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混凝土叠合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8863发布日期:2020-02-18 14:2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复合混凝土叠合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混凝土叠合梁。



背景技术:

装配式结构主体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其优点在于工厂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功能现代化、设计多样化、开间灵活、防火抗震效果佳、立面清晰而有特色、质量保证率,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解决了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存在的建筑能耗高、资源能源消耗大、建筑业科技含量较低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混凝土叠合梁。

为实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混凝土叠合梁,包括相互连接的多段梁浇筑段,每段所述梁浇筑段内设有模壳层及注浆层,所述模壳层设于所述注浆层上,所述梁浇筑段的上表面设有后浇筑层。

优选地,所述梁浇筑段包括由纵筋、腰筋及箍筋连接而成的钢筋笼以供浇筑混凝土,所述钢筋笼内设有吊环筋,所述吊环筋与所述箍筋纵横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梁浇筑段的两端为凹凸粗糙面,所述腰筋或所述纵筋由所述凹凸粗糙面伸出以供相邻两段所述梁浇筑段拉结。

优选地,所述模壳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模壳腔,所述模壳腔内填充保温隔热材料,所述模壳腔包容在所述钢筋笼所浇筑的混凝土内。

优选地,所述注浆层通过注浆孔填充轻骨料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后浇筑层分层叠合浇筑且通过层间连接筋加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通过在每段梁浇筑段内设置模壳层、注浆层及后浇筑层从而形成新的复合混凝土叠合梁,其自重轻、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

2)相邻两段所述梁浇筑段通过拉结由所述凹凸粗糙面伸出的所述腰筋或所述纵筋拉结,可加强梁之间的咬合力;

3)通过在间隔设置的模壳腔内填充保温隔热材料,增加梁浇筑段的隔热、保温、隔声;

4)注浆层内浇筑轻骨料混凝土能有效减轻梁自重;

5)后浇筑层分层叠合浇筑且通过层间连接筋加固连接,能有效加强梁的抗震性及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混凝土叠合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其中一段梁浇筑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复合混凝土叠合梁,包括相互连接的多段梁浇筑段1,每段所述梁浇筑段1内设有模壳层3及注浆层4,所述模壳层3设于所述注浆层4上,所述梁浇筑段1的上表面设有后浇筑层2。具体地,所述梁浇筑段1包括由纵筋10、腰筋12及箍筋14连接而成的钢筋笼以供浇筑混凝土,所述钢筋笼内设有几字形的吊环筋16,所述吊环筋16与所述箍筋14纵横交错设置。以此,加强钢筋笼的整体连接强度,吊环筋16还可用于吊装。

细看图2所示,所述梁浇筑段1的两端为凹凸粗糙面,所述腰筋12或所述纵筋10由所述凹凸粗糙面伸出以供相邻两段所述梁浇筑段1拉结。

进一步地,所述模壳层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模壳腔30,所述模壳腔30内填充保温隔热材料,所述模壳腔30包容在所述钢筋笼所浇筑的混凝土内。

同时,所述注浆层4内可通过注浆孔填充轻骨料混凝土40。

另一方面,所述后浇筑层2分层叠合浇筑且通过斜向的层间连接筋20加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混凝土叠合梁,其结构简明,自重轻、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