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金属瓦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1427发布日期:2020-01-10 21:0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古金属瓦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屋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古金属瓦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仿古建筑屋面瓦构件大多采用粘土烧制的陶瓷瓦、青砖瓦为主,这些传统构件主要存在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易碎、安装复杂、综合成本高等缺陷,而且烧瓦取土又会消耗大量的泥土,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较大。

而近年市面上出现的屋顶金属瓦构件,虽然解决了部分传统屋顶瓦构件的缺陷,但是目前的屋顶金属瓦屋顶结构结构复杂,一般需要大量的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相互配合,金属瓦一般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在龙骨上,但是,当金属瓦的长度较长时,与其配合卡接的龙骨、以及瓦片和瓦片之间的卡接,都需要龙骨、金属瓦在制造过程中具备有非常高的精度,现有技术中,龙骨以及金属瓦的结构生产都是经过冲压机直接冲压成型,无法进行精准度非常高的生产,以及后期的龙骨、金属瓦在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受外物影响导致精准度发生偏差,因此,在精准度发生偏差时,金属瓦安装到龙骨上是极其困难的,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瓦屋面结构需要的原材料、龙骨数量过多,安装繁琐,以及由于精度影响金属瓦的正常安装,都会导致屋面结构的成本高居不下;而且现有的金属瓦屋顶安装结构,单纯的卡接导致屋顶结构的抗风、抗雨性能低下。

因此,如何保证金属瓦屋面结构具有更加简便的、不非常受精度影响的安装结构,且具有更好的防风、防雨性能,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金属瓦屋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型材、受安装精度影响会导致安装十分困难,以及目前的屋面结构的防风防雨性能欠佳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古金属瓦屋面结构,包括沿屋面坡度方向设置的多条纵向底瓦,和位于多条纵向底瓦下侧用于安装所述多条纵向底瓦的间隔设置的多条横向龙骨组件,所述多条纵向底瓦沿横向龙骨组件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相邻的两底瓦之间扣合有筒瓦,每一筒瓦的两端部分别向内延伸成形有倾斜的第一卡合片,每一底瓦的两端部分别成形有卡合部,每一卡合部包括一与底瓦相应端部一体成形的倾斜的支撑底壁,每一支撑底壁的内端与底瓦相应端部之间成形有向上的凸部,每一筒瓦的两端部位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凸部之间,每一支撑底壁的上方设有倾斜的第二卡合片,所述第一卡合片位于相应的第二卡合片下方,所述支撑底壁的倾斜方向、第一卡合片的倾斜方向、第二卡合片的倾斜方向相同,从俯视方向看,所述第二卡合片与对应的第一卡合片长度方向部分重合。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龙骨组件沿其长度方向对应多个底瓦等间距间隔设有多个内凹的与底瓦形状、支撑底壁形状相适应的支撑凹面,每一支撑凹面对应相应的凸部的位置设有凸起,每一所述卡合部还包括一向外延伸与多个龙骨组件卡合的呈水平设置的第三卡合片,每一龙骨组件在每一支撑凹面两侧上方分别成形有用于支撑相应的第三卡合片的水平支撑面和允许相应的第三卡合片部分插入的水平卡槽。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支撑底壁的外端连接有一竖直连接片,所述第三卡合片包括第一水平卡合片和第二水平卡合片,第一水平卡合片的内端与相应的竖直连接片的上端相连,第一水平水合片的外端与第二水平卡合片的外端相连,第二水平卡合片的内端与相应的第一卡合片的外端相连,所述支撑底壁与相应的竖直连接片、第三卡合片、第二卡合片一体弯折成形。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龙骨组件包括多个通过u型连接件连在一起的龙骨。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龙骨组件在每一筒瓦的下侧设有顶部靠近相应筒瓦的前后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凸片,所述两个支撑凸片上端部卡设有具有水平连接面的倒u形卡件,设有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筒瓦顶壁并螺纹固定在所述倒u型卡件的水平连接面上。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水平支撑面包括前后两个间隔设置在每一龙骨组件的每一支撑凹面外侧上方的支撑片,所述两个支撑片上端部设有具有水平连接面的倒u型卡条,设有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卡合片并螺纹固定在所述倒u型卡条的水平连接面上。

进一步的,靠近屋面下端的筒瓦固定连接有瓦当,靠近屋面下端的板瓦固定连接有滴水。

进一步的,所述龙骨组件底部通过第三螺栓与方钢龙骨固定连接,所述方钢龙骨底部通过固定连接件与屋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连接件为膨胀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的两个龙骨之间设有金属底板,所述金属底板上方设有隔热保温岩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仿古金属瓦屋面结构在具体布设时是首先将龙骨组件横向间隔排布,现将底瓦间隔至安装至所述龙骨组件上,相邻的两个底瓦之间扣合有筒瓦,具体的扣合结构如下:所述底瓦1两端设有支撑底壁,支撑底壁的内端与底瓦的相应端部之间成型有向上的凸部,所述筒瓦的两端位于两个所述凸部之间,通过凸起的凸部,对所述筒瓦进行左右限位,同时是达到了防止筒瓦变形的效果,具体的,通过设置在筒瓦两端向内成型的倾斜的第一卡合片和设置在支撑底壁上方的倾斜的第二卡合片7之间,第二卡合片7是位于第一卡合片的上端,达到了防止筒瓦向上脱出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所述支撑底壁的倾斜方向、第一卡合片的倾斜方向、第二卡合片的倾斜方向相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更好的对筒瓦的左右方向上的限位,以及对筒瓦3的上下方向的限位;由于龙骨的特殊结构以及排布结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仿古金属瓦屋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能节省大量的龙骨型材,且本发明的安装过程十分简单,不非常受型材精度的影响,通过特殊的筒瓦和底瓦之间的扣合结构,可以加强本发明的防风防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安装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龙骨的侧视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龙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卡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u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瓦、2.龙骨组件、3.筒瓦、4.第一卡合片、5.支撑底壁、6.凸部、7.第二卡合片、8.支撑凹面、9.凸起、10.第三卡合片、11.水平支撑面、12.水平卡槽、13.第一竖直连接片、14.第一水平卡合片、15.第二水平卡合片、16.u型连接件、17.支撑凸片、18.倒u型卡件、19.第一螺栓、20.倒u型卡条、21.第二螺栓、22.瓦当、23.滴水、24.第三螺栓、25.方钢龙骨、26.固定连接件、27.金属底板、28.隔热保温岩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0,一种仿古金属瓦屋面结构,包括沿屋面坡度方向设置的多条纵向底瓦1,和位于多条纵向底瓦1下侧用于安装所述多条纵向底瓦1的间隔设置的多条横向龙骨组件,所述多条纵向底瓦1沿横向龙骨组件2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相邻的两底瓦1之间扣合有筒瓦3,其特征在于:每一筒瓦3的两端部分别向内延伸成形有倾斜的第一卡合片4,每一底瓦1的两端部分别成形有卡合部,每一卡合部包括一与底瓦1相应端部一体成形的倾斜的支撑底壁5,每一支撑底壁5的内端与底瓦1相应端部之间成形有向上的凸部6,每一筒瓦3的两端部位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凸部6之间,每一支撑底壁5的上方设有倾斜的第二卡合片7,所述第一卡合片4位于相应的第二卡合片7下方,所述支撑底壁5的倾斜方向、第一卡合片4的倾斜方向、第二卡合片7的倾斜方向相同,从俯视方向看,所述第二卡合片7与对应的第一卡合片4长度方向部分重合。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仿古金属瓦屋面结构在具体布设时是首先将龙骨组件2横向间隔排布,现将底瓦1间隔至安装至所述龙骨组件2上,相邻的两个底瓦之间扣合有筒瓦3,具体的扣合结构如下:所述底瓦1的两端设有支撑底壁5,支撑底壁的内端与底瓦1的相应端部之间成型有向上的凸部6,所述筒瓦3的两端位于两个所述凸部6之间,通过凸起的凸部6,对所述筒瓦3进行左右限位,同时是达到了防止筒瓦3变形的效果,具体的,通过设置在筒瓦3两端向内成型的倾斜的第一卡合片4和设置在支撑底壁5上方的倾斜的第二卡合片7之间,第二卡合片7是位于第一卡合片4的上端,达到了防止筒瓦向上脱出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所述支撑底壁5的倾斜方向、第一卡合片4的倾斜方向、第二卡合片7的倾斜方向相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更好的对筒瓦3的左右方向上的限位,以及对筒瓦3的上下方向的限位;由于龙骨的特殊结构以及排布结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仿古金属瓦屋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能节省大量的龙骨型材,且本发明的安装过程十分简单,不非常受型材精度的影响,通过特殊的筒瓦3和底瓦1之间的扣合结构,可以加强本发明的防风防雨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所示,所述第二卡合片7的自由端延伸至于筒瓦3内壁相抵靠,主要目的是利用过盈配合来更好的对筒瓦3进行支撑、限位、同时具有更好的防止筒瓦3出现形变的效果。

具体的,如图所示,每一所述龙骨组件2沿其长度方向对应多个底瓦1等间距间隔设有多个内凹的与底瓦1形状、支撑底壁5形状相适应的支撑凹面8,每一支撑凹面8对应相应的凸部6的位置设有凸起9,每一所述卡合部还包括一向外延伸与多个龙骨组件2卡合的呈水平设置的第三卡合片10,每一龙骨组件2在每一支撑凹面8两侧上方分别成形有用于支撑相应的第三卡合片10的水平支撑面11和允许相应的第三卡合片10部分插入的水平卡槽12。通过在所述龙骨组件2上设置有支撑凹面8,并且设置有凸起9,所述凸起9与底瓦1上设有的凸部6相对应相配合,对所述底瓦进行辅助限位,还设置有第三卡合片10,第三卡合片10在安装时是插入水平卡槽12内,水平卡槽12是对底瓦1形成卡紧限位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所示,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古金属瓦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底壁5的外端连接有一竖直连接片13,所述第三卡合片10包括第一水平卡合片14和第二水平卡合片15,第一水平卡合片14的内端与相应的竖直连接片13的上端相连,第一水平水合片14的外端与第二水平卡合片15的外端相连,第二水平卡合片15的内端与相应的第一卡合片14的外端相连,所述支撑底壁5与相应的竖直连接片13、第三卡合片10、第二卡合片7一体弯折成形。通过在所述支撑底壁5的外端连接有一竖直连接片13,所述竖直连接片的上端与第一水平卡合片14的内端连接,第一水平卡合片14的外端与第二水平卡合片15的外端相连,所述第二水平卡合片15的内端与第一卡合片14的外端相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支撑底壁5、竖直连接片13、第一水平卡合片14、第二水平卡合片15以及第二卡合片7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再生产是是通过气动冲床直接冲压成型的,生产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内端、外端的定义为靠近龙骨组件2的支撑凹面8的一端为内端,远离龙骨组件2的支撑凹面8的一端为外端。

具体的,如图所示,每一所述龙骨组件2包括多个通过u型连接件16连在一起的龙骨。在具体安装时,龙骨组件2的龙骨的长度有限,因此在铺设大面积的屋面时,需要通过u型连接件16将左右两个龙骨卡合在一起,形成龙骨组件2。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所述龙骨1的筒瓦安装部12的下方都开设有用于与u型连接件卡接的连接孔13,目的主要是方便将龙骨1安装在不同的屋面面积,方便施工人员对龙骨1进行切割,又能实现一样的连接效果。

具体的,如图所示,每一所述龙骨组件2在每一筒瓦3的下侧设有顶部靠近相应筒瓦3的前后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凸片17,所述两个支撑凸片17上端部卡设有具有水平连接面的倒u形卡件18,设有第一螺栓19穿过所述筒瓦3顶壁并螺纹固定在所述倒u型卡件18的水平连接面上。通过设置支撑凸片17,并通过倒u型卡件将两边的支撑凸片卡接起来,所述倒u型卡件18的水平连接面与龙骨的底部平行,在具体使用时,筒瓦3的安装可以采用两种安装形式,第一种直接安装、第二种是在直接安装之后需要在筒瓦顶部打进第一螺栓19,第一螺栓19同时穿过倒u型卡件18的水平连接面,以此使得筒瓦3具有强度更高的固定效果、加强屋面结构的防风性能。

具体的,如图所示,每一所述水平支撑面11包括前后两个间隔设置在每一龙骨组件2的每一支撑凹面5外侧上方的支撑片,所述两个支撑片上端部设有具有水平连接面的倒u型卡条20,设有第二螺栓21穿过所述第三卡合片10并螺纹固定在所述倒u型卡条20的水平连接面上。如上,底瓦的安装方式同样也有两种,第一种为直接卡接,第二种是在卡接之后通过将第二螺栓21打穿第三卡合片10,同时穿过倒u型卡条20,使其具有更好的防风、固定、限位效果。

具体的,如图所示,靠近屋面下端的筒瓦3固定连接有瓦当22,靠近屋面下端的板瓦1固定连接有滴水23。

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龙骨组件2底部通过第三螺栓24与方钢龙骨25固定连接,所述方钢龙骨25底部通过固定连接件26与屋面固定连接。所述龙骨组件2底部通过固定连接件26与方钢龙骨25固定连接,此处的固定连接件26同样是自钻螺钉,所述方钢龙骨25底部通过固定连接件24与屋面固定连接,此处的固定连接件24可根据不同的屋面材料进行切换,例如,混凝土屋顶采用倒膨胀螺栓、木结构屋顶采用钢排钉或自钻螺钉、钢结构屋顶采用自钻螺钉等。

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相邻的两个龙骨之间设有金属底板26,所述金属底板27上方设有隔热保温岩棉28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龙骨组件5、连接件6、板瓦4和筒瓦3均为金属材质,可由工厂气动冲床及专用成型机械加工生产,适合大规模生产制作。特别地,龙骨组件5、连接件6可用镀锌钢板、镀铝锌钢板、不锈钢板等材质加工;板瓦4和筒瓦3可用镀锌钢板、不锈钢、铝合金板、铜板等加工,并且材料表面按要求可做氟碳油漆预辊涂处理、氟碳喷涂处理,可满足屋面集成系统耐候性及色彩多样性。

本发明的屋面结构安装过程:

1、首先依照屋面的相同尺寸恰当铺设龙骨组件2;

2、在铺设好的龙骨组件2上铺设底瓦1,首先将底瓦1的一侧卡进一侧的水平卡槽12,再将底瓦1的另一侧与另一侧的水平卡槽12对准,工作人员用力将底瓦1的另一侧下压,将底瓦1的另一侧卡入另一侧的水平卡槽12内,知道听到“啪”的一声,即为底瓦1安装完毕,重复上述步骤将所有底瓦1安装好;

3、在两个相邻的底瓦1之间扣入筒瓦3,首先,将筒瓦3的一侧的第一卡合片4扣入底瓦1的第二卡合片7内,其次,将筒瓦3的另一侧往下压,利用第一卡合片4的倾斜结构,使得第一卡合片4下压时发生形变,直到听到“啪”的一声,即代表筒瓦3另一侧已经卡入,重复上述安装结构,完成筒瓦3的安装。

4、将完成上述步骤的整体,通过螺栓或者其他固定件将整体固定于屋面。

值得一提的是,当需要具有更好的防风、固定性能时,可以在安装过程中,对筒瓦3、底瓦1打入螺栓,使其具有更好的效果。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