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立柱及隐框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137发布日期:2019-06-19 02:1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幕墙立柱及隐框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幕墙立柱及隐框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reflection glass curtainwall),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框支撑玻璃幕墙是玻璃面板周边由金属框架支撑的玻璃幕墙,而隐框幕墙是框支撑玻璃幕墙的其中一种。随着现代建筑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追求的不仅是技术上的高超,更追求经济上的合理,当做到安全适用、保证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前提下,可通过节省材料来降低成本。如今的幕墙系统多种多样,玻璃厚度也是有所不同,则需对不同大小的立柱型材开模或者增开小型材模,由于型材开模费用高,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幕墙立柱及隐框幕墙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使幕墙立柱适用于至少两种厚度的玻璃幕墙板使用,节省开模费用以及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幕墙立柱,包括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中空腔的凸起,在立柱本体的两侧与凸起之间分别形成装配部,所述凸起内设有将中空腔划分为前后两个空腔的第一隔板,两个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凸起与远离立柱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沿立柱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一空腔连通;在第二空腔中设有将第二空腔划分为至少两个第三空腔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沿立柱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隔板上设有沿立柱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三空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隐框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板,还包括所述的幕墙立柱,所述凸起与玻璃幕墙板相对,在凸起远离立柱本体的表面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凸起之间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固定,所述压板与装配部之间形成玻璃幕墙板容置槽,玻璃幕墙板的两侧分别置于相邻立柱本体上的玻璃幕墙板容置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设有扣盖,所述扣盖与压板相互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位于玻璃幕墙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齿牙,扣盖与第一齿牙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与第一齿牙相互咬合的第二齿牙。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凸起相对一侧表面且与玻璃幕墙板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一卡槽,在立柱本体位于凸起的一侧表面且与玻璃幕墙板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沿立柱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中卡设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幕墙板与凸起之间设有填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填塞材料为泡沫棒和/或耐候胶。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幕墙板与凸起之间设有填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填塞材料为泡沫棒和/或耐候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将立柱本体的中空腔划分为前后两个空腔的第一隔板,在凸起与远离立柱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沿立柱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一空腔连通;在第二空腔中设有将第二空腔划分为至少两个第三空腔的第二隔板,在第二隔板上设有沿立柱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三空腔连通,使具有通槽的隔板与空腔之间形成装配槽,实现了适应至少两种厚度的玻璃幕墙板使用,不仅节省开模费用,同时也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第一种厚度玻璃幕墙板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第二种厚度玻璃幕墙板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第三种厚度玻璃幕墙板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第四种厚度玻璃幕墙板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幕墙立柱,包括立柱本体2,所述立柱本体2的一侧表面设有中空腔4的凸起3,凸起3的两端均为敞口,凸起3沿立柱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凸起3设置在立柱本体2该侧表面的中心处,在立柱本体2的两侧与凸起3之间分别形成装配部11,所述凸起3内设有将中空腔4划分为前后两个空腔的第一隔板5,第一隔板5沿立柱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41、第二空腔42;所述凸起3与远离立柱本体2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沿立柱本体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通槽6,所述第一通槽6与第一空腔41连通;在第二空腔42中设有将第二空腔42划分为至少两个第三空腔43 的第二隔板7,第二隔板7沿立柱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使第三空腔43从立柱本体2一侧朝远离I立柱本体2的一侧依次排列,在第二隔板7上设有沿立柱本体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通槽8,所述第二通槽8与第三空腔43连通;第二通槽8和与该第二通槽8相邻并且靠近立柱本体2的这个第三空腔43之间、第一通槽6与第一空腔41之间均形成安装槽。

使用时,根据玻璃幕墙板的厚度,选择性的保留第一空腔41或加工铣掉对应的第一空腔41以及第三空腔43,从而将需要位置上的第二通槽8暴露,从而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隔板7设有一块,从而将第二空前42划分为两个第三空腔43。

在下述的实施例中,以第二隔板7的设置数量为一块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的隐框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板1,还包括上述的幕墙立柱,所述凸起3与玻璃幕墙板1相对,在凸起3远离立柱本体2的表面上设有压板9,所述压板9与凸起3之间通过螺栓组件10连接固定,具体地,螺栓组件10包括螺栓101以及螺帽102,通过将螺栓101的头部从第一空腔41 上端的敞口插入第一空腔41中,并使螺栓101的螺柱部分从第一通槽6中伸出,然后将压板9上的压板孔91套在螺栓101的螺柱上后,再将螺帽102与螺栓101 的螺柱螺纹连接,最终将压板9固定在凸起3上,所述压板9与装配部11之间形成玻璃幕墙板容置槽,玻璃幕墙板1的两侧分别置于相邻立柱本体2上的玻璃幕墙板容置槽中。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玻璃幕墙板1为双层中空玻璃,厚度为32mm,因此无需对凸起3进行切割,即使用第一通槽6与第一空腔41之间形成在安装槽进行使用。

如图1所示,在压板9上设有扣盖12,所述扣盖12与压板9相互卡接固定具体地,在压板9位于玻璃幕墙板1的两侧(图中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齿牙91,扣盖12与第一齿牙9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与第一齿牙91相互咬合的第二齿牙121,通过第一齿牙91与第二齿牙121相互咬合,实现了压板9与扣盖12 之间的卡接固定。

在压板9与凸起3相对一侧表面且与玻璃幕墙板1位置相对应处(图1中左右两侧)设有第一卡槽92,在立柱本体2位于凸起3的一侧表面且与玻璃幕墙板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92、第二卡槽13沿立柱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卡槽92、第二卡槽13中卡设有密封胶条14;所述玻璃幕墙板1与凸起3之间设有填塞材料15。在本实用新型中填塞材料15 为泡沫棒和/或耐候胶,具体为泡沫棒和耐候胶。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2的隐框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板1,还包括上述的幕墙立柱,所述凸起3与玻璃幕墙板1相对,在凸起3远离立柱本体2的表面上设有压板9,所述压板9与凸起3之间通过螺栓组件10连接固定,具体地,螺栓组件10包括螺栓101以及螺帽102,通过将螺栓101的头部从第一空腔41 上端的敞口插入第一空腔41中,并使螺栓101的螺柱部分从第一通槽6中伸出,然后将压板9上的压板孔91套在螺栓101的螺柱上后,再将螺帽102与螺栓101 的螺柱螺纹连接,最终将压板9固定在凸起3上,所述压板9与装配部11之间形成玻璃幕墙板容置槽,玻璃幕墙板1的两侧分别置于相邻立柱本体2上的玻璃幕墙板容置槽中。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玻璃幕墙板1为双层中空玻璃,厚度为28mm,因此也无需对凸起3进行切割,即使用第一通槽6与第一空腔41之间形成在安装槽进行使用。

如图2所示,在压板9上设有扣盖12,所述扣盖12与压板9相互卡接固定具体地,在压板9位于玻璃幕墙板1的两侧(图2中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齿牙91,扣盖12与第一齿牙9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与第一齿牙91相互咬合的第二齿牙121,通过第一齿牙91与第二齿牙121相互咬合,实现了压板9与扣盖 12之间的卡接固定。

在压板9与凸起3相对一侧表面且与玻璃幕墙板1位置相对应处(图2中左右两侧)设有第一卡槽92,在立柱本体2位于凸起3的一侧表面且与玻璃幕墙板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92、第二卡槽13沿立柱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卡槽92、第二卡槽13中卡设有密封胶条14;所述玻璃幕墙板1与凸起3之间设有填塞材料15。在本实用新型中填塞材料15 为泡沫棒和/或耐候胶,具体为泡沫棒和耐候胶。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3的隐框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板1,还包括上述的幕墙立柱,所述凸起3与玻璃幕墙板1相对,在凸起3远离立柱本体2的表面上设有压板9,所述压板9与凸起3之间通过螺栓组件10连接固定,具体地,螺栓组件10包括螺栓101以及螺帽102,通过将螺栓101的头部从第一空腔41 上端的敞口插入第一空腔41中,并使螺栓101的螺柱部分从第一通槽6中伸出,然后将压板9上的压板孔91套在螺栓101的螺柱上后,再将螺帽102与螺栓101 的螺柱螺纹连接,最终将压板9固定在凸起3上,所述压板9与装配部11之间形成玻璃幕墙板容置槽,玻璃幕墙板1的两侧分别置于相邻立柱本体2上的玻璃幕墙板容置槽中。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玻璃幕墙板1为双层中空玻璃,厚度为24mm,因此无需对凸起3进行切割,即使用第一通槽6与第一空腔41之间形成在安装槽进行使用。

如图3所示,在压板9上设有扣盖12,所述扣盖12与压板9相互卡接固定具体地,在压板9位于玻璃幕墙板1的两侧(图3中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齿牙91,扣盖12与第一齿牙9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与第一齿牙91相互咬合的第二齿牙121,通过第一齿牙91与第二齿牙121相互咬合,实现了压板9与扣盖 12之间的卡接固定。

在压板9与凸起3相对一侧表面且与玻璃幕墙板1位置相对应处(图3中左右两侧)设有第一卡槽92,在立柱本体2位于凸起3的一侧表面且与玻璃幕墙板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92、第二卡槽13沿立柱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卡槽92、第二卡槽13中卡设有密封胶条14;所述玻璃幕墙板1与凸起3之间设有填塞材料15。在本实用新型中填塞材料15 为泡沫棒和/或耐候胶,具体为泡沫棒和耐候胶。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隐框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板1,还包括上述的幕墙立柱,所述凸起3与玻璃幕墙板1相对,在凸起3远离立柱本体2的表面上设有压板9,所述压板9与凸起3之间通过螺栓组件10连接固定,具体地,螺栓组件10包括螺栓101以及螺帽102,通过将螺栓101的头部从第一空腔41上端的敞口插入第一空腔41中,并使螺栓101的螺柱部分从第一通槽6 中伸出,然后将压板9上的压板孔91套在螺栓101的螺柱上后,再将螺帽102 与螺栓101的螺柱螺纹连接,最终将压板9固定在凸起3上,所述压板9与装配部11之间形成玻璃幕墙板容置槽,玻璃幕墙板1的两侧分别置于相邻立柱本体2上的玻璃幕墙板容置槽中。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玻璃幕墙板1为单层玻璃,因此需对凸起3进行切割,即使用切割工具凸起3中对应第一空腔41以及与第一空腔41相邻的第三空腔43的部分铣掉(图4中虚线部分),从而暴露第二通槽8以及与立柱本体2相邻的第三空腔43。

如图4所示,在压板9上设有扣盖12,所述扣盖12与压板9相互卡接固定具体地,在压板9位于玻璃幕墙板1的两侧(图4中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齿牙91,扣盖12与第一齿牙9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与第一齿牙91相互咬合的第二齿牙121,通过第一齿牙91与第二齿牙121相互咬合,实现了压板9与扣盖 12之间的卡接固定。

在压板9与凸起3相对一侧表面且与玻璃幕墙板1位置相对应处(图4中左右两侧)设有第一卡槽92,在立柱本体2位于凸起3的一侧表面且与玻璃幕墙板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92、第二卡槽13沿立柱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卡槽92、第二卡槽13中卡设有密封胶条14;所述玻璃幕墙板1与凸起3之间设有填塞材料15。在本实用新型中填塞材料15 为泡沫棒和/或耐候胶,具体为泡沫棒和耐候胶。

在上述实施例1-4中,立柱本体2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密封胶条14采用三元乙丙胶条,压板9以及扣盖12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立柱本体上设置具有多个空腔以及通槽的凸起,通过对凸起进行切割,满足不同厚度的玻璃幕墙板进行装配使用,这样解决材料、节省型材开模费用,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