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3148发布日期:2019-01-16 00:03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装配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我国建筑领域寿命过程的节地、节能、节材和环保的共性关键问题,国家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方面的研究及应用也逐渐增多。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作为建筑的外围护墙体,不仅可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建筑工业化率的重要途径。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间常用的连接方式为,顶部通过钢筋与上层梁板连接,底部与下层梁板采用侧向角钢连接。这样的刚性连接,能够保证外挂墙板的牢固性和安全性。但是刚度大,破坏方式呈脆性破坏,破坏区域也具有不确定性,在遇到地震情况下,会产生较大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解决现有的刚性连接存在的刚度大、破坏方式呈脆性破坏而可能带来较大危害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包括:

开设于预制板上靠近建筑主体的侧面上的装配孔;

置于所述装配孔内并与所述预制板固定连接的橡胶隔震支座;

与所述橡胶隔震支座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凸伸出所述装配孔形成一连接端部;以及

与所述连接端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建筑主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处设置有橡胶隔震支座,利用橡胶隔震支座在非地震工况下,可适应风荷载作用引起的层间位移变形,而在地震工况下,不仅可适应地震作用引起的层间位移变形,还可以将预制板转化为耗能构件,耗散地震作用产生的能力,实现预制板耗能减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装配孔内的上盖板,所述上盖板贴设于所述装配孔的内壁面上,且所述上盖板上远离所述内壁面的一侧与所述橡胶隔震支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盖板的两端侧垂直连接有侧翼板,所述侧翼板与所述装配孔上对应的内壁面相贴合,且所述侧翼板上固定连接有锚筋,通过所述锚筋锚固于所述预制板内而将所述上盖板固定于所述装配孔内。

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橡胶隔震支座与所述侧翼板间留设有设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橡胶隔震支座的顶部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橡胶隔震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端部为一U型结构,所述固定板有部分插入所述U型结构内并与所述U型结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上与所述建筑主体连接的一侧固设有横向加肋板和竖向加肋板。

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建筑主体对应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位置处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预制板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省去预制板和建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正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中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为图8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用于将预制板安装到建筑主体上,该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且该连接结构采用了橡胶隔震支座,使得连接结构在非地震工况下,能够适应风荷载作用引起的层间位移变形,在地震工况下,不仅可适应地震作用引起的层间位移变形,还可以将预制板转化为耗能构件,耗散地震作用产生的能力,实现预制板耗能减震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30包括装配孔31、橡胶隔震支座32、连接板33以及固定板34,装配孔31开设在预制板21上,将装配孔31设置在预制板21上靠近建筑主体11的侧面211上,以将连接结构30隐藏于预制板21的内侧,使得预制板21的外表面更加美观。橡胶隔震支座32置于装配孔31内,且该橡胶隔震支座32与预制板21固定连接;连接板33与橡胶隔震支座32固定连接,结合图5所示,该连接板32的端部凸伸出装配孔31而形成一连接端部311;固定板34与该连接端部311固定连接,该固定板34的另一端与建筑主体1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处设置有橡胶隔震支座,利用橡胶隔震支座在非地震工况下,可适应风荷载作用引起的层间位移变形,而在地震工况下,不仅可适应地震作用引起的层间位移变形,还可以将预制板转化为耗能构件,耗散地震作用产生的能力,实现预制板耗能减震的功能。

如图1至图3所示,预制板21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连接结构30安装于建筑主体11对应的梁板上,从而实现了将预制板21外挂于建筑主体1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6所示,连接结构30还包括固设于装配孔31内的上盖板35,该上盖板35贴设于装配孔31的内壁面上,且该上盖板35上远离内壁面的一侧与橡胶隔震支座3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上盖板35将橡胶隔震支座32固定于装配孔31内。

进一步地,结合图7所示,在上盖板35的两端垂直连接有侧翼板351,侧翼板351与装配孔31上对应的内壁面相贴合,且在侧翼板351上固定连接有锚筋352,通过将锚筋352锚固于预制板21内而将上盖板35固定于装配孔31内。

上盖板35和两个侧翼板351连接形成U形状,且上盖板35和两个侧翼板351与装配孔31的内壁面相贴设置,通过上盖板35和两个侧翼板351可对该装配孔31起到加强作用,且上盖板35和两个侧翼板351在预制板21制作时即埋入到装配孔31内,在制作预制板21时,该上盖板35和两个侧翼板351可作为装配孔31的模板,能够省去拆模的步骤,且上盖板35和两个侧翼板351与预制板21具有较好的一体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6所示,橡胶隔震支座32与侧翼板351间留设有设定距离,较佳地,将橡胶隔震支座32固设于上盖板35的中部处。所留设的距离是为了便于橡胶隔震支座32的层间位移变形。

较佳地,橡胶隔震支座32的顶部与上盖板35固定连接,橡胶隔震支座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下盖板36,该下盖板36与连接板33固定连接。将橡胶隔震支座32夹设在上盖板35和下盖板36之间,通过上盖板35传递预制板21所受到的作用力,通过下盖板36传递建筑主体11所受到的作用力,上盖板35和下盖板36所传递的作用力通过橡胶隔震支座32的层间位移变形来吸收耗散,起到良好的耗能减震的效果。

较佳地,下盖板36为一平直板。

如图5至图7所示,连接板33的连接端部331为一U型结构,固定板34与该U型结构连接时,将固定板34的端部插入到U型结构内并与该U型结构固定连接。在U型结构的两个翼板上开设有连接孔,在将固定板34插入到两个翼板之间时,将固定板34上的连接孔与翼板上的连接孔对齐,而后穿过连接螺栓紧固连接固定板34和两个翼板。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固定板34上与建筑主体11连接的一侧固设有横向加肋板341和竖向加肋板342,利用横向加肋板341和竖向加肋板342来加强固定板34的结构强度。横向加肋板341横向垂直连接于固定板34上,且横向加肋板341设于固定板34的两侧,竖向加肋板342竖向垂直连接于固定板34上,且也设于固定板34的两侧,竖向加肋板342与横向加肋板341也垂直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建筑主体11上对应与固定板34连接的位置处设有预埋件111,该预埋件111与对应的固定板34连接。固定板34垂直立设于预埋件111的表面,且横向加肋板341和竖向加肋板342也垂直立设于预埋件111上,通过焊接将固定板34、横向加肋板341和竖向加肋板342固定于预埋件111。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橡胶隔震支座32较佳采用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由一层钢板一层橡胶层层叠合起来,利用橡胶层的变形来耗能减震。上盖板35固定于装配孔31的顶壁面上,该顶部是以图1所示状态,即预制板21竖直状的安装于建筑主体11上时的顶部。在连接板33的底部与装配孔31的底壁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以便于在橡胶隔震支座32发生层间位移变形时,该连接板33能够自由的相对移动。橡胶隔震支座32安装于装配孔31内,要确保该橡胶隔震支座32的四周均有自由活动的空间,避免对橡胶隔震支座32的位移变形产生影响,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耗能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