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8959发布日期:2020-05-29 13: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拱结构,设置于相对的两个已施工结构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拱座及拱形的预制拱板,所述预制拱板位于两个所述已施工结构之间,两个所述已施工结构之间的间距不规则,所述预制拱板两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已施工结构之间的最小间距,以使每个所述已施工结构与所述预制拱板的端部具有间隙,所述拱座设置于所述预制拱板与所述已施工结构之间以填充所述间隙。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座至少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及第四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已施工结构的侧壁贴合,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第一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三面一侧,所述第三面与所述预制拱板的端部连接,所述第四面连接所述第三面的另一侧以及所述已施工结构的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面连接所述已施工结构的侧壁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面的另一侧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已施工结构的所述侧壁具有一台阶面,所述拱座还包括第五面,所述第五面与所述台阶面重合,且所述第五面连接所述第一面的另一侧和所述第四面。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拱板端部上的切线垂直于所述第三面所在的平面。

6.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制拱板和已施工结构的设计参数分别得到两个拱座的第三面和第四面的位置;

在所述第四面的位置处搭建底模,并使所述底模的一侧接触所述已施工结构的侧壁;

在所述第三面的位置处搭建端模,并使所述端模的一侧接触所述底模的另一侧;

将所述已施工结构、底模及端模围合成一顶部开口的浇筑区;

往所述浇筑区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所述拱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拱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拱座之后,所述拱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预制拱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拱座的第三面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拱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制拱板和已施工结构的设计参数分别得到两个拱座的第三面和第四面的位置时,还得到所述第三面和第四面的尺寸,在所述第四面的位置处搭建底模以及在所述第三面的位置处搭建端模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四面的尺寸准备所述底模,利用若干第一丝杠将所述底模移动至所述第四面的位置处;

根据所述第三面的尺寸提供准备所述端模,利用若干第二丝杠将所述端模移动至所述第三面的位置处。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拱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和/或所述端模为一体成型结构。

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拱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和/或所述端模包括多块模板,所述模板沿所述预制拱板的轴向顺次拼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拱结构设置于相对的两个已施工结构上,包括两个拱座及拱形的预制拱板,所述预制拱板位于两个所述已施工结构之间,两个所述已施工结构之间的间距不规则,所述预制拱板两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已施工结构之间的最小间距,以使每个所述已施工结构与所述预制拱板的端部具有间隙,所述拱座设置于所述预制拱板与所述已施工结构之间以填充所述间隙。通过设置拱座填充预制拱板与已施工结构之间的间隙,解决了预制拱板规格难以统一的问题,提高了预制拱板的通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欣之;金晶;余伟;滕延锋;徐佳乐;黄卫东;贾吉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5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