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8741发布日期:2019-05-11 00:32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混凝土泵管的固定大多是凭经验,采用木方、橡胶垫、钢管脚手架等作为固定泵管支架的材料,搭设随意。由于每个企业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和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不同,造成了各种各样的混凝土泵管固定措施,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及安全隐患。为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同时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采用定型化的混凝土泵管固定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保证施工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包括底座 (1),底座(1)上设置支柱(2),支柱(2)上端设置泵管环箍(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由支柱腹板(4)组成,所述支柱腹板(4)上设有支撑板(5),所述泵管环箍 (3)包括环箍本体和锁紧结构,所述环箍本体和锁紧结构之间圆弧连接,所述锁紧结构为环箍本体两端向外弯折后形成,所述环箍本体与所述支柱(2)整体焊接牢固,并通过所述锁紧结构将混凝土泵管固定在所述支柱(2)上形成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柱(2)为插接式,包括上支柱(21)和下支柱(22),上支柱(21) 和下支柱(22)插接形成可调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支柱(21)上开孔,下支柱(22)上相对应地开孔,上支柱(21)与下支柱(22)插接,通过插销穿过孔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柱腹板(4)包括上支柱腹板(41)和下支柱腹板(42),上支柱腹板 (41)由若干组两块相互平行的钢板组成,每组钢板两端设置上支撑板(51);下支柱腹板(42)由若干组两块相互平行的钢板组成,每组相邻的钢板之间设置下支撑板(52);上支撑板(51)与下支撑板(52)之间可插接。

优选的,所述泵管环箍(3)包括第一环箍(31)和第二环箍(32),第一环箍(31) 和第二环箍(32)为半圆结构,第一环箍(31)和第二环箍(32)之间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者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环箍(31)与所述上支柱(21)整体焊接牢固,第二环箍(32)焊接固定在下支柱(22)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采用定型化的混凝土泵管固定施工技术,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力通过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传递给竖向结构,让竖向结构来承担所有动力,该固定结构采用插接连接,结构合理,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安全稳固,对泵管的固定角度可调,适用于混凝土泵管的水平、竖直及一定坡度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根据泵管铺设位置及底座的螺栓孔位置在水平结构、竖向结构上钻孔,采用膨胀螺栓将底座与水平、竖向结构牢固连接,膨胀螺栓下加设钢板垫板,然后固定泵管。通过泵管环箍将泵管固定在支柱上,泵管与泵管环箍间加设橡胶垫进行固定,增大泵管与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的握裹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在施工中对混凝土泵管进行有效固定,确保了混凝土泵送的安全运行与管理,保障了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

(2)该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采用插接连接形成可调结构,在对泵管进行固定时角度可调,适用于混凝土泵管的水平、竖直及一定坡度的安装。

(3)该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使用牢固可靠,经济适用,灵活方便,尤其在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效果更加凸显,且可在多个工程中周转使用,便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三维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正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右视图。

其中,1—底座;2—支柱;21-上支柱;22-下支柱;3—泵管环箍;31—第一环箍;32—第二环箍;4-支柱腹板;41-上支柱腹板;42-下支柱腹板;5-支撑板;51-上支撑板;52-下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三维图,包括底座1、支柱2、泵管环箍3,所述底座1采用钢板制成,设置有螺栓孔,所述支柱2与所述底座1焊接连接固定,采用热轧工字钢制成。支柱2由支柱腹板4组成,在其中支柱腹板4上设置支撑钢板 5。所述泵管环箍3包括环箍本体和锁紧结构,所述环箍本体和锁紧结构之间圆弧连接。所述环箍本体与所述支柱2整体焊接牢固,并通过所述锁紧结构将混凝土泵管固定在所述支柱 2上形成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支柱2为插接式,包括上支柱21和下支柱22,上支柱21和下支柱22插接形成可调结构。在上支柱21上开孔,下支柱22上相对应地开孔,上支柱21与下支柱22插接,通过插销穿过孔固定。

支柱腹板4包括上支柱腹板41和下支柱腹板42,上支柱腹板41由两组两块相互平行的钢板组成,每组钢板两端设置上支撑板51;下支柱腹板42也相应地由两组两块相互平行的钢板组成,每组相邻的钢板之间设置下支撑板52;上支撑板51与下支撑板52之间可插接。

泵管环箍3包括第一环箍31和第二环箍32,所述第一环箍31和第二环箍32是钢板制成的半圆结构,第一环箍31和第二环箍32之间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者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环箍31与所述上支柱21整体焊接牢固,第二环箍32焊接固定在下支柱22上,将混凝土泵管固定在所述支柱2上。所述锁紧结构为泵管环箍两端各伸出的一端距离,所述锁紧结构设有螺栓孔,所述泵管环箍与所述支柱2整体焊接牢固,并通过所述锁紧结构将混凝土泵管固定在所述支柱2上,所述底座1与水平结构或竖向结构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形成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底座1与水平结构或竖向结构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时,在膨胀螺栓下加设钢板垫板。而所述锁紧结构将混凝土泵管固定在所述支柱2上时,所述泵管与锁紧结构之间加设橡胶垫进行固定。

安装过程中,所述底座1与竖向结构连接时,安装固定在竖向结构的浇筑混凝土墩子上。进一步地,没有浇筑混凝土墩子时,底座1的膨胀螺栓加设双垫板、双螺母拧紧固定,第一环箍31和第二环箍32之间螺栓连接的一端加设双垫板、双螺母拧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在玉溪市中心城区火车站片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施工施工过程加以运用,该建筑结构形式为地上剪力墙结构、地下框剪结构,其中两栋建筑层数位29层,建筑高度达89.4m。根据现场施工要求,混凝土泵送高度为84.1m,各栋号共计在水平板面及竖向剪力墙上布设了30个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

根据工程输送混凝土的需要选择1台输送泵,泵管选用内径为125mm的高压管,壁厚为 10mm,依据混凝土泵管的尺寸和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力进行受力计算,确定所述底座采用尺寸为250mm×200mm×12mm的钢板制作,底座四角距边沿20mm处铣4个尺寸为的螺栓孔,用于固定所述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的整体。所述支柱采用尺寸为100mm×68mm×4.5mm的热轧普通工字钢制作,包括上支柱和下支柱,上支柱上开孔,下支柱上相对应地开孔,将上支柱与下支柱插接,通过插销穿过孔固定。

支柱腹板包括上支柱腹板和下支柱腹板,分别加设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且支柱与底座焊接牢固。甭管环箍为两个外径为R73mm的半圆组成的第一环箍和第二环箍,采用厚度为 10mm的钢板制作。第一环箍和第二环箍两端各伸出70mm距离形成锁紧结构,所述环箍本体和锁紧结构之间圆弧连接,圆弧半径为R203mm,所述锁紧结构上铣Φ20mm的螺栓孔,所述第一环箍与支柱的整体焊接牢固。

在安装过程中,根据泵管铺设位置及底座的螺栓孔位置在水平结构、竖向结构上钻孔,并采用直径为Φ18mm的膨胀螺栓使支座与水平、竖向结构进行牢固连接,膨胀螺栓下加设尺寸为60mm×60mm×5mm的钢板垫板。然后第二环箍采用直径为Φ18mm的螺栓对拉固定泵管,并采用双螺帽进行加固,泵管与环箍之间加设橡胶垫进行固定,增大泵管与所述混凝土泵管定型化固定结构的握裹力,同时起到柔性连接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泵管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力对固定点位置现浇结构造成表观破坏。

同时,当在一定坡度上固定泵管,只需调整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的插接角度,即可实现泵管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该项目中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建筑施工时混凝土泵管固定难的技术难题,达到了施工中对混凝土泵管有效固定的目的,确保了混凝土泵送的安全运行与管理,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与综合效益,保障了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仍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