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清洗的玻璃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9967发布日期:2019-03-14 00:13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内部清洗的玻璃幕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幕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带清洗的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玻璃幕墙技嘉的通透行和艺术性等优点,得到了建筑师及业主的青睐,使其在现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后期的使用中发现,玻璃幕墙在长期的太阳照射中,会使得室内的气温快速上升,导致需要开启大量的空调对室内进行降温,这样不仅耗费电能,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现有的做法通常是对玻璃贴膜,以降低太阳的照射强度,但是这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公开号为CN105780814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玻璃幕墙的喷淋降温及废水回收循环系统。该发明包括导轨,两根导轨之间设有具有喷淋口的喷淋管,喷淋管的其中一段与设于导轨上的驱动机构连接;在玻璃幕墙的外侧、地面上开有水槽,水槽经管道与废水回收循环系统连接,所述回收水箱内设有过滤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室内降温以及废水再利用,节能环保;通过对废水的过滤,使得即使废水再次喷淋,也不会弄脏玻璃幕墙,同时还能实现玻璃幕墙清洗作业,节省人工清洗所带来的人工成本及对人身造成的危险。

但是,上述系统的喷淋水喷淋在玻璃幕墙的外侧,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水分大量挥发现象,所以在降温的同时,造成了水资源的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在喷淋过程中水资源大量流失的可降温玻璃幕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内部清洗的玻璃幕墙,包括相对设置的玻璃一和玻璃二,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上下分布的玻璃三和玻璃五,所述玻璃三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管和与所述喷淋管连接的喷淋头,所述玻璃三和玻璃五的不相临端均设置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喷淋水经喷淋头喷射到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的内侧面,流至玻璃三表面后,经所述玻璃三的通孔流至所述玻璃五表面,经所述玻璃五的通孔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喷淋管和喷淋头均设置在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之间的空间,在喷淋水喷射后流动过程中,不与玻璃幕墙外部空间接触,水分不会大量挥发,所述玻璃三和玻璃五的设置稳固了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的连接结构。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玻璃三位于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的中间位置,所述玻璃五位于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的下缘位置。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玻璃三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体积相同,在两个空间内,流动水的换热面积相同,有利于玻璃幕墙的均匀降温。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之间固定设置有玻璃四,所述玻璃四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玻璃一或玻璃二的侧面。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玻璃四加强了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的连接结构,而且由于玻璃四的阻挡,喷淋水的流速变慢,增加了单位体积喷淋水的换热时间。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设置有相对的开窗。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不需要喷淋水降温的玻璃幕墙,关闭所述喷淋管,打开所述开窗,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之间的空间就与外部空间形成空气对流,加速了所述空间内水渍的蒸发。

方案五,此为方案四的优选,所述开窗之间设置有两端带齿的齿条杆,所述齿条杆与所述玻璃三转动连接,所述齿条杆与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平行,所述齿条杆的两侧啮合设置有平行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开窗固定连接。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开启一面开窗,就会带动所述齿条和齿条杆配合移动使另一面开窗打开。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齿条和齿条杆的配合移动增加了玻璃幕墙内外空气流通控制的自动化程度。

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玻璃三和玻璃五均向通孔倾斜。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玻璃三和玻璃五的倾斜设置,可保证喷淋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所述玻璃三和玻璃五的表面不会存在淤积死角,有利于喷淋水带动灰尘污物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清洗的玻璃幕墙的等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清洗的玻璃幕墙的内部结构等轴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清洗的玻璃幕墙啮合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清洗的玻璃幕墙水循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玻璃一1、内窗11、手柄12、玻璃二2、外窗21、玻璃三3、玻璃四4、齿条杆5、齿条51、喷淋管6、喷淋头61、玻璃五7、通孔一8、通孔二81、回收水池9、水泵10。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内部清洗的玻璃幕墙包括玻璃一1、玻璃二2、玻璃三3、玻璃四4和玻璃五7。

玻璃一1和玻璃二2相对,玻璃一1处于幕墙建筑内侧,玻璃二2处于幕墙建筑外侧。

玻璃三3和玻璃五7均平行固定设置在玻璃一1和玻璃二2之间,玻璃三3和玻璃五7均与玻璃一1和玻璃二2垂直。

玻璃四4交替排列在玻璃一1与玻璃二2之间,玻璃四4的一侧与玻璃一1或玻璃二2固定连接,玻璃四4穿插在玻璃三3的上下两侧。

玻璃一1的表面活动设置有分别位于玻璃三3上下的两扇内窗11,玻璃二2的表面活动设置有分别位于玻璃三3上下的两扇外窗21,内窗11与外窗21正面相对。

齿条杆5垂直穿过玻璃三3,齿条杆5可沿其主轴自转。内窗11和外窗21面向齿条杆5的一面固定设置有齿条51,齿条51与齿条杆5啮合,与内窗11固定连接的齿条51位于齿条杆5的一侧,与外窗21固定连接的齿条51位于齿条杆5的另一侧。

内窗11远离齿条杆5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手柄12。

玻璃三3与玻璃五7均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玻璃三3靠近齿条杆5的一端比另一端位置高。玻璃三3和玻璃五7位置低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一8和通孔二81。

图4是玻璃幕墙冲洗水的循环系统示意图。玻璃幕墙冲洗水的循环系统包括回收水池9、与回收水池9和喷淋管6同时相连的水泵10,回收水池9位于玻璃幕墙的下方。

本玻璃幕墙的喷淋流程如下:

内窗11和外窗21均关闭的情况下,喷淋水经过喷淋管6到达喷淋头61喷射至玻璃一1和玻璃二2之间的空间玻璃表面,并沿玻璃三3的倾斜面向下流动,通过通孔一8流至玻璃五7。喷淋水经玻璃五7的倾斜面流至通孔二81,经通孔二81流至下一层相同结构的玻璃幕墙,直至流到建筑最下面一层玻璃幕墙,流至回收水池9,经水泵10提供动力重新进入喷淋管6,对玻璃幕墙进行二次冲洗降温,依次循环。

由于玻璃四4的阻挡,喷淋水呈蛇形流动。与没有设置玻璃四4相比,喷淋水在玻璃三3和玻璃五7上的停留时间要长,单位时间里喷淋水更多地吸收玻璃幕墙的热量。而且,玻璃四4和玻璃三3的匹配设置也加固了玻璃一1和玻璃二2的连接结构。

当玻璃幕墙不需要降温时,停止喷淋管6喷射水,推动手柄12,使内窗11向远离玻璃一1的方向运动,由于内窗11与外窗21通过齿条5同时与齿条杆5啮合,外窗21向靠近齿条杆5的方向移动。玻璃幕墙封闭空间与外部连通,内外产生对流。由于空气对流,上述封闭空间内的残留水渍慢慢消失。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