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销轴铰接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4837发布日期:2020-05-12 19:3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新型销轴铰接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销轴铰接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公共建筑结构形式通常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和钢结构。然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因为需要砌砖、搅拌混凝土等现场湿作业,导致工期长,干湿混合作业不便施工管理等,而传统的钢结构拆建工序较多、工期较长以及材料不能重复使用,不利于在多层中小型公共建筑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销轴铰接建筑结构,其具有拆装便捷、材料可重复使用、易于搭建多层平台等特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销轴铰接建筑结构,其包括:

立柱,其垂直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立柱包括四个角柱,四个所述角柱一起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建筑结构,所述角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

屋顶部件,其包括主梁、第一螺纹轴、第二螺纹轴、檩条和脊檩,所述主梁包括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主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所述檩条和脊檩的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轴贯穿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件后与檩条上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角柱上,第二螺纹轴贯穿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件后与脊檩上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以使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另一端铰接形成人字形屋顶结构。

通过将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一端铰接在立柱上,另一端相互铰接形成人字型的屋顶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具有便于拆装的特点。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与所述立柱、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头的l一横处与所述第一插接头一体成型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的l一竖处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头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纹轴贯穿所述立柱上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通孔和主梁上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通孔后一端与檩条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母连接以将主梁固定在立柱上,所述第二螺纹轴贯穿所述第一主梁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通孔和第二主梁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通孔后所述第二螺纹轴的一端与脊檩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母连接。通过第一插接头插接在立柱、主梁内,便于第一连接部件与立柱和主梁的快速连接,为了增强第一连接部件与立柱和主梁连接的稳固性,还可以在第一插接头插接在立柱与主梁中后设置螺栓将第一插接头与立柱连接固定,将第一插接头与主梁连接固定;通过第一螺纹轴贯穿立柱上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通孔、主梁上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通孔后与檩条螺纹连接,实现了对立柱、主梁和檩条的同时固定;通过第二螺纹轴贯穿第一主梁上另一端的第一通孔和第二主梁上另一端的第二通孔后脊檩螺纹连接,实现了对脊檩、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同时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插接头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管,所述第一插接头的大小小于所述立柱的内径以使第一插接头插接在所述立柱内。通过将第一插接头插接到立柱中,实现立柱与第一连接部件的快速固定。为了增强立柱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的稳定性,在立柱与第一连接部件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螺丝孔以通过螺丝将立柱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主梁的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管,所述第一插接头的大小小于所述主梁的内径以使第一插接头插接在所述主梁内。通过将第一插接头插接在主梁中,实现主梁与第一连接部件的快速连接。为了增强主梁与立柱连接的稳定性,在主梁与第一连接部件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螺丝孔以通过螺丝将主梁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固定。

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和边侧柱,所述主梁包含若干段主梁体,所述主梁体间通过第二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边侧柱设置在所述主梁体间连接处的下方以支撑所述主梁体。通过第二连接部件,增加了主梁的长度,即扩展了整个建筑结构的长度。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凹字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中间凹陷部位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插接头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插接头的大小小于所述主梁体的内径以使第二插接头插接在所述主梁体内以将两段主梁体可拆卸连接。将第二连接部件设置为凹字型结构,使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时,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连接头探入第二连接部件的凹槽部位,使得连接处平整,有利于节约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边侧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第三螺纹轴贯穿所述主梁体上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通孔和边侧柱顶部的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通孔后一端与檩条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螺母连接。将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连接头抵接在第二连接部件的凹槽处时,通过第三螺纹轴贯穿它们的通孔后与檩条螺纹连接,实现了边侧柱、主梁与檩条的同时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若干中间立柱和中间梁,所述中间立柱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所述中间梁包括若干段中间梁体,所述中间梁体中通过第二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立柱设置在两端中间梁体连接处的第二连接部件下方,第四螺纹轴贯穿所述中间立柱的顶部的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通孔和中间梁体间的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通孔后与其两侧的檩条螺纹连接。通过在边侧柱和主梁的内部的对应位置处增设中间立柱和中间梁体,即使中间立柱与两侧边侧柱处于同一线上,中间梁体与主梁处于同一位置处,从而实现对建筑结构的宽度扩展,第四螺纹轴贯穿所述中间立柱上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通孔和中间梁体上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通孔后,其两端均与檩条螺纹连接,实现了中间立柱、中间梁以及檩条的同时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立柱设置有多节,上下两节立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以增加立柱高度。为了增加建筑结构的高度,通过第二连接部件实现立柱的快速增高。

优选的是,还包括若干第三主梁和若干次梁,所述两根第三主梁间通过第二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次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五螺纹轴贯穿上下两节立柱间的第二连接部的第二通孔与第三主梁间的第二连接部的第二通孔后与次梁螺纹连接以使次梁和第三主梁形成一层活动层。为了搭建多层活动平台,通过在立柱的连接处快速的连接第三主梁和次梁以构建出一层活动平台。通过将第三主梁上的第二连接部件上的凹槽抵接在立柱上的第二连接部件上的凹槽处形成十字交叉状结构,然后再通过第五螺纹轴贯穿它们的通孔后与次梁螺纹连接,实现了第三主梁、立柱与次梁的同时固定。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连接部件实现了快速的将主梁和檩条铰接固定在立柱;通过第二连接部件,实现了主梁与主梁间的快速拼接,以利于快速的实现主梁的增长,也实现了立柱与立柱间的拼接,以利于快速的实现对立柱高度的扩展;通过螺纹轴、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快速的实现连接处的快速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与拆卸方便、安装与拆卸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适于在多层中小型公共建筑中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说明的是立柱与第一连接部件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说明的是檩条与角柱、主梁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说明的是檩条与角柱、主梁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说明的是第二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说明的是边侧柱与主梁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说明的是檩条与主梁体和边侧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说明的是脊檩与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说明的是立柱与第三主梁、次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说明的是一个实施例中的建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角柱;2、檩条;3、第一主梁;4、中间梁;5、螺母;6、脊檩;7、边侧柱;8、第二主梁;9、第一连接部件;10、第一连接头;11、第一插接头;12、第一通孔;13、第一螺纹轴;14、第二连接部件;15、第二插接头;16、第二通孔;17、第三螺纹轴;18、次梁;19、立柱;20、第三主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销轴铰接建筑结构,其包括:

立柱19,其垂直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立柱19包括四个角柱1,四个所述角柱1一起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建筑结构,所述角柱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9;

屋顶部件,其包括主梁、第一螺纹轴13、第二螺纹轴、檩条2和脊檩6,所述主梁包括第一主梁3和第二主梁8,所述主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9,所述檩条2和脊檩6的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轴13贯穿所述第一主梁3和第二主梁8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件9后与檩条2上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第一主梁3和第二主梁8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角柱1上,第二螺纹轴贯穿所述第一主梁3和第二主梁8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件9后与脊檩6上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以使第一主梁3和第二主梁8的另一端铰接形成人字形屋顶结构。

通过将第一主梁3和第二主梁8的一端铰接在立柱19上,另一端相互铰接形成人字型的屋顶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具有便于拆装的特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9包括第一连接头10和第一插接头11,所述第一插接头11与所述立柱19、第一主梁3和第二主梁8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10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头10的l一横处与所述第一插接头11一体成型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10的l一竖处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头10的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螺纹轴13贯穿所述立柱19上第一连接部件9的第一通孔12和主梁上第一连接部件9的第一通孔12后一端与檩条2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母连接以将主梁固定在立柱19上,所述第二螺纹轴贯穿所述第一主梁3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件9的第一通孔12和第二主梁8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件9的第一通孔12后所述第二螺纹轴的一端与脊檩6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母连接。通过第一插接头11插接在立柱19、主梁内,便于第一连接部件9与立柱19和主梁的快速连接,为了增强第一连接部件9与立柱19和主梁连接的稳固性,还可以在第一插接头11插接在立柱19与主梁中后设置螺栓将第一插接头11与立柱19连接固定,将第一插接头11与主梁连接固定;通过第一螺纹轴13贯穿立柱19上第一连接部件9的第一通孔12、主梁上第一连接部件9的第一通孔12后与檩条2螺纹连接,实现了对立柱19、主梁和檩条2的同时固定;通过第二螺纹轴贯穿第一主梁3上另一端的第一通孔12和第二主梁8上另一端的第二通孔16后脊檩6螺纹连接,实现了对脊檩6、第一主梁3和第二主梁8的同时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头1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立柱19的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管,所述第一插接头11的大小小于所述立柱19的内径以使第一插接头11插接在所述立柱19内。通过将第一插接头11插接到立柱19中,实现立柱19与第一连接部件9的快速固定。为了增强立柱19与第一连接部件9连接的稳定性,在立柱19与第一连接部件9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螺丝孔以通过螺丝将立柱19与第一连接部件9连接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梁的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管,所述第一插接头11的大小小于所述主梁的内径以使第一插接头11插接在所述主梁内。通过将第一插接头11插接在主梁中,实现主梁与第一连接部件9的快速连接。为了增强主梁与立柱19连接的稳定性,在主梁与第一连接部件9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螺丝孔以通过螺丝将主梁与第一连接部件9连接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14和边侧柱7,所述主梁包含若干段主梁体,所述主梁体间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4可拆卸连接,所述边侧柱7设置在所述主梁体间连接处的下方以支撑所述主梁体。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4,增加了主梁的长度,即扩展了整个建筑结构的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为凹字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插接头15,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的中间凹陷部位设置有第二通孔16,所述第二插接头15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插接头15的大小小于所述主梁体的内径以使第二插接头15插接在所述主梁体内以将两段主梁体可拆卸连接。将第二连接部件14设置为凹字型结构,使第二连接部件14与第一连接部件9连接时,第一连接部件9的第一连接头10探入第二连接部件14的凹槽部位,使得连接处平整,有利于节约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侧柱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9,第三螺纹轴17贯穿所述主梁体上第二连接部件14的第二通孔16和边侧柱7顶部的第一连接部件9的第一通孔12后一端与檩条2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螺母连接。将第一连接部件9的第一连接头10抵接在第二连接部件14的凹槽处时,通过第三螺纹轴17贯穿它们的通孔后与檩条2螺纹连接,实现了边侧柱7、主梁与檩条2的同时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还包括若干中间立柱19,所述中间立柱设置在相邻两根角柱和边侧柱之间,用于扩增建筑结构的宽度,所述中间立柱19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9,还包括中间梁4,所述中间梁4包括若干段中间梁体,所述中间梁设置在两根主梁之间的中间立柱上方以使中间立柱支撑所述中间梁以扩增建筑结构的宽度,两段所述中间梁体间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4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立柱19设置在两端中间梁体连接处的第二连接部件14下方用于支撑所述中间梁体,第四螺纹轴贯穿所述中间立柱19的顶部的第一连接部件9的第一通孔12和中间梁体间的第二连接部件14的第二通孔16后与其两侧的檩条2螺纹连接。通过在边侧柱7和主梁的内部的对应位置处增设中间立柱19和中间梁体,即使中间立柱19与两侧边侧柱7处于同一线上,中间梁体与主梁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处,从而实现对建筑结构的宽度扩展,第四螺纹轴贯穿所述中间立柱19上第一连接部件9的第一通孔12和中间梁体上第二连接部件14的第二通孔16后,其两端均与檩条2螺纹连接,实现了中间立柱、中间梁4以及檩条2的同时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9即角柱、边侧柱与中间柱均设置有多节,上下两节立柱19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4可拆卸连接以增加立柱19高度。为了增加建筑结构的高度,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4实现立柱19的快速增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第三主梁20和若干次梁18,所述两根第三主梁20间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4可拆卸连接,所述次梁18的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五螺纹轴贯穿上下两节立柱19间的第二连接部的第二通孔16与第三主梁20间的第二连接部的第二通孔16后与次梁18螺纹连接以使次梁18和第三主梁20形成一层活动层。为了搭建多层活动平台,通过在立柱19的连接处快速的连接第三主梁20和次梁18以构建出一层活动平台。通过将第三主梁20上的第二连接部件14上的凹槽抵接在立柱19上的第二连接部件14上的凹槽处形成十字交叉状结构,然后再通过第五螺纹轴贯穿它们的通孔后与次梁18螺纹连接,实现了第三主梁20、立柱19与次梁18的同时固定。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