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及蜂窝材料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73613发布日期:2019-07-13 09:5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及蜂窝材料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蜂窝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及蜂窝材料。



背景技术:

蜂窝材料是一种复合材料,具有蜂窝结构,其蜂窝结构一般由一系列六边形、四边形或其他形状的形似蜂窝的孔格组成。

目前,蜂窝材料一般采用拉伸法制成,拉伸形成的蜂窝材料因其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中,然而不同的应用领域,对蜂窝材料强度或者密度的要求不尽相同,当蜂窝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用更换基材种类、基材厚度或者改变孔格尺寸等方法实现蜂窝材料强度或者密度的调整,这样势必导致蜂窝材料生产周期延长、原材料浪费,进而造成蜂窝材料生产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及蜂窝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解决由于蜂窝材料强度调整导致蜂窝材料生产周期延长、生产成本提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在第一基材的表面上间隔地涂布第一胶条,在第二基材的表面上间隔地涂布第二胶条,在第三基材的表面上间隔地涂布第三胶条;

s20、将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交替叠置,并在至少一相邻的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之间的间隔处插入所述第三基材以形成叠块;

s30、对所述第一胶条、所述第二胶条和所述第三胶条进行热压固化;

s40、将所述叠块拉伸形成蜂窝材料;

其中,在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贴合的平面上,所述第一胶条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胶条的投影交替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三基材贴合或所述第二基材与所述第三基材贴合的平面上,所述第一胶条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胶条的投影交替间隔排布,所述第三胶条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胶条的投影或所述第二胶条的投影重叠。

可选地,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第三基板的插入数量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数量之比等于或者大于1:2。

可选地,所述步骤s10中,多个所述第一胶条等间隔地排布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多个所述第二胶条等间隔地排布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步骤s10中,相邻两所述第一胶条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所述第二胶条之间的间距。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贴合或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三基材贴合或所述第二基材与所述第三基材贴合的平面上,所述第一胶条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胶条的投影等间隔地交替排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胶条的宽度、所述第二胶条的宽度与所述第三胶条的宽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还包括步骤:

s50、将完成涂布的所述第一基材、完成涂布的所述第二基材和完成涂布的所述第三基材定长裁切,或将所述叠块定长裁切。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三基板为金属箔。

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之间规则地插入第三基材,使得成型后的蜂窝材料的强度增加,避免了更换基材种类、基材厚度或者改变孔格尺寸等带来的麻烦,而且由于无需限定第三基材成型后的形状,使得蜂窝材料强度调整的难度大大地降低,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蜂窝材料强度调整导致蜂窝材料生产周期延长、生产成本提高的技术问题,提升了蜂窝材料强度调整的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蜂窝材料,利用上述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制成,所述蜂窝材料包括:

至少两蜂窝基层,由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弯折形成;以及

加强层,为第三基板,夹设于相邻两所述蜂窝基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蜂窝基层与所述加强层呈交替排布。

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的有益效果在于:增设了加强层,通过加强层对由至少两个蜂窝基层堆叠贴合形成的孔格框架进行加固,从而提高了蜂窝材料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的局部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材、第二基材和第三基材的加工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蜂窝材料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卷材、2—储胶池、3—涂胶辊、4—辅助辊、5—裁切装置、10—蜂窝基层、11—第一基材、12—第二基材、13—第三基材、20—加强层、100—蜂窝材料、110—第一胶条、120—第二胶条、w1—第一胶条宽度、w2—第二胶条宽度、g1—相邻的两个第一胶条之间的间距、g2—相邻的两个第二胶条之间的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对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4,该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在第一基材11的表面上间隔地涂布第一胶条110,在第二基材12的表面上间隔地涂布第二胶条120,在第三基材13的表面上间隔地涂布第三胶条(未图示);

s20、将第一基材11与第二基材12交替叠置,并且在至少一个相邻的第一基材11和第二基材12之间的间隔处插入完成涂胶的第三基材13以形成叠块(未图示),即在堆叠的过程中,在多个完成涂胶的第一基材11与多个完成涂胶的第二基材12之间具有多个间隔,在其中至少一个间隔内插入完成涂胶的第三基材13,然后将完成涂胶的第一基材11、完成涂胶的第二基材12和完成涂胶的第三基材13堆叠形成叠块;

s30、对第一胶条110、第二胶条120和第三胶条进行热压固化;

s40、将叠块拉伸形成蜂窝材料100;

其中,在第一基材11与第二基材12贴合的平面上,第一胶条110的投影与第二胶条120的投影交替并且间隔地排布;在第一基材11与第三基材13贴合或者第二基材12与第三基材13贴合的平面上,第一胶条110的投影与第二胶条120的投影交替并且间隔地排布,第三胶条的投影与第一胶条110的投影或者第二胶条120的投影重叠。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具体地,第一基材11、第二基材12以及第三基材13可以是一片一片根据客户规定尺寸裁切好的片材,请查阅图3,也可以是未经裁切的卷绕成卷状的卷材1;此处为了便于说明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的具体步骤,将完成涂胶工序的第一基材11称为a,将完成涂胶工序的第二基材12称为b,将完成涂胶工序的第三基材13称为c。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材11、第二基材12和第三基材13都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首先在第一基材11的其中一个表面上间隔地涂布多个第一胶条110以形成a,在第二基材12的其中一个表面上间隔地涂布多个第二胶条120以形成b,在第一基材13的其中一个表面上间隔地涂布多个第三胶条以形成c,接着将b的涂布有第二胶条120的表面叠放在a的没有胶条的另一个表面上,接着将a的涂布有第一胶条110的表面叠放在b的没有胶条的另一个表面上,这样ababab……依次类推自下往上堆叠,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按照bababa……的次序依次类推,直至根据预先测试的结果,例如:当在五个ab间隔中插入一个c,蜂窝材料100的密度可以提高到原来的1.2倍,其强度可以增加到原来的1.3倍,将c插入ab或者ba之间,c的涂布有第三胶条的表面叠放在b的没有胶条的另一个表面上,a的涂布有第一胶条110的表面叠放在c的没有胶条的另一个表面上,或者c的涂布有第三胶条的表面叠放在a的没有胶条的另一个表面上,b的涂布有第二胶条120的表面叠放在c的没有胶条的另一个表面上,进而形成abcabababcabab……或者abacbababacbab……堆叠形成的叠块,接着在高温的环境下通过辊筒对叠块进行滚压,直至第一胶条110、第二胶条120和第三胶条固化,然后将叠块放置在拉伸机上进行拉伸,直至第一基材11和第二基材12之间形成具有规则形状孔格的蜂窝材料100。可以理解的是,在叠块拉伸的过程中,第三基材13是随着外力的作用做不规则的形变。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和第三基板13均为金属箔,即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和第三基板13是同一型号、同一厚度的金属薄片,如:铝箔、铜箔、不锈钢薄片等。

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通过在第一基材11和第二基材12之间规则地插入第三基材13,使得成型后的蜂窝材料100的强度增加,避免了更换基材种类、基材厚度或者改变孔格尺寸等带来的麻烦,而且由于无需限定第三基材13成型后的形状,使得蜂窝材料强度调整的难度大大地降低,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蜂窝材料强度调整导致蜂窝材料生产周期延长、生产成本提高的技术问题,提升了蜂窝材料强度调整的效率。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步骤s20中,第三基板13的插入数量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间隔数量之比等于或者大于1:2,即每两个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的间隔中就至少夹设有一个第三基板13,每三个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的间隔中就至少夹设有两个第三基板13,每五个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的间隔中就至少夹设有三个第三基板13,如此类推,这样既能保证蜂窝材料密度和强度成整数倍地提高,又能保证蜂窝材料孔格不变形。

可选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步骤s10中,多个第一胶条110等间隔地排布在第一基板11的表面上,多个第二胶条120等间隔地排布在第二基板12的表面上,同理地,多个第三胶条也等间隔地排布在第三基板13的表面上,这样有利于采用机械化方式涂胶,大大地提高了蜂窝材料的生产效率。具体地,第一胶条110、第二胶条120以及第三胶条是通过涂胶机分别涂布在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和第三基板13的表面上,当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或者第三基板13从卷材1中出来,并且逐渐通过涂胶辊3和辅助辊4之间的间隙,当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或者第三基板13与涂胶辊3的从储胶池2内粘附有胶液的区域接触,即可完成第一胶条110、第二胶条120或者第三胶条的涂布。

可选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步骤s10中,相邻两个第一胶条之间的间距g1等于相邻两个第二胶条之间的间距g2,由于在第一基材11与第三基材13贴合或者第二基材12与第三基材13贴合的平面上,第三胶条的投影与第一胶条110的投影或者第二胶条120的投影重叠,决定了相邻两个第三胶条之间的间距等于g1或者g2。这样有利于在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和第三基板13的表面上涂胶时,使用同一个涂胶辊3,省去了换辊工序,提高了蜂窝材料的生产效率,降低了蜂窝材料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第一基材11与第二基材12贴合或者第一基材11与第三基材13贴合或者第二基材12与第三基材13贴合的平面上,第一胶条110的投影与第二胶条120的投影等间隔地交替排布,这样堆叠出的叠块被拉伸后得到的蜂窝材料100具有规整的六边形孔格,提升了蜂窝材料100的轴向承载能力。

可选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胶条的宽度w1、第二胶条的宽度w2与第三胶条的宽度相等,这样有利于在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和第三基板13的表面上涂胶过程中,保持涂胶辊3的中轴线与储胶池2中液面之间的间距始终不变,省去了来回调整的麻烦,提高了蜂窝材料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请参阅图1和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还包括步骤:

s50、将完成涂布的第一基材11、完成涂布的第二基材12和完成涂布的第三基材13定长裁切,或者将上述叠块定长裁切。

具体地,定长裁切可以在步骤s20之前完成,或者在步骤s40之前完成;通过裁切装置5将完成涂布的第一基材11、完成涂布的第二基材12和完成涂布的第三基材13,或者由第一基材11、第二基材12和第三基材13堆叠贴合形成的叠块按照客户的要求裁切成一定长度的基材和叠块,便于后续进入拉伸机拉伸成蜂窝材料100。

请参阅图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蜂窝材料100,利用上述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制成,该蜂窝材料100包括至少两个蜂窝基层10和至少一个加强层20,其中,至少两个蜂窝基层10由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弯折形成,即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在拉伸机的拉力作用下弯折形成蜂窝基层10,加强层为第三基板13,其夹设在相邻的两个蜂窝基层10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100,增设了加强层20,通过加强层20对由至少两个蜂窝基层10堆叠贴合形成的孔格框架进行加固,从而提高了蜂窝材料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蜂窝材料强度调整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蜂窝基层10与加强层20呈交替排布,这样在每个蜂窝孔格内都夹设有加强层20,使得蜂窝孔格的结构更加规整和稳定,实现了蜂窝材料100轴向承载能力最大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