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0725发布日期:2019-12-31 16:0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能源短缺将日趋严重,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是世界性难题。光伏发电为人们的电力需求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制造成本的降低,人们对太阳能屋面发电系统的认可不断提高,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具有的优势,人们开始考虑如何使太阳能发电与建筑一体化,使原本仅具有遮阳、挡雨以及防风功能的屋顶瓦片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结合起来,使屋面成为一个太阳能发电站,为居民提供自备的电力能源。而传统的瓦片主要采用泥土烧制而成,也有采用水泥等材料制成,其重量大且安装麻烦,同时当将太阳能板加装在瓦片上时,其抗压能力差,容易出现裂缝,现在也出现了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瓦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在脊瓦与屋面瓦的连接处易出现漏雨现象,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屋面系统,其结构简单、质量轻,安装方便,有效防止屋面瓦与脊瓦间、屋面瓦与屋面瓦间出现漏雨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面系统,包括屋面瓦与脊瓦以及用于将两者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板,所述屋面瓦与所述脊瓦均采用了pvc材料制成,所述屋面瓦包括瓦体、沿所述瓦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瓦体的上表面上的凸楞,所述凸楞沿所述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凸楞的纵截面形状、尺寸相配合的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凸楞在数量及位置上相一一对应,所述脊瓦的两侧长边的下边沿上均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板相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屋面瓦系统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屋面瓦间、用于将两者锁紧在一起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瓦体的相邻侧边上的卡接部、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瓦体上的所述卡接部相锁定在一起的卡扣板,所述卡扣板沿所述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卡扣板的径向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与其对应的两侧所述瓦体上的所述卡接部相卡接的卡扣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瓦体上的所述卡接部包括竖直部以及设于所述竖直部的上端部上的卡勾,所述卡勾朝向所述瓦体的本体方向向内弯折,每个所述瓦体的两侧宽边上均设有所述卡接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卡扣板包括纵截面呈弧形的卡扣板本体,所述卡扣部是由所述卡扣板本体的两侧长边向内弯折形成的。

优选地,所述瓦体的两侧宽边上分别设有第一遮挡部与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与所述第二遮挡部均沿所述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瓦体中的一个所述瓦体上的所述第一遮挡部的上侧面与与另一个所述瓦体上的所述第二遮挡部的下侧面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脊瓦上的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板相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脊瓦的长侧边的长度长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所述脊瓦的长侧边向两侧延伸至遮挡在相邻两个所述屋面瓦的连接处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屋面瓦的所述瓦体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瓦体的内腔中还设有若干沿所述瓦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将所述瓦体的内腔分隔呈若干小空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屋面系统,其采用了pvc材料制成的屋面瓦与脊瓦,使得整体的质量轻,安装方便,而在屋面瓦与脊瓦间设置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下端开设有与屋面瓦上的凸楞形状、尺寸相配合的槽口,实现了连接板与屋面瓦间的固定,而在脊瓦上设置连接部,将连接部与连接板相固定连接,有效防止了屋面瓦与脊瓦的连接处间发生漏雨的现象,而在屋面瓦与屋面瓦间设置锁紧机构,有效的防止了屋面瓦的间隙间发生漏雨的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屋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的右视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a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屋面系统中脊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屋面系统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屋面瓦;11、瓦体;12、凸楞;13、卡接部;14、第一遮挡部;15、第二遮挡部;16、加强筋;2、脊瓦;21、连接部;3、连接板;31、槽口;4、卡扣板;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种屋面系统,包括屋面瓦1与脊瓦2以及用于将两者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板3,参见图1、2所示。该屋面瓦1与脊瓦2均采用了pvc材料制成,屋面瓦1包括瓦体11、沿瓦体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瓦体11的上表面上的凸楞12,参见图1、3所示,凸楞12沿瓦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连接板3的下端开设有与凸楞12的纵截面形状、尺寸相配合的槽口31,参见图5所示,槽口31与凸楞12在数量及位置上相一一对应,脊瓦2的两侧长边的下边沿上均设有用于与连接板3相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1,参见图4所示。

通过在连接板3的下端设置与凸楞12相配合的槽口31,使得在安装过程中,只需将连接板3通过槽口31卡接在屋面瓦1的凸楞12处即可实现连接板3与屋面瓦1间的固定,安装方式简单、方便,而在脊瓦2上设置与连接板3相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1,能够将脊瓦2与连接板3相固定,采用该方式,有效防止了脊瓦2与屋面瓦1间发生漏雨的情况。

这里,该屋面瓦1系统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屋面瓦1间、用于将两者锁紧在一起的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包括设于相邻两个瓦体11的相邻侧边上的卡接部13、用于将相邻两个瓦体11上的卡接部13相锁定在一起的卡扣板4,卡扣板4沿瓦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该卡扣板4的径向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与其对应的两侧瓦体11上的卡接部13相卡接的卡扣部,参见图1、3所示。本例中,该瓦体11上的卡接部13包括竖直部以及设于竖直部的上端部上的卡勾,参见图3所示,卡勾朝向瓦体11的本体方向向内弯折,每个瓦体11的两侧宽边上均设有卡接部13。该卡扣板4包括纵截面呈弧形的卡扣板本体,卡扣部是由卡扣板本体的两侧长边向内弯折形成的。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方便的将两块屋面瓦1锁定在一起。

本例中,该瓦体11的两侧宽边上分别设有第一遮挡部14与第二遮挡部15,参见图3所示,第一遮挡部14与第二遮挡部15均沿瓦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瓦体11中的一个瓦体11上的第一遮挡部14的上侧面与与另一个瓦体11上的第二遮挡部15的下侧面相接触。通过在瓦体11上设置第一遮挡部14与第二遮挡部15,使得相邻的屋面瓦1间不会发生漏雨的情况,同时通过设置第一遮挡部14与第二遮挡部15,还增加了相邻两个屋面瓦1间的连接处的抗拉强度。

本例中,该脊瓦2上的连接部21通过螺栓5与连接板3相固定连接,参见图1所示。该连接方式简单、操作方便。

本例中,脊瓦2的长侧边的长度长于连接部21的长度,脊瓦2的长侧边向两侧延伸至遮挡在相邻两个屋面瓦1的连接处的上方。通过该设置方式,进一步防止了脊瓦2与屋面瓦1的连接处发生漏雨的情况。

本例中,该屋面瓦1的瓦体11具有中空的内腔,瓦体11的内腔中还设有若干沿瓦体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加强筋16,参见图1、3所示,加强筋16的将瓦体11的内腔分隔呈若干小空腔。通过该设置方式,不仅节约了屋面瓦1的制作用料,同时还增加了保温效果,提高了瓦体11的抗压强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