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1703发布日期:2019-02-01 20:15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外装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建筑装饰装修中,对用于装饰的幕墙石材的上端和下端在工厂进行凹槽加工,在安装时将金属挂件插入凹槽进行固定。使石材与石材之间为抵靠连接,如果由于施工精度造成石材与石材之间出现缝隙,且如果缝隙过大则使龙骨可视,影响装饰幕墙的观感。另外,如在在石材与石材之间进行密封胶施工,增加石材幕墙的坚固及观感,但是过大的缝隙也将增加密封胶的施工难度及密封胶的密缝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解决石材之间的缝隙问题,使幕墙更美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包括石材面板、其包括多块,且每块所述石材面板的侧边均设置有凸边或者凹槽,相邻所述石材面板的侧边分别为所述凸边和所述凹槽,且所述凸边插进所述凹槽内。

作为所述石材面板的一种具体的形状结构设计,所述石材面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其包括上侧边、下侧边、左侧边、右侧边;在所述左侧边和所述下侧边设置有所述凸边;在所述上侧边和所述右侧边设置有所述凹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石材面板包括上端、下端;在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凹槽,且所述开口分别位于所述上侧边和所述下侧边上;还包括补强石条、T型挂件;所述补强石条包括四个,分别覆盖在所述开口凹槽上并与所述石材面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补强石条分别与所述上侧边和所述下侧边平齐且与所述开口凹槽一起形成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所述T型挂件包括水平板状结构的主体及位于所述主体一端的上限位部及下限位部;所述上限位部和所述下限位部分别插入相邻两个所述石材面板的所述上限位槽和所述下限位槽;所述挂件与墙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补强石条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石材面板上设置有盲孔;所述补强石条与所述石材面板通过背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所述干挂石材幕墙结构的一种具体的结构设计,其还包括槽钢、钢立柱、横梁。所述槽钢垂直于墙本体且与所述墙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槽钢的开口朝向左侧或者右侧,在槽底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后方向的第一长条孔;所述钢立柱为横截面为“口”型的型材,竖直放置,其上均匀设置有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长条孔通过螺栓将所述钢立柱所述槽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梁的横截面为L形,且水平放置,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紧贴所述钢立柱,并与所述钢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壁水平放置,并与所述T型挂件固定连接。

为了增加石材面板的安装精度,在所述T型挂件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前后方向的第二长条孔;所述横梁的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T型挂件与所述横梁通过所述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为了增大在长条孔上的螺栓连接的稳固性,在所述第一长条孔的上方及所述第二长条孔的上方均设置有增阻垫片。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钢立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

为了增加钢立柱的竖直度及稳固性,在所述钢立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槽钢,其开口分别朝左和朝右,并通过螺栓与所述钢立柱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使石材面板之间的连接实现完全的无缝连接,消除由于施工误差造成的相邻石材面板之间的缝隙,避免缝隙过大造成的石材面板内部的骨架可视,保证幕墙的观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

1、石材面板;2、补强石条;3、T型挂件;4、背栓;5、环氧树脂胶;6、横梁;7、钢立柱;8、槽钢;9、增阻垫片;101、凸边;102、凹槽;103、下侧边;104、上侧边;105、左侧边;106、右侧边;107、开口凹槽;301、上限位部;302、下限位部;303、主体;304、第一长条孔;601、第一侧壁;602、第二侧壁;801、槽底;802、第二长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包括石材面板1,其包括多个,通过拼接形成装饰幕墙。石材面板1的侧边设置有凸边101或者凹槽102,且相邻的石材面板1的侧边分别为凸边101和凹槽102,且凸边101插到凹槽102内。凸边101与凹槽102的插接连接使相邻石材面板1之间的连接为无缝拼接,消除由于施工误差产生的缝隙过大时使内部结构可视的不利效果,且凸边101与凹槽102的插接使密封胶的施工更容易,不会因为缝隙过大而使密封胶挂靠困难而使密封效果不理想。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的具体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干挂石材幕墙结构包括石材面板1、补强石条2、T型挂件3、横梁6、钢立柱7、槽钢8。

参照图1及图2,石材面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其包括上侧边104、下侧边103、左侧边105、右侧边106。在右侧边106和上侧边104上设置有凸边101。在左侧边105及下侧边103上设置有凹槽102。相邻的石材面板1的上侧边104与下侧边103、左侧边105与右侧边106分别实现凸边101插进凹槽102的连接。实现石材面板1间全方位的无缝连接,增加观感。

参照图1,石材面板1包括上端、下端。在石材面板1的上端及下端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凹槽107,且开口凹槽107的开口位于石材面板1的上侧边104和下侧边103上。补强石条2为板状结构。每块石材面板1至少配置四个补强石条2,其分别覆盖在开口凹槽107上,侧边分别与石材面板1的上侧边104和下侧边103平齐,并与石材面板1固定连接在一起。开口凹槽107与补强石条2一起形成上限位槽与下限位槽。且开口凹槽107在石材面板1的上端和下端的位置相对应,则形成的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对应,则上下相邻的石材面板1上形成的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对应,便于上下相邻的石材面板1的连接。补强石条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石材面板1上设置有盲孔,通过第一通孔、盲孔及背栓4将补强石条2与石材面板1固定连接在一起。既方便快捷又确保牢固。

T型挂件2包括水平板状结构的主体303及设在主体303一端的上限位部301、下限位部302。上限位部301垂直主体303向上,下限位部302垂直主体303向下,且分别插进上下相邻的石材面板1的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内,并通过环氧树脂胶5将上限位部301和下限位部302分别固定在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内。在主体303上设置有前后方向的第一长条孔304,用于与墙面外固定骨架固定连接。

参照图1及图2,固定骨架包括钢立柱7、横梁6。钢立柱7为横截面为“口”形的型材,其竖直放置,用于固定横梁6。横梁6的横截面为L形,且水平放置。横梁6包括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601和第二侧壁602第一侧壁601为竖直侧壁,第二侧壁602为水平侧壁。第一侧壁601贴靠在钢立柱7上,且与钢立柱7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横梁6的第二侧壁602上设置有与第一长条孔304适配的第二通孔,并通过第二通孔、第一长条孔304及螺栓将T型挂件3与横梁6固定连接在一起,且T型挂件3的第一长条孔304使T型挂件3连同石材面板1的前后位置可以进行调整,增加石材幕墙的安装精度,增加石材幕墙的美观性。为了增加螺栓连接在第一长条孔304上的稳固性,在第一长条孔304与螺母之间设置增阻垫片9。

沿钢立柱7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且在钢立柱7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槽钢8。两个槽钢8的开口分别朝左和朝右,其包括槽底801,且在槽底801上设置有前后方向上的长条孔802。长条孔802与第三通孔一起通过螺栓将钢立柱7与槽钢8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槽钢8与墙本体的预埋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使钢立柱7固定在墙本体上。槽底801上的第二长条孔802可以消除槽钢8固定到墙本体上的施工误差,使钢立柱7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保证横梁6的安装精度以及石材面板1的安装精度。为了增加螺栓连接在第二长条孔802上的稳固性,在第二长条孔802与螺母之间设置有增阻垫片9。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