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5042发布日期:2019-06-14 23:32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型体育场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少建筑物例如大型体育场馆需要使用到斜拉索桁柔性罩棚体系,斜拉索桁柔性罩棚体系是由斜拉索桁结构、两侧吊塔、环梁及许多根比如70根多倾角大截面悬挑环柱组成,环柱倾斜设置,底部设置在楼板层上,环梁支承在环柱的顶部上斜拉索桁结构连接吊塔和环梁。

环柱的截面可以是例如800mm×2500mm,倾角可以是例如在 67.01~79.50°变化,最大悬挑高度可以是例如为33m。由于环柱自重较大,施工时不能自稳,同时设计要求环柱张拉初始态为设计几何态,这就决定了环柱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支撑以约束柱端向外侧产生的位移,此外斜拉索桁体系张拉过程中环柱又会向内产生侧移,若钢支撑全部用焊接或栓接固定,节点处会产生较大应力,同时造成施工困难,安全性较差。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其能够抵抗环柱施工过程中外侧的倾覆力矩,避免环柱柱顶产生较大位移,同时减小在斜拉索桁张拉过程中的支撑节点应力,做到安拆方便快捷,安全性高,减少非必需的高空焊接或打孔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其能够抵抗环柱施工过程中外侧的倾覆力矩,避免环柱柱顶产生较大位移,同时减小在斜拉索桁张拉过程中的支撑节点应力,做到安拆方便快捷,安全性高,减少非必需的高空焊接或打孔作业,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第一预埋件、第一预埋板和钢支撑卡槽,所述第一预埋板具有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朝向相反,所述第一预埋件和所述钢支撑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预埋件为预埋杆件。

较佳地,所述第一预埋件的数目为多件,多件所述第一预埋件相互间隔设置。

较佳地,所述钢支撑卡槽相对于所述第二板面倾斜设置。

较佳地,所述钢支撑卡槽的内部截面形状为矩形。

较佳地,所述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钢支撑卡槽外并分别连接所述钢支撑卡槽和所述第二板面。

更佳地,所述加强件是加劲肋板。

更佳地,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钢支撑卡槽的上侧。

更佳地,所述加强件的数目为多件,多件所述加强件相互间隔设置。

较佳地,所述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预埋件和第二预埋板,所述第二预埋板具有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和所述第四板面朝向相反,所述第二预埋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预埋件、第一预埋板和钢支撑卡槽,第一预埋板具有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朝向相反,第一预埋件和钢支撑卡槽分别设置在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上,使用时,第一预埋件和第一预埋板预埋在被支撑对象例如环柱内,第二板面裸露在外,将钢支撑的上端插设卡接在钢支撑卡槽中,钢支撑的下端可以采用常规结构连接固定楼板层,因此,其能够抵抗环柱施工过程中外侧的倾覆力矩,避免环柱柱顶产生较大位移,同时减小在斜拉索桁张拉过程中的支撑节点应力,做到安拆方便快捷,安全性高,减少非必需的高空焊接或打孔作业,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预埋件、第一预埋板和钢支撑卡槽,第一预埋板具有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朝向相反,第一预埋件和钢支撑卡槽分别设置在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上,使用时,第一预埋件和第一预埋板预埋在被支撑对象例如环柱内,第二板面裸露在外,将钢支撑的上端插设卡接在钢支撑卡槽中,钢支撑的下端可以采用常规结构连接固定楼板层,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预埋件、第一预埋板、钢支撑卡槽和加强件的组件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一预埋件、第一预埋板、钢支撑卡槽和加强件的组件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一预埋件、第一预埋板、钢支撑卡槽和加强件的组件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二预埋件和第二预埋板的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二预埋件和第二预埋板的组件的仰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二预埋件和第二预埋板的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采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连接钢支撑、环柱和楼板层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图9是图7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符号说明)

1第一预埋件;2第一预埋板;21第一板面;22第二板面;3钢支撑卡槽;4加强件;5第二预埋件;6第二预埋板;61第三板面;62第四板面;10钢支撑;20环柱;30楼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预埋件1、第一预埋板2和钢支撑卡槽3,所述第一预埋板2具有第一板面21和第二板面22,所述第一板面21和所述第二板面22 朝向相反,所述第一预埋件1和所述钢支撑卡槽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面21 和所述第二板面22上。

所述第一预埋件1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埋件1为预埋杆件。

所述预埋杆件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预埋杆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埋杆件为预埋钢筋,例如C20钢筋。

所述第一预埋件1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所述第一预埋件1 的数目为多件,多件所述第一预埋件1相互间隔设置。请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埋件1的数目为12件,12件所述第一预埋件1排成4×3阵列。即4排3列。

所述第一预埋板2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预埋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埋板2为预埋钢板,比如Q345钢板。所述第一预埋板2 的尺寸可以为例如1158mm(长度)×500mm(宽度)×20mm(厚度)。

所述第一预埋件1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面21上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埋件1焊接在所述第一板面21上。可以采用角焊缝焊接,焊脚尺寸可以为例如10mm。

所述钢支撑卡槽3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板面22垂直设置,也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板面22倾斜设置,主要取决于钢支撑10和被支撑对象例如环柱20之间的角度,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支撑卡槽3相对于所述第二板面22倾斜设置。

所述钢支撑卡槽3的内部截面形状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形状,主要取决于钢支撑10的外侧轮廓形状,因为所述钢支撑卡槽3是用于插设卡接钢支撑10的,所以所述钢支撑卡槽3的内部截面形状应与钢支撑10的外侧轮廓形状相匹配,因为钢支撑10通常为方钢管,截面尺寸可以为例如500mm(长度)×300mm (宽度)×16mm(厚度),因此钢支撑10的外侧轮廓形状通常为矩形,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支撑卡槽3的内部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钢支撑卡槽3的上侧槽边的尺寸可以是例如300mm(长度) ×250mm(宽度)×20mm(厚度),可以采用例如钢板,比如Q345钢板。

所述钢支撑卡槽3设置在所述第二板面22上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支撑卡槽3焊接在所述第二板面22上。可以采用角焊缝焊接,焊脚尺寸可以为例如10mm。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稳定,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加强件4,所述加强件4 位于所述钢支撑卡槽3外并分别连接所述钢支撑卡槽3和所述第二板面22。

所述加强件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加强件,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4是加劲肋板。所述加劲肋板的厚度可以为例如10mm,可以采用例如钢板,比如Q345钢板。

所述加强件4可以位于所述钢支撑卡槽3外的任何合适的位置,请参见图 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4位于所述钢支撑卡槽3的上侧。

所述加强件4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所述加强件4的数目为多件,多件所述加强件4相互间隔设置。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4的数目为2件,2件所述加强件4水平间隔设置。

为了将钢支撑10的下端连接固定在楼板层30上,请参见图4~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预埋件 5和第二预埋板6,所述第二预埋板6具有第三板面61和第四板面62,所述第三板面61和所述第四板面62朝向相反,所述第二预埋件5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面61上。

所述第二预埋件5可以类似所述第一预埋件1,所述第二预埋件5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见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埋件5为预埋杆件。

所述预埋杆件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预埋杆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埋杆件为预埋钢筋,例如C20钢筋。

所述第二预埋件5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所述第二预埋件5 的数目为多件,多件所述第二预埋件5相互间隔设置。请参见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埋件5的数目为12件,12件所述第二预埋件5排成3×4阵列。即3排4列。

所述第二预埋板6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预埋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埋板6为预埋钢板,比如Q345钢板。所述第二预埋板6 的尺寸可以为例如900mm(长度)×500mm(宽度)×20mm(厚度)。

所述第二预埋件5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面61上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埋件5焊接在所述第三板面61上。可以采用角焊缝焊接,焊脚尺寸可以为例如10mm。

使用时,将第一预埋件1和第一预埋板2预埋在被支撑对象例如环柱20 内,第二板面22裸露在外,将第二预埋件5和第二预埋板6预埋在楼板层30 内,第四板面62裸露在外,将钢支撑10的上端插设卡接在钢支撑卡槽3中抵靠第二板面22,将钢支撑10的下端焊接在第四板面62上,可以采用角焊缝焊接,焊脚尺寸可以为例如10mm。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钢支撑的上端采用挡板式钢支撑节点与下端采用焊接固定节点相结合,支撑环柱结构,节点卸荷能力强,安拆方便,安全性高。可有效抵抗施工过程中环柱产生外侧的倾覆力矩,避免环柱施工中不能自稳、柱顶产生较大位移;且张拉过程保证环柱向内侧移时支撑缓慢卸荷,节点无过大应力;大大降低了高空大面积焊接或打孔作业,使钢支撑安拆灵活方便,降本增效,安全性高,便于现场施工,可推广应用到需要类似钢支撑节点连接的项目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钢支撑连接固定装置能够抵抗环柱施工过程中外侧的倾覆力矩,避免环柱柱顶产生较大位移,同时减小在斜拉索桁张拉过程中的支撑节点应力,做到安拆方便快捷,安全性高,减少非必需的高空焊接或打孔作业,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