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5052发布日期:2019-06-14 23:3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依国家建筑规范规定,上人屋面女儿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1m,最高不得大于1.5m。

常规的女儿墙施工通常采用现浇方式,现浇方式由于其工艺局限性,不可避免地造成工期长、构件渗透、开裂、空鼓等质量问题多、人力耗费大、施工现场环境差、废料多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女儿墙施工周期长,构件易出现渗漏、开裂、空鼓,人力消耗大,施工现场环境差肥料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其包括女儿墙(1)和现浇屋面导梁(2);所述的现浇屋面导梁(2)的顶面设有竖向钢筋(21);所述的女儿墙(1)设在现浇屋面导梁(2)的上方,女儿墙(1)与现浇屋面导梁(2)之间存在间隙(6),间隙(6)最外侧设有水泥基封缝座(3),女儿墙(1)的底端还设有灌浆套筒(4),灌浆套筒(4)包括上部钢筋连接孔(41)、下部钢筋连接孔(42)、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上部钢筋连接孔(41)与女儿墙内部钢筋(11)连接,竖向钢筋(21)插入下部钢筋连接孔(42)内,竖向钢筋(21)的直径小于下部钢筋连接孔(42)的孔径,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均与下部钢筋连接孔(42)连通,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分别设有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的开口均设在女儿墙(1)表面,灌浆管道(5)、出浆管道(7)、下部钢筋连接孔(42)以及间隙(6)内填有砂浆。

优选地,所述的灌浆套筒(4)分为内外两组,两组灌浆套筒(4)的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均设在灌浆套筒(4)的外壁上;连在内侧灌浆套筒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处的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的开口均设在女儿墙(1)的内侧面,连在外侧灌浆套筒灌浆接口和出浆接口处的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的开口均设在女儿墙(1)的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的灌浆套筒(4)分为内外两组,内侧灌浆套筒(4)的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均设在灌浆套筒(4)的外壁上,连在内侧灌浆套筒灌浆接口和出浆接口处的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的开口设在女儿墙(1)的内侧面;外侧灌浆套筒(4)不设灌浆接口(43),出浆接口(44)设在灌浆套筒(4)的外壁上,连在外侧灌浆套筒出浆接口(44)的出浆管道(7)的开口设在女儿墙的内侧面。

优选地,连接外侧灌浆套筒出浆接口(44)的出浆管道(7)包括两侧的金属管(71)和中间的软管(72),金属管(71)和软管(72)首尾相连,软管绕过内侧的灌浆套筒(4)。

优选地,所述的间隙(6)的高度为20mm。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女儿墙是通过其内部的灌浆套筒与现浇屋面导梁顶部的竖向钢筋连接的,且竖向钢筋与灌浆套筒的间隙、女儿墙与现浇屋面导梁之间的间隙均填充有砂浆,该结构将女儿墙和现浇屋面导梁连接形成整体,连接强度大,不易出现渗透和开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女儿墙为预制结构,与现浇女儿墙相比,预制的女儿墙施工时不受环境的影响,其平整度、强度等均优于现浇女儿墙,不易出现空鼓的问题,且现场只需要经过吊装和灌浆的步骤,施工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内外侧灌浆套筒的剖面图;

图4是实施例二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外侧灌浆套筒的剖面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连接出浆接口的管道的示意图。

图示说明:1-女儿墙,2-现浇屋面导梁,3-水泥基封缝座,4-灌浆套筒,5-灌浆管道,6-间隙,7-出浆管道,21-竖向钢筋,41-上部钢筋连接孔,42-下部钢筋连接孔,43-灌浆接口,44-出浆接口,71-金属管,72-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包括女儿墙1和现浇屋面导梁2。所述的现浇屋面导梁2的顶面设有竖向钢筋21,竖向钢筋21预埋在现浇屋面导梁2内,且与现浇屋面导梁2内部的钢筋连接。

所述的女儿墙1为预制结构,女儿墙内设有内外两层内部钢筋,内部钢筋采用螺纹钢。该女儿墙1设在现浇屋面导梁2的上方,且女儿墙1与现浇屋面导梁2之间存在20mm间隙6,间隙6最外侧设有水泥基封缝座3,起到支撑和密封的作用,水泥基封缝座3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女儿墙1的底面以及现浇屋面导梁2的顶面紧密接触。女儿墙1的底端还设有灌浆套筒4,灌浆套管4分内外两层,本实施例中的内外两层的灌浆套管的结构相同,且均与附图2和3所示,灌浆套筒4包括上部钢筋连接孔41、下部钢筋连接孔42、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上部钢筋连接孔41与女儿墙内部钢筋11连接,竖向钢筋21插入下部钢筋连接孔42内,该竖向钢筋21的直径小于下部钢筋连接孔42的孔径,故竖向钢筋21外圈也存在间隙,且该间隙与女儿墙1和现浇屋面导梁2之间的间隙6是相互连通的,所述的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均与下部钢筋连接孔42连通,内外侧的灌浆套管4上的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处分别设置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该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均采用金属管,连接在内侧灌浆套管4上的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的开口与女儿墙1的内侧面齐平,连接在外侧灌浆套管4上的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的开口与女儿墙1的外侧面齐平。灌浆管道5、出浆管道7、下部钢筋连接孔42与竖向钢筋21之间的间隙内、女儿墙1与现浇屋面导梁2的间隙6内填有砂浆。

本实施例涉及的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工厂预制女儿墙1:绑扎女儿墙内部钢筋,女儿墙内部钢筋采用螺纹钢,连接内部钢筋和灌浆套管4,只需要将内部钢筋的顶端拧入带内螺纹的上部钢筋连接孔41内即可,然后将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分别安装在灌浆套管4的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内,然后支设女儿墙1的模板,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靠近两侧模板的端口紧贴模板,防止女儿墙混凝土浇筑时,造成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的堵塞,浇筑混凝土,形成女儿墙1,拆除模板后,两侧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的开口与女儿墙内外侧齐平;

步骤二,现场施工现浇屋面导梁2:绑扎现浇屋面导梁2的钢筋笼,将竖向钢筋21的底端焊接在钢筋笼内,然后支模浇筑混凝土,养护后拆模形成现浇屋面导梁2,且竖向钢筋21的顶端穿出现浇屋面导梁2的表面;

步骤三,吊装女儿墙1:将女儿墙1吊到现浇屋面导梁2上方,灌浆套管4的下部钢筋连接孔42正对竖向钢筋21后放下,下方至女儿墙1底面距离现浇屋面导梁2表面20mm位置时,设置水泥基封缝座3,进而在女儿墙1与现浇屋面导梁2之间形成间隙6;

步骤四,灌浆:分别从内外侧灌浆套管4的灌浆管道的开口处灌浆,直到砂浆从出浆管道7处喷出时,用塞子堵住两侧的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直到砂浆硬化,在灌浆管道5、出浆管道7、部钢筋连接孔42与竖向钢筋21之间的间隙内、女儿墙1与现浇屋面导梁2的间隙6内形成砂浆层。

实施例二:

结合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包括女儿墙1和现浇屋面导梁2。所述的现浇屋面导梁2的顶面设有竖向钢筋21,竖向钢筋21预埋在现浇屋面导梁2内,且与现浇屋面导梁2内部的钢筋连接。

所述的女儿墙1为预制结构,女儿墙内设有内外两层内部钢筋,内部钢筋采用螺纹钢。该女儿墙1设在现浇屋面导梁2的上方,且女儿墙1与现浇屋面导梁2之间存在20mm间隙6,间隙6最外侧设有水泥基封缝座3,水泥基封缝座3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女儿墙1的底面以及现浇屋面导梁2的顶面紧密接触。女儿墙1的底端还设有灌浆套筒4,灌浆套管4也分内外两层。其中,内侧的灌浆套管4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内侧的灌浆套筒4包括上部钢筋连接孔41、下部钢筋连接孔42、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上部钢筋连接孔41与女儿墙内侧的内部钢筋11连接,内侧的竖向钢筋21插入内侧灌浆套管4的下部钢筋连接孔42内,该竖向钢筋21的直径小于下部钢筋连接孔42的孔径,故竖向钢筋21外圈也存在间隙,且该间隙与女儿墙1和现浇屋面导梁2之间的间隙6是相互连通的,所述的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均与下部钢筋连接孔42连通,内侧的灌浆套管4上的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处分别设置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均采用金属管,且金属管的内侧一端与女儿墙内表面齐平。外侧的灌浆套管4的结构如附图5所示,外侧灌浆套筒4不设灌浆接口,只设置出浆接口44,出浆接口44设在灌浆套筒4的外壁上,连接外侧灌浆套筒出浆接口44的出浆管道7的结构如附图6所示,包括两侧的金属管71和中间的软管72,金属管71和软管72首尾相连,软管72绕过内侧的灌浆套筒4,远离外侧灌浆套管4的金属管71的开口与女儿墙1的内表面齐平,出浆管道7、下部钢筋连接孔42与竖向钢筋21之间的间隙内、女儿墙1与现浇屋面导梁2的间隙6内填有砂浆。

本实施例涉及的预制装配式女儿墙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工厂预制女儿墙1:绑扎女儿墙内部钢筋,女儿墙内部钢筋采用螺纹钢,连接内部钢筋和灌浆套管4,只需要将内部钢筋的顶端拧入带内螺纹的上部钢筋连接孔41内即可,然后将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分别安装在内侧灌浆套管4的灌浆接口43和出浆接口44处,将金属管71和软管72组合形成的组合式出浆管道连接在外侧灌浆套管4的出浆接口44处,然后支设女儿墙1的模板,内外侧灌浆套管4上的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的端口均紧贴内侧模板,防止女儿墙混凝土浇筑造成堵塞,浇筑混凝土,形成女儿墙1,拆除模板后,内外灌浆套管4的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的开口与女儿墙内侧齐平;

步骤二,现场施工现浇屋面导梁2:绑扎现浇屋面导梁2的钢筋笼,将竖向钢筋21的底端焊接在钢筋笼内,然后支模浇筑混凝土,养护后拆模形成现浇屋面导梁2,且竖向钢筋21的顶端穿出现浇屋面导梁2的表面;

步骤三,吊装女儿墙1:将女儿墙1吊到现浇屋面导梁2上方,灌浆套管4的下部钢筋连接孔42正对竖向钢筋21后放下,下方至女儿墙1底面距离现浇屋面导梁2表面20mm位置时,设置水泥基封缝座3,进而在女儿墙1与现浇屋面导梁2之间形成间隙6;

步骤四,灌浆:为提高砂浆层的密实度,减少砂浆的浪费,在灌浆前,出浆管道7的端部连接一根出浆管,该出浆管一端与出浆管道7连接,另一端密封,管壁上设有若干冒浆孔,从连接内侧灌浆接口43的灌浆管道5的开口处灌浆,砂浆从内侧灌浆套管4的灌浆接口43进入,部分砂浆从向下流动从间隙6处流到外侧灌浆套管4的下部钢筋连接孔,最终从连接在外侧灌浆套管4的出浆接口44的出浆管道5位置喷出;部分砂浆则向上流动,直接从内侧灌浆套管4的出浆管道7喷出,灌浆结束后,将出浆管取下,并用塞子堵住灌浆管道5和出浆管道7的开口,直到砂浆硬化,在管道5、部钢筋连接孔42与竖向钢筋21之间的间隙内、女儿墙1与现浇屋面导梁2的间隙6内形成砂浆层。

由于女儿墙的外侧是悬空的,不方便灌浆,采用实施例二的方案可在女儿墙内侧完成内外灌浆套管4的灌浆,其相对实施例一而言,施工更加方便。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