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3478发布日期:2019-01-16 00:0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板。



背景技术: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具有超高力学性能和超高耐久性的新型混凝土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低的水灰比,且内部存在大量各向异性分布的超细纤维材料,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高达120MPa~200MPa。

相较于普通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抗弯、抗折、抗拉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因而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及海港建筑等领域。

此外,超高性能混凝土还可以用于制作外墙装饰板,能够显著降低外墙装饰板的自重。以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形成的外墙装饰板具有轻质、高度致密、高韧性、高耐久性等优点。并且由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合物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因此可以根据建筑方案设计要求制造各种造型、图案、颜色的外墙装饰板。

但是,现有装饰板的结构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饰板,所述装饰板的强度高,且制造所述装饰板的难度低,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饰板,包括:第一UHPC层;加强网板,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上,且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第二UHPC层,所述第二UHPC层覆盖所述加强网板表面,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的总和为30mm~40mm。

可选的,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的比值为0.5~2。

可选的,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加强网板包括相交的第一加强筋及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相平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相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相垂直。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形状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形状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直径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直径为2mm~3mm。

可选的,相邻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间距为20cm~50cm;相邻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间距为20cm~50cm。

可选的,所述加强网板内具有多个网孔,所述网孔由所述第一加强筋及所述第二加强筋围成,单个所述网孔的面积为0.04m2~0.25m2

可选的,所述加强网板具有外边框,所述外边框由多个外边围成,与所述外边相对的第一UHPC层侧壁距所述外边的距离为10cm~20cm。

可选的,所述装饰板还包括:固定骨架,所述固定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二UHPC层表面上,且所述第二UHPC层位于所述固定骨架与所述加强网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加强网板与所述固定骨架间通过锁紧机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UHPC层内具有贯穿所述第二UHPC层的连接孔,所述固定骨架内具有贯穿所述固定骨架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连接孔相贯通;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加强网板上,所述固定螺栓另一端从所述连接孔及固定孔内伸出;垫片,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栓上;螺母,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栓上,且所述垫片位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固定骨架之间。

可选的,所述固定骨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固定管及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管的数量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形状为棱柱状,所述第二固定管的形状为棱柱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板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饰板包括:第一UHPC层;加强网板,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上,且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第二UHPC层,所述第二UHPC层覆盖所述加强网板表面,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一方面,所述加强网板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的强度;另一方面,所述加强网板的制作难度低,且在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之间加入所述加强网板的工艺难度低,因而有利于降低所述装饰板的制造难度,提高所述装饰板的生产效率。

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的总和为30mm~40mm。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的总和适当,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所述装饰板的自重;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的风压变形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及耐冲击性能,从而使所述装饰板的风压变形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及耐冲击性能满足指标要求。

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相等,有助于使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受力均匀,能够提高所述装饰板的抗压强度,防止所述第一UHPC层或第二UHPC层材料出现裂缝,从而可延长所述装饰板的使用寿命。

可选方案中,所述加强网板与所述固定骨架间通过锁紧机构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固定骨架与所述加强网片共同构成一网架结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所述装饰板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装饰板的加强网板及第一UHPC层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装饰板的俯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装饰板的C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装饰板的结构仍有待改进。

现结合一种装饰板10进行分析,参考图1,所述装饰板10包括:UHPC层20;弯折钢筋30,所述弯折钢筋30设置于所述UHPC层20内,且所述弯折钢筋30在所述UHPC层2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间呈波浪状延伸。

上述装饰板10的结构仍有待改进,分析其原因在于:

由于受所述UHPC层20的厚度限制,所述弯折钢筋30呈波浪状起伏的幅度需要精准控制,以避免所述弯折钢筋30从所述UHPC层20表面露出,因而所述弯折钢筋30的制作难度高,且在所述UHPC层20内加入所述弯折钢筋30的工艺难度高,导致所述装饰板10的生产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饰板,包括:第一UHPC层;加强网板,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上,且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第二UHPC层,所述第二UHPC层覆盖所述加强网板表面,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

所述装饰板的强度高,且制造所述装饰板的难度低,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的生产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装饰板100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包括:第一UHPC层210;加强网板300,所述加强网板300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210上,且所述加强网板300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210表面;第二UHPC层220,所述第二UHPC层220覆盖所述加强网板300表面,所述加强网板300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210及第二UHPC层220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220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300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210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饰板100用于作为外墙装饰板,所述装饰板100暴露于外界环境中,需要具备一定的风压变形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及耐冲击性能,因而对所述装饰板100的强度要求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UHPC层210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220厚度的总和为30mm~40mm。所述第一UHPC层210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220厚度的总和适当,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所述装饰板100的自重;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100的风压变形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及耐冲击性能,从而使所述装饰板100的风压变形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及耐冲击性能满足指标要求。

所述第一UHPC层210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220厚度的比值为0.5~2。所述第一UHPC层210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220厚度的比值适当,有利于使所述装饰板100满足耐久性要求,并有助于使所述加强网板300满足有效锚固的要求;此外,所述第一UHPC层210及第二UHPC层220能够起到保护所述加强网板300的作用,从而防止所述加强网板300受到锈蚀。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UHPC层210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220厚度相等,有助于使所述第一UHPC层210及第二UHPC层220受力均匀,能够提高所述装饰板100的抗压强度,防止所述第一UHPC层210或第二UHPC层220材料出现裂缝,从而可延长所述装饰板100的使用寿命。

所述加强网板300用于承受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从而使所述装饰板100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此外,所述加强网板300与所述第一UHPC层210及第二UHPC层220之间存在有良好的粘结力,保证在荷载作用下,所述加强网板300、所述第一UHPC层210及第二UHPC层220能够协调变形,相互传力,共同受力。

图3是图2所示的装饰板100的加强网板300及第一UHPC层210的俯视图。

参考图3,所述加强网板300包括相交的第一加强筋310及第二加强筋320,所述第一加强筋3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310相平行,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相平行。

所述第一加强筋310的形状为圆柱状或棱柱状;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的形状为圆柱状或棱柱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310的形状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的形状为圆柱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310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相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还可以不相互垂直。

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加强筋310的直径相等,有利于避免第一UHPC层210或第二UHPC层220(参考图2)的局部位置应力集中,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100的承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的直径为2mm~3mm,因而所述第一加强筋310的直径也为2mm~3mm。所述第二加强筋320及第一加强筋310的直径适当,一方面,保证所述第二加强筋320及第一加强筋31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防止所述第二加强筋320及第一加强筋310出现过早压屈;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所述加强网板300的厚度,保证所述第一UHPC层210及第二UHPC层220对所述加强网板300的保护效果,从而防止所述加强网板300受到锈蚀。

本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加强筋310的间距为20cm~50cm,相邻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的间距为20cm~50cm。相邻所述第一加强筋310间距及相邻所述第二加强筋320间距适当,使所述第一加强筋310及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的排列密度适当,一方面,有助于保证所述加强网板300的承载力,提高所述加强网板300的抗压强度;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所述加强网板300的重量,从而降低所述装饰板100的重量。

所述加强网板300内具有多个网孔330,所述网孔330由所述第一加强筋310及所述第二加强筋320围成,单个所述网孔330的面积为0.04m2~0.25m2。所述网孔330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210表面,所述第二UHPC层220覆盖所述网孔330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210表面。所述网孔330的面积适当,一方面,保证所述第一UHPC层210与第二UHPC层220的接触面积适当,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UHPC层210与所述第二UHPC层220间的粘接力;另一方面,保证所述第一加强筋310及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的排列密度适当,有助于改善所述加强网板300的抗压强度。

所述加强网板300具有外边框340,所述外边框340由多个外边围成,与所述外边相对的第一UHPC层210侧壁距所述外边的距离W为10cm~20cm。与所述外边相对的第一UHPC层210侧壁距所述外边的距离W适当,一方面,保证所述加强网板300对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承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所述加强网板300的重量,进而有利于降低所述装饰板100的重量,便于所述装饰板100的运输及装吊。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饰板100还包括:固定骨架400,所述固定骨架400设置于所述第二UHPC层220表面上,且所述第二UHPC层220位于所述固定骨架400与所述加强网板300之间。

所述固定骨架400用于满足所述装饰板100在建筑物外围的外挂施工需求,所述固定骨架400外露,便于在组装式设计和安装时调整固定骨架400与建筑物外围的相对位置,以减小位置调整误差。所述固定骨架400外表面进行镀锌处理,有助于增强所述固定骨架400的抗腐蚀性能。

图4是图2所示的装饰板100的俯视图。

参考图4,所述固定骨架40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固定管410及第二固定管420,所述第一固定管41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管420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第一固定管410的形状为圆柱状或棱柱状,所述第二固定管420的形状为圆柱状或棱柱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管410的形状为棱柱状,所述第二固定管420的形状为棱柱状。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管410的形状为正四棱柱,所述第二固定管420的形状也为正四棱柱。

所述第一固定管410与所述第二固定管420的形状均为棱柱状,有助于保证所述固定骨架400与建筑物外围的相对位置稳定,能够防止所述固定骨架400相对建筑物外围发生滑动。

图5是图2所示的装饰板100的C区域的放大图。

参考图2及图5,所述加强网板300与所述固定骨架400间通过锁紧机构500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固定骨架400与所述加强网片300共同构成一网架结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所述装饰板100的强度。

所述第二UHPC层220内具有贯穿所述第二UHPC层220的连接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固定骨架400内具有贯穿所述固定骨架400的固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连接孔相贯通。

所述锁紧机构装饰板100还包括:固定螺栓510,所述固定螺栓510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加强网板300上,所述固定螺栓510另一端从所述连接孔及固定孔内伸出;垫片520,所述垫片520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栓510上;螺母530,所述螺母530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栓510上,且所述垫片520位于所述螺母530与所述固定骨架400之间。

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管410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锁紧机构500,所述多个锁紧机构500在所述第一固定管410上等间距排列;所述第二固定管420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锁紧机构500,所述多个锁紧机构500在所述第二固定管420上等间距排列。

所述锁紧机构500使得所述固定骨架400与所述加强网片300间能够相互传力,所述锁紧机构500在所述第一固定管410及所述第二固定管420上等间距排列,有助于使所述固定骨架400将力均匀的传递至所述加强网片300的不同部分,并有助于使所述加强网片300将力均匀的传递至所述固定骨架400的不同部分,从而可进一步改善所述装饰板100的强度。

参考图2及图4,所述固定骨架400具有固定边框,所述固定边框由处于最外边的所述第一固定管410及所述第二固定管420围成。所述固定边框与所述加强网板300的外边框340(参考图3)相对齐,有利于提高所述固定骨架400与所述加强网片300构成的一网架结构的强度。

综上,所述装饰板100包括:第一UHPC层210;加强网板300,所述加强网板300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210上,且所述加强网板300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210表面;第二UHPC层220,所述第二UHPC层220覆盖所述加强网板300表面,所述加强网板300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210及第二UHPC层220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220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300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210表面。所述装饰板100的强度高,且制造所述装饰板100的难度低,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100的生产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