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3291发布日期:2019-05-07 22:29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建筑业而言,推进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劳动力成本高、资源紧缺等问题。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大力推动,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其中,预制装配式外挂墙板作为PC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出色的工业化质量,成为当前PC建筑高成本制约下采用预制部位的首选目标。

目前国内主流的外挂墙板的十字节点防水做法为密闭式。即在PC板片外部四周接缝(垂直缝与水平缝)均以填缝剂,如聚硫化胶作为防水材料。上述以填缝剂将上下左右PC板片密封以达到防水、防气流的系统即称为密闭式接合。但由于密闭式接合须高空填缝剂施工作业,导致现场施工难度大,且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同时由于填缝剂的品质不一,其寿命一般在20年左右,材料老化后将直接导致防水失效,且修复更新工程颇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所述外挂墙板由多个墙板单元拼接而成,相邻两个墙板单元之间形成接缝,所述防水结构包括:

气密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多个墙板单元拼接形成的所有接缝处,从而在所有接缝隔离出一与外界连通的外侧空间;

多个外侧低而内侧高的防水企口缝,每个防水企口缝形成于纵向相邻的两层墙板单元之间的水平接缝的外侧空间;

多对槽口,每对槽口分别形成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的纵向侧部,彼此相对形成一个插槽;

多个防水构件,每个防水构件包括纵向延伸的多个挡水板和横向延伸的柔性密封体;

其中,每个挡水板插设于一个插槽内,所述挡水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插槽的外部,遮蔽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之间的竖直接缝,并至少部分地遮蔽位于该插槽下方的防水企口缝;所述柔性密封体贴附于同一层墙板单元的顶面并在长度方向上覆盖同一层墙板单元的顶面,所述柔性密封体在宽度方向上由所述防水企口缝的较低一侧延伸至所述防水企口缝的较高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防水企口缝呈直线型,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为50°。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柔性密封体的内侧部搭接在墙板单元的内侧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气密构件包括多个水平气密条和多个竖直气密条,每个水平气密条设置在纵向相邻的两层墙板单元之间的水平接缝的最内侧,每个竖直气密条设置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之间的竖直接缝的最内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挡水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密封体的下表面的中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挡水板为由氯丁橡胶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挡水板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柔性密封体为由沥青防水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柔性密封体的厚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其外挂墙板采用所述的防水结构,每两层纵向相邻的墙板单元之间的水平接缝设置在每层建筑结构层以上500mm的位置,保温层层叠设置在所述墙板单元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包括气密构件、多个防水企口缝、多对槽口和多个防水构件,气密构件设置在所述多个墙板单元拼接形成的所有接缝处,从而在接缝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外侧空间;防水企口缝形成在水平接缝的外侧空间,每对槽口分别形成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的纵向侧部,彼此相对形成一个插槽,每个防水构件包括纵向延伸的挡水板和横向延伸的柔性密封体,挡水板固定连接在柔性密封体的下表面的中部,将挡水板插设于插槽内,挡水板的下端延伸至插槽的外部,遮蔽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之间的竖直接缝,并至少部分地遮蔽位于该插槽下方的防水企口缝,柔性密封体贴附于同一层墙板单元的顶面并在长度方向上覆盖同一层墙板单元的顶面,柔性密封体在宽度方向上由所述防水企口缝的较低一侧延伸至所述防水企口缝的较高一侧。基于上述防水结构,气密构件将接缝分隔成外侧开放式空间和内侧气密空间,消除接缝与外界的气压差,避免接缝内出现气流,进而避免气流带入雨水,挡水板和柔性密封体阻挡雨水漏入接缝。本实用新型无需进行填缝剂的施工,现场安装工序少,施工难度很小,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不高,也从侧面节约了时间成本与劳动力成本;无需保证接缝处的气密性,这也代表了不会存在由于填缝剂老化而导致的防水失效;结构施工完毕后,验收程序相对简单;防水构件为一体化构造,其防水的可靠度较分开施工的构造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外挂墙板采用了上述防水结构,还将外挂墙板的水平接缝提高至结构层以上的500mm的位置,方便对防水结构进行后期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挂墙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请查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所述外挂墙板8由多个墙板单元1拼接而成,相邻两个墙板单元1之间形成接缝,所述防水结构包括:气密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多个墙板单元拼接形成的所有接缝处,从而在所有接缝隔离出一与外界连通的外侧空间;多个外侧低而内侧高的防水企口缝2,每个防水企口缝2形成于纵向相邻的两层墙板单元之间的水平接缝的外侧空间;多对槽口6,每对槽口分别形成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的纵向侧部,彼此相对形成一个插槽11;多个防水构件,每个防水构件包括纵向延伸的多个挡水板4和横向延伸的柔性密封体3;其中,每个挡水板4插设于一个插槽11内,所述挡水板4的下端26延伸至所述插槽的外部,遮蔽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之间的竖直接缝,并至少部分地遮蔽位于该插槽下方的防水企口缝2;所述柔性密封体3贴附于同一层墙板单元的顶面并在长度方向上覆盖同一层墙板单元的顶面,所述柔性密封体3在宽度方向上由所述防水企口缝2的较低一侧延伸至所述防水企口缝的较高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挂墙板8由多个墙板单元1拼接而成,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1之间会形成竖直接缝15,纵向相邻的两层墙板单元之间会形成水平接缝。

优选地,可以将每个墙板单元1的高度设计为3m。相邻两个墙板单元1之间的接缝的宽度为50mm。

相邻两个墙板单元1之间形成有接缝,气密构件设置在接缝内,从而将接缝分隔成外侧空间和内侧空间,内侧空间与外界隔绝,外侧空间与外界连通,与建筑外气压保持平衡,可以避免接缝与外界形成压差,进而避免在接缝内产生气流,进而减少漏水情况的发生。同时,外侧空间设置成防水企口缝的形式,防水企口缝外侧低,而内侧高,发挥导水排水的作用。所述外界是相对于外挂墙板所在的建筑物而言,外侧空间与外界连通,即与建筑物外部大气连通。

每个墙板单元1的纵向侧部开设槽口6,横向相邻的两个槽口彼此相对形成一个插槽11。防水构件的挡水板4向下插入插槽11内,从而从外侧遮挡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之间的竖直接缝15,并且挡水板的下端延伸至插槽的外部,至少部分地遮蔽位于该插槽下方的防水企口缝2,从而避免雨水漏入水平接缝。柔性密封体3贴附在同一层墙板单元的顶面,并且从同一层墙板单元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从而在长度方向上覆盖同一层墙板单元的顶面,同时柔性密封体3在宽度方向上由防水企口缝2的较低一侧一直延伸至防水企口缝的较高一侧,对墙板单元进行防水保护,并达到排水、导水的效果。

挡水板也可以全部遮蔽位于该插槽下方的防水企口缝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防水企口缝2呈直线型,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为50°。

该防水企口缝可有效避免外部雨水渗漏入接缝内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柔性密封体3的内侧部17搭接在墙板单元的内侧面。

柔性密封体的内侧部一直搭接到墙板单元的内侧面,进一步避免雨水渗漏至墙板单元的内部以及墙板单元的内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气密构件包括多个水平气密条5和多个竖直气密条,每个水平气密条5设置在纵向相邻的两层墙板单元之间的水平接缝的最内侧,每个竖直气密条设置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之间的竖直接缝的最内侧。

水平气密条设置在水平接缝的最内侧,竖直密封条设置在竖直接缝的最内侧,此时接缝的内侧空间非常小,可以理解此时气密构件是将外挂墙板以内的空间(即室内侧)与外界隔绝。即,本实施例中,将水平接缝整体设计成防水企口缝,呈倾斜状态。

水平气密条和竖直气密条的材质可以选择发泡氯丁橡胶。

请查阅图3和图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挡水板4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密封体3的下表面的中部。

防水构件的设计中,挡水板4固定连接在柔性密封体3的下表面。可以预先在工厂中制作防水构件,将挡水板和柔性密封体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现场施工时,直接将挡水板插设于插槽内,再铺贴柔性密封体。这种施工方式操作简单,施工步骤少,而且相比于分体式的结构,一体式的结构防水的可靠性高。

柔性密封体的长度可以根据外挂墙板的实际宽度确定。在同一层墙板单元上,为了方便施工,可以将柔性密封体分成几段柔性密封材料分别铺贴,几段柔性密封材料再彼此搭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柔性密封体。在这种情况下,每段柔性密封材料的下方可以连接一个或几个挡水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挡水板4为由氯丁橡胶制成。挡水板的制作成本低,便于加工,易于实现。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之间的竖直接缝的有效封堵,进一步改善防水效果,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挡水板4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5m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柔性密封体3为由沥青防水材料制成。采用沥青防水材料制作柔性密封体,便于现场施工,防水效果更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改善对同一层墙板单元的顶面的防水效果,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柔性密封体3的厚度为5mm。

请查阅图1和图5,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层14设置在建筑物的内侧,每两层纵向相邻的墙板单元之间对应于一层结构层14。结构层14包括混凝土梁12和位于混凝土梁上方的楼板13,其中,当前层的墙板单元1通过锚固装置16锚固在混凝土梁上。

如图1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其外挂墙板8采用所述的防水结构,每两层纵向相邻的墙板单元之间的水平接缝设置在每层建筑结构层14以上500mm的位置,保温层层叠设置在所述墙板单元的内侧。

当前层与上一层墙板单元之间的水平接缝形成在该结构层之上500mm的位置,水平接缝的位置更便于防水结构的施工。施工时,可以在建筑物的内部,即在楼板之上进行防水施工,而不须在建筑物外侧搭建脚手架,简化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外挂墙板的内侧层叠设置保温层7,一旦防水材料老化,将保温层7揭开即可以进行更换和维护,操作方便。

在进行外挂墙板8施工时,从下向上逐层进行墙板单元1的拼装。在进行第一层施工时,拼装同一层的墙板单元,并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所形成的插槽11内插入防水构件的挡水板4,在横向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之间设置竖直气密条,在该层墙板单元的顶面铺贴柔性密封体3,在该层墙板单元的顶部装上水平气密条5,再进行下一层墙板单元的施工。外挂墙板和结构层之间设置有层间防火封堵层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挂墙板十字节点处的防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无需进行填缝剂的施工,现场安装工序少,施工难度很小,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不高。也从侧面节约了时间成本与劳动力成本。

(2)无需保证接缝处的气密性,这也代表了不会存在由于填缝剂老化而导致的防水失效。

(3)结构施工完毕后,验收程序相对简单。

(4)由于其防水构件一体化的构造,其防水的可靠度较分开施工的构造大大提高。

(5)防水企口缝集中在外挂墙板,保温层设置在墙板单元的内侧,可以保证保温的完整性,与结构防水的连续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优点:

(5)无需进行填缝剂的施工,现场安装工序少,施工难度很小,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不高。也从侧面节约了时间成本与劳动力成本。

(6)无需保证接缝处的气密性,这也代表了不会存在由于填缝剂老化而导致的防水失效。

(7)结构施工完毕后,验收程序相对简单。

(8)由于其防水构件一体化的构造,其防水的可靠度较分开施工的构造大大提高。

(5)防水企口缝集中在外挂墙板,保温层设置在墙板单元的内侧,可以保证保温的完整性,与结构防水的连续性;

(6)水平接缝设置在结构层上方的500mm处,保温层层叠设置在墙板单元的内侧,方便对于防水结构的施工和后期维护。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