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车库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5694发布日期:2018-11-20 18:4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型车库升降台。



背景技术:

现有大部分车库未设置汽车升降台,通常遇到暴雨天气,由于部分小区的地下家用车库地势较低,一旦排水设施不够完善,或都是暴雨持续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导致停车位被水浸到,水浸的液面达到一定的高度汽车就会被浸泡到,一旦车被浸泡就会给车主带来损失,且大多升降台均未设置车体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停车位被水浸到的小型车库升降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车库升降台,主要包括稳定板、放置台、挡件和缓冲板,所述稳定板下端表面固定有稳定脚,且稳定板内部开设有预留槽,并且预留槽内部固定有电动升降柱,所述电动升降柱的外部表面固定有防护胶套,所述放置台安装在电动升降柱的上端,且放置台内部设置有阻尼滑道,所述挡件通过阻尼滑道与放置台相互连接,且阻尼滑道的后侧设置有抵件,所述放置台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缓冲板内部设置有安装块,且放置台通过连接块与缓冲板内部的安装块相互连接。

所述放置台与电动升降柱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所述放置台通过连接块与缓冲板内部的安装块卡槽连接,且连接块关于放置台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有两组,并且连接块与安装块的位置相互对应。

所述阻尼滑道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

所述挡件通过阻尼滑道与放置台组成滑动结构,且阻尼滑道关于放置台上表面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挡件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

所述连接块和缓冲板均具有磁性,且连接块的外侧表面与缓冲板的内部表面互为异名磁极,并且连接块内部呈中空结构。

有益效果

1.该小型车库升降台,内部设置为分体式结构,方便使用者进行拼接,将装置放置在使用位置,通过内部的蓄电池将电动升降柱打开,电动升降柱可将放置台升高,可有效避免雨水浸入车体内部,且放置台表面安装有抵件,在使用者倒车至一定深度后,便可将后胎抵住抵件,挡件亦可通过阻尼滑道对汽车前胎进行限位,结构稳定,避免出现汽车移位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稳定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小型车库升降台,主要包括稳定板1、稳定脚2、预留槽3、电动升降柱4、防护胶套5、放置台6、阻尼滑道7、挡件8、抵件9、连接块10、缓冲板11和安装块12,稳定板1下端表面固定有稳定脚2,且稳定板1内部开设有预留槽3,并且预留槽3内部固定有电动升降柱4,电动升降柱4的外部表面固定有防护胶套5,放置台6安装在电动升降柱4的上端,且放置台6内部设置有阻尼滑道7,放置台6与电动升降柱4为焊接一体化结构,结构稳定,挡件8通过阻尼滑道7与放置台6相互连接,且阻尼滑道7的后侧设置有抵件9,放置台6通过连接块10与缓冲板11内部的安装块12卡槽连接,且连接块10关于放置台6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有两组,并且连接块10与安装块12的位置相互对应,该设置便于使用者对两者进行安装,阻尼滑道7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该设置便于挡件8进行位置调节,挡件8通过阻尼滑道7与放置台6组成滑动结构,且阻尼滑道7关于放置台6上表面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挡件8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挡件8的形状设置可对汽车前胎进行稳定固定,放置台6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和缓冲板11均具有磁性,且连接块10的外侧表面与缓冲板11的内部表面互为异名磁极,并且连接块10内部呈中空结构,拆装便捷,且缓冲板11便于汽车放置,缓冲板11内部设置有安装块12,且放置台6通过连接块10与缓冲板11内部的安装块12相互连接。

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使用位置,再将蓄电池安装在稳定板1内部,稳定板1通过两侧的连接块10与缓冲板11内部的安装块12卡槽连接,结构灵活,方便使用者进行拼接,且缓冲板11的形状设置便于汽车进行移动,安装好后,使用者可将汽车倒车入库后,从缓冲板11移动至放置台6的上表面,直至汽车后胎抵住抵件9,此时使用者可下车,将两侧的挡件8通过阻尼滑道7移动至前胎,阻尼滑道7为“L”形结构,方便对挡件8进行调节,将挡件8的内表面与汽车前胎外表面贴紧即可稳定,该设置可有效避免车体在装置上端出现的滑动情况,结构稳定,当遇到暴雨天气,可提前通过外部开关将电动升降柱4升高,电动升降柱4升高的同时托举放置台6提升高度,达到适当高度时,可将其关闭固定,使得装置上端远离地面,防止汽车进水,电动升降柱4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胶套5,可避免电动升降柱4受到雨水的侵蚀,这样一个小型车库升降台,可以很好的为需求者所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