国家广泛用于建筑物的屋顶、墙体、天花板、地板、门窗等,据统计,与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仍是它们的3~5倍。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缓解能源紧张的最有效措施。而在建筑能耗中,因外墙造成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因而墙体保温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目前,全预制墙体结构预制化率虽然比较高,但约束边缘构件内纵筋和箍筋配置较多,预制拼装接缝的连接构造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而且可能引起混凝土材料性能劣化的因素较多,建筑物结构耐久性损伤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维持混凝土原有性能的能力变得弱化,混凝土开裂剥离现象普遍出现。同时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在强震或大风中免遭破坏,行业内采用增加混凝土墙体厚度的方式来改善上述状况,但这样不仅增大了混凝土用量,增加施工强度和成本,而且关键是,地震力是与墙体的自重成正比的,重量随着厚度增大后,地震产生的水平剪力也增大了,故墙体的抗水平剪力的效果即水平承载力仍然不理想,传统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存在配筋偏大的问题,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延性不足,耗能能力较差,其设计、施工均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夹芯保温墙板,自重小,材料损耗率极低,消除了墙板内的热桥,提高了墙板的保温效果,可在墙板满足刚度要求同时提供阻尼,不仅解决了传统墙板承载力不足的技术缺点,而且最大限度地提升墙板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轻质夹芯保温墙板,包括铝板、玻璃纤维网格布、侧板、轻质金属板、泡沫混凝土、锚固架安装板、“丰”字形锚固架、“丰”字形锚固架横肋、“丰”字形锚固架纵肋、主保温板、辅保温板和粘结剂;所述轻质夹芯保温墙板中,墙板结构呈对称式,由外层至内层分别设置有铝板、玻璃纤维网格布、泡沫混凝土)等,两侧设置有侧板,在泡沫混凝土中设置有两轻质金属板,两轻质金属板间设置有主保温板,在其两侧分别间隔设置辅保温板且同一侧的辅保温板之间等间距设置,不同侧的辅保温板之间交错设置,任意一侧的辅保温板能覆盖住主保温板的拼缝位置,主保温板和辅保温板采用粘结剂进行粘结,在泡沫混凝土中设置的两轻质金属板上均匀设置“丰”字形锚固架,“丰”字形锚固架由“丰”字形锚固架横肋、“丰”字形锚固架纵肋构成,“丰”字形锚固架的高度为泡沫混凝土厚度的六分之五,且两轻质金属板上的相邻“丰”字形锚固架的“丰”字形锚固架横肋相互对齐,同一个“丰”字形锚固架上的“丰”字形锚固架横肋将泡沫混凝土沿厚度方向上四等分即同一个“丰”字形锚固架上相邻的“丰”字形锚固架横肋间的距离为泡沫混凝土厚度的四分之一,“丰”字形锚固架与轻质金属板连接处设置锚固架安装板,且相邻锚固架安装板采用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轻质金属板采用低屈服点钢板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粘结剂采用环氧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的泡沫混凝土采用纤维增强材料添加,纤维含量为8~10%,纤维优先选择钢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等材料混制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保温板的厚度大于辅保温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保温板、辅保温板采用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材料混合制成,其能有效阻止热流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保温板同一侧相邻的辅保温板的间距设置在250~30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丰”字形锚固架采用镀锌防腐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自重小,节省大量施工时间及施工成本,材料损耗率极低,不产生建筑垃圾,任意一侧的辅保温板能覆盖住主保温板的拼缝位置,能够有效切断拼缝处的热桥,提高墙板保温性能,设置的玻璃纤维网格布、泡沫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隔音、耐火性能,而且泡沫混凝土能量吸收效率高、隔震效果好,设置“丰”字形锚固架对轻质金属板固定,使墙板具有受力性能好、承载力高的特点,可有效防止墙板在承载时轻易发生整体滑移或变形,提高了墙板的强度、稳定性,设置的轻质金属板、泡沫混凝土在地震作用下能共同消耗地震能量,可以显著提高墙板的阻尼比,可在墙板满足刚度要求的同时提供阻尼,能够减少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不仅解决了传统墙板承载力不足的技术缺点,而且最大限度地提升墙板抗震能力,对建筑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建设十分有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轻质夹芯保温墙板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铝板;2为玻璃纤维网格布;3为侧板;4为轻质金属板;5为泡沫混凝土;6为锚固架安装板;7为“丰”字形锚固架;8为“丰”字形锚固架横肋;9为“丰”字形锚固架纵肋;10为主保温板;11为辅保温板;12为粘结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质夹芯保温墙板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轻质夹芯保温墙板,包括铝板1、玻璃纤维网格布2、侧板3、轻质金属板4、泡沫混凝土5、锚固架安装板6、“丰”字形锚固架7、“丰”字形锚固架横肋8、“丰”字形锚固架纵肋9、主保温板10、辅保温板11和粘结剂12;所述轻质夹芯保温墙板中,墙板结构呈对称式,由外层至内层分别设置有铝板1、玻璃纤维网格布2、泡沫混凝土5等,两侧设置有侧板3,在泡沫混凝土5中设置有两轻质金属板4,两轻质金属板4间设置有主保温板10,在其两侧分别间隔设置辅保温板11且同一侧的辅保温板11之间等间距设置,不同侧的辅保温板11之间交错设置,任意一侧的辅保温板11能覆盖住主保温板10的拼缝位置,主保温板10和辅保温板11采用粘结剂12进行粘结,在泡沫混凝土5中设置的两轻质金属板4上均匀设置“丰”字形锚固架7,“丰”字形锚固架7由“丰”字形锚固架横肋8、“丰”字形锚固架纵肋9构成,“丰”字形锚固架7的高度为泡沫混凝土5厚度的六分之五,且两轻质金属板4上的相邻“丰”字形锚固架7的“丰”字形锚固架横肋8相互对齐,同一个“丰”字形锚固架7上的“丰”字形锚固架横肋8将泡沫混凝土5沿厚度方向上四等分即同一个“丰”字形锚固架7上相邻的“丰”字形锚固架横肋8间的距离为泡沫混凝土5厚度的四分之一,“丰”字形锚固架7与轻质金属板4连接处设置锚固架安装板6,且相邻锚固架安装板6采用等间距设置;所述的轻质金属板4采用低屈服点钢板制作而成;所述的粘结剂12采用环氧树脂;所述的泡沫混凝土5采用纤维增强材料添加,纤维含量为8~10%,纤维选择钢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等材料混制而成;所述的主保温板10的厚度大于辅保温板11;所述的主保温板10、辅保温板11采用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材料混合制成,其能有效阻止热流传递;所述的主保温板10同一侧相邻的辅保温板11的间距设置在250~300mm;所述的“丰”字形锚固架7采用镀锌防腐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