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板置换型地面翻转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3387发布日期:2018-11-20 21:0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侧板置换型地面翻转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侧板置换型地面翻转台。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作为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经过多年应用,实践证明的一种替代粘土砖的理想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具有质量轻、保温性能好,吸音效果好,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可加工等优点,作为围护结构的填充和保温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中。根据原材料类别、品质、主要设备的工艺特性等,采取不同的工艺进行生产。一般情况下,将粉煤灰或硅砂加水磨成浆料,加入粉状石灰,适量水泥、石膏和发泡剂,经搅拌后注入模框内,静停发泡固化后,切割成各种规格砌块或板材,由蒸养车送入蒸压釜中,在高温饱和蒸气养护下即形成多孔轻质的加气混凝土制品。

地面翻转台在加气混凝土生产线中,负责砌块的翻转。目前,地面翻转台上的侧板来自砌块浇筑模具,其尺寸大于砌块尺寸,在后续的砌块加气环节中配置容积较大的蒸压釜,增加了用气量和加气时间。主要解决方法为更换宽度和厚度都较小的侧板,但是混凝土砌块在大车上清边的同时,小车不能单独翻转至水平位置更换侧板,导致侧板无法更换,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小车单独翻转和侧板的纵向输送更换的侧板置换型地面翻转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侧板置换型地面翻转台,包括L架翻转组件1、悬臂翻转组件2、小车组件3、侧板4、支撑座5和侧板平移油缸6;所述L架翻转组件1水平设置,所述悬臂翻转组件2左端设置在L架翻转组件1左端,所述悬臂翻转组件2右端与L架翻转组件1右端同轴旋转,所述小车组件3竖直设置在悬臂翻转组件2的上端左侧,所述侧板4竖直设置在小车组件3的左侧,所述支撑座5竖直设置在L架翻转组件1右侧,所述侧板平移油缸6竖直设置,所述侧板平移油缸6上端与悬臂翻转组件2上部铰接,所述侧板平移油缸6下端与小车组件3右侧下端铰接;所述L架翻转组件1包括直线轴承1-1、大车1-2、平移油缸1-3、导向轴1-4、支撑管1-5、翻转油缸1-6、油缸座1-7、支撑底座1-8和L架1-9;所述油缸座1-7竖直设置,所述翻转油缸1-6水平设置,所述翻转油缸1-6中部与油缸座1-7上部铰接,所述支撑底座1-8竖直设置在油缸座1-7右侧,所述L架1-9水平设置,所述L架1-9中部上端与支撑底座1-8上部铰接,所述翻转油缸1-6右端与L架1-9右端下部铰接,所述支撑管1-5分别设置在L架1-9左端和中部,所述导向轴1-4水平设置在支撑管1-5之间,所述大车1-2水平设置在导向轴1-4上方,所述直线轴承1-1设置在大车1-2底面两端,,所述直线轴承1-1内孔设置在导向轴1-4外径上,所述平移油缸1-3水平设置,所述平移油缸1-3一端连接大车1-2底面右端,另一端连接支撑管1-5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翻转组件2包括小车翻转油缸2-1、悬臂2-2、小车翻转油缸座2-3和滑动轴2-4;所述小车翻转油缸座2-3设置在支撑管1-5右侧,所述悬臂2-2竖直设置,所述悬臂2-2中部左端与支撑底座1-8上端铰接,所述小车翻转油缸2-1一端与小车翻转油缸座2-3铰接,另一端与悬臂2-2铰接,所述滑动轴2-4竖直设置在悬臂2-2上部;所述侧板平移油缸6上端与悬臂2-2上端铰接,小车组件3设置在滑动轴2-4上。

进一步的,所述小车组件3包括侧板车架3-1、夹紧臂3-2、滚轮3-3、减速电机3-4、从动链轮3-5、链条3-6、主动链轮3-7、侧板夹紧油缸3-8、油缸支座3-9和导向座3-10;所述侧板车架3-1水平并排设置,减速电机3-4设置在侧板车架3-1的下端左侧,所述主动链轮3-7设置在侧板车架3-1左端,所述减速电机3-4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3-7连接,所述从动链轮3-5设置在侧板车架3-1的右端,所述从动链轮3-5和主动链轮3-7通过链条3-6连接,所述夹紧臂3-2对称设置在侧板车架3-1上下两侧,滚轮3-3分别设置在夹紧臂3-2和从动链轮3-5之间、夹紧臂3-2和主动链轮3-7之间,所述滚轮3-3设置在侧板车架3-1上下两侧,所述油缸支座3-9设置在侧板车架3-1的后端、夹紧臂3-2与滚轮3-3之间,所述导向座3-10设置在车架3-1的后端、滚轮3-3下方,所述侧板夹紧油缸3-8两端连接夹紧臂3-2,所述导向座3-10内孔设置在滑动轴2-4外径上;所述侧板车架3-1包括导向块3-1-1和夹紧臂支撑座3-1-2;所述油缸支座3-9与侧板平移油缸6下端铰接;导向块3-1-1设置在滚轮3-3和夹紧臂3-2之间,所述导向块3-1-1对称设置在侧板车架3-1上下两侧,所述夹紧臂支撑座3-1-2设置在侧板车架3-1上下两侧,所述夹紧臂支撑座3-1-2一端与夹紧臂3-2中部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支撑管右侧设置小车翻转油缸座,述悬臂中部左端与支撑底座上端铰接,小车翻转油缸两端分别与小车翻转油缸座和悬臂铰接,翻转油缸中部与油缸座上部铰接,翻转油缸右端与L架右端下部铰接,L架中部上端与支撑底座上部铰接,使得翻转油缸能同时带动L架和悬臂同时旋转,小车翻转油缸座能单独带动悬臂旋转,混凝土砌块在大车上清边的同时,小车能单独翻转至水平位置更换侧板,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同时小车组件中设置减速电机、从动链轮、链条和主动链轮,使得侧板能被直线输送,设置导向座使得导向座在吊装至小车组件中时起到导向作用,设置滚轮使得侧板在直线输送时两侧定位,设置夹紧臂和侧板夹紧油缸使得侧板能被夹紧固定,便于后续翻转,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更换侧板的自动化程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小车组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小车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小车组件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小车组件的剖视图A-A;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小车组件的剖视图B-B;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三;

图中:L架翻转组件1、悬臂翻转组件2、小车组件3、侧板4、支撑座5、侧板平移油缸6、混凝土砌块7、直线轴承1-1、大车1-2、平移油缸1-3、导向轴1-4、支撑管1-5、翻转油缸1-6、油缸座1-7、支撑底座1-8、L架1-9、小车翻转油缸2-1、悬臂2-2、小车翻转油缸座2-3、滑动轴2-4、侧板车架3-1、夹紧臂3-2、滚轮3-3、减速电机3-4、从动链轮3-5、链条3-6、主动链轮3-7、侧板夹紧油缸3-8、油缸支座3-9、导向座3-10、导向块3-1-1、夹紧臂支撑座3-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该侧板置换型地面翻转台,包括L架翻转组件1、悬臂翻转组件2、小车组件3、侧板4、支撑座5和侧板平移油缸6;L架翻转组件1水平设置,悬臂翻转组件2左端设置在L架翻转组件1左端,悬臂翻转组件2右端与L架翻转组件1右端同轴旋转,小车组件3竖直设置在悬臂翻转组件2的上端左侧,侧板4竖直设置在小车组件3的左侧,支撑座5竖直设置在L架翻转组件1右侧,侧板平移油缸6竖直设置,侧板平移油缸6上端与悬臂翻转组件2上部铰接,侧板平移油缸6下端与小车组件3右侧下端铰接;L架翻转组件1包括直线轴承1-1、大车1-2、平移油缸1-3、导向轴1-4、支撑管1-5、翻转油缸1-6、油缸座1-7、支撑底座1-8和L架1-9;油缸座1-7竖直设置,翻转油缸1-6水平设置,翻转油缸1-6中部与油缸座1-7上部铰接,支撑底座1-8竖直设置在油缸座1-7右侧,L架1-9水平设置,L架1-9中部上端与支撑底座1-8上部铰接,翻转油缸1-6右端与L架1-9右端下部铰接,支撑管1-5分别设置在L架1-9左端和中部,导向轴1-4水平设置在支撑管1-5之间,大车1-2水平设置在导向轴1-4上方,直线轴承1-1设置在大车1-2底面两端,,直线轴承1-1内孔设置在导向轴1-4外径上,平移油缸1-3水平设置,平移油缸1-3一端连接大车1-2底面右端,另一端连接支撑管1-5上部。悬臂翻转组件2包括小车翻转油缸2-1、悬臂2-2、小车翻转油缸座2-3和滑动轴2-4;小车翻转油缸座2-3设置在支撑管1-5右侧,悬臂2-2竖直设置,悬臂2-2中部左端与支撑底座1-8上端铰接,小车翻转油缸2-1一端与小车翻转油缸座2-3铰接,另一端与悬臂2-2铰接,滑动轴2-4竖直设置在悬臂2-2上部;侧板平移油缸6上端与悬臂2-2上端铰接,小车组件3设置在滑动轴2-4上。

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小车组件3包括侧板车架3-1、夹紧臂3-2、滚轮3-3、减速电机3-4、从动链轮3-5、链条3-6、主动链轮3-7、侧板夹紧油缸3-8、油缸支座3-9和导向座3-10;侧板车架3-1水平并排设置,减速电机3-4设置在侧板车架3-1的下端左侧,主动链轮3-7设置在侧板车架3-1左端,减速电机3-4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3-7连接,从动链轮3-5设置在侧板车架3-1的右端,从动链轮3-5和主动链轮3-7通过链条3-6连接,夹紧臂3-2对称设置在侧板车架3-1上下两侧,滚轮3-3分别设置在夹紧臂3-2和从动链轮3-5之间、夹紧臂3-2和主动链轮3-7之间,滚轮3-3设置在侧板车架3-1上下两侧,油缸支座3-9设置在侧板车架3-1的后端、夹紧臂3-2与滚轮3-3之间,导向座3-10设置在车架3-1的后端、滚轮3-3下方,侧板夹紧油缸3-8两端连接夹紧臂3-2,导向座3-10内孔设置在滑动轴2-4外径上;侧板车架3-1包括导向块3-1-1和夹紧臂支撑座3-1-2;油缸支座3-9与侧板平移油缸6下端铰接;导向块3-1-1设置在滚轮3-3和夹紧臂3-2之间,导向块3-1-1对称设置在侧板车架3-1上下两侧,夹紧臂支撑座3-1-2设置在侧板车架3-1上下两侧,夹紧臂支撑座3-1-2一端与夹紧臂3-2中部铰接。

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8、图9和图10,开始时L架和悬臂呈直角,且L架竖直,混凝土砌块7吊装到侧板上,侧板平移油缸伸长,带动小车组件,进而带动侧板和混凝土砌块7向大车靠拢,直至贴合。接着翻转油缸伸长带动L架和悬臂同时回转,混凝土砌块7被水平放置在大车上,接着平移油缸收缩,带动大车沿着滑动轴向左移动进入清边工序,此时小车翻转油缸收缩,单独带动悬臂向右旋转,直至侧板和大车上平面平行,接着侧板夹紧油缸收缩,夹紧臂松开侧板,接着减速电机带动主动链轮,并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旋转,使放在链条上的侧板被移出,在移出的同时,滚轮使得侧板在直线输送时两侧定位防止跑偏。接着新的侧板被吊装至小车组件上方,通过导向座的导向作用,侧板被准确放置在链条上,接着侧板夹紧油缸伸长,夹紧臂夹紧侧板。接着平移油缸伸长,带动大车沿着滑动轴向右移动,接着小车翻转油缸伸长,带动侧边向左旋转,直至侧板与大车上平面平行,接着翻转油缸收缩带动大车、侧板和混凝土砌块7向右旋转90°,接着侧板和混凝土砌块7一起被吊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支撑管右侧设置小车翻转油缸座,述悬臂中部左端与支撑底座上端铰接,小车翻转油缸两端分别与小车翻转油缸座和悬臂铰接,翻转油缸中部与油缸座上部铰接,翻转油缸右端与L架右端下部铰接,L架中部上端与支撑底座上部铰接,使得翻转油缸能同时带动L架和悬臂同时旋转,小车翻转油缸座能单独带动悬臂旋转,混凝土砌块在大车上清边的同时,小车能单独翻转至水平位置更换侧板,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同时小车组件中设置减速电机、从动链轮、链条和主动链轮,使得侧板能被直线输送,设置导向座使得导向座在吊装至小车组件中时起到导向作用,设置滚轮使得侧板在直线输送时两侧定位,设置夹紧臂和侧板夹紧油缸使得侧板能被夹紧固定,便于后续翻转,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更换侧板的自动化程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