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654发布日期:2019-06-19 02:17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支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的深入和对环保意识的增加,现有的钢结构梁之间一般铺设可拆卸式自承楼承板。通过钢筋网架和模板可拆卸结合实现模板重复利用,同时钢筋桁架端部与钢结构梁焊接连接使得可拆卸式自承楼承板能够实现一定跨度无需支撑,减少水平结构施工时脚手架的使用。但是,当跨度较大或者楼板浇筑较厚时楼承板中间部位需增加支撑,有些承楼承根据设计需要或者跨度超过4米时也需要支撑起拱。而现有的通过脚手架支撑楼承板比较麻烦,而且需要下层浇筑的楼板养护到具有一定强度才能搭建,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中国专利公开文件CN104674992A一种吊挂式钢筋桁架楼承板支撑方法及其结构,公开了通过挂扣在上层H型钢梁下翼板上的悬吊组件拉住吊杆,所述吊杆连接支撑件支撑钢筋桁架楼承板。虽然用悬吊支撑的方式可以代替脚手架,灵活使用,但是吊挂式钢筋桁架楼承板支撑结构存在一下问题:吊杆浇筑在混凝土内形成消耗,浪费资源;吊挂式支撑结构安装拆卸极为不便,而且结构不稳定,容易晃动。中国专利CN205531315U公开了一种可拆卸钢筋桁架楼承板体系,通过两端支撑在钢梁下翼缘的桁架支撑来支撑与钢梁上翼缘连接的楼承板。桁架支撑能够解决部分吊挂式支撑结构存在的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桁架支撑适应性较差,同一桁架支撑不能满足不同跨度楼承板的支撑,而且当楼承板跨度较大时,桁架支撑甚至无法承受自身重量而变形失效;

2. 桁架支撑不能随意调整楼承板的起拱量,使用不方便;

3. 桁架支撑自重大不便于现场安装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其能够实现钢结构之间的楼承板的快速支撑,任意调整楼板的起拱量,并且不受下层楼面板的影响安装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包括可与钢梁连接的钢梁连接件,还包括斜撑件和支撑连接件,所述一支撑连接件至少与两所述斜撑件铰接,每一所述斜撑件分别与一钢梁连接件铰接,所述斜撑件倾斜向上的配合支撑一侧与楼承板底部抵触的支撑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至少两个与固定连接在钢梁上的钢梁连接件连接的斜撑件斜向上配合支撑支撑连接件,使得支撑连接件能够保持位于楼承板下侧并快速支撑钢梁之间的楼承板的,方便调整楼板的起拱量,并且不受下层楼面板的影响,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包括拉件,所述拉件两端分别与连接在同一支撑连接件的两斜撑件连接,所述拉件与两斜撑件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拉件可以与两斜撑件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使得临时支撑结构与支撑楼承板时比较稳定,同时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斜撑件两端受到拉件的拉力能够保持形状,同时,拉件对斜撑件提供的拉力使得斜撑件作用在两钢梁连接件上水平方向的力为零,斜撑件对钢梁连接仅有竖向方向的作用力,因此,钢梁连接件对钢梁的作用主要为向下作用力,减少了钢梁连接受到的弯矩或者扭矩。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件包括与支撑连接件铰接的第一铰接部、与钢梁连接件铰接的第二铰接部,所述拉件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部共同连接在相应的钢梁连接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拉件连接在钢梁连接件上安装拆卸比较方便,可替换性较高,所述拉件可以为木质杆件、长度可调节钢管组合件或钢丝绳等能够承受拉力的物件。

进一步地,所述钢梁连接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设有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所述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相对设置并可卡在钢梁翼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相对设置卡在钢梁翼板两侧,使得钢梁连接件与钢梁连接快捷方便而且连接牢固,尤其对于H型钢和工字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爪部与固定板焊接连接或者为一体件通过贯穿固定板上设置的爪部调节孔的紧固件紧固连接,紧固件贯穿设有爪部调节孔的固定板与第二爪部连接,所述第二爪部与固定板相对位置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位置可调节的第二爪部,使得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节,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钢梁翼板,结构简单,安装拆卸都比较方便。 当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位置可以调节时,可相对钢梁连接件对称设置,使得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受力均匀,方便替换。

进一步地,固定板设有与第二顶紧紧固件配合螺纹孔,固定板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铰接孔,杆件穿过所述铰接孔使连接板与第二铰接部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顶紧紧固件将固定板快速固定在钢梁上,固定板上设置连接板,方便第二铰接部铰接连接,而且连接板可以设置多个铰接孔方便与第二铰接部铰接连接时的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斜撑件包括中部调节件,所述中部调节件端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一端分别设有与中部调节件螺纹配合连接螺纹杆部,旋转中部调节件使得所述斜撑件伸长或者缩短。

本实用新型,所述斜撑件设置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与相应结构铰接连接,使得斜撑件与钢梁连接件和支撑连接件连接的角度可调节,能够适应不同跨度的钢梁以及钢梁之间需要不同起拱程度的楼承板,通过中部调节件螺纹配合调节斜撑件的长度方便快捷,能够适应现有的大部分钢梁跨度的,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结构件,所述结构件设有与斜撑件铰接的连接耳,所述结构件端部设有与相邻结构件可拆卸连接的端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支撑连接件依次首尾可拆卸连接,在纵向上能够满足较大不同的跨度钢梁结构,而且也使得楼承板临时支撑在纵向上更稳定,无需或者仅需若干个斜拉杆或者稳定结构的杆件就能使得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稳定支撑,避免失稳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设有连接耳的结构件和与结构件连接的支撑连接杆,所述每一支撑连接杆可与多个所述结构件连接,所述支撑连接杆抵在楼承板下侧,所述结构件上设有螺纹孔,第一顶紧紧固件与螺纹孔配合顶在支撑连接杆外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连接杆和结构件分开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顶紧紧固件将所述支撑连接杆和结构件固定连接,结构件的间隔距离可以根据安装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而且所述支撑连接杆可以为多种杆件,比如方木,方管等应用灵活,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钢梁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钢梁连接件剖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钢梁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支撑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支撑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支撑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3支撑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3撑杆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连接件,11-连接耳,12-结构件,121-连接座,122-第一顶紧紧固件,13-第一端连接件,14-支撑连接杆,15-第二端连接板,151-固定柱,2-斜撑件,21-第一铰接部,22-第二铰接部,201-螺纹杆部,23-中部调节件,231-手柄,3-支撑件,31-固定杆,311-调节长孔,312-固定杆座,32-支撑顶杆,321- 定位孔,322-顶座, 34-支撑横杆,35-伸缩支撑杆,4-钢梁连接件,41-固定板,411-爪部调节孔,412-第二顶紧紧固件,2-第一爪部,43-第二爪部,44-连接板,441-铰接孔,5-钢梁,6-楼承板,7-拉件、8-套件,9-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时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连接件1,所述支撑连接件1包括结构件12,所述结构件12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耳11、其上端紧固件或者焊接连接有支撑件3。所述连接耳11分别与斜撑件2一端铰接,所述斜撑件2另一端铰接有钢梁连接件4,钢梁连接件4与钢梁5下翼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耳11位于支撑连接件1两侧对称设置或者交错设置,使得斜撑件2位于支撑连接件1两侧倾斜向上配合支撑所述支撑连接件1,进而所述支撑连接件一侧与楼承板底部相抵,对楼承板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施例通过两钢梁连接件4分别与钢筋桁架两侧边位置的H型钢梁或者工字型钢梁或者其他钢梁6连接。钢梁连接件4分别与斜撑件2一端铰接,两斜撑件2另一端分别与支撑连接件1上设置的连接耳11铰接,因此两斜撑件2将支撑连接件1撑住保持一定高度,进而为支撑连接件1减少楼承板的下弯或者使楼承板拱起提供作用力。

如图1所示,还包括拉件7,所述拉件7两端分别与连接在同一支撑连接件1的两斜撑件2连接,所述拉件7与两斜撑件2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斜撑件2包括与支撑连接件1铰接的第一铰接部21、与钢梁连接件4铰接的第二铰接部22,所述拉件7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部22共同连接在相应的钢梁连接件4上。所述拉杆7和两连接在同一支撑连接件1两侧的斜撑件2形成具有稳定性的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顶端撑连接件1支撑在楼承板6下侧,三角形两边角端通过钢梁连接件4连接在钢梁上。所述拉件7为木质杆件、长度可调节钢管组合件或钢丝绳等能够承受拉力的物件受到拉力、两连接在同一支撑连接件1两侧的斜撑件2受到压力,所述钢梁连接件4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钢梁连接件4对钢梁竖直向下的大大减少现有临时支撑件对钢梁的扭矩。

如图8、9所示,所述结构件12为管件,其两端或者一端设有端连接件,所述端连接件使得两相邻的结构件12能够快速拆卸连接。端连接件包括所述结构件12一端或者两端设置有带有螺纹的固定柱151和第二端连接板15,所述一结构件12与另一结构件12通过第二端连接板15和固定柱151配合连接,所述固定柱可以为焊接或者螺纹连接在结构件12端部,第二端连接板15上设有长孔,相邻结构件12端部同一面上的固定住穿过第二端部连接板15使得相邻结构件12连接,通过螺母件与固定住螺纹配合紧固第二端连接板15使得相邻的结构件12固定连接。当然现有的管件端部的连接方式都可以运用的本实用新型结构件12端部之间的连接。所述结构件12两侧成对焊接连接的连接耳11在同一横截面上,所述连接耳11在结构件12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每对连接耳11与相铰接的两斜撑件2成一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连接件为所述结构件12一端或者两端设置第一连接板13代替第二连接板15,所述第一连接板13焊接在结构件12端部,周边设有通孔,通过紧固件螺母将相邻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3固定连接。

所述斜撑件2为杆件或则管件,包括与支撑连接件1铰接的第一铰接部21、与钢梁连接件4铰接的第二铰接部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撑件2为可伸缩件,其还包括中部调节件23,所述第一铰接部21和第二铰接部22一侧分别设有螺纹杆。所述中部调节件23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部21和第二铰接部22的螺纹杆螺纹配合,旋转中部调节件23时,可使斜撑件2伸长或者缩短。所述中部调节件23外侧焊接有半环形手柄231,方便中部调节件23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件7和斜撑件2具有相同的可伸缩结构,当然,所述可伸缩结构也可以通过杆件之间的销接、螺纹配合螺母件和栓杆等之间的可伸缩配合调整拉件7和斜撑件2的长度,满足使用需求。

如图3、4、5所示,所述钢梁连接件4包括第一爪部42和第二爪部43,所述第一爪部42和第二爪部43爪口相对并卡接在H型钢下翼板两侧,所述第一爪部42与固定板41焊接连接,第二爪部43与固定板41一端开设有长行的爪部调节孔411紧固件连接,爪部调节孔411可使穿过其的紧固件在钢梁横向上调节,因此所述第二爪部43与第一爪部42的相对距离通过固定板41爪部调节孔调节411调节,以适应不同宽度的下翼板,并且方便拆装。所述固定板41设有螺纹孔,第二顶紧紧固件412与固定板41的螺纹孔螺纹配合顶在H型钢底部,使得钢梁连接件4与H型钢位置固定。所述固定板41下侧焊接有竖向延伸的连接板44,所述连接板44竖向间隔设有若干铰接孔441。所述连接板44为两块竖板间隔相对设置,中间设有便于第一铰接部21插入的间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0所示,所述结构件12为方管或者圆管,所述结构件12套接在支撑连接杆14上。在一个开间的钢结构梁上若干结构件12通过支撑连接杆14连接,使得临时支撑在纵向上能够保持稳定。所述结构件12上设有螺纹孔,第一顶紧紧固件122与螺纹孔配合,第一顶紧紧固件122顶在结构件12套接的支撑连接杆14外侧,使得结构件12和支撑连接杆14相对固定。

如图6、7所示,钢梁连接件4设置的第一爪部42可以设置与第二爪部43同样的结构,固定底板41对称设置有爪部调节孔411,使得第二爪部43同样可以相对固定板41相对移动。调节第二爪部43与第一爪部42的相对距离钢梁连接件4加持不同宽度的下翼板。

实施例3

如图11、12、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1上方设有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包括固定杆31和可伸缩支撑顶杆32。所述固定杆31为管件一端焊接有固定杆座312,所述固定杆座312与结构件12上焊接的连接座121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1另一端设有内螺纹与一端设有外螺纹的支撑顶杆32螺纹配合连接,因此支撑顶杆32的与固定杆31位置可调节。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杆31端部设有外螺纹,在外螺纹长度范围内设有调节长孔311,螺母件33与固定杆31螺纹端螺纹配合。所述支撑顶杆32间隔设置有定位孔321,所述支撑顶杆32一部分套在固定杆31内。通过销钉或者杆件贯穿调节长孔311以及定位孔321,销钉或者杆件两端架在螺母件33上侧,因此调整螺母件33可以使得固定杆31和支撑顶杆32相对运动,进而调节所述支撑件3的长度,以适应支撑需求。

包括撑杆9,所述撑杆9一端与所述钢梁连接件44连接,另一端与支撑件3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