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3424发布日期:2018-11-20 21:06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装置是一种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其在楼房建筑、道路建设、桥梁建设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混凝土搅拌机器占用空间较大,噪声较大,且制造成本较高。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该搅拌筒轴向上布置有搅拌轴,该搅拌轴由电机驱动,该搅拌轴上布置有若干叶片,这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缺点在于:由于混凝土的粘度比较大,其对搅拌叶附近的混凝土搅拌的比较均匀,而对远离搅拌叶的混凝土搅拌效果较差,导致使用可可靠性较低;使得整个混凝土的局部搅拌效果不佳。

另外,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装置使用中发现,水泥砂石料比较重,直接落在搅拌叶上容易对搅拌叶造成损坏;同时起无法对加水量进行控制,容易导致混凝土混合液过稠或者过稀,过稠容易发生在筒体沉淀或积聚的现象,过稀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凝土浆料搅拌不充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搅拌筒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搅拌装置、翻滚装置和搅拌辊,搅拌装置包括沿着搅拌筒的中心轴对称排布设置的一对搅拌桨,搅拌桨通过电机b驱动;翻滚装置包括翻滚板、连接杆和转轴,翻滚装置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搅拌筒筒壁上,连接杆的一端垂直设置在转轴上,连接杆的另一端和翻滚板连接,翻滚板的自由端和升降绳连接,升降绳缠绕在盘绳辊上,盘绳辊和电机a连接;搅拌辊横置架设在搅拌筒的底部,搅拌辊和电机c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呈倾斜向下式排布设置,搅拌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V字形搅拌杆。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设置为数根圆柱体杆,相邻连接杆之间呈等间距排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翻滚板沿着搅拌筒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为一对楔形板,翻滚板上表面呈倾斜向下式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辊设置为圆柱筒体结构,搅拌辊上向外凸出延伸设置有搅拌柱。

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柱设置为圆柱体结构,相邻的搅拌柱呈分散式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辊的两端呈中心对称式排布设置有一对弧形搅拌叶片,弧形搅拌叶片沿搅拌辊轴线水平方向倾斜20-3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搅拌装置对筒体上部浆料进行充分混合,翻滚装置在升降绳的带动下以转轴为支点上下翻转,对筒体中下端的浆料进行翻滚,翻滚板和浆料的接触面积大,浆料沿着连接杆之间的空隙流动,有利于提高整个混凝土的搅拌效果;横置搅拌辊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分散的搅拌柱对浆料进行击打破碎;自上而下的多重搅拌设备,可充分提高对混凝土的搅拌效果,搅拌效率高;提高混凝土混合液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翻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升降绳;2、盘绳辊;3、电机a;4、搅拌筒;5、电机b;6、搅拌桨;7、翻滚板;8、连接杆;9、转轴;10、电机c;11、搅拌叶片;12、搅拌柱;13、搅拌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4,搅拌筒4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搅拌装置、翻滚装置和搅拌辊13,搅拌装置包括沿着搅拌筒4的中心轴对称排布设置的一对搅拌桨6,搅拌桨6通过电机b5驱动;翻滚装置包括翻滚板7、连接杆8和转轴9,翻滚装置通过转轴9活动安装在搅拌筒4筒壁上,连接杆8的一端垂直设置在转轴9上,连接杆8的另一端和翻滚板7连接,翻滚板7的自由端和升降绳1连接,升降绳1缠绕在盘绳辊2上,盘绳辊2和电机a3连接;搅拌辊13横置架设在搅拌筒4的底部,搅拌辊13和电机c10连接。

搅拌桨6呈倾斜向下式排布设置,搅拌桨6的两端对称设置有V字形搅拌杆。搅拌桨6在电机b5的带动下,做离心运动,搅拌杆的结构新颖,其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搅拌桨6设置为相互对称的两个,其将作用力进行有效平分,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降低噪声,V字形搅拌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对混凝土浆液的搅拌面积较大,混合均匀。

连接杆8设置为数根圆柱体杆,相邻连接杆8之间呈等间距排布设置。连接杆8之间的空腔为混凝土浆液提供了一定的流动空间,使翻滚板7上下翻转的过程中为对浆液形成一定的流动轨迹,避免沉淀现象。

翻滚板7沿着搅拌筒4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为一对楔形板,翻滚板7上表面呈倾斜向下式排布。当其沿着转轴9上下翻转的过程中,对筒体底部的混凝土浆液提供了一定的翻滚作用力,实现了筒体底部的浆液向上翻滚,避免发生底部沉淀积聚的现象。

搅拌辊13设置为圆柱筒体结构,搅拌辊13上向外凸出延伸设置有搅拌柱12,搅拌柱12设置为圆柱体结构,相邻的搅拌柱12呈分散式排布。搅拌辊13在旋转的过程中,搅拌柱12对混凝土浆液形成一定的破碎作用,将浆液中的大颗粒击打成细小颗粒,使浆液沿着相邻的搅拌柱12之间的空隙呈向下流动,适合混凝土细砂浆的搅拌使用。

搅拌辊13的两端呈中心对称式排布设置有一对弧形搅拌叶片11,弧形搅拌叶片11沿搅拌辊13轴线水平方向倾斜20-35°。弧形搅拌叶片11和筒体侧壁之间的间距较小,通过一对不同倾斜方向的弧形搅拌叶片11的相互配合,使搅拌辊13在搅拌时可做到无死角,起到铲尖的作用,防止浆料粘度过大粘接在筒壁上,保证了搅拌分散均匀度。

具体运行过程为:

待混合均匀的混凝土浆料注入至搅拌筒4内,电机b5旋转,带动搅拌桨6离心旋转,对筒体上端的浆料进行充分混合搅拌;电机a3设置为正反转电机,电机a3正转时,升降绳1盘绕在盘绳辊2上,此时升降绳1带动翻滚板7以转轴9为旋转支点向上翻转,筒体底部的浆料经过翻滚板7翻转,翻滚板7呈向下倾斜的过程中浆料沿着连接杆8之间的空隙向下翻转,避免浆料粘度过大发生筒体积聚的现象;当电机a3反转时,盘绕在盘绳辊2上的升降绳1向下降落,使翻滚板7恢复至初始水平位置,如此循环往复运行,翻滚板7起到翻滚浆料的作用;筒体的底部设置为中空锥形体结构,电机c10旋转带动搅拌辊13旋转,搅拌辊13上的搅拌柱12对浆料进行进一步的击碎,使大颗粒变成小颗粒,保证分散充分均匀。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