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21554发布日期:2019-12-14 01:3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输送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由二次构造泵输送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输送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目前,在对建筑物进行混凝土输送浇筑时,通常是利用泵车进行混凝土浇筑,但泵车浇筑的高度有限,通常最多只能浇筑5层楼的高度,而且在输送浇筑过程中因为二次构造柱泵的工作原理致使管道产生了强烈的振动,架设管道时不好固定必须另架设支架来防管道振动,增加了工作量和材料,延迟了施工进度,需要人工在楼层频繁搭建管道进行浇筑,浇筑时需要多人拉动管道、浇筑完毕之后还需要将管道进行拆卸,操作繁琐,使用不便,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增加了施工的时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塔吊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浇筑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包括塔吊本体,所述塔吊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与减震输送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远离所述减震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折叠管,所述折叠管远离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混凝土软管。

所述减振输送装置用于消除混凝土输送过程中所述第一输送管的震动,防止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所述第一输送管摆动,影响所述塔吊本体的稳定性,导致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造成不安全因素。所述折叠管用于延长所述第一输送管,进一步输送混凝土,所述混凝土软管与所述折叠管相连接。所述折叠管与所述塔吊主体第一输送管相连接,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拉伸或折叠所述折叠管,使用过程中,无需随时拆卸或加装管道,使用更加的方便。

目前,在对建筑物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通常是利用泵车进行混凝土浇筑,但泵车浇筑的高度有限,通常最多只能浇筑5层楼的高度,需要继续对5层以上的楼层进行浇筑时,需要人工在楼层频繁搭建拉动管道进行浇筑,浇筑完毕之后还需要将管道进行拆卸,操作繁琐,使用不便,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增加的施工的时长,工作效率低。

本发明的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利用减震装置输送混凝土,所述第一输送管贯穿所述塔吊本体及塔臂位置,将混凝土自所述第一输送管从所述塔吊本体的中间连接到塔吊顶部,所述第一输送管的每节管长与所述塔吊本体的每段长度相同,折叠第一输送管每根约5米长,第一输送管按装在20米以下采用高强度弹簧悬挂的方式进行固定,20米以上采用高弹力胶垫进行固定,以减少泵送混凝土时对塔吊本体的影响。并在塔基上设有第一输送管重力承重的连接钢柱。

本发明的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利用塔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无需人工在建筑层頻繁的拆装管道就可对较高楼层进行浇筑,浇筑时不需要太多人力来拉动拆装有混凝土的管道,完毕之后无需逐层拆卸管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高效而且浇筑面积范围大大地增加,减小了工人架设多条主管道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时间。本发明利用所述减震输送装置消除混凝土输送过程中所述第一输送管的震动,混凝土在输过程中,所述第一输送管不会肆意摆动,不影响所述塔吊本体的稳定性,使得浇筑的位置更加的准确,高效,经济。

更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输送装置包括进料斗和与所述进料斗相连接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远离所述进料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活塞;所述进料斗上还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三气缸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靠近所述进料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相连接,所述导向管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所述进料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远离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进料斗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导向管的一侧。

当所述第一活塞退到远离所述进料斗一端的同时所述第三活塞运动到靠近所述进料斗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塞运动到靠近第二输送管的一端,然后所述导向管倒向所述第三气缸所在的一端的同时,所述第二活塞运动到远离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然后所述第三活塞自靠近所述进料斗的一端运动到远离所述进料斗的一端,同时所述第一活塞运动到靠近所述进料斗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塞运动到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然后所述导向管倒向所述第一气缸,同时所述第二活塞运动到远离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

当所述导向管倒向所述第三气缸所在位置的同时,所述第二活塞运动到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然后所述第三活塞运动到靠近所述进料斗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塞运动到远离所述进料斗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塞运动到远离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然后所述导向管倒向所述第一汽缸所在的位置的同时,所述第二活塞运动到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然后第一活塞运动到靠近所述进料斗的一端,第三活塞运动到远离进料斗的一端,第二活塞运动到远离进料斗的一端。如此循环,实现混凝土的的泵送。在使用时,所有节点均可瞎用电磁感应控制高压油阀完成控制程序,可使用微电脑调整时间与液压流量、压力大小。

更进一步的,所述塔吊本体包括方形结构的塔吊主体、与所述塔吊主体转动连接的塔吊锥形体和设置在所述塔吊锥形体中部位置的三角形梁架,所述塔吊锥形体通过旋转齿轮盘与所述塔吊主体相连接。

所述塔吊主体的一端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塔吊主体远离地面的一端与所述塔吊锥形体相连接。所述塔吊主体与所述塔吊锥形体连接部位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可360度旋转的管道接头。所述第二输送管设置贯穿所述塔吊主体,沿所述塔吊主体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折叠管远离地面的架设在所述三角形梁架的根部,沿所述三角形梁架轴线设置。所述折叠管远离所述塔吊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混凝土软管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梁架的一端设置有混凝土平衡重码,所述混凝土平衡重码靠近所述塔吊锥形体的一侧设置有微型起吊机;所述三角形梁架远离所述混凝土平衡重码的一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微型起吊机相连接,所述钢丝绳远离所述微型起吊机的一端设置有折叠管起吊钩。所述微型起吊机系统装置专门用于起吊折叠管组合的按装拆卸。

所述塔吊起吊钩用于与折叠管的托管位置相连接,便于在浇筑混凝土时在起吊机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也可防止混凝土下滑太快四处溅射。

更进一步的,所述塔吊本体及三角橫樑上还设置有高压除尘降温雨淋管。

所述高压除尘降温雨淋管从地面沿所述塔吊主体的轴线方向架设,所述高压除尘降温雨淋管远离地面的一端沿所述三角横梁的轴线设置,位于所述三角横梁上面的一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横梁远离主体一端设置有起吊机的一端还设置有塔吊起吊钩,所述塔吊起吊钩通过所述钢丝绳与所述三角形横梁相连接,所述塔吊起吊钩远离所述三角形横梁的一端还与软管托板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横梁靠近所述塔吊主体的一面还设置有连接滑板,所述三角形横梁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滑板相配合的滑轨,所述连接滑板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三角形横梁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输送管架设至所述三角形横梁与所述塔吊锥形体相连接的部位后,在所述锥形体的该处位置设置接头,再在所述连接滑板上设置所述折叠管,将所述连接送滑板上所设置的所述折叠管的接头与所述塔吊锥形体端部位置第二输送管上所设置的接头相连接。所述连接滑板用于所述安装所述折叠管,使得所述折叠管在伸缩过程中,不会与所述三角形横梁分离。

更进一步的,所述塔吊锥形体远离所述塔吊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至少4根塔吊拉绳,所述塔吊拉绳远离所述塔吊锥形体的一端与所述三角形横梁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利用塔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无需人工在楼层频繁拆装管道就可对较高楼层进行浇筑,浇筑完毕之后无需逐层拆卸管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减小了工人的工作量,增加了浇筑混凝土的范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时间。本发明利用所述减震输送装置消除混凝土输送过程中所述第二输送管的震动,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所述折叠第二输送管不会肆意摆动,不影响所述塔吊本体的稳定性,使得浇筑的位置更加的准确,快速,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构造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构造泵;2-塔吊拉绳管;3-混凝块平衡重码;4-微型起吊机;5-高压除尘降温雨淋管;6-塔吊起吊钩;7-软管托板;8-折叠管起吊钩;9-塔吊主体;10-塔吊锥形体;11-混凝土软管;12-滑轮;13-三角形横梁;14-折叠管;15-第一气缸;16-第二气缸;17-第三气缸;18-进料斗;19-导向管;20-第二输送管;81-钢丝绳;151-第一活塞;161-第二活塞;171-第三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包括塔吊本体,塔吊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混凝土的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于减震输送装置相连接,第一输送管远离减震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折叠管14,折叠管14远离减震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混凝土软管11。

减震输送装置用于消除混凝土输送过程中第一输送管的震动,防止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折叠管14摆动,影响塔吊本体的稳定性,导致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浇筑的位置不准确,效率低下。折叠管14用于延长第一输送管,进一步输送混凝土,混凝土软管11与折叠管14相连接。折叠管14与塔吊主体9相连接,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拉伸或折叠折叠管14,使用过程中,无需随时拆卸或加装管道,使用更加的方便。

本实施例的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利用减震装置输送混凝土,第一输送管贯穿塔吊本体中部位置,将混凝土自第一输送管从塔吊本体的中间连接到塔吊顶部,第一输送管的每节管长与塔吊本体的每段长度相同,在20米以下采用高强度弹簧悬挂的方式进行固定,20米以上采用高弹力胶垫进行固定,以减少泵送混凝土时对塔吊本体的影响。

本实施例的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利用塔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无需人工在楼层频繁搭建管道就可对较高楼层进行浇筑,浇筑完毕之后无需逐层拆卸管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减小了工人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时间。本发明利用减震装置输送混凝土,消除混凝土输送过程中第一输送管的震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折叠管14不会肆意摆动,不影响塔吊本体的稳定性,使得浇筑的位置更加的准确,快速,高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减震输送装置包括进料斗18和与进料斗18相连接的第三气缸17,第三气缸17远离进料斗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活塞171;进料斗18上还设置有第一气缸15,第一气缸15位于第三气缸17的一侧,第一气缸15靠近进料斗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151;进料斗18内设置有导向管19,导向管19的一端与第一气缸15相连接,导向管19远离第一气缸1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管20,第二输送管20远离进料斗1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气缸16,第二气缸16远离第二输送管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塞161;进料斗18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导向管19的一侧。

当第一活塞151退到远离进料斗18的一端时,第三活塞171运动到靠近进的一端,第二活塞161运动到靠近进料斗18的一端,然后导向管19倒向第三气缸17所在的一端的同时,第二活塞161运动到远离第二输送管20的一端,然后第三活塞171自靠近进料斗18的一端运动到远离进料斗18的一端,第一活塞151运动到靠近进料斗18的一端,第二活塞161运动到靠近第二输送管20的一端。然后导向管19倒向第一气缸15,同时第二活塞161运动到远离第二输送管20的一端。

当导向管19倒向第三气缸17所在位置的同时,第二活塞161运动到靠近输送管20的一端,然后第三活塞171运动到靠近进料斗18的一端,第一活塞151运动到远离进料斗18的一端,第二活塞161运动到远离第二输送管20的一端。然后导向管19倒向第一气缸15所在的位置的同时第二活塞161运动到靠近第二输送管20的一端,然后第一活塞151运动到靠近进料斗18的一端,第三活塞171运动到远离进料斗18的一端,第二活塞161运动到远离第二输送管20的一端。如此循环,实现混凝土的泵送。在使用时,所有节点均可瞎用电磁感应控制高压油阀完成控制程序,可使用微电脑调整时间与液压流量、压力大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浇筑装置,塔吊本体包括方形结构的塔吊主体9、与塔吊主体9转动连接的塔吊锥形体10和设置在塔吊锥形体10中部位置的三角形梁架,塔吊锥形体10通过旋转齿轮盘与塔吊主体9相连接。

塔吊主体9的一端与地面相连接,塔吊主体9远离地面的一端与塔吊锥形体10相连接。塔吊主体9与塔吊锥形体10连接部位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可360度旋转的管道接头。折叠管14设置贯穿塔吊主体9,沿塔吊主体9轴线方向设置,折叠管14远离地面的架设在三角形梁架的根部,沿三角形梁架轴线设置。折叠管14远离塔吊主体9的一端与混凝土软管11相连接。

三角形梁架的一端设置有混凝土平衡重码,混凝土平衡重码靠近塔吊锥形体10的一侧设置有微型起吊机4;三角形梁架远离混凝土平衡重码的一端设置有滑轮12,滑轮12上缠绕有钢丝绳81,钢丝绳81的一端与微型起吊机4相连接,钢丝绳81远离微型起吊机4的一端设置有折叠管14起吊钩8。

折叠管14起吊钩8用于与折叠管14的中部位置相连接,便于在浇筑混凝土时在滑轮12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也可防止混凝土下滑太快四处溅射。微型起吊机4用于起吊和安装折叠管14。

第一输送管自塔吊主体9靠近地面的一端架设至三角形横梁13与塔吊主体9的连接处,沿三角形横梁13下方内中心轴线位置向远离混凝块平衡重码3的一端弯曲,第一输送管弯曲的一端与折叠管14相连接。

塔吊本体上还设置有高压除尘降温雨淋管5。高压除尘降温雨淋管5从地面沿塔吊主体9的轴线方向架设,高压除尘降温雨淋管5远离地面的一端沿三角横梁的轴线设置,位于三角横梁靠近地面的一侧。

三角形横梁13远离微型起吊机4的一端还设置有塔吊起吊钩6,塔吊起吊钩6通过钢丝绳81与三角形横梁13相连接,塔吊起吊钩6远离三角形横梁13的一端还设置有软管托板7。三角形横梁13靠近塔吊主体9的一面还设置有连接滑板,三角形横梁13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滑板相配合的滑轨,连接画板通过滑轨与三角形横梁13滑动连接。

折叠管14架设至三角形横梁13与塔吊主体9相连接的部位后,在折叠管14的该处位置设置接头,再在连接滑板上设置折叠管14,将连接滑板上所设置的折叠管14的接头与塔吊主体9端部位置折叠管14上所设置的接头相连接。连接滑板用于安装折叠管14,使得折叠管14在伸缩过程中,不会与三角形横梁13分离。塔吊锥形体10远离塔吊主体9的一端设置有至少3根塔吊拉绳,塔吊拉绳远离塔吊锥形体10的一端与三角形横梁13相连接。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