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1826发布日期:2020-11-27 10: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房屋,具有主框体(1),所述主框体(1)包括上基板(11)、下基板(12)以及用于连接上基板(11)和下基板(12)前后两侧的第一连接柱(13)和第二连接柱(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折叠屋体(2),所述折叠屋体(2)包括前屋板(23)、后屋板(24)、侧屋板(25)、上屋板(21)和下屋板(22),所述前屋板(23)包括第一前屋板(231)和与第一前屋板(231)转动连接的第二前屋板(232),所述后屋板(24)包括第一后屋板(241)和与第一后屋板(241)转动连接的第二后屋板(242),所述第一前屋板(231)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柱(13)转动连接,第二前屋板(232)上未与第一前屋板(231)连接的一侧与侧屋板(25)的前侧转动连接,侧屋板(25)的后侧与第二后屋板(242)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一后屋板(241)上未与第二后屋板(242)连接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柱(14)转动连接,上屋板(21)与上基板(11)转动连接,下屋板(22)与下基板(12)转动连接,转动展开后的前屋板(23)、后屋板(24)和侧屋板(25)靠压在下屋板(22)上,并通过锁紧件锁紧,转动展开后的上屋板(21)靠压在前屋板(23)、后屋板(24)和侧屋板(25)的上方,并通过锁紧件进行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屋板(231)通过铰接件(4)与第一连接柱(13)转动连接,第二前屋板(232)通过铰接件(4)与第一前屋板(231)转动连接,第二前屋板(232)通过铰接件(4)与侧屋板(25)转动连接,侧屋板(25)通过铰接件(4)与第二后屋板(242)转动连接,第二后屋板(242)通过铰接件(4)与第一后屋板(241)转动连接,第一后屋板(241)通过铰接件(4)与第二连接柱(14)转动连接,上屋板(21)通过铰接件(4)与上基板(11)转动连接,下屋板(22)通过铰接件(4)与下屋板(22)转动连接;

所述铰接件(4)包括第一铰接体(41)和第二铰接体(42),所述第一铰接体(41)上设有沿第一铰接体(41)延伸方向延伸的转槽(411),所述第二铰接体(42)上设有沿第二铰接体(42)延伸方向延伸,且可与转槽(411)配合转动的转耳(421),第一铰接体(41)和第二铰接体(42)通过转耳(421)和转槽(411)的配合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13)和第二连接柱(14)上均设有拉筋机构(3),所述拉筋机构(3)包括至少一个两端设有螺纹部的筋条(31)、以及与筋条(31)两端螺纹部螺纹配合的螺母(32),所述上基板(11)的上端面设有定位板(33),定位板(33)、上基板(11)、下基板(12)、第一连接柱(13)和第二连接柱(14)上均设有可供各个筋条(31)穿过的通孔,第一连接柱(13)上的筋条(31)依次穿过定位板(33)、上基板(11)、第一连接柱(13)和下基板(12)后,通过两端的螺母(32)将定位板(33)压紧在上基板(11)上,第二连接柱(14)上的筋条(31)依次穿过定位板(33)、上基板(11)、第二连接柱(14)和下基板(12)后,通过两端的螺母(32)将定位板(33)压紧在上基板(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12)的下端面上设有承重板(34),所述承重板(34)上固定设有插芯(36),所述下基板(12)上设有可供插芯(36)穿过的穿孔,所述第一连接柱(13)和第二连接柱(14)上均设有可供插芯(36)插入的插槽(16),所述承重板(34)和插芯(36)上均设有可供筋条(31)穿过的通孔,承重板(34)上的插芯(36)穿过穿孔后插入插槽(16)内,第一连接柱(13)上的筋条(31)依次穿过定位板(33)、上基板(11)、第一连接柱(13)、插芯(36)、下基板(12)和承重板(34)后,通过两端的螺母(32)将承重板(34)压紧在下基板(12)上,第二连接柱(14)上的筋条(31)依次穿过定位板(33)、上基板(11)、第二连接柱(14)、插芯(36)、下基板(12)和承重板(34)后,通过两端的螺母(32)将承重板(34)压紧在下基板(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31)的上端固定设有用于吊装的吊环(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屋板(21)和/或下屋板(22)上设有第一弧形限位槽(28),第一前屋板(231)上设有与各个第一弧形限位槽(28)对应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滑块(233),第一弧形限位槽(28)与第一前屋板(231)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上屋板(21)和/或下屋板(22)上还设有第二弧形限位槽(27),第一后屋板(241)上设有与各个第二弧形限位槽(27)对应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滑块(243),第二弧形限位槽(27)与第一后屋板(241)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屋板(22)上设有插孔(29),侧屋板(25)上设有可在侧屋板(25)展开后插入插孔(29)的插销(252),侧屋板(25)通过插销(252)与插孔(29)的配合与下屋板(2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屋板(21)上未与上基板(11)连接的各个侧边均设有翻边(2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屋板(22)和下基板(12)的底部均设有滚轮(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房屋,具有主框体,所述主框体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主框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折叠屋体,折叠屋体包括前屋板、后屋板、侧屋板、上屋板和下屋板,前屋板包括第一前屋板和第二前屋板,后屋板包括第一后屋板和第二后屋板,第一前屋板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柱转动连接,第二前屋板的一侧与侧屋板的前侧转动连接,侧屋板的后侧与第二后屋板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一后屋板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柱转动连接,上屋板与上基板转动连接,下屋板与下基板转动连接,转动展开后的前屋板、后屋板和侧屋板靠压在下屋板上,转动展开后的上屋板靠压在前屋板、后屋板和侧屋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折叠房屋展开的效率,精准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铝行舱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0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