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5272发布日期:2019-05-24 20:3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发泡材料建筑模块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保温模块,因其环保、成本低、施工方便,同时可以替代保温墙板的性能优势,在建筑领域越发普及。现有技术中的建筑保温模块结构主要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eps等发泡材料制作的保温板以及安装在两块保温板之间的钢结构支架。在建筑施工中,通过保温板相互拼接构成墙体,在钢结构支架上架设钢筋,然后在两块保温板之间的间隔空间浇筑混凝土,既可以完成墙体的初步搭建和浇筑工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类建筑保温模块和施工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为保温板表面现有的建筑保温模块构建的墙体施工完成后,仍然需要在两侧保温板的外侧(即内外墙面)铺设一层墙面混凝土,并且为保证施工质量,前面混凝土和墙面混凝土这样会会大大限制施工效率,并且保温板表面不易涂刷混凝土,也增加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建筑保温模块在浇筑完成后仍然需要铺设墙面混凝土,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在建筑保温模块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时完成墙面浇筑,无需在浇筑完成铺设墙面混凝土,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建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保温模块、墙体模板和连接支架,所述墙体模板布置于保温模块内外侧,保温模块和墙体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支架和墙体模板可拆卸连接,墙体模板和保温模块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墙体浇筑空间。

本方案在施工时,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若干建筑模块首位拼接及上下拼接构成墙体浇筑模板,在保温模块两侧和墙体模板之间的墙体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卸两侧的墙体模板,即可得到建筑墙体。该墙体是由两侧混凝土层和中间的保温模块层构成的“三明治结构”。混凝土层表面由于在凝固时有墙体模板贴合,因此结构平整可直接进行装修等进一步施工,无需再额外铺设混凝土层,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并且拆卸下来的墙体模板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桥、预埋件和连接件,连接桥一侧设置预埋件,连接桥另一侧设置若干连接件,预埋件远离连接桥的一侧设置若干连接件,所述预埋件嵌入保温模块内,所述连接件和墙体模板可拆卸连接。

连接桥用于连接墙面模板和保温模块,能够稳固支撑墙体浇筑空间,使混凝土浇筑更为顺利方便,并且起到钢筋混凝土墙面中钢筋的作用,增强浇筑完成后墙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支架沿保温模块两侧面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

作为优选,连接桥和预埋件相互远离的一侧边缘各设置至少三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末端设置设置螺纹杆,墙面模板矩形阵列布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墙面模板宽度方向上的每列数量和连接件数量对应,所述连接杆末端的螺纹杆插接所述连接孔,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连接孔并在末端设置有螺纹定位件。

连接件通过末端的螺纹杆实现和墙体模板的可拆卸连接,易于在混凝土凝固后拆卸墙体模板。并且可以通过螺纹定位件微调每个螺纹杆插接墙体模板的进给深度,从而微调墙体模板和保温模块之间的间隔距离,或者微调墙体模板和保温模块之间的角度,从而能够保证所有拼接在一起的建筑模块中的墙体模板能够平整拼接,从而使成型后的混凝土墙面更为平整,易于后续施工。

作为优选,连接支架还包括钢筋定位件,所述钢筋定位件形状设置为弯钩形。

作为优选,连接桥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若干钢筋定位件,位于最顶端和最底端的连接件设置钢筋定位件。

所述钢筋定位件可通过其弯钩形的结构定位钢筋。从而可以在浇筑混凝土前按照施工要求将钢筋架设在墙体浇筑空间内,这样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墙体即为钢筋混凝土墙体,其结构强度显著提升。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模块顶端面和底端面间隔设置插接凸起和插接凹槽,顶端面和底端面上的插接凸起和插接凹槽错位设置。

墙面高度方向上下拼接叠加的建筑模块中的保温模块通过所述的插接凸起和插接凹槽相互插接,有助于建筑模块在高度上的叠加拼接。并且可以提高相邻的建筑模块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和结构统一性,提高浇筑墙体的质量。

作为优选,沿所述保温模块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条形槽,所述条形槽沿着保温模块侧面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部分混凝土会进入条形槽内部,这样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墙体和保温模块之间连接强度更高,不易剥落。

作为优选,建筑模块包括直线建筑模块或拐角建筑模块或丁字形建筑模块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建筑模块中保温模块为立方体形,墙体模板的形状为对应保温模块侧面形状的矩形板形,墙体模板平行保温模块设置;所述拐角建筑模块中保温模块形状为l形立方体,墙体模板的形状为对应保温模块对应保温模块形状的l形板形;所述丁字形建筑模块中保温模块为立方体形,保温模块一侧的墙体模板的形状为对应保温模块侧面形状的矩形板形,保温模块另一侧设置两块l形的墙体模板。

为适应不同的墙体横截面结构,本方案中的包括直线建筑模块或拐角建筑模块或丁字形建筑模块等方案。直线建筑模块用于大面积平面墙面的施工,拐角建筑模块用于墙面拐角处的施工,丁字形建筑模块则可以应用于相互交叉的墙面的施工。因此本方案可以满足建筑施工中所有墙面施工的工况。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时完成墙面浇筑,无需在浇筑完成铺设墙面混凝土,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2)一次性完成墙体和墙面的浇筑工作,且完成后的混凝土墙面平整易于后续施工;(3)保温模块成本低、环保、易于生产,且保温隔热性能好,施工墙体无需添加保温隔热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4)墙体模板可拆卸重复利用,操作方便,成本低;(5)可架设钢筋进行浇筑,墙体结构强度有保证;(6)适合各种形状墙体的成型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模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墙体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直线建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拐角建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丁字形建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模块;101插接凸起;102插接凹槽;103条形槽;2墙体模板;201连接孔;3连接支架;301连接桥;302预埋件;303连接件;304螺纹杆;305锁紧定位螺母;306钢筋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建筑模块,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保温模块1、墙体模板2和连接支架3,所述墙体模板2布置于保温模块1内外侧,保温模块1和墙体模板2之间通过连接支架3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支架3和墙体模板2可拆卸连接,墙体模板2和保温模块1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墙体浇筑空间。

本方案在施工时,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若干建筑模块首位拼接及上下拼接构成墙体浇筑模板,在保温模块1两侧和墙体模板2之间的墙体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卸两侧的墙体模板2,即可得到建筑墙体。该墙体是由两侧混凝土层和中间的保温模块1层构成的“三明治结构”。

如图2、图4所示,所述连接支架3沿保温模块1两侧面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支架3包括连接桥301、预埋件302和连接件303,连接桥301一侧设置预埋件302,连接桥301另一侧设置若干连接件303,预埋件302远离连接桥301的一侧设置若干连接件303,所述预埋件302嵌入保温模块1内,所述连接件303和墙体模板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桥301和预埋件302是由若干垂直连接的钢梁连接构成的田字形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平面框架结构。

连接桥301用于连接墙面模板和保温模块1,能够稳固支撑墙体浇筑空间,使混凝土浇筑更为顺利方便,并且起到钢筋混凝土墙面中钢筋的作用,增强浇筑完成后墙体的结构强度。预埋件302在保温模块1发泡成型中就可以预埋于保温模块1中,使整个连接支架3和保温模块1能够一体化成型加工生产,连接强度高,加工效率搞。

连接桥301和预埋件302相互远离的一侧边缘各设置三处连接件303,所述连接件303末端设置设置螺纹杆304。所述连接支架3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5所示,墙面模板矩形阵列布置有若干连接孔201,所述连接孔201沿墙面模板宽度方向上的每列数量为三个和连接件303数量对应,所述连接杆末端的螺纹杆304插接所述连接孔201,所述螺纹杆304穿过所述连接孔201并在末端设置有螺纹定位件。螺纹定位件可以是螺母等通过螺纹连接实现锁紧定位的结构,本实施例采用锁紧定位螺母305。

连接件303通过末端的螺纹杆304实现和墙体模板2的可拆卸连接,易于在混凝土凝固后拆卸墙体模板2。并且可以通过螺纹定位件微调每个螺纹杆304插接墙体模板2的进给深度,从而微调墙体模板2和保温模块1之间的间隔距离,或者微调墙体模板2和保温模块1之间的角度,从而能够保证所有拼接在一起的建筑模块中的墙体模板2能够平整拼接,从而使成型后的混凝土墙面更为平整,易于后续施工。

连接支架3还包括钢筋定位件306,所述钢筋定位件306形状设置为弯钩形。连接桥30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若干钢筋定位件306,位于最顶端和最底端的连接件303设置钢筋定位件306。

所述钢筋定位件306可通过其弯钩形的结构定位钢筋。从而可以在浇筑混凝土前按照施工要求将钢筋架设在墙体浇筑空间内,这样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墙体即为钢筋混凝土墙体,其结构强度显著提升。

如图1、图3所示,所述保温模块1顶端面和底端面间隔设置插接凸起101和插接凹槽102,顶端面和底端面上的插接凸起101和插接凹槽102错位设置。沿所述保温模块1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条形槽103,所述条形槽103沿着保温模块1侧面的宽度方向延伸。

墙面高度方向上下拼接叠加的建筑模块中的保温模块1通过所述的插接凸起101和插接凹槽102相互插接,有助于建筑模块在高度上的叠加拼接。并且可以提高相邻的建筑模块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和结构统一性,提高浇筑墙体的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部分混凝土会进入条形槽103内部,这样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墙体和保温模块1之间连接强度更高,不易剥落。

所述保温模块1采用eps等塑料发泡材料,墙板模板可使用塑料或木材等不与混凝土粘结的材料。位于中间的由保温模块1拼接构成的保温模块1层,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施工后无需额外加工保温结构,即可实现墙体保温的性能要求,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并且采用eps等塑料发泡材料的保温模块1强度高、质量轻、便于加工运输且环保无污染。位于两侧的凝土层提供支撑结构强度。混凝土层表面由于在凝固时有墙体模板2贴合,因此结构平整可直接进行装修等进一步施工,无需再额外铺设混凝土层,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并且拆卸下来的墙体模板2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环保。本方案采用模块化的建筑模块进行建筑墙体的施工,成本低,施工速度相比传统工艺具备明显优势,易于普及,特别是常年气温较低的地区,有效节约了保温板的采购和施工成本。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中所指出的建筑模块根据其适应不同墙面结构的施工要求,而调整保温模块1和墙体模板2的结构形状,从而构成不同形状种类的建筑模块,根据施工需求拼接这些建筑模块从而构成一套完整的墙面成型系统。其中建筑模块可以包括直线建筑模块或拐角建筑模块或丁字形建筑模块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如图6所示,所述直线建筑模块中保温模块1为立方体形,墙体模板2的形状为对应保温模块1侧面形状的矩形板形,墙体模板2平行保温模块1设置。

如图7所示,所述拐角建筑模块中保温模块1形状为l形立方体,墙体模板2的形状为对应保温模块1对应保温模块1形状的l形板形。

如图8所示,所述丁字形建筑模块中保温模块1为立方体形,保温模块1一侧的墙体模板2的形状为对应保温模块1侧面形状的矩形板形,保温模块1另一侧设置两块l形的墙体模板2。

为适应不同的墙体横截面结构,本方案中的包括直线建筑模块或拐角建筑模块或丁字形建筑模块等方案。直线建筑模块用于大面积平面墙面的施工,拐角建筑模块用于墙面拐角处的施工,丁字形建筑模块则可以应用于相互交叉的墙面的施工。因此本方案可以满足建筑施工中所有墙面施工的工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