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3651发布日期:2019-09-20 20:51阅读:1310来源:国知局
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



背景技术:

屋面挑檐沟是坡屋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美化造型、遮雨遮阳、有组织排水等作用。目前常用的屋面排水沟系统是现浇混凝土结构挑檐沟,这种现浇混凝土的方式不仅施工麻烦、施工周期长(浇筑后需要养护),完成后还需要做复杂的防水处理,且由于挑檐位于坡屋面结构的外侧,重量较大,模板支架的搭设较为困难,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周期短、安装快捷且只需做简单的防水处理的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包括坡屋顶结构和挑檐沟,所述坡屋顶结构的外墙上预留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预埋螺栓,所述挑檐沟为铝合金型材一体成型,包括外檐板、底板和内侧板,所述内侧板固定于安装槽内的预埋螺栓,且所述外檐板延伸出坡屋顶结构的屋面的最底位置,所述内侧板与坡屋顶结构的屋面之间的间隙填充砂浆,且所述屋面的外沿至挑檐沟的底板设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为“「”型安装槽,且所述内侧板设为与安装槽相匹配的结构,将挑檐沟嵌入式安装于坡屋顶结构的外墙。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侧板采用沉头式螺母安装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挑檐沟内还设有过滤网,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杂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挑檐沟的外檐板和底板外侧还涂覆有装饰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铝合金材质的挑檐沟嵌入式安装在坡屋顶结构外墙,对于挑檐沟只需对安装槽处做防水处理即可,安装方便快捷,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进度,避免了传统现浇混凝土的方式需要的模板和支模架的搭设,可靠性强,且有利于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述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1包括坡屋顶结构11和挑檐沟12,所述坡屋顶结构11的外墙111上预留有安装槽1110,且所述安装槽1110内设有预埋螺栓13,所述挑檐沟12为铝合金型材一体成型,采用铝合金材质,使挑檐沟12的表面不需做防水处理,所述挑檐沟12包括外檐板121、底板122和内侧板123,所述内侧板123固定于安装槽1110内的预埋螺栓13,优选地,所述内侧板123采用沉头式螺母安装结构,具体实施时,将挑檐沟12的内侧板123固定于安装槽1110内,对于外墙111转角处的相邻两挑檐沟12防水密封拼接处理,挑檐沟12安装后,在螺母安装位置再进行防水胶填充间隙,所述外檐板121延伸出坡屋顶结构11的屋面112的最底位置,保证屋面112流下的水全部进入挑檐沟12内,所述内侧板123与坡屋顶结构11的屋面112之间的间隙填充防水胶14,且所述屋面112的外沿至挑檐沟12的底板122设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5,实现挑檐沟12与坡屋顶结构11接触处的防水处理。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1110为“「”型安装槽,且所述内侧板123设为与安装槽1110相匹配的结构,将挑檐沟12嵌入式安装于坡屋顶结构11的外墙111。

进一步地,所述挑檐沟12内还设有过滤网16,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杂质,防止屋面112杂质被雨水冲刷进入挑檐沟12内,导致挑檐沟的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挑檐沟12的外檐板121和底板122外侧还涂覆有装饰层17,优选装饰层的颜色与建筑物颜色一致,使挑檐沟的外侧与建筑物颜色融为一体,提高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屋面装配式檐口结构1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铝合金材质的挑檐沟12嵌入式安装在坡屋顶结构外墙111,对于挑檐沟只需对安装槽处做防水处理即可,安装方便快捷,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进度,避免了传统现浇混凝土的方式需要的模板和支模架的搭设,可靠性强,且有利于控制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