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挂石材开槽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5854发布日期:2019-08-10 00:22阅读:9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挂石材开槽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尘切割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挂石材开槽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材开槽、切割等操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隐患,为了保证工人的健康,一般的做法会在切割设备上安装防尘装置。目前的防尘装置一般都是通过抽风机将切割产生的粉尘吸入到集尘箱内,避免粉尘污染周围环境或被人体吸入,但是这种防尘装置中的集尘箱在后期排尘装袋,容易一次性排出大量粉尘,容易出现粉尘弥漫或者四散的现象,容易对后期的清理人员造成伤害,如申请号为cn201720265898.4专利名称为一种木头化石石材板切割设备中公布的防尘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挂石材开槽防尘装置,优化了集尘箱的出尘方式,可间隔性地、有节奏地控制集尘箱出尘,且有效控制每一次的出尘量,有效防止粉尘弥漫或者四散,有利于保护清理人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挂石材开槽防尘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集尘箱、设在所述集尘箱底部的用于控制出尘量的出尘控制装置;所述出尘控制装置包括和所述集尘箱底部连通的计量箱、分别用于控制计量箱顶部进口以及底部出口开闭的上控制阀板与下控制阀板。该防尘装置,可通过操控上控制阀板与下控制阀板,可间隔性地、有节奏地控制出尘,优化了出尘方式,且有效控制每一次的出尘量,防止粉尘弥漫或者四散,有利于保护清理人员。

进一步地,还包括操纵结构;所述操纵结构包括安装盘体、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盘体上的用于控制所述上控制阀板的第一推拉圆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盘体上的用于控制所述下控制阀板的第二推拉圆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推拉圆杆以及第二推拉圆杆上的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盘体上的主动齿轮轴、设置于所述主动齿轮轴上的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主动齿轮轴上的操纵手柄,所述第一推拉圆杆之靠近所述上控制阀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锁块,所述第二推拉圆杆之靠近所述下控制阀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锁块,所述上控制阀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推拉圆杆对应的推拉杆套,所述推拉杆套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锁块适配的第一周向锁槽及与所述第一周向锁槽连接的轴向滑槽,所述下控制阀板上设置有轴向进入槽及与所述轴向进入槽连接的第二周向锁槽;在第一推拉圆杆控制所述上控制阀板完成关闭动作时,第二锁块运动到第二周向锁槽处。

该设置,利用手动操纵方式来操纵上控制阀板与下控制阀板,工人可根据自身的体能情况来进行工作;初始状态下,上控制阀板处于完全开启状态,下控制阀板完全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锁块位于所述第一周向锁槽中,推动操纵手柄,上控制阀板运动并关闭控制计量箱的顶部进口,第二锁块通过轴向进入槽并运动到第二周向锁槽的进口处,此时转动操纵手柄,使得第一锁块从第一周向锁槽中退出并运动到轴向滑槽处,第二锁块完全进入到第二周向锁槽中实现与下控制阀板的连接,继续推动操纵手柄,第一推拉杆逐渐伸进到推拉杆套中,控制计量箱的底部出口逐渐被打开,当控制计量箱的底部出口完全被打开,计量箱中的所有粉尘被排出,完成一次定量出尘。然后,拉动操纵手柄,下控制阀板运动并复位,控制计量箱的底部出口关闭,第一推拉杆退出推拉杆套且第一锁块回到第一周向锁槽处,然后转动操纵手柄,第一锁块完全进入到第一周向锁槽,第二锁块从第二周向锁槽中退出并运动到轴向进入槽处,继续拉动操纵手柄,第二锁块从轴向进入槽中退出,上控制阀板运动并复位,并完全开启控制计量箱的顶部进口,集尘箱中的粉尘以一定量重新掉落至计量箱中。再次排尘时,重复上述动作即可。该操纵结构仅需工人对操纵手柄进行简单地推拉、转动,就能间隔性地、有节奏地控制单次出尘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的,还包括分别用于限定上控制阀板复位位置以及下控制阀板复位位置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该设置中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有助于工人方便、精准地控制所述上控制阀板、下控制阀板准确回到初始位置,防止集尘箱中粉尘漏出,具体地说,在工人无法再拉动操纵手柄时,就代表了上控制阀板、下控制阀板精准复位。

优选的,所述下控制阀板从闭合状态到完全开启状态的行程为s1,该行程s1与所述第一锁块在轴向滑槽中的最大可滑动距离s1相等。该设置,有助于工人方便、精准地控制所述下控制阀板开启到完全开启状态,具体地说,在工人无法再推动操纵手柄时,就代表了控制计量箱的底部出口完全开启,操纵非常方便。

优选的,所述下控制阀板设置于所述计量箱的底部,所述下控制阀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下控制阀板的滑轨。利用滑轨的支撑与导向作用,使下控制阀板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向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并穿过所述安装盘体的一对导向支撑杆。该设置,目的是提高操纵机构的稳定性,保证工人的操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一对导向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推拉圆杆呈三角形分布。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优化了集尘箱的出尘方式,可间隔性地、有节奏地控制集尘箱出尘,且有效控制每一次的出尘量,有效防止粉尘弥漫或者四散,有利于保护清理人员;设计特殊的手动操纵结构,工人仅需进行简单地推拉、转动操作,就能有效控制单次出尘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导向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干挂石材开槽防尘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集尘箱2、设在所述集尘箱2底部的用于控制出尘量的出尘控制装置3;所述出尘控制装置3包括和所述集尘箱2底部连通的计量箱31、分别用于控制计量箱31顶部进口以及底部出口开闭的上控制阀板32与下控制阀板33。本实施中,集尘箱2可利用抽风机将粉尘吸入到集成箱中,集尘箱2的上方可设置防尘罩,机架1可通过方钢、槽钢等型材件连接而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防尘装置,可通过操控上控制阀板与下控制阀板,可间隔性地、有节奏地控制出尘,优化了出尘方式,且有效控制每一次的出尘量,防止粉尘弥漫或者四散,有利于保护清理人员。

进一步地,还包括操纵结构4;本实施例中,操纵结构4设计为手动式操纵机构,所述操纵结构4包括安装盘体40、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盘体40上的用于控制所述上控制阀板32的第一推拉圆杆41、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盘体40上的用于控制所述下控制阀板33的第二推拉圆杆4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推拉圆杆41以及第二推拉圆杆42上的第一从动齿轮43与第二从动齿轮44、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盘体40上的主动齿轮轴46、设置于所述主动齿轮轴46上的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及第二从动齿轮44相啮合的主动齿轮45、安装在所述主动齿轮轴46上的操纵手柄47,所述第一推拉圆杆41之靠近所述上控制阀板3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锁块411,所述第二推拉圆杆42之靠近所述下控制阀板3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锁块421,所述上控制阀板3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推拉圆杆41对应的推拉杆套48,所述推拉杆套48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锁块411适配的第一周向锁槽481及与所述第一周向锁槽481连接的轴向滑槽482,所述下控制阀板33上设置有轴向进入槽331及与所述轴向进入槽331连接的第二周向锁槽332;在第一推拉圆杆41控制所述上控制阀板32完成关闭动作时,第二锁块421运动到第二周向锁槽332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安装盘体40进行导向并支撑的导向支撑机构;所述导向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并穿过所述安装盘体40的一对导向支撑杆8。较佳的,所述一对导向支撑杆8与所述第一推拉圆杆41呈三角形分布。

该设置,利用手动操纵方式来操纵上控制阀板与下控制阀板,工人可根据自身的体能情况来进行工作;初始状态下,上控制阀板处于完全开启状态,下控制阀板完全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锁块位于所述第一周向锁槽中,推动操纵手柄,上控制阀板运动并关闭控制计量箱的顶部进口,第二锁块通过轴向进入槽并运动到第二周向锁槽的进口处,此时转动操纵手柄,使得第一锁块从第一周向锁槽中退出并运动到轴向滑槽处,第二锁块完全进入到第二周向锁槽中实现与下控制阀板的连接,继续推动操纵手柄,第一推拉杆逐渐伸进到推拉杆套中,控制计量箱的底部出口逐渐被打开,当控制计量箱的底部出口完全被打开,计量箱中的所有粉尘被排出,完成一次定量出尘。然后,拉动操纵手柄,下控制阀板运动并复位,控制计量箱的底部出口关闭,第一推拉杆退出推拉杆套且第一锁块回到第一周向锁槽处,然后转动操纵手柄,第一锁块完全进入到第一周向锁槽,第二锁块从第二周向锁槽中退出并运动到轴向进入槽处,继续拉动操纵手柄,第二锁块从轴向进入槽中退出,上控制阀板运动并复位,并完全开启控制计量箱的顶部进口,集尘箱中的粉尘以一定量重新掉落至计量箱中。再次排尘时,重复上述动作即可。该操纵结构仅需工人对操纵手柄进行简单地推拉、转动,就能间隔性地、有节奏地控制单次出尘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的,还包括分别用于限定上控制阀板32复位位置以及下控制阀板33复位位置的第一限位块6与第二限位块7。所述下控制阀板33设置于所述计量箱31的底部,所述下控制阀板3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下控制阀板33的滑轨5,滑轨5的数量至少为2个,并且呈平行设置。第一限位块6与第二限位块7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安装在机架1,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6安装在集尘箱2的箱体上,第二限位块7安装在滑轨5上。第一限位块6与第二限位块7的设置,有助于工人方便、精准地控制所述上控制阀板32、下控制阀板33准确回到初始位置,防止集尘箱中粉尘漏出,具体地说,在工人无法再拉动操纵手柄47时,就代表了上控制阀板32、下控制阀板33精准复位。

优选的,所述下控制阀板33从闭合状态到完全开启状态的行程为s1,该行程s1与所述第一锁块411在轴向滑槽482中的最大可滑动距离s1相等。最大可滑动距离s1可以为轴向滑槽482的轴向长度值,也可以小于该轴向滑槽482的轴向长度值。该设置,有助于工人方便、精准地控制所述下控制阀板33开启到完全开启状态,具体地说,在工人无法再推动操纵手柄47时,就代表了控制计量箱31的底部出口完全开启,操纵非常方便。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