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竖向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2510发布日期:2019-08-09 21:5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墙体竖向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体竖向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传统施工方法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现场对上下层的墙体进行钢筋绑扎,大量支设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完成建造,该施工方法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竖向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竖向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墙体,预制墙体包括墙壳体和成型钢筋笼;墙壳体包括内墙板和外墙板,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形成空腔;成型钢筋笼包括设置在内墙板的厚度范围内的内墙纵筋、设置在外墙板厚度范围内的外墙纵筋以及沿成型钢筋笼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钢筋网片,钢筋网片的一侧与内墙纵筋连接,钢筋网片的另一侧与外墙纵筋连接;预制墙体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预制墙体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相邻两个预制墙体中位于上方的为上层预制墙体,位于下方的为下层预制墙体,上层预制墙体的空腔与下层预制墙体的空腔连通;所述连接纵筋的上端位于所述上层预制墙体的所述空腔内,且搭接在所述上层预制墙体的所述成型钢筋笼上,所述连接纵筋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层预制墙体的所述空腔内,且搭接在所述下层预制墙体的所述成型钢筋笼上。

进一步地,连接纵筋的上端靠近上层预制墙体的下端,连接纵筋的下端靠近下层预制墙体的上端。

进一步地,预制墙体的截面形状为长条状,沿预制墙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纵筋,沿预制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纵筋。

进一步地,内墙板的截面以及外墙板的截面均呈长条状;钢筋网片包括沿内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墙钢筋、沿外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墙钢筋以及连接在内墙钢筋和外墙纵筋之间的横筋;

内墙纵筋与内墙钢筋连接,外墙纵筋与外墙钢筋连接。

进一步地,横筋为多个,多个横筋沿内墙钢筋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位于钢筋网片两端的相邻两个横筋之间的间距为A,位于钢筋网片中部的相邻两个横筋之间的间距为B,间距A小于间距B。

进一步地,外墙纵筋与钢筋网片绑扎固定,内墙纵筋与钢筋网片绑扎固定。

进一步地,外墙纵筋与钢筋网片焊接,内墙纵筋与钢筋网片焊接。

进一步地,外墙纵筋不伸出外墙板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内墙纵筋不伸出内墙板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内墙板的墙标高低于外墙板的墙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墙体竖向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包括楼板,楼板搭接在下层预制墙体的内墙板的顶部,且楼板的顶板不超过下层预制墙体的上端。

进一步地,上层预制墙体的空腔内、下层预制墙体的空腔内以及楼板上均设置有现浇混凝土层。

施工过程中,先将吊装下层预制墙体现场就位,然后将连接纵筋的下端搭接在下层预制墙体的成型钢筋笼上,连接纵筋的下端位于下层预制墙体的空腔内,连接纵筋的上端向上伸出下层预制墙体外,然后在下层预制墙体的内墙板的顶部搁置楼板,再对下层预制墙体的空腔以及楼板的顶板整体现场浇筑混凝土(即浇筑现场浇混凝土),使下层预制墙体、连接纵筋的下端以及楼板连接为一体;然后再吊装上层预制墙体就位,此时,连接纵筋的上端与上层预制墙体的成型钢筋笼搭接,再重复下层预制墙体的施工过程即可,从而将多层预制墙体一层一层连接起来。

相对于相关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竖向连接结构,其结构形式简单,可直接由下层预制墙体的空腔的上部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施工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浇筑质量可靠;通过连接纵筋搭接连接,质量安全可控。墙体竖向连接结构在施工现场现浇混凝土,则连接节点以及构件的综合性能与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当,安全可靠,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墙壳体与现浇混凝土体形成一个整体,能够与现浇混凝土共同受力。也就是说墙壳体能够对成型钢筋笼进行保护,还能够充当墙体浇筑模板,还能够与现浇混凝土共同受力,从而减少现浇混凝土用量。空腔内现场浇筑现浇混凝土,能够有效避免开裂,从而能够提高墙体的防水性能。

再者,在现场浇注过程中,预制墙体的墙壳体为浇筑提供模板,则大大减少了支模量,从而大大减少施工现场的手工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大减少支模量,从而能够节约耗材,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有利于环保。

再者,采用成型钢筋笼避免现场大量绑扎钢筋,减少了手工劳作,减少各工种交叉作业及现场人工用量,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竖向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墙体竖向连接结构中预制墙体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墙体竖向连接结构中预制墙体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预制墙体中钢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侧视图。

图中:10-墙壳体;20-成型钢筋笼;30-空腔;40-连接纵筋;11-外墙板;12-内墙板;21-外墙纵筋;22-内墙纵筋;23-钢筋网片;231-外墙钢筋;232-内墙钢筋;233-横筋;01-下层预制墙体;02-上层预制墙体;03-楼板;04-现浇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墙体竖向连接结构可以适用于多种预制墙的连接,例如预制剪力墙或者预制三明治墙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内墙板是指,预制墙体在实际应用中靠近室内的墙板,外墙板是指远离室内的墙板。本申请中描述的“上”和“下”是指预制墙体在实际应用中自然状态下常识上的“上”和“下”。“高度方向”是指预制墙体在实际应用中的竖直方向。“纵”是指预制墙体在实际应用中自然状态下常识上竖直方向。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竖向连接结构的侧视图;图 2为图1所示的墙体竖向连接结构中预制墙体的侧视图;图3为图1 所示的墙体竖向连接结构中预制墙体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预制墙体中钢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侧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竖向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墙体,预制墙体包括墙壳体和成型钢筋笼20,墙壳体10包括内墙板12和外墙板11,内墙板12和外墙板11之间形成空腔30;内墙板12和外墙板11均为混凝土板;成型钢筋笼20,成型钢筋笼20 包括设置在内墙板12的厚度范围内的墙纵筋22、设置在外墙板11 的厚度范围内的外墙纵筋21以及沿成型钢筋笼2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钢筋网片23,钢筋网片23的一侧与内墙纵筋22连接,钢筋网片23的另一侧与外墙纵筋21连接;

预制墙体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预制墙体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相邻两个预制墙体中位于上方的为上层预制墙体02,位于下方的为下层预制墙体01,上层预制墙体02的空腔与下层预制墙体01的空腔连通;连接纵筋40,连接纵筋40的上端位于上层预制墙体02的空腔30内,且搭接在上层预制墙体02的成型钢筋笼20上,连接纵筋 40的下端位于下层预制墙体01的空腔30内,且搭接在下层预制墙体01的成型钢筋笼20上。

需要说明的是,内墙纵筋22设置在内墙板12的厚度范围内是指内墙纵筋22位于内墙板12的靠近空腔30的一壁与内墙板12的远离空腔30的一壁之间;外墙纵筋21设置在外墙板11的厚度范围内是指外墙纵筋21位于外墙板11的靠近空腔30的一壁与外墙板11的远离空腔30的一壁之间。

本实施例中,预制墙体由成型钢筋笼20以及设置在成型钢筋笼 20两侧的墙壳体10构成,墙壳体10中内墙板12和外墙板11在工厂中通过浇筑混凝土预制而成,在浇筑墙壳体10之前先将成型钢筋笼20的外墙纵筋21预埋在外墙板11内,将内墙纵筋22预埋在内墙板12中,即外墙板11和内墙板12成型过程中,完成墙壳体10与成型钢筋笼20的连接。

施工过程中,多个预制墙体中的位于最下层的预制墙体需要与基础连接,然后一层一层向上逐层吊装施工。下层预制墙体和上层预制墙体是相对而言的,是指相邻的两个中的相对上和下,不是特指某一层为上,或者某一层为上,如,依次设置的三个预制墙体中形成两对相邻设置的预制墙体,位于中间的预制墙体相对于下方的预制墙体来说为上层预制墙体,但是相对于上方的预制墙体来说为下层预制墙体。

先将吊装下层预制墙体01现场就位,然后将连接纵筋40的下端搭接在下层预制墙体01的成型钢筋笼20上,连接纵筋40的下端位于下层预制墙体01的空腔30内,连接纵筋40的上端向上伸出下层预制墙体02外,然后在下层预制墙体01的内墙板12的顶部搁置楼板,再对下层预制墙体01的空腔30以及楼板的顶板整体现场浇筑混凝土(即浇筑现场浇混凝土),使下层预制墙体、连接纵筋的下端以及楼板连接为一体;然后再吊装上层预制墙体就位,此时,连接纵筋的上端与上层预制墙体的成型钢筋笼搭接,再重复下层预制墙体的施工过程即可,从而将多层预制墙体一层一层连接起来。

本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竖向连接结构,其结构形式简单,可直接由下层预制墙体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施工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浇筑质量可靠;通过连接纵筋搭接连接,质量安全可控。墙体竖向连接结构在施工现场现浇混凝土,则连接节点以及构件的综合性能与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当,安全可靠,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墙壳体与现浇混凝土体形成一个整体,能够与现浇混凝土共同受力。也就是说墙壳体10能够对成型钢筋笼20进行保护,还能够充当墙体浇筑模板,还能够与现浇混凝土共同受力,从而减少现浇混凝土用量。空腔30内现场浇筑现浇混凝土,能够有效避免开裂,从而能够提高墙体的防水性能。

再者,在现场浇注过程中,预制墙体的墙壳体10为浇筑提供模板,则大大减少了支模量,从而大大减少施工现场的手工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大减少支模量,从而能够节约耗材,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有利于环保。

再者,采用成型钢筋笼避免现场大量绑扎钢筋,减少了手工劳作,减少各工种交叉作业及现场人工用量,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外墙板11和内墙板12的厚度可以根据具体施工情况来设置,例如,外墙板11和内墙板12的厚度均为40mm、50mm、 60mm或者40mm-60mm这一区间的任一值等。

其中,预制墙体至少为两个,则预制墙体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等等多个。

连接纵筋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施工情况来设置,可选地,如图1 所示,连接纵筋40的上端靠近上层预制墙体02的下端,连接纵筋 40的下端靠近下层预制墙体01的上端。也就是说,连接纵筋40的上端伸入上层预制墙体02的空腔30内,连接纵筋40的下端伸入下层预制墙体01的空腔30内即可,无需设置过长,从而节约材料,方便施工。

连接纵筋40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施工情况来设置,可选地,预制墙体的截面形状为长条状,沿预制墙体的厚度方向(由外墙板到内墙板的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纵筋,沿预制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纵筋。也就是说多个连接纵筋形成矩阵形式,从而加大连接强度。

为了方便施工,可以在连接纵筋40插入上下预制墙体的空腔后,通过铁丝或者抱箍等将连接纵筋相对钢筋网片固定。

外墙纵筋21和内外墙纵筋21均可以与竖直方向呈角度设置,较佳地,均竖直设置,能够承受较大的力。钢筋网片23可以与水平方向呈角度设置,较佳地,钢筋网片23水平设置,即与纵筋垂直设置,加工方便,是成型钢筋笼20的结构规整。

外墙纵筋21与钢筋网片23的连接方式以及内墙纵筋22与钢筋网片23均可以为多种,例如,通过铁丝进行绑扎固定,或者通过抱箍将纵筋与钢筋网片23卡住。

又如,外墙纵筋21与钢筋网片23焊接,内墙纵筋22与钢筋网片23焊接,通过焊接,效率高,连接强度好,从而提高预制墙体的生产效率。

钢筋网片23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钢筋网片23由多个相互交错设置钢筋设置,以形成网格结构,网格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者异形等。

可选地,如图4所示,内墙板12的截面以及外墙板11的截面均呈长条状;钢筋网片23包括沿内墙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墙钢筋 232、沿外墙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墙钢筋231以及连接在内墙钢筋232和外墙钢筋231之间的横筋233;内墙纵筋与内墙钢筋连接,外墙纵筋与外墙钢筋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片结构能够形成梯子形、日字型或者目字形等,本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网片23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在工厂中机械化、批量生产,从而进一步提高预制墙体的生产效率。

另外,采用焊接将横筋与内墙钢筋和外墙钢筋连接,则横筋233 在与内墙钢筋和外墙钢筋连接时无需进行弯折,则节省了钢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施工的综合成本。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外墙纵筋21 不伸出外墙板11的上下两端。也就是说外墙纵筋21完全包裹在外墙板11内,使连接节点结构简单,施工简单,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能够使预制墙体的结构规整,方便运输。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内墙纵筋22 不伸出内墙板12的上下两端。也就是说内墙纵筋22完全包裹在内墙板12内,使连接节点结构简单,施工简单,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使预制墙体的结构规整,方便运输。

当外墙钢筋完全包裹在外墙板11内,内墙钢筋包裹在内墙板12 内时,通过连接纵筋40以及整体浇筑现浇混凝土即可实现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完成建筑的建造,连接节点结构简单,施工简单,进一部提高施工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内墙板12的上的墙标高低于所述外墙板的墙标高,即内墙板低于外墙板,则当后期搭接楼板时,无需再对内墙板12进行切割加工,方便施工,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墙体。

本实施例中,预制墙体的墙壳体10为浇筑提供模板,则大大减少了支模量,从而大大减少施工现场的手工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大减少支模量,从而能够节约耗材,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有利于环保。采用成型钢筋笼避免现场大量绑扎钢筋,减少了手工劳作,减少各工种交叉作业及现场人工用量,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墙壳体与现浇混凝土体形成一个整体,能够与现浇混凝土共同受力。也就是说墙壳体10能够对成型钢筋笼20进行保护,还能够充当墙体的浇筑模板,还能够与现浇混凝土共同受力,从而减少现浇混凝土用量。空腔30内现场浇筑现浇混凝土,能够有效避免开裂,从而能够提高墙体的防水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施工效率高,有利于环保,整体施工成本低,强度高质量好。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包括楼板03,楼板03搭接在下层预制墙体01的内墙板12的顶部,且楼板03的顶板不超过下层预制墙体01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楼板能够在楼板与下层预制墙体的充当浇筑模板,从而进一步减少支模量,使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结构规整。

施工过程中,先将吊装下层预制墙体01现场就位,然后将连接纵筋40的下端搭接在下层预制墙体01的成型钢筋笼20上,连接纵筋40的下端位于下层预制墙体01的空腔30内,连接纵筋40的上端向上伸出下层预制墙体02外,然后在下层预制墙体01的内墙板12 的顶部搁置楼板,再对下层预制墙体01的空腔30以及楼板03的顶板上整体现场浇筑混凝土(即浇筑现场浇混凝土),使三者均设置有现浇混凝土层04,使下层预制墙体、连接纵筋的下端以及楼板连接为一体;然后再吊装上层预制墙体就位,此时,连接纵筋的上端与上层预制墙体的成型钢筋笼搭接,再重复下层预制墙体的施工过程即可,从而将多层预制墙体一层一层连接起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