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浇筑叠合板的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5802发布日期:2019-11-27 19:3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浇筑叠合板的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板制作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浇筑叠合板的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叠合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方式生产的建筑用板,预制板与其上现浇混凝土层结合为一个整体叠合板,预制板的主筋即是叠合板的主筋,上部现浇混凝土层仅配置负弯矩钢筋和构造钢筋,预制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不必为现浇混凝土层支撑模板,预制板底面光滑平整,下层楼的顶棚(即叠合板的底面)可以不再粉刷抹灰;这种叠合板具有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整体性,同时其具有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等优点。

现有中,一种支模结构,参照图1,包括由四块侧板2与地面构成的浇筑空间1,相对的两块侧板2的上开设有相对应的开口槽,开口槽上端与侧板2上端连通且沿侧板2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组;制作叠合板时,先将钢筋从开口槽上端放入开口槽内后,再通过插块16插接于开口槽内,其中,插块16的两侧开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通槽15,使其插块16横截面呈工字型,利用插块16上的通槽15插接于侧板2上,使其插块16封闭开口槽,避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浇筑空间1内的混凝土从开口槽中流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由于插块1616插接于侧板2上时,插块16内侧凸出于侧板2内壁,导致其浇筑出的叠合板外壁凹凸不平,影响其整体性;另一方面,由于叠合板需承受较大压力,故一般叠合板内设置的钢筋会比较多,从而侧板2上的开口槽对应增多,工作人员需依次将一块一块插块16插接于开口槽内,操作较为繁琐,影响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浇筑叠合板的制作模具,具有保证制作出叠合板外壁齐平,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浇筑叠合板的制作模具,包括四块侧板,四块侧板与地面形成上端开口的浇筑空间,所述侧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下板相邻面上分别开设有半圆槽,两半圆槽构成用于放置钢筋的放置圆槽,所述上板相对浇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侧板高度方向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周向转动连接于下板上且可相对下板做远离浇筑空间一侧的翻转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叠合板时,先将钢筋依次放置于下板的半圆槽上,再通过螺杆翻转,使其上板处于下板之上,再通过转动螺杆,在螺杆与安装板的螺纹配合作用下,驱使上板朝下位移,使其上板抵接于下板上,利用下板与上板的抵接作用,使其上板无法进行翻转,从而将一次性对同一下板上的所有钢筋进行限位工作,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同时还能够使其上板、下板内外侧分别保持齐平状态,驱使制作出的叠合板外壁保持齐平状态;当叠合板干涸后,可驱使上板朝上位移,再驱使螺杆朝外翻转,使其上板远离钢筋上方,便于对叠合板的取出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板上设置有支撑座一,所述支撑座一上通过转轴一转动连接有支撑座二,所述转轴一沿对应下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螺杆与支撑座二上端周向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轴实现支撑座二与支撑座一的转动连接工作,以及螺杆下端与支撑座二上端转动连接,实现螺杆相对下板的周向转动连接工作及翻转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上端同轴固定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驱使螺杆转动,实现驱使上板的上下位移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与上板相邻一侧的上端边角通过转轴二与上板转动连接,所述上板翻转过程中,与安装板直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轴二实现安装板与上板的转动连接工作,且使其上板仅可以是朝向下板一侧朝上翻转,不影响螺杆带动上板竖直上下位移工作;进而当其螺杆翻转带动上板脱离对钢筋限位时,可将上板朝外侧翻转,避免上板对叠合板取出浇筑空间时对钢筋的干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一截面呈t型,所述下板上开设有仅供支撑座一做靠近或远离远离浇筑空间一侧位移的t型槽,所述t型槽一侧与下板外壁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t型槽对支撑座一的限位以及t型槽一端开口设置,使其实现支撑座一、支撑座二相对下板的可拆连接,便于其拆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型槽内顶部开设有供支撑座一卡接并限制支撑座一位移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t型槽内部开设的卡槽,当螺杆对上板进行上下位移调节时,螺杆对支撑座二、上板进行锁紧,使其带动支撑座一朝上位移插接于卡槽内,限制支撑座一相对下板的位移,从而使其上板稳定的固定于下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板相对浇筑空间的一侧上固定有若干与下板外侧抵接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侧与下板外侧抵接时,所述上板、下板内、外侧分别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块便于上板安装于下板的工作,且保证上板、下板的内、外侧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同时可保证上板安装于下板上时,上板无法相对安装板反正自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对侧板上的放置圆槽处于同一高度上,相邻侧板上的放置圆槽沿侧板高度方向错位设置,且高度差为放置圆槽直径大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横纵方向上的钢筋沿侧板高度方向错位设置,且上下钢筋抵接,便于工作人员对钢筋的捆扎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板外侧还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上板进行取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将侧板分为上板和下板,上板、下板相邻面上分别开设半圆槽,构成放置圆槽,当其上板远离下板时,可便于钢筋依次放置于下板的半圆槽内,再将上板安装于下板上,一次性对同一下板上的钢筋进行紧固,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2.通过螺杆与安装板的螺纹配合作用,驱使上板相对下板的上下位移工作,实现上板与下板的连接工作;进而通过支撑座二与支撑座一的转动工作,使其螺杆带动上板相对下板朝上位移后,可驱使上板朝外翻转,使其上板远离钢筋上方,便于叠合板从浇筑空间的取出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螺杆与下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浇筑空间;2、侧板;21、上板;22、下板;3、放置圆槽;4、螺杆;5、安装板;6、手轮;7、转轴一;8、支撑座一;9、支撑座二;10、转轴二;11、t型槽;12、卡槽;13、定位块;14、把手;15、通槽;16、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和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浇筑叠合板的制作模具,四块侧板2,四块侧板2固定于地面上,与地面之间形成上端开口的浇筑空间1;其中,侧板2由上板21与下板22构成,上板21、下板22的相邻面上对应开设有半圆槽,对应半圆槽形成放置圆槽3(参照图3),放置圆槽3内径与需放置的钢筋外径同等大小;上板21相对浇筑空间1的一侧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两安装板5,安装板5上分别穿过并螺纹连接有一螺杆4,螺杆4沿侧板2高度方向平行设置且下端周向转动连接于下板22上,且可相对下板22做远离浇筑空间1一侧的翻转工作;制作叠合板时,先将钢筋依次放入下板22的半圆槽内,再通过螺杆4驱使上板21翻转至下板22之上,再驱使螺杆4自转,驱使上板21朝下位移,与下板22上端抵接固定于一起。

本实施例中,上述下板22竖直截面呈l型设置,且通过锁紧螺栓穿过下板22与地面螺纹配合,实现下板22与地面的固定。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上板21相对浇筑空间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两定位块13,定位块13内侧与上板21外壁齐平,当上板21安装于下板22上时,定位块13内侧与下板22的外壁抵接,保持上板21、下板22内、外侧面分别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相对侧板2上的放置圆槽3处于同一高度上,相邻侧板2上的放置圆槽3沿侧板2的高度方向错位设置,其相互间的高度差为放置圆槽3的直径大小;横、纵两个方位的钢筋放置于下板22上时,横、纵钢筋分为沿侧板2高度方向的两层,且层与层之间抵接设置。

参照图2和4,上述下板22上对应两螺杆4分别开设有两t型槽11,t型槽11一侧与下板22外壁连通;t型槽11内还滑动连接有截面呈t型的支撑座一8,支撑座一8上端延伸至t型槽11之外,且支撑座一8上端通过转轴一7转动连接有支撑座二9,螺杆4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于支撑座二9上;其中,转轴一7与侧板2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螺杆4的上端同轴固定有手轮6。

本实施例中,上述t型槽11靠近浇筑空间1的一端顶壁开设有卡槽12,当支撑座一8滑移至t型槽11内处于卡槽12正下方时,上板21正好与下板22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转动螺杆4在安装板5的螺纹配合作用下,驱使上板21朝下位移抵接于下板22上后,继续带动支撑座一8朝上位移,使其支撑座一8插接于卡槽12内,限制支撑座一8相对下板22的位移。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5的上端与上板21上端齐平,安装板5上端的边角通过转轴二10转动连接于上板21上,使其安装板5除转轴二10的部分直面与上板21外侧抵接,驱使上板21仅能下端朝上翻转。

本实施例中,上板21外侧还固定有把手14,便于工作人员对上板21进行取放。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浇筑叠合板时,先将横、纵两层钢筋依次放置于下板22的半圆槽内,再驱使上板21翻转至下板22之上,再通过手轮6带动螺杆4自转,在安装板5与螺杆4的螺纹配合作用下,驱使上板21朝下位移,直至上板21与下板22抵接后,驱使支撑座一8朝上位移插接于卡槽12内,实现对支撑座一8、上板21的锁紧后,再浇筑空间1内浇筑混凝土,待叠合板干涸后,反转螺杆4,驱使上板21的朝上位移,使其定位块13远离下板22,再驱使螺杆4朝外翻转,使其上板21远离钢筋上方,再将叠合板从浇筑空间1内取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