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模具快拆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9360发布日期:2020-09-18 20:3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模具快拆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筑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模具快拆件。



背景技术:

浇筑模具在浇筑混凝土和混凝土凝固、定型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混凝土浇筑件的尺寸,往往需要对若干模具进行组合,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浇筑混凝土基础的模具”,其公告号cn103243730a,包括均为玻璃钢材质的用于围成多边形的框的多个边板和用于连接相邻的边板的多个角板;所述边板的内侧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角板的内侧面为光滑的圆弧面;所述边板与其相连接的角板的端部相贴合,所述边板两端以及所述角板的两端均设有向外侧伸出的连接部。现有技术中的模具需要在组合过程中依此对每个模具进行闭锁,在浇筑完成后,其拆装过程也需要对各个模具依次进行开锁,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模具需要在组合过程中依此对每个模具进行闭锁,在浇筑完成后,其拆装过程也需要对各个模具依次进行开锁,较为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模具快拆件,提高模具在浇筑完成后,拆除过程中的开锁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模具快拆件,包括模具本体以及锁具,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第一板件以及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以及第二板件之间通过锁具固定连接,所述锁具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板件以及第二板件的第一杆件以及与第一杆件配合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一板件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插槽固定连接于第二板件的对应位置,第一杆件的杆身设有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包括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杆件的杆身旁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一杆件配合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与第一板件之间滑动连接,第二杆件靠近第一杆件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三斜面,第二杆件远离第一杆件的一端设有第四斜面。本方案用于施工过程中现浇混凝土,利用模块化模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以达到工程尺寸需要。模具本体的作用是框定混凝土浇筑件的尺寸,通过若干个模具本体之间的组合,从而浇筑出截面尺寸一定,而长度不等的和混凝土件。锁具的作用是对模具本体的两部分,即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进行连接,从而将两者固定,形成一个闭合的框架。当若干模具本体进行组合,其在浇铸完成之后拆除过程需要将每个模具本体上的锁具依次进行开锁,较为繁琐,本方案中的锁具可在相邻两个模具进行组合时,由当前锁具所进行的闭锁动作驱动前一已闭锁的锁具进行开锁,从而使得若干的模具本体组合在一起时,只有位于两端的模具本体上的锁具处于闭锁状态,便于后续的拆除。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杆件的杆身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板件的对应位置设有滑块,所述第二杆件与第一板件之间通过滑槽与滑块的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远离第一板件的一端端面设有用于对第二杆件进行限位的螺栓结构。第二杆件的作用是将第一杆件闭锁时沿杆身轴向方向的运动转化为相邻模具本体上的第一杆件开锁运动。第二杆件依靠螺栓结构的约束贴靠在第一板件上,并通过滑块与滑槽的滑动连接实现与第一板件之间的滑动。螺栓结构能够使得第二杆件具有可拆卸性,通过将螺栓从螺孔内旋出,从而使得螺栓的螺栓头失去对第二杆件的约束,便于将第二杆件从滑块上取下,此时滑动第一杆件,则无法对相邻已完成闭锁的模具本体上的第一杆件进行开锁滑动操作,保证了组合起始的一端处的模具本体始终处于闭锁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件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第一杆件之间滑动连接。第二插槽的与第一杆件结构适配,使得第一杆件能够在第一板件上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与第一杆件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均为第一杆件的杆身上切削加工而成,保证了在与第二杆件上的第三斜面、第四斜面接触并挤压时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件以及第二板件的一端端面分别设有定位杆,第一板件以及第二板件的另一端端面对应位置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定位杆的作用是当相邻两个模具本体进行组合时,保证组合的位置正确,以确保第二杆件能够与相邻模具本体上的第一杆件正确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杆件以及第二杆件截面为圆形。第一杆件以及第二杆件的截面为圆形,两个杆件呈圆柱体状,使得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与第一板件之间的接触面减小,在浇筑环境中,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与第一板件之间的间隙内容易填塞异物,影响其滑动性,本方案通过减小接触面,改善了间隙内填塞异物的弊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杆件以及第二杆件为锻造钢材料制成。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需要作为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连接的着力机构,因此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为金属锻造而成,具有较强的刚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锁具可在相邻两个模具进行组合时,由当前锁具所进行的闭锁动作驱动前一已闭锁的锁具进行开锁,从而使得若干的模具本体组合在一起时,只有位于两端的模具本体上的锁具处于闭锁状态,便于后续的拆除,提高了拆除效率;(2)圆柱形的第一杆件以及第二杆件,减小了与第一板件的接触面积,避免了间隙内填塞异物影响杆件滑动;(3)定位孔与定位杆使得相邻两个模具本体进行组合时,保证组合的位置正确,以确保第二杆件能够与相邻模具本体上的第一杆件正确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总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插槽处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块处的截面图。

图中:1、模具本体2、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一杆件5、第二杆件6、第二插槽7、第一插槽8、第三斜面9、第四斜面10、滑槽11、滑块12、螺栓结构13、定位杆14、定位孔15、螺孔16、第二斜面17、第一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模块化模具快拆件,包括第一板件2与第二板件3组成的模具本体1,以及在第一板件2上焊接的一个第二插槽6,第二插槽6内滑动连接一根截面为圆形的第一杆件4,在第二板件3的对应位置焊接有第一插槽7,第一插槽7与第一杆件4配合实现第一板件2与第二板件3之间的连接。第一杆件4的杆身上切削出第一斜面17以及第二斜面16,第一斜面17以及第二斜面16分别位于两个凹陷内,在第一斜面17所在的凹陷处附近设有一块滑块11,滑块11焊接在第一板件2上,滑块11远离第一板件2的一端端面上设有螺栓结构12,螺栓结构12包括了螺栓以及螺孔15,螺孔15开设在此端面上,滑块11嵌入一根截面为圆形的第二杆件5的滑槽10内,第二杆件5通过滑槽10与滑块11的配合实现与第一板件2之间的滑动连接,当螺栓旋入螺孔15中,螺栓的头部会对第二杆件5造成约束,使得第二杆件5贴靠在第一板件2上。第二杆件5的两端分别切削出第三斜面8以及第四斜面9,其中第三斜面8与第一斜面17贴合。第一杆件4、第二杆件5、第一插槽7以及第二插槽6共同构成第一板件2与第二板件3进行连接的锁具,第一杆件4、第二杆件5为金属锻造而成。

当根据浇筑件尺寸对模具本体1进行组合时,首先将起始端的模具本体1进行闭锁,具体操作为将第一板件2以及第二板件3进行配合,形成一个框型结构,再将第一杆件4朝向第一插槽7处进行滑动,使得第一板件2与第二板件3固定连接。接着进行下一组模具本体1的组合,每组模具本体1的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定位孔14,而另一端端面上设有定位杆13,在将第二组模具本体1与第一组模具本体1进行组合时,先根据定位孔14与定位杆13之间的插接,实现相邻两组模具本体1之间的准确组合定位,再将第二组模具本体1上的第一杆件4进行滑动,使得第二组模具本体1的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固定连接。在装配第一组模具本体1以及第二组模具本体1的过程中,将其各自的螺栓结构12拆除,螺栓旋出螺孔15,使得第二杆件5拆出,此时第一杆件4在滑动过程中无法联动第二杆件5。当依次进行第三组模具本体1的组装时,第三个模具本体1保留第二杆件5,此时当滑动第一杆件4时,第一杆件4上的第一斜面17随着第一杆件4的运动而挤压第二杆件5上的第三斜面8,使得第二杆件5朝向着远离第一杆件4的方向运动,由于第二杆件5另一端的第四斜面9与相邻的上一组的模具本体1的第二斜面16贴合,因此第二杆件5端部的第四斜面9挤压第二斜面16,使得第二杆件5反向运动,第二杆件5的反向滑动使其与第一插槽7脱离,则上一组的锁具开锁,此时上一组的模具本体1框型结构的维持依靠起始端处的模具本体1以及最后组合的一组模具本体1,两端的模具本体1处于闭锁状态,中部的模具本体1通过定位杆13与定位孔14的插接维持其工作结构。当需要对更多的模具本体1进行组合时,依次对后续模具本体1进行以上第三组模具本体1的组合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