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2301发布日期:2020-04-03 14:1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材,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重复拼接的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



背景技术:

集成建筑是以专业化大工厂和社会化协作的生产方式,将建筑部件加以装配集成为市场提供终极完善产品的全新建筑体系。集成建筑不仅是建筑部件、构配件的集成,也是集优选的设计方案,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性能优良的材料设备于一体的优化集成产品。住宅采用集成或装配方式都是出于改变传统建造方法施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资源消耗大的弊端,力图提高住宅生产工业化水平。

现有的用于建筑的结构单元,比如屋顶单元,墙板单元均存在连接结构不能兼顾可靠性和便利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包括:单元本体,单元本体至少包括一个用于实现封闭或遮挡的主体部,主体部至少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其特征在于:单元本体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形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并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大致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一连接部或/和第二连接部至少一部分在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所在的平面的第三方向上凸出于主体部;其中,第二连接部在其凸起方向的相反侧形成一个用于卡接第一连接部的凹槽,凹槽由槽口向槽底逐渐展开;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小于凹槽内的最大宽度。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均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形状包括:直边段,大致沿与第一方向倾斜相交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均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形状还包括:外侧壁段,大致沿第一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均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形状还包括:圆弧顶段,大致呈一段弧形且向远离凹槽的槽口方向凸出。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均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形状还包括:斜边段,大致呈一斜边且位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圆弧顶段用于连接外侧壁段与直边段。

进一步地,斜边段的一段与外侧壁段相连接,另一端靠近直边段;斜边段与直边段的距离小于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

进一步地,凸起结构的凸起方向朝向直边段。

进一步地,凸起结构距离主体部的高度不小于斜边段的自由端距离主体部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均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形状包括:外侧壁段,大致沿与第一方向倾斜相交的方向延伸;凸起结构具有左侧面和右侧面;直边段具有一侧壁面;外侧壁段具有一内侧面;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还包括:第一磁性件,连接至第一连接部的凸起结构;第二磁性件,连接至的第二连接段的直边段;其中,第一磁性件具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与凸起结构的内侧面相贴合;第二接触面与外侧壁段的内侧面相贴合;第二磁性件具有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第三接触面与凸起结构的左侧面相贴合,第四接触面与直边段的侧壁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且稳定连接的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的单元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单元本体的第一连接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单元本体的第二连接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间件与两单元本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定义了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

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100,包括:单元本体110,单元本体110包括一个主体部120,用于实现封闭或遮挡,主体部120至少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单元本体11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30和第二连接部140,第一连接部130与主体部12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140与主体部120固定连接,当然第一连接部130与可以一体成形于主体部120的一侧,第二连接部140可以一体成形于主体部120的另一侧。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沿第二方向y延伸,当然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也可以沿与第一方向x倾斜相交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垂直,第三方向z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第一连接部130和第二连接部140全部或部分在第三方向z上凸出于主体部120,当然也可以第一连接部130的全部或部分在第三方向z上凸出于主体部120,作为另一种方式,也可以是第二接部的全部或部分在第三方向z上凸出于主体部120。第二连接部140在其凸起方向相反侧形成一个凹槽150,用于卡接第一连接部130,具体而言,凹槽150由槽口向槽底逐渐展开。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130上设置有凸起结构131,凸起结构131用于卡接第二连接部140,具体而言,凸起结构131在在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均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形状包括:阶梯段,阶梯段向第一连接部130凸起的方向凸出。

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140在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均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形状包括:直边段141沿与第一方向x倾斜相交的方向延伸,当然也可以沿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方向延伸。外侧壁段142沿与第三方向z倾斜相交的方向延伸。圆弧顶段143大致呈一段弧形且向远离凹槽150的槽口方向凸出。即外侧壁段142、直边段141与圆弧顶段143依次连接构成凹槽150,斜边段144大致呈一斜边且位于凹槽150内。圆弧顶段143用于连接外侧壁段142与直边段141。斜边段144的一段与外侧壁段142相连接,另一端靠近直边段141。当单元本体110的第一连接部130与另一单元本体110的第二连接部140卡接时,即第二连接部140的斜边段144阻止第一连接部130的凸起结构131脱离第二连接部140,凸起结构131的凸起方向朝向直边段141,为避免第一连接部130轻易脱离第二连接部140,则在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均所在的平面内,斜边段144与直边段141的距离小于凸起结构131与直边段141的最大距离,即斜边段144与直边段141的距离与凸起结构131的凸起高度的比值应当优选为(0.74-0.94),具体而言,当斜边段144与直边段141的距离与凸起结构131的凸起高度的比值越小时,则凸起结构131的凸起高度越小,便于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卡接,但当斜边段144与直边段141的距离与凸起结构131的凸起高度的比值过小时,则凸起结构131的凸起高度过小,导致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容易脱离,使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100连接不牢固。而当斜边段144与直边段141的距离与凸起结构131的凸起高度的比值越大时,则凸起结构131的凸起高度越大,增强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连接的稳定性。

在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均所在的平面内,凸起结构131距离主体部120的高度不小于斜边段144的自由端距离主体部120的高度,以此便于单元本体110之间连接。在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均所在的平面内,凸起结构131的凸起高度小于凹槽150内的最大宽度,以此便于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卡接。

如图5所示,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100还包括有若干个连接件160,用于固定单元本体110与铺设位置固定连接。具体而言,连接件160的上部为钩状结构与连接件160倒置连接,连接件160的下部为平板状结构,连接件160的上部通过倒钩状结构卡扣在单元本体110上,连接件160的下部通过平板状结构贴合单元本体110的铺设位置,在连接件160下部的平板状结构上并排开设有两个通孔,通过在通孔内设置螺钉将连接件160固定安装在预设的铺设位置上。连接件160的设置能够将单元本体110牢固的固定在铺设位置,保证单元本体110安装的稳定性,出于固定效果考虑可以设置多个连接件160用于固定单元本体110。作为另一种可以实施的方式,可以在主体部120上设置通孔,用螺钉贯穿通孔固定至铺设位置。当然,连接件160也可以是与单元本体110在第二方向y上同向延伸的一个连接件160,以此减少安装时的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6所示,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100还包括有若干个中间件170,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100之间通过单元本体110的第一连接部130与单元本体110的第二连接部140连接,当多数单元本体110连接时,因其自身的重力或其他因素容易导致单元本体110之间容易分离,导致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100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故在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连接处设置中间件170,用于增强单元本体11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中间件170可采用与连接件160相同的结构,即连接件160也可以用作中间件170使用,提高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连接效果。具体而言,为了使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连接效果更好,可以在每个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连接处设置若干个中间件170。出于节约成本考虑,可以间隔设置中间件170在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连接处,当然也可以间隔多个第一连接部130与第二连接部140连接处设置中间件170。

作为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100还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第一连接部130固定连接,即第一磁性件的第一接触面与凸起结构13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磁性件的第二接触面与外侧壁段142的内侧面相契合,当然第一磁性件也可以与第二连接部140固定连接,即第一磁性件的第一接触面与凸起结构131的右侧面相契合,第一磁性件的第二接触面与外侧壁段14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磁性件与第一连接部130固定连接,即第二磁性件的第三接触面与凸起结构13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磁性件与第四接触面与直边段141的侧壁面相契合,当然第二磁性件的第三接触面与凸起结构131的左侧面相契合,第二磁性件与第四接触面与直边段141的侧壁面固定连接,以增加适用于建筑结构的墙板100的结构强度,同时便于使用、快速定位,减少操作时间。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直边段141、凸起结构131、外侧壁段142均采用永磁铁制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