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桩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5126发布日期:2019-09-29 17:3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管桩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混凝土管桩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管桩成型装置都是由两个半筒形的模板扣装制成,这种模板在放置骨架时需要通过垫板定位,这种定位方式无法做到所有壁厚一致,而且这种垫板在注浆后会留在管桩内,影响管桩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混凝土管桩成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管桩成型装置,它包括有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竖截面均呈半环形,上模扣装在下模上,扣装后的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管桩成形腔,它还包括有脱模螺杆、骨架定位板,其中,下模两端端部设有下模端板,下模端板呈半圆形,其直边中心处设有凸起的退模块,退模块上设有螺杆啮合孔,管桩成形腔两端活动安装有骨架定位板,两块骨架定位板之间形成骨架放置区;所述的骨架定位板呈圆形,骨架定位板边缘处设有钢筋定位孔,下模端板一侧的骨架定位板中心处设有脱模轴承,脱模轴承与脱模螺杆一端连接,脱模螺杆另一端穿过螺杆啮合孔与脱模手柄连接;骨架放置区一侧的骨架定位板中心处固定有内筒定位环;内筒定位环与钢筋定位孔之间的骨架定位板上设有贯穿的内注浆孔。

所述的上模两端端部设有上模端板,上模端板呈半圆形,其直边中心处设有与退模块相配合的嵌槽,上模端板上设有内外贯穿的排气孔。

所述的下模端板上设有外注浆孔。

所述的脱模螺杆与螺杆啮合孔通过啮合连接。

所述的螺杆啮合孔中心线与管桩成形腔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内筒定位环用于对管桩的导筒进行定位,骨架定位板用于对管桩的钢筋骨架进行定位,脱模螺杆的内伸长度根据管桩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后使骨架定位在两块骨架定位板之间,然后上下模扣合,将混凝土注浆管从外注浆孔插装,穿过内注浆孔对管桩成形腔注浆成形,注浆时管桩成形腔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排出,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可根据管桩长短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管桩成型装置包括有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的竖截面均呈半环形,上模1扣装在下模2上,扣装后的上模1和下模2之间形成管桩成形腔,它还包括有脱模螺杆9、骨架定位板6,其中,下模2两端端部设有下模端板3,下模端板3上设有外注浆孔11,下模端板3呈半圆形,其直边中心处设有凸起的退模块4,退模块4上设有螺杆啮合孔5,管桩成形腔两端活动安装有骨架定位板6,两块骨架定位板6之间形成骨架放置区;所述的骨架定位板6呈圆形,骨架定位板6边缘处设有钢筋定位孔7,下模端板3一侧的骨架定位板6中心处设有脱模轴承8,脱模轴承8与脱模螺杆9一端连接,脱模螺杆9另一端穿过螺杆啮合孔5与脱模手柄连接,脱模螺杆9与螺杆啮合孔5通过啮合连接,螺杆啮合孔5中心线与管桩成形腔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骨架放置区一侧的骨架定位板6中心处固定有内筒定位环;内筒定位环与钢筋定位孔7之间的骨架定位板6上设有贯穿的内注浆孔10。上模1两端端部设有上模端板12,上模端板12呈半圆形,其直边中心处设有与退模块4相配合的嵌槽13,上模端板12上设有内外贯穿的排气孔14。本实施例的内筒定位环用于对管桩的导筒进行定位,骨架定位板用于对管桩的钢筋骨架进行定位,脱模螺杆的内伸长度根据管桩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后使骨架定位在两块骨架定位板之间,然后上下模扣合,将混凝土注浆管从外注浆孔插装,穿过内注浆孔对管桩成形腔注浆成形,注浆时管桩成形腔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排出,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可根据管桩长短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