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模加固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665发布日期:2019-06-19 02:1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模加固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建筑工程相关的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固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进行框架柱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最常使用的就是钢模,利用钢模浇筑出来的框架柱保护层部分平整度较高,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钢模的整体质量较重,为了防止涨模、跑模的现象,在施工现场的支设加固往往非常的困难,整体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固架结构,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钢模1,该钢模1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定位滑槽2和第二定位滑槽3,所述钢模1下底面处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耳座4,该第一耳座4内设置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第三定位滑槽5;

所述的第一定位滑槽2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螺杆21,该第一螺杆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滑槽2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第一螺杆21的下端穿过第一定位滑槽2后在第一螺杆21端部轴向开设有内六角槽,所述第一定位滑槽2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贴合其内壁处移动的第一定位座22,该第一定位座22内开设有与第一螺杆21螺旋配合的螺孔,所述第一定位座22的外侧面处焊接有可贴合第一定位滑槽2外侧面处滑动的第一限位座23,该第一限位座23的下底面处向内凹出一个供第一斜撑钢管24间隙插入的凹槽;

所述第二定位滑槽3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螺杆31,该第二螺杆3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滑槽3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第二螺杆31的下端穿过第二定位滑槽3后在第二螺杆31端部轴向开设有内六角槽,所述第二定位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贴合其内壁处移动的第二定位座32,该第二定位座32内开设有与第二螺杆31螺旋配合的螺孔,所述第二定位座32的外侧面处焊接有可贴合第二定位滑槽3外侧面处滑动的第二限位座33,该第二限位座33的下底面处向内凹出一个供第二斜撑钢管34间隙插入的凹槽;

所述第三定位滑槽5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螺杆51,该第三螺杆5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定位滑槽5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第三螺杆51的一端穿过第三定位滑槽5后在第三螺杆51端部轴向开设有内六角槽,所述第三定位滑槽5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贴合其内壁处移动的第三定位座52,该第三定位座52内开设有与第三螺杆51螺旋配合的螺孔,所述第三定位座52的上顶面处焊接有可贴合第三定位滑槽5外侧面处滑动的第三限位座53, 该第三限位座53上预留有供第一斜撑钢管24和第二斜撑钢管34间隙插入的凹槽,所述第三限位座53与钢模1相对一端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位装置;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含一个焊接在第三限位座53上的第一支撑架6,该第一支撑架6的一侧垂直焊接有钢管7,所述钢管7的内部间隙插入有一根丝杆8,该丝杆8的端部焊接有直接与预埋钢筋接触的第二支撑架13,所述丝杆8上设置有与其螺旋配合的螺套9,该螺套9的一端间隙套在钢管7的端部,所述螺套9的两侧向外延伸出翼边10。

所述钢模1下底面的中部焊接有一个加固座12,所述第一耳座4焊接在加固座12的外侧面处。

所述第一限位座23和第二限位座33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供第三螺杆51间隙通过的第一固定槽25和第二固定槽35。

所述第三定位滑槽5的长度略长于钢模1的高度,所述的第一限位座23和第二限位座33均可以间隙插入到第三定位滑槽5内。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支撑方便,大大的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且收纳转运也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参看图1-2,它包含钢模1,该钢模1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定位滑槽2和第二定位滑槽3,所述钢模1下底面处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耳座4,该第一耳座4内设置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第三定位滑槽5;

所述的第一定位滑槽2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螺杆21,该第一螺杆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滑槽2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第一螺杆21的下端穿过第一定位滑槽2后在第一螺杆21端部轴向开设有内六角槽,所述第一定位滑槽2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贴合其内壁处移动的第一定位座22,该第一定位座22内开设有与第一螺杆21螺旋配合的螺孔,所述第一定位座22的外侧面处焊接有可贴合第一定位滑槽2外侧面处滑动的第一限位座23,该第一限位座23的下底面处向内凹出一个供第一斜撑钢管24间隙插入的凹槽;

所述第二定位滑槽3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螺杆31,该第二螺杆3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滑槽3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第二螺杆31的下端穿过第二定位滑槽3后在第二螺杆31端部轴向开设有内六角槽,所述第二定位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贴合其内壁处移动的第二定位座32,该第二定位座32内开设有与第二螺杆31螺旋配合的螺孔,所述第二定位座32的外侧面处焊接有可贴合第二定位滑槽3外侧面处滑动的第二限位座33,该第二限位座33的下底面处向内凹出一个供第二斜撑钢管34间隙插入的凹槽;

所述第三定位滑槽5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螺杆51,该第三螺杆5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定位滑槽5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第三螺杆51的一端穿过第三定位滑槽5后在第三螺杆51端部轴向开设有内六角槽,所述第三定位滑槽5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可贴合其内壁处移动的第三定位座52,该第三定位座52内开设有与第三螺杆51螺旋配合的螺孔,所述第三定位座52的上顶面处焊接有可贴合第三定位滑槽5外侧面处滑动的第三限位座53, 该第三限位座53上预留有供第一斜撑钢管24和第二斜撑钢管34间隙插入的凹槽,所述第三限位座53与钢模1相对一端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位装置;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含一个焊接在第三限位座53上的第一支撑架6,该第一支撑架6的一侧垂直焊接有钢管7,所述钢管7的内部间隙插入有一根丝杆8,该丝杆8的端部焊接有直接与预埋钢筋接触的第二支撑架13,所述丝杆8上设置有与其螺旋配合的螺套9,该螺套9的一端间隙套在钢管7的端部,所述螺套9的两侧向外延伸出翼边10。

所述钢模1下底面的中部焊接有一个加固座12,所述第一耳座4焊接在加固座12的外侧面处。

所述第一限位座23和第二限位座33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供第三螺杆51间隙通过的第一固定槽25和第二固定槽35。

所述第三定位滑槽5的长度略长于钢模1的高度,所述的第一限位座23和第二限位座33均可以间隙插入到第三定位滑槽5内。

实施例2

首先在浇筑平板时根据第三定位滑槽5展开后的长度在平板上预留出钢筋,该钢筋的最佳高度以第二支撑架13能够顶到为主;

接着在浇筑好平板并绑扎好钢筋后将钢模1吊装至指定的位置,待将其整体初步合模后开始进行支撑;

先将整个第三定位滑槽5完全放开,并使第三定位滑槽5的下底面处完全的贴合于平板的上顶面处,接着转动螺套9驱动第二支撑架13与预埋的钢筋直接接触;

接着将六角扳手插入到第一螺杆21底部的内六角孔中,通过驱动第一螺杆21的转动,实现第一定位座22在第一定位滑槽2中高度调整的目的,接着将第一斜撑管24置于第三限位座53与第一限位座23之间;

然后将六角扳手插入到第二螺杆31底部的内六角孔中,通过驱动第二螺杆31的转动,实现第二定位座32在第二定位槽3中高度调整的目的,接着将第二斜撑管34置于第三限位座53与第二限位座33之间;

接着用将六角扳手插入到第三螺杆51端部的内六角孔中,通过驱动第三螺杆51的转动带动第三定位座52向钢模1的方向移动作预紧动作,同时用锤子锤击翼边10驱动螺套9转动,配合第三限位座53的预紧动作;

支撑完毕后即可即可进行下一步的校正工作,当需要调整钢模1的垂直角度时,通过驱动旋转第一螺杆21和第二螺杆31微调第一定位座22和第二定位座32来实现,当驱动螺套9转动即可实现钢模1的前后距离微调校正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