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的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3783发布日期:2019-10-08 23:3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拆装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的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拆装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的台车。



背景技术:

箱梁为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于箱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

预制梁场承担标段内所需的桥梁箱梁预制施工任务,预制箱梁采用钢制内模拼装后整体吊装放入侧模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内模的拆除。箱梁内部空间较小,内模单节逐步拆除,现有技术中的内模安拆难度较大,拼接缝错台难以调节,人工成本较大,施工效率较低。

现有申请号为2018107611593,专利名称为《一种预制箱梁芯模及其使用后的拆卸方法》公开了一种在拉杆组件和条形钢的作用下折叠上下芯板的预制箱梁芯模及其使用后的拆卸方法,为连动杆内模拆除,采用连动杆抽拔,实现上下模板的折叠,多处采用铰接及合页连接,整体结构稳定性差,所需拉力较大,拆除不便,又因模板为节段拼装,模板拼缝较多,模板拆除施工对模板变形情况影响较大,使得模板与台座之间拼接精度一般。

因此,研发一种施工效率高、安装精度高的拆装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的台车成为了一项重要和迫切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拆装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的台车,采用液压伸缩,可整体拆装,提升了内模拆装的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投入,减轻作业强度,增加施工效率,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实现现场施工机械化,达到现场施工标准化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拆装所述的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的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式支架、固定式支架、横移装置、平面度调节装置和底座,活动式支架与固定式支架对向设置,且均设置于底座上,有竖向伸缩式挂钩装置分别安装于活动式支架和固定式支架上,所述横移装置设于底座上,所述平面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底座侧端上,所述活动式支架与所述横移装置连接;有安全挂钩装置设于底座上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竖向伸缩式挂钩装置包括伸缩杆和固定于伸缩杆上端的L型挂钩;安全挂钩装置呈L型,安全挂钩装置的固定端固定于活动式支架下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活动式支架和固定式支架上端均设有伸缩轨道和侧向液轮,所述伸缩杆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伸缩轨道内;所述侧向液轮与所述伸缩杆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式支架下端固定于底座上,活动式支架下端活动连接于底座上;活动式支架下端与所述横移装置的移动端连接,所述横移装置的固定端设于底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平面度调节装置有多个,所述平面度调节装置设置于底座的底座角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横移装置为横向移动油缸。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内模为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采用液压伸缩,可整体装卸,本实用新型提升了内模拆装的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投入,达到现场施工标准化的目的,预制台座之间间距需满足内模拆装空间,相较于散拼式内模,所需预制场场地面积相对较小;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强,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预制箱梁;

(2)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内模的安装精度,且经济适用,操作简便;解决了传统的内模安装调整困难的难题;

(3)本实用新型降低人力资源采用,减轻作业强度,增加施工效率,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拆除,可整体拆装,实现现场施工机械化,施工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完成组装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板,1.1-顶板,1.2-竖板,1.3-底板,2-液压油缸,3-活动式支架,4-固定式支架,5-横移装置,6-平面度调节装置,7-底座,8-竖向伸缩式挂钩装置,8.1-伸缩杆,8.2-L型挂钩,8.3-伸缩轨道,8.4-侧向液轮,9-安全挂钩装置,10-内模,11-台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拆装所述的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的台车,包括活动式支架3、固定式支架4、横移装置5、平面度调节装置6和底座7,活动式支架3与固定式支架4对向设置、且均设于底座7上,有竖向伸缩式挂钩装置8分别安装于活动式支架3和固定式支架4上,所述横移装置5设于底座7上,所述平面度调节装置6设置于底座7侧端上,平面度调节装置6用于调节底座7的平衡,所述活动式支架3与所述横移装置5连接,横移装置5为活动式支架3的横向移动提供动力;有安全挂钩装置9设于底座7上部,安全挂钩装置的自由端从下端固定内模(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竖向伸缩式挂钩装置8包括伸缩杆8.1和固定于伸缩杆8.1上端的L型挂钩8.2,伸缩杆8.1能调节L型挂钩8.2的高度,L型挂钩8.2的自由端向下固定在内模上端的凹槽内,从上端固定内模;安全挂钩装置9呈L型,安全挂钩装置9的固定端固定于活动式支架3下部,安全挂钩装置向上固定在内模下端的凹槽内,从下端固定内模(如图1、图2、图3所示)。

活动式支架3和固定式支架4上端均设有伸缩轨道8.3和侧向液轮8.4,所述伸缩杆8.1下端位于所述伸缩轨道8.3内,所述伸缩杆8.1与伸缩轨道8.3滑动连接,调节伸缩杆8.1的高度(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侧向液轮8.4与所述伸缩杆8.1连接,为伸缩杆8.1的伸缩运动提供动力。

固定式支架4下端固定于底座7上,活动式支架3下端活动连接于底座7上,活动式支架3在底座7上滑动;活动式支架3下端与横移装置5的移动端连接,横移装置5的固定端设于底座7上,横移装置5为活动式支架3的移动提供动力,活动式支架3带动模板横向移动(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所述平面度调节装置6有多个,所述平面度调节装置6设置于底座7的底座角处(如图1、图2、图3所示),调节底座平衡,提高安装精度。

所述横移装置5为横向移动油缸,为活动式支架3的横向移动提供动力;内模10为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拆装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的台车的拆装方法,包括安装内模的方法和拆除内模的方法;

安装内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内模安装时,通过平面度调节装置6将底座7调平,通过横移装置5将活动式支架3移开;为放置内模10提供空间;

将二个水平相对的模板1通过门吊分别调至台车11上的活动式支架3和固定式支架4上,竖向伸缩式挂钩装置8从上端固定模板1,竖向伸缩式挂钩装置8的自由端向下固定于模板1上端的凹槽内,液压油缸2对模板1进行竖向调整;安全挂钩装置9的自由端向上固定于模板1底部的凹槽内;

通过横移装置5移动活动式支架3,活动式支架3带动模板1横移,从而对模板1进行横向调整,将内模10组装成型;

检查模板1的板面及二个对接模板1的拼缝;当拼缝处有错缝时,通过液压油缸2对模板1进行竖向调整,通过横移装置5对模板1进行横向调整(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直至消除错缝;

待内模10检查合格后,通过门吊将内模10整体吊装入位,完成内模安装施工;

拆除内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拆除内模10各个连接构件,解除内模连接,连接构件为左右两片对向连接的内模之间的连接件,即内模拼缝之间的连接构件;

采用液压拆除,通过液压油缸2行程对底板1.3施加拉力,实现底板1.3的收缩折叠;通过液压油缸2行程对竖板1.2与所述顶板1.1的连接处施加拉力(如图1、图2、图3所示),使内模10脱模;

内模10完成脱模后,利用卷扬机将内模10整体抽拔至台车11上,完成内模拆除施工。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拆装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的台车与传统散拼式模板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工作人员将这两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对比,其对比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拆装预制箱梁整体收缩式液压内模的台车与传统散拼式模板相比,完成施工所耗时间较短,成本较低,效益较高,保证了箱梁外观质量。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