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地龙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5634发布日期:2020-10-30 21:4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防水地龙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地龙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净化装修中,彩钢板隔墙所采用的地龙骨有:槽铝、整体式单圆弧、整体式双圆弧、可调式钢制地龙骨、水泥砂浆现场浇筑地龙骨等形式。而对于清洗间、输液灌装间等需要水冲洗的房间和场所来说,一般采用铝槽式的地龙骨结构,但是这种铝槽式的地龙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龙骨是条状长方体,与地面接触后,地面的水平度直接影响到地龙骨的水平度,而现有技术中的地龙骨的铝槽深度均是同一尺寸,同时在地龙骨在无菌食品生产车间常用清水冲洗清洁,在冲洗过程中,原有结晶彩钢板地龙骨高度较低,部分水会通过率和合金型材进入彩钢板墙板内,进水后彩钢板极易生锈且易发霉滋生细菌,不利于食品生产车间细菌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地龙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龙骨在地面不平时彩钢板无法找平、且彩钢板容易进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防水地龙骨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防水地龙骨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主龙骨,主龙骨包括弯折形成开口朝上的横截面为u型槽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槽壁的外侧均连接有圆弧贴片,所述防水地龙骨组件还用于插装在主龙骨的u型槽内的副龙骨,所述副龙骨为具有开口朝上的横截面为u型槽以用于容纳彩钢板的弯折板结构,副龙骨的两侧槽壁的外侧面之间的间距与主龙骨上的槽宽一致,所述副龙骨的槽壁高度为主龙骨的槽壁高度的两倍以上,副龙骨的两侧槽壁上等高的位置处具有水平相向延伸的以用于支撑彩钢板的内支撑沿,所述副龙骨有两个以上,择一插装于主龙骨的u型槽内,至少一个副龙骨的内支撑沿距离对应槽底的高度要小于其他的副龙骨的内支撑沿距离对应槽底的高度。

进一步的,支撑板与圆弧贴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主龙骨和副龙骨均为浇注成型。

进一步的,副龙骨的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长槽,长槽沿主龙骨的延伸方向延伸,副龙骨插入至主龙骨内时、长槽与主龙骨的槽壁合围形成流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长槽的横截面为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防水地龙骨组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将主龙骨和至少两个副龙骨组成组件同时使用,首先,将副龙骨插入至主龙骨内,将彩钢板放入至副龙骨内,保证彩钢板的支撑的同时,副龙骨侧壁高度的设定也保证了整体地龙骨组件的高度的提升,改进原有地龙骨槽铝高度,水无法从副龙骨与彩钢板之间的型材空间进入彩钢板内,解决了原有地龙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彩钢板墙板生锈、发霉滋生细菌问题。另外,设置至少两个副龙骨,各个副龙骨的内支撑沿的高度均不同,这在实际装配过程中,若遇到地面不平的情况,则仅仅需要选择并更换相应的副龙骨,即可达到找平要求,针对不同高度的底面,总能有适配的副龙骨进行使用,从而保证了彩钢板的找平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地龙骨组件的具体实施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龙骨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地龙骨组件的具体实施例中,各个副龙骨的结构对比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龙骨;2-副龙骨;3-支撑板;4-圆弧贴片;5-内支撑沿;6-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防水地龙骨组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防水地龙骨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主龙骨1,还包括多个副龙骨2,副龙骨2插设在主龙骨1内,在使用时,彩钢板固定支撑在副龙骨2内。

具体的,主龙骨1包括弯折形成开口朝上的横截面为u型槽结构的支撑板3,也就是说支撑板3为u型板结构,支撑板3的两侧槽壁的外侧均连接有圆弧贴片4,圆弧贴片4的结构为朝向支撑板3凹设,且一端连接在支撑板3上,一端用于贴设在地面上的铝合金结构。进一步,为了实现材料节约以及人工成本的降低,在本实施例中,圆弧贴片4与支撑板3为采用铝合金材质一体浇注成型的整体式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圆弧贴片4也可以焊接固定在支撑板3上,圆弧贴片4与支撑板3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整体成型结构,如压铸成型等。

对于副龙骨2来说,其用于插装在主龙骨1的u型槽内,副龙骨2为具有开口朝上的横截面为u型槽结构以用于容纳彩钢板的弯折板结构,副龙骨2也是u型板结构,另外,副龙骨2的两侧槽壁的外侧面之间的间距与主龙骨1上的槽宽一致,这样,能够刚好将副龙骨2插装至主龙骨1的内。副龙骨2的槽壁高度为主龙骨1的槽壁高度的两倍以上,副龙骨2的两侧槽壁上等高的位置处设有水平相向延伸的以用于支撑彩钢板的内支撑沿5。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将副龙骨2插入至主龙骨1内,将彩钢板放入至副龙骨2内,保证彩钢板的支撑的同时,副龙骨2侧壁高度的设定也保证了整体地龙骨组件的高度的提升,改进原有地龙骨槽铝高度,水无法从副龙骨2与彩钢板之间的型材空间进入彩钢板内,解决了原有地龙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彩钢板墙板生锈、发霉滋生细菌问题。

而副龙骨2设置有多个,各个副龙骨2择一插装于主龙骨1的u型槽内,且各个副龙骨2的内支撑沿5距离对应槽底的高度均不同,这样设置能够在实际装配过程中,若遇到地面不平的情况,则仅仅需要选择并更换相应的副龙骨2,即可达到找平要求,针对不同高度的底面,总能有适配的副龙骨2进行使用,从而保证了彩钢板的找平要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有一个副龙骨2的内支撑沿5高度较低,也可以有多个内支撑沿5的高度低于其他的内支撑沿5的高度等。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主龙骨1和副龙骨2均为浇注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副龙骨2以及内支撑沿5也可以采用焊接连接的形式。

进一步的,副龙骨2能够增高彩钢板的防护侧高,以防止水进入副龙骨2与彩钢板之间的位置,而在本实施例中,副龙骨2的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长槽6,长槽6沿主龙骨1的延伸方向延伸,副龙骨2插入至主龙骨1内时、长槽6与主龙骨1的槽壁合围形成流水槽。流水槽的设置能够实现在外界冲洗时进入主龙骨1与副龙骨2支架的位置时,能够将积水顺着流水槽直接排至外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6的横截面为v型,方便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长槽6也可以为弧形或u型等其他结构的槽形结构。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防水地龙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主龙骨,主龙骨包括弯折形成开口朝上的横截面为u型槽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槽壁的外侧均连接有圆弧贴片,所述防水地龙骨组件还用于插装在主龙骨的u型槽内的副龙骨,所述副龙骨为具有开口朝上的横截面为u型槽以用于容纳彩钢板的弯折板结构,副龙骨的两侧槽壁的外侧面之间的间距与主龙骨上的槽宽一致,所述副龙骨的槽壁高度为主龙骨的槽壁高度的两倍以上,副龙骨的两侧槽壁上等高的位置处具有水平相向延伸的以用于支撑彩钢板的内支撑沿,所述副龙骨有两个以上,择一插装于主龙骨的u型槽内,至少一个副龙骨的内支撑沿距离对应槽底的高度要小于其他的副龙骨的内支撑沿距离对应槽底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地龙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与圆弧贴片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地龙骨组件,其特征在于,主龙骨和副龙骨均为浇注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地龙骨组件,其特征在于,副龙骨的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长槽,长槽沿主龙骨的延伸方向延伸,副龙骨插入至主龙骨内时、长槽与主龙骨的槽壁合围形成流水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地龙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的横截面为弧形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地龙骨组件,防水地龙骨组件包括主龙骨,主龙骨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槽壁的外侧均连接有圆弧贴片,防水地龙骨组件还包括副龙骨,副龙骨为具有开口朝上的横截面为U型槽以用于容纳彩钢板的弯折板结构,副龙骨的两侧槽壁的外侧面之间的间距与主龙骨上的槽宽一致,副龙骨的槽壁高度为主龙骨的槽壁高度的两倍以上,副龙骨的两侧槽壁上等高的位置处具有水平相向延伸的以用于支撑彩钢板的内支撑沿,副龙骨有两个以上,择一插装于主龙骨的U型槽内,至少一个副龙骨的内支撑沿距离对应槽底的高度要小于其他的副龙骨高度。解决了原有地龙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彩钢板墙板生锈、发霉滋生细菌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耿守全;黄凯;陈玉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金饶空气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