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拔橡胶棒和抽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3409发布日期:2018-11-20 21:06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抽拔橡胶棒和抽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梁预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抽拔橡胶棒和抽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箱梁预制施工过程中,为形成预应力孔,需要提前将抽拔橡胶棒安装在钢筋骨架中,常规工艺中,采用人工安装方式,需要十几个工人,耗费近半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安装工作,这种作业方式效率较低,操作复杂。

对抽拔橡胶棒以及抽拔装置进行改善,以便于快速高效地完成橡胶棒的安装和拆卸,是目前箱梁预制过程中急需改进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拔橡胶棒,抽拔橡胶棒包括棒芯和抽拔管,抽拔管包括一体成型的牵引部和成孔部,牵引部上设有摩擦纹路,成孔部有利于快速形成孔道,牵引部的设置便于抽出抽拔管,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抽拔装置,该抽拔装置包括上述的抽拔橡胶棒,有利于快速形成预应力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抽拔橡胶棒,所述抽拔橡胶棒包括棒芯和抽拔管。

所述抽拔管套设于所述棒芯上,所述棒芯上设有压力感测器,所述抽拔管包括一体成型的牵引部和成孔部。所述牵引部位于所述成孔部的两端,所述牵引部上设有摩擦纹路;所述成孔部的外周设有多个导向环,多个所述导向环沿所述成孔部的轴线间隔设置。

所述棒芯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抽拔管的两端,并且所述抽拔管的内径与所述棒芯的直径的差值小于或等于8mm。

进一步地,所述棒芯采用钢绞线。

进一步地,所述钢绞线的直径为12mm至16mm。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环的内径大于所述抽拔管的外径3mm至5mm。

进一步地,所述抽拔橡胶棒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成孔部。

进一步地,所述抽拔管包括第一成孔部和第二成孔部,所述第一成孔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成孔部包括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牵引部相邻,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通过所述连接套筒连接,所述第四端部与所述牵引部相邻。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采用铁皮卷制而成,所述连接套筒的厚度为0.2mm至0.4mm,所述铁皮的长度为25cm至35c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径与所述成孔部的直径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外缠绕有胶布,所述胶布缠绕后,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抽拔管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1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抽拔装置,所述抽拔装置包括连接头、卷扬机和上述的抽拔橡胶棒,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一牵引件,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一牵引件与所述抽拔橡胶棒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件与所述卷扬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抽拔橡胶棒,包括棒芯和抽拔管,抽拔管包括一体成型的牵引部和成孔部,牵引部上设有摩擦纹路,便于安装和抽出抽拔管,成孔部有利于快速形成孔道,孔道成型效率高,质量好。通过在成孔部的外周设置导向环,能快速确定抽拔管的安装位置,施工作业效率更高,预应力孔道成孔质量好。棒芯的两端伸出抽拔管,便于安装、牵引,该抽拔橡胶棒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方便,成孔效率高,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抽拔装置,该抽拔装置包括连接头、卷扬机和上述的抽拔橡胶棒,连接头上设有第一牵引件和第二牵引件,有利于快速形成预应力孔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的牵引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的牵引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的相邻两个成孔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抽拔橡胶棒;110-棒芯;130-抽拔管;131-成孔部;133-牵引部;135-摩擦纹路;140-导向环;150-检测元件;1311-第一成孔部;1313-第二成孔部;161-连接套筒;163-胶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100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抽拔橡胶棒100,抽拔橡胶棒100包括棒芯110和抽拔管130。

抽拔管130套设于棒芯110上,抽拔管130包括一体成型的牵引部133和成孔部131。牵引部133位于成孔部131的两端,牵引部133上设有摩擦纹路135;成孔部131的外周设有多个导向环140,多个导向环140沿成孔部131的轴线间隔设置。

棒芯110的两端均伸出抽拔管130的两端,并且抽拔管130的内径与棒芯110的直径的差值小于或等于8mm。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100的牵引部13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100的牵引部133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和图3。

牵引部133上设置的摩擦纹路135,摩擦纹路135可以是曲线,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直线,如图3所示。各条摩擦纹路135之间可以是相互平行,也可以是交叉设置。各条摩擦纹路135的方向可以是水平、竖直或是任意角度的倾斜,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为了增加卷扬机与牵引部13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增大连接处的摩擦力,摩擦纹路135采用一深一浅间隔方式分布,即两个相邻的凹陷较深的摩擦纹路135之间设置一个凹陷较浅的摩擦纹路135。或者,摩擦纹路135也可以是突出部,即两个相邻的突出较高的摩擦纹路135之间设置一个突出较低的摩擦纹路135。

优选地,棒芯110采用钢绞线,抽拔管130采用橡胶管,由于橡胶管具有高弹性的特点,当橡胶棒在轴向受力伸长时,径向尺寸会减小变细,利用这一特性可以使橡胶管逐步从混凝土构件的孔道内壁剥离出来,因此,该抽拔橡胶棒100具有高弹性、抽拔省力、不易拔断、可反复使用的特点,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该抽拔橡胶管有利于预应力孔道的成型,孔壁光滑,孔道质量好,成型效率高。

可选地,棒芯110上还安装有检测元件150,检测元件150可以是压力感测器,压力感测器用于检测钢筋混凝土的凝固情况,若凝固时间太长,钢筋混凝土的硬度很大,如果此时拔出抽拔管130会导致抽拔管130很难拔出。若凝固时间太短,钢筋混凝土的成型度不够,如果此时拔出抽拔管130,会导致预应力孔道变形,孔壁不光滑。因此,安装压力感测器,检测钢筋混凝土的凝固情况,适时地拔出抽拔橡胶棒100,才能获得质量更高的预应力孔,提高施工效率。

可选地,除了安装压力感测器外,还可以安装其他检测元件150,比如配合湿度检测仪器,用于测试钢筋混凝土凝固后的湿度等,这样有助于提高成型孔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同时,也可以延长抽拔橡胶管的使用寿命。

钢绞线的直径为12mm至16mm。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钢绞线的直径为15.2mm。当然,除了采用钢绞线,也可以采用钢丝绳等其他缆绳,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导向环140的内径大于抽拔管130的外径3mm至5mm。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环140的直径为4mm。需要说明的是,抽拔橡胶棒100利用φ12mm的圆钢焊接成定位网进行固定,定位网纵向间距为50cm,在端部60cm处间距为30cm,导向环140固定安装在定位网上,定位网固定后,将抽拔橡胶棒100从定位网的一端沿导向环140穿入,若定位网的长度较长,也可以从定位网的两端分别向中部穿入抽拔橡胶棒10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100的相邻两个成孔部131连接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

抽拔橡胶棒100还包括连接套筒161,连接套筒161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成孔部131。当施工时所需的预应力孔道较长时,可以将两个抽拔管130连接起来,即通过连接套筒161将两个抽拔管130连接。

抽拔管130包括第一成孔部1311和第二成孔部1313,第一成孔部1311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成孔部1313包括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第一端部与牵引部133相邻,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通过连接套筒161连接,第四端部与牵引部133相邻。

连接套筒161采用铁皮卷制而成,连接套筒161的厚度为0.2mm至0.4mm,优选为0.3mm。连接套筒161的长度为25cm至35cm,优选为30cm。当然,并不仅限于此,连接套筒161的厚度以及长度也可以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数值,连接套筒161也可以采用铝皮、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制造而成,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连接套筒161的内径与成孔部131的直径相适应,连接套筒161的内径稍大于成孔部131的直径,以便于安装。连接套筒161外缠绕有胶布163,胶布163缠绕后,连接套筒161与抽拔管130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1mm。除了采用胶布163缠绕,也可以采用生胶带缠紧,以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

具体地,两个成孔部131连接时,先将第二成孔部1313的端部从连接套筒161的一端穿入,再将第三成孔部131的端部从连接套筒161的另一端穿入,待连接套筒161将第二成孔部1313和第三成孔部131均套设完毕后,再在连接套筒161外缠绕胶布163,使连接套筒161与抽拔管130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1mm,防止漏浆后形成锚头而刮伤抽拔管130或孔道内壁。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抽拔橡胶棒100安装时,底板及腹板束相邻孔束的接头不得在同一截面上,且相互错开距离要求至少大于50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抽拔装置,抽拔装置包括连接头、卷扬机和上述的抽拔橡胶棒100,连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一牵引件,连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牵引件,第一牵引件与抽拔橡胶棒100连接,第二牵引件与卷扬机连接。

可选地,第一牵引件采用宽度4cm以上的尼龙绑带,比如,宽度为6cm的尼龙绑带,尼龙绑带用于捆绑在抽拔管130的牵引部133上,牵引部133上设有摩擦纹路135,用于增大尼龙绑带与牵引部133之间的摩擦力,使捆绑连接更加牢固,防止在牵引过程中松脱、脱离。

第二牵引件采用挂钩,挂钩与连接头的端部焊接或铆接或螺纹连接,挂钩包括一开口,开口朝向第一牵引件的一方。挂钩与卷扬机连接,卷扬机通过挂钩牵引抽拔橡胶棒100,实现抽拔橡胶棒100的安装和抽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牵引件和第二牵引件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采用卡爪、拉环等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100,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适时养护,以延长抽拔橡胶棒100的使用寿命,并且有助于提高预应力孔道的成孔质量:

若预制跨度为31.5m的箱梁,抽拔橡胶棒100的直径优选为80mm;若预制跨度为23.5m的箱梁,抽拔橡胶棒100的直径优选为70mm。

良好的抽拔橡胶棒100无表面裂口、表面热胶粒、胶层海绵。胶层汽泡、表面杂质痕迹长度不得大于3mm,深度不大于1.5mm,且每米长度不多于一处。其次,抽拔管130的外径偏差±4mm,不圆率小于20%,硬度(邵氏A型)为65±5;拉伸强度不小于12MPa,拉断伸长率不小于350%,300%定伸强度不小于6MPa。

抽拔橡胶棒100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次使用前,对抽拔管130外观检查,不得有损伤的胶管;每次使用后及时用清水清洗,清除抽拔橡胶棒100表面杂物,检查抽拔橡胶棒100上是否有划伤裂纹,并剔除其破损割裂或管径减少3mm以上的胶管,顺直摆放并进行覆盖,避免烈日暴晒或沾到油污。

抽拔橡胶棒100与锚垫板间采用专用抽拔橡胶棒100锥塞进行填塞,锥塞根据梁场所使用抽拔橡胶棒100规格及锚垫板尺寸进行单独设计制作,锥塞为厂制橡胶加工件,要求表面无裂口、表面热胶粒、胶层海绵、胶层汽泡,壁厚允许误差为±1mm。锥套长度允许误差为0至+10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100和抽拔装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拔橡胶棒100,包括棒芯110和抽拔管130,抽拔管130包括一体成型的牵引部133和成孔部131,牵引部133上设有摩擦纹路135,便于安装和抽出抽拔管130,成孔部131有利于快速形成孔道,孔道成型效率高,质量好。通过在成孔部131的外周设置导向环140,能快速确定抽拔管130的安装位置,施工作业效率更高,预应力孔道成孔质量好。棒芯110上安装有压力感测器等检测元件150,便于掌握钢筋混凝土的凝固程度,适时拔出抽拔橡胶棒100。棒芯110的两端伸出抽拔管130,便于安装、牵引,该抽拔橡胶棒100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方便,成孔效率高,成孔质量好,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抽拔装置,该抽拔装置包括连接头、卷扬机和上述的抽拔橡胶棒100,连接头上设有第一牵引件和第二牵引件,有利于快速形成预应力孔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