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预制剪力墙模具组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69798发布日期:2020-04-29 00:42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预制剪力墙模具组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预制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预制剪力墙模具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剪力墙构件通常为墙左、墙右和墙顶三面伸出钢筋,对于墙体左右两侧伸出钢筋,其模具目前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侧模采用钢板拼接焊接成整体,中间伸出钢筋位置开槽,钢筋穿过侧模槽口,浇筑前封堵槽口。此种方案虽然整体刚度有保障,模具不易变形,但不便于脱模,且对伸出钢筋平直度要求较高,尤其当墙侧伸出钢筋是开口箍筋,脱模过程中很难保证槽口与钢筋弯钩不干涉,脱模时需沿出筋长度方向撬动模具一定距离,使模具与钢筋完全脱离方可脱模,脱模费时费力,工作强度极大,周转使用过程中容易使模具变形、损坏,尤其后期模具变形、损坏较明显,模具周转使用周期不长,影响模具组装精度,构件生产质量难以保证,且生产效率低下。

另外一种做法是,墙体左右两侧伸出钢筋段采用三层拼接式侧模,由上部边模、中部边模、下部边模组合而成,不设腰型槽。上中下三部分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整体,模具整体刚度有保障,不存在侧模槽口,无需进行封堵。但模具构造较为复杂,模具组装繁琐,模具组装、脱模剂涂刷、钢筋绑扎需穿插进行,效率较低且质量不易保证,整体综合成本较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在于:

在保证模具组装精度和整体刚度前提下,尽可能简化模具构造,减少生产工序和穿插作业,操作简单快捷,安装拆卸方便,周转使用寿命长。且构件成型质量好,模具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用性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在于:

本发明所述预制墙体左右两侧的边模采用上部压板和下部边模组合式双层构造,上部压板和下部边模通过螺栓和销钉紧固连接,满足模具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要求;模具侧面u形槽采用pe棒从内侧封堵,此种材料具有优良的弹性变形性能,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pe棒可紧贴模具槽口,起到良好的防漏浆作用,封堵简单快捷。同时pe棒在拆模后可回收重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脱模时,只需将侧模的上部压板及工装架拆除,无需沿出筋长度方向撬动模具一定距离。可直接起吊出筋预制构件,向下适当敲击下部边模即可使模具与预制构件脱离,工人工作强度低,脱模一步到位,有效降低脱模难度,缩短脱模时间,提升预制墙体生产作业效率;该组合式双层模具构造简单,安装拆卸便捷,有限简化工序,且不涉及工序穿插,周转使用寿命长。构件成型质量好,且制作成本低,适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针对低温下预制构件的蒸汽养护,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预制剪力墙模具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预制剪力墙模具组件,该模具组件包括:

一对端模以及一对侧模,所述侧模与端模交替连接固定形成预制剪力墙框架,所述侧模包括上部压板以及下部边模,所述上部压板扣接固定于下部边模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部边模的侧壁上形成至少一个用于穿过剪力墙面预留钢筋的u形槽;相邻两个u形槽之间的所述下部边模的侧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加强肋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形槽的顶部开放端向上延伸贯穿下部边模的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形槽的开设方向与一对端模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工装架,至少一个所述工装架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端模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工装架的横梁所在高度略大于端模的上表面所在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装架的横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穿墙螺杆孔以及至少一个脱模预埋件连接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模的位于浇筑区的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出筋孔,其中一个所述端模位于浇筑区的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吊装预埋定位孔,其中另一个所述端模的位于浇筑区的表面上形成灌浆套筒定位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部边模的外侧壁沿下部边模的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一个以上加强肋板

一种适用于根据上述组合式预制剪力墙模具组件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待成型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及钢筋布置情况加工如上所述的模具;

步骤二、将一对侧模的下部边模以及一对端模用固定磁盒固定在模台上,侧模和端模交替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各部分模具用螺栓固定连接;

步骤三、将调兑好的脱模剂或露骨料缓凝剂(有外露粗骨料粗糙面要求时)均匀的涂抹在模具的混凝土接触面上,避免漏涂、不均匀;

步骤四、根据预制剪力墙设计图纸,在组装好的模具内安装箍筋、竖向受力钢筋,调整好出筋长度后,绑扎牢固;

步骤五、分别将一对侧模的上部压板用螺栓与下部边模固定连接;

步骤六、安装吊装/脱模预埋件、穿墙螺杆孔固定用工装架;

步骤七、在一对侧模的内侧用pe棒封堵u形槽槽口;

步骤八、向组装好的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振捣,收面,养护;

步骤九、脱模,待预制构件养护达到脱模强度要求后,拆除交替连接的一对侧模和端模上的螺栓以及顶部的工装架、底部固定磁盒,然后拆除侧模的上部压板,使用工具锤击端模,使其与预制构件分离;

步骤十、粗糙面水洗,当预制构件粗糙面有外露粗骨料要求时,在脱模工序完成后24h内应用高压水流冲洗涂抹缓凝剂区域,确保粗骨料外露并满足规范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模,待预制构件养护达到脱模强度要求后,拆除交替连接的一对侧模和端模上的螺栓以及顶部的工装架、底部固定磁盒13,然后拆除侧模的上部压板,使用工具锤击端模,使其与预制构件分离步骤后,还包括再将预制构件吊起距离模台面一定距离,使用工具轻轻锤击下部边模,使预制构件与下部边模脱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具备操作简便快捷,构件成型质量好,模具制作成本低的优点,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技术效果如下:

第一、侧模包括上部压板和下部边模,独立部件可拆卸和安装,方便操作;

第二、部边模出筋位置分别设有用于钢筋穿过的u形槽,无需将预制墙体侧面上的模具及其他模具组件全部拆除,可直接起吊出筋预制墙体,而模具保留在模台上,实现预制墙体与模具的脱离,实现脱模的一步到位,有效降低脱模难度,减少脱模时间,从而提升预制墙体生产效率;

第三、u形槽内侧(构件成型面一侧)采用pe棒封堵槽口,可起到良好的防漏浆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实用的用于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生产的模具,其具备操作简便快捷,构件成型质量好,模具制作成本低的优点。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预制剪力墙模具组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侧模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侧模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右侧模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右侧模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端模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端模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装架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装架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组合式预制剪力墙模具组件使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1、上端模2、下端模3、左侧模

301、左下部边模302、左上部压板4、右侧模

401、右下部边模402、右上部压板5、u形槽

6、加强肋板7、工装架8、穿墙螺杆孔

9、脱模预埋件连接杆10、出筋孔11、吊装预埋定位孔

12、灌浆套筒定位孔13、固定磁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以生产矩形混凝土剪力墙为例,如图1至图9所示: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预制剪力墙模具组件,该模具组件包括:

一对端模,分为上端模1和下端模2,上端模1和下端模2分别与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长度方向垂直,以及一对侧模,分为左侧模3和右侧模4,左侧模3和右侧模4分别与该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上端模1、右侧模4、下端模2、左侧模3顺时针连接形成预制剪力墙框架,所述左侧模3包括左上部压板302以及左下部边模301,所述左上部压板302扣接固定于左下部边模301上,所述右侧模4包括右上部压板402以及右下部边模401,所述右上部压板402扣接固定于右下部边模401上,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所述左上部压板302和左下部边模301采用螺栓和定位销钉固定连接;所述右上部压板402和右下部边模401采用螺栓和定位销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上端模1和下端模2相对、平行设置,且位于左侧模3和右侧模4两端,其中上端模1对应于预制剪力墙的顶端,下端模2对应于预制剪力墙的底端。

进一步,所述左下部边模301或右下部边模401的侧壁上等距离形成用于穿过剪力墙面预留钢筋的多个u形槽5,相邻两个u形槽5之间的所述下部边模的侧壁上形成用于提高下部边模的强度和刚度的加强肋板6。

示例中,加强肋板6沿左下部边模或右下部边模的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形槽5的顶部开放端向上延伸贯穿下部边模或右下部边模的顶部,所述u形槽5的开设方向与上端模和下端模的长度方向相垂直,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采用u形槽5的开口端侧模顶部的结构形式,在钢筋绑扎工序中,钢筋可通过u形槽5的开口方便地安装,无需在侧模通孔中穿入或穿出,箍筋或分布钢筋的安装过程更为简单快捷;另外,对于侧边出筋预制墙体,由于u形槽5顶部开口且贯穿左下部边模或右下部边模的顶部,无需将预制墙体侧面上的模具及其他模具组件全部拆除,可直接起吊出筋预制墙体,而模具保留在模台上,实现预制墙体与模具的脱离,实现脱模的一步到位,有效降低脱模难度,减少脱模时间,从而提升预制墙体生产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一对工装架7,至少一个所述工装架的两端分别与上端模和下端模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工装架的横梁所在高度略大于上端模和下端模的上表面所在高度。

示例中,所述工装架7的横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穿墙螺杆孔8以及至少一个脱模预埋件连接杆9。

示例中,所述上端模和下端模的位于浇筑区的表面上分别形成多个出筋孔10,所述上端模位于浇筑区的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吊装预埋定位孔11,所述下端模的位于浇筑区的表面上形成灌浆套筒定位孔12,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所述上端模1的出筋孔10大小设计成可供钢筋穿过即可,由于上端模1出筋起到上下层预制剪力墙连接作用,直径较大且数量比较少,因此可设计为单独出筋孔10;所述下端模2上设置有灌浆套筒定位孔12,通过定位器固定灌浆套筒,脱模时,将定位器拆除即可方便拆除下端模2。

实施例二,如图10所示:

一种适用于根据上述组合式预制剪力墙模具组件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根据待成型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及钢筋布置情况加工如上所述的模具;

步骤s02,将左侧模3和右侧模4的下部边模以及上端模1、下端模2用固定磁盒13固定在模台上,各部分模具用螺栓固定连接;

步骤s03将调兑好的脱模剂或露骨料缓凝剂(有外露粗骨料粗糙面要求时)均匀的涂抹在模具的混凝土接触面上,避免漏涂、不均匀

步骤s04,根据预制剪力墙设计图纸,在组装好的模具内安装箍筋、竖向受力钢筋,调整好出筋长度后,绑扎牢固;

步骤s05,分别将左侧模3和右侧模4的上部压板用螺栓与下部边模固定连接;

步骤s06,安装吊装/脱模预埋件、穿墙螺杆孔固定用工装架;

步骤s07,在左侧模3和右侧模4的内侧用pe棒封堵u形槽槽口;

步骤s08,向组装好的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振捣,收面,养护;

步骤s09,脱模,待预制构件养护达到脱模强度要求后,拆除连接左侧模3、右侧模4、上端模1、下端模2的螺栓以及顶部的工装架、底部固定磁盒13,然后拆除左侧模3和右侧模4的上部压板,使用工具锤击上端模1和下端模2,使其与预制构件分离;

步骤s10、粗糙面水洗,当预制构件粗糙面有外露粗骨料要求时,在脱模工序完成后24h内应用高压水流冲洗涂抹缓凝剂区域,确保粗骨料外露并满足规范要求。

进一步,所述脱模,待预制构件养护达到脱模强度要求后,拆除交替连接的一对侧模和端模上的螺栓以及顶部的工装架、底部固定磁盒13,然后拆除侧模的上部压板,使用工具锤击端模,使其与预制构件分离步骤后,还包括再将预制构件吊起距离模台面约200mm,使用工具轻轻锤击下部边模,使预制构件与下部边模脱离。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