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4490发布日期:2019-06-13 12:1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输电线路立塔、架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夹具。



背景技术:

在输电线路工程立塔、架线等施工中,需要使用输电设备的塔腿作为起重滑车转向、拉线固定等受力支点,以往塔腿受力支点通常采用在塔腿主材绑扎钢丝绳套或设计预留施工孔等方式。在塔腿上绑扎钢丝绳套作为受力支点,容易因为塔材保护不到位,造成塔材镀锌层磨损,钢丝绳套出现硬弯、损伤断股等安全质量隐患。为了不影响铁塔整体结构设计及外观,铁塔设计时预留的塔腿施工孔均都在横线路和顺线路方向的靴板上,但是这种方法无法满足基础对角线方向及不同高度的受力工况使用要求。

现有技术采用在塔腿主材绑扎钢丝绳套或设计预留施工孔方式以提供塔腿受力支点具有以下缺陷,第一:在塔腿主材绑扎钢丝绳套作为受力支点,需对塔材垫圆木、包扎软垫物保护。该方法操作繁琐、易脱落。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塔材保护不到位,造成塔材镀锌层磨损,钢丝绳套出现硬弯、损伤断股等安全质量隐患;第二:铁塔设计时预留的塔腿施工孔均都在横线路和顺线路方向的靴板上,这种方法无法满足基础对角线方向受力工况使用要求;第三:如输电设备的铁塔在塔腿预留基础对角线放线方向的施工孔挂板,需在塔腿上附加永久性构件,影响铁塔美观及铁塔结构性能,且因为位置固定,无法满足现场不同高度受力支点的工况要求。

如何避免输电线路立塔及架线施工对塔材的镀锌层被钢丝绳磨损及钢丝绳被铁塔主材割伤断丝或断股的缺陷,进而确保现场施工安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夹具,能有效解决目前在输电线路立塔、架线施工中设计未考虑受力支点或受力支点不符合施工实际,采用钢丝绳套做受力支点的方式会造成铁塔主材的镀锌层被钢丝绳磨损及钢丝绳被铁塔主材割伤断丝或断股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夹具,包括L形外角联板、L形内角联板、L形第一侧板、L形第二侧板和挂板;

所述L形外角联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固定设有第一加强板,所述L形外角联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二面固定设有第二加强板;

所述L形第一侧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固定设有第三加强板;

所述L形第二侧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固定设有第五加强板;

所述L形外角联板、所述L形内角联板、所述L形第一侧板和所述L形第二侧板均设有螺孔,所述L形外角联板分别与所述L形第一侧板和所述L形第二侧板通过所述螺孔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L形内角联板分别与所述L形第一侧板和所述L形第二侧板通过所述螺孔和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L形内角联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设有第七加强板,所述L 形内角联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二面设有第八加强板,且所述第七加强板和所述第八加强板相互平行;

所述挂板沿所述L形内角联板的开口内角的角平分线固定设有在所述第七加强板和所述第八加强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七加强板上设有多个施工工艺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七加强板的形状具体为等腰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八加强板上设有施工工艺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八加强板的形状具体为等腰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挂板上设有连接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螺孔具体为椭圆形螺栓孔或/和多排螺栓孔,适用于不同规格角钢塔主材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L形内角联板具体包括第一内角板和第二内角板;

所述第一内角板与所述第二内角板相互成90°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L形第一侧板还设有第四加强板,所述第四加强板固定设在所述L形第一侧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二面。

作为优选,所述L形第二侧板还设有第六加强板,所述第六加强板固定设在所述L形第二侧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二面。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夹具,包括L形外角联板、L形内角联板、L形第一侧板、L形第二侧板和挂板;L形外角联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固定设有第一加强板,L形外角联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二面固定设有第二加强板;L形第一侧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固定设有第三加强板;L形第二侧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固定设有第五加强板;L形外角联板、L形内角联板、L形第一侧板和L形第二侧板均设有螺孔,L形外角联板分别与L形第一侧板和L形第二侧板通过螺孔和螺栓固定连接,L形内角联板分别与L形第一侧板和 L形第二侧板通过螺孔和螺栓固定连接;L形内角联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设有第七加强板,L形内角联板的开口内角的第二面设有第八加强板;挂板沿L形内角联板的开口内角的角平分线固定设有在第七加强板和第八加强板之间。

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新型夹具具有分体式结构,适用于目前输电线路工程常用的双角钢的主材铁塔,其L形外角联板紧贴固定安装在主材角钢背向中心桩侧,L形内角联板贴紧固定安装在主材角钢面向中心桩侧,L形第一侧板和L形第二侧板分别紧贴安装在主材角钢两边的侧面,通过L形外角联板、L形内角联板、L形第一侧板和L 形第二侧板上的螺孔以及螺栓将L形外角联板和L形内角联板固定在双角钢主材的铁塔上(请参阅图1,L形外角联板的螺孔A与L形第一侧板的螺孔B螺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L形外角联板的螺孔A与L 形第二侧板的螺孔C螺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L形内角联板的螺孔D 与L形第一侧板的螺孔B通过螺栓固定连接,L形内角联板的螺孔D 与L形第二侧板的螺孔C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新型夹具的挂板可以提供了输电工程施工机具的受力支点,本申请的新型夹具使用时,可在挂板施工孔上先安装卸扣,卸扣再与受力工具连接。

由于施工机具的受力支点不在采用绑扎钢丝绳套的方式提供,解决了双角钢主材铁塔通常采用绑扎钢丝绳套作为塔腿受力支点容易损坏塔材、钢丝绳等安全质量问题;本申请的新型夹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新型夹具的安装高度,满足各种高度工况使用要求;此外,挂板沿 L形内角联板的开口内角的角平分线固定设有在第七加强板和第八加强板之间,本申请的新型夹具不用增加输电设备的铁塔附属结构,就满足双角钢主材铁塔塔腿在基础对角线方向受力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夹具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新型夹具的使用时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图1的新型夹具的L形内角联板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图1的新型夹具的L形内角联板的侧视结构图;

图5为图1中L形外角联板的俯视结构图;

图6为图1中L形外角联板的侧视结构图;

图7为图1中L形第一侧板的俯视结构图;

图8为图1中L形第一侧板的侧视结构图;

图9为图1中第七加强板的结构图;

图10为图1中挂板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中第三加强板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中第一加强板的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L形外角联板 1、第一加强板 2、L形第一侧板 3、第三加强板 4、L形第二侧板 5、第五加强板 6、L形内角联板 7、 L形外角联板的螺孔 A、L形第一侧板的螺孔 B、L形第二侧板的螺孔 C、L形内角联板的螺孔 D、第七加强板 8的施工工艺孔 E、连接安装孔 F、第七加强板 8、挂板 9、中心桩O。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1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夹具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新型夹具的使用时的俯视结构图;图3为图1的新型夹具的L形内角联板的俯视结构图;图4为图1的新型夹具的L形内角联板的侧视结构图;图5为图1中L形外角联板的俯视结构图;图6为图1中L形外角联板的侧视结构图;图7为图1中L形第一侧板的俯视结构图;图8为图1中L形第一侧板的侧视结构图;图9为图1中第七加强板的结构图;图10为图1中挂板的结构图;图 11为图1中第三加强板的结构图;图12为图1中第一加强板的结构图。

请参考图1至图1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夹具,包括 L形外角联板1、L形内角联板7、L形第一侧板3、L形第二侧板5 和挂板9;

L形外角联板1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固定设有第一加强板2,L 形外角联板1的开口内角的第二面固定设有第二加强板;L形第一侧板3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固定设有第三加强板4;L形第二侧板5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固定设有第五加强板6;L形外角联板1、L形内角联板7、L形第一侧板3和L形第二侧板5均设有螺孔,分别是L形外角联板的螺孔A,L形第一侧板的螺孔B,L形第二侧板的螺孔C, L形内角联板的螺孔D,L形外角联板1分别与L形第一侧板3和L 形第二侧板5通过螺孔和螺栓固定连接,L形内角联板7分别与L形第一侧板3和L形第二侧板5通过螺孔和螺栓固定连接;L形内角联板7的开口内角的第一面设有第七加强板8,L形内角联板7的开口内角的第二面设有第八加强板;挂板9沿L形内角联板7的开口内角的角平分线固定设有在第七加强板8和第八加强板之间。

具体的,L形外角联板的螺孔A与L形第一侧板的螺孔B螺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L形外角联板的螺孔A与L形第二侧板的螺孔C螺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L形内角联板的螺孔D与L形第一侧板的螺孔 B通过螺栓固定连接,L形内角联板的螺孔D与L形第二侧板的螺孔 C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能提供更多的受力支点,本申请的夹具的第七加强板8上设有多个施工工艺孔E,安装孔E的数量为1、2、3或4个,第八加强板上设有多个施工工艺孔,第八加强板的安装孔的数量为1、2、3或 4个,挂板9上设有连接安装孔F,连接安装孔F的数量为1、2、3 或4个,其中,其中,第七加强板8的施工工艺孔E和第八加强板的施工工艺孔用于安放卸扣或悬挂安装螺栓等;连接安装孔F用于连接固定受力工具。此外,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夹具更加稳固,第七加强板 8的形状具体为等腰梯形,第八加强板的形状具体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可以使得L形内角联板的结构更加稳固,不容易受力后产生结构变形。

为了适应双角钢主材塔腿,L形内角联板7具体包括第一内角板和第二内角板;第一内角板与第二内角板相互焊接固定,第一内角板与第二内角板形成的夹角为90°;L形内角联板7也可以为一体成型。

L形外角联板1可以为两块外角板相互焊接固定而成,两块外角板形成的夹角为90°;L形外角联板1也可以为一体成型。

L形第一侧板3和L形第二侧板5可以为两块侧板相互焊接固定而成,两块侧板形成的夹角为90°;L形第一侧板3和L形第二侧板 5也可以为一体成型得到。

进一步的,L形外角联板1、L形内角联板7、L形第一侧板3、L 形第二侧板5均设有螺孔,L形外角联板1、L形内角联板7、L形第一侧板3、L形第二侧板5的螺孔具体为椭圆形螺栓孔或/和多排螺栓孔;L形内角联板1的两端部预留椭圆形螺栓孔,L形外角联板7的两端部预留三排螺栓孔,以适用于不同规格角钢塔主材安装。

本申请的夹具安装使用方法为:L形外角联板1紧贴固定安装在主材角钢背向中心桩O侧,L形内角联板7贴紧固定安装在主材角钢面向中心桩O侧,L形第一侧板3和L形第二侧板5分别紧贴安装在主材角钢两边的侧面,通过L形外角联板1、L形内角联板7、L形第一侧板3和L形第二侧板5上的螺孔以及螺栓将L形外角联板1和L 形内角联板7固定在双角钢主材的铁塔上(L形外角联板的螺孔A与 L形第一侧板的螺孔B螺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L形外角联板的螺孔 A与L形第二侧板的螺孔C螺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L形内角联板的螺孔D与L形第一侧板的螺孔B通过螺栓固定连接,L形内角联板的螺孔D与L形第二侧板的螺孔C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新型夹具的挂板9可以提供了输电工程施工机具的受力支点,本申请的新型夹具使用时,可在挂板9的连接安装孔F上先安装卸扣,卸扣再与受力工具连接。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夹具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申请的新型夹具的装拆简单,只需将L形外角联板1、L 形内角联板7、L形第一侧板3、L形第二侧板5通过螺孔和螺栓固定,安全可靠,解决了双角钢主材铁塔采用绑扎钢丝绳套作为塔腿受力支点容易损坏塔材、钢丝绳等安全质量问题;

第二:本申请的新型夹具的挂板解决了不用增加铁塔附属结构,就满足双角钢主材铁塔塔腿在基础对角线方向受力要求;

第三:本申请的新型夹具由于采用了L形外角联板1、L形内角联板7、L形第一侧板3、L形第二侧板5的拆卸性形式,能满足目前输电线路工程双角钢主材铁塔常用的各种型号角钢主材的安装要求;

第四:本申请的新型夹具的第七加强板8上设有多个施工工艺E、第八加强板上设有安装孔、挂板9均设有连接安装孔F,可根据需要调节安装高度,满足各种高度工况使用要求;

第五:采用了L形外角联板1、L形内角联板7、L形第一侧板3、 L形第二侧板5设有多排螺栓孔或/和椭圆螺栓孔组合设计,保证固定螺栓在不同规格主材角钢情况下均能垂直通过L形外角联板1和L形内角联板7紧贴主材角钢边进行紧固安装,L形第一侧板3、L形第二侧板5紧贴主材角钢边的侧边进行紧固安装,有效的避免了夹具使用过程中夹板弯矩、固定螺栓剪切力过大问题。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