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仓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3792发布日期:2021-02-23 17:3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0001]
本申请涉及料仓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料仓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矿物,可用作燃料,另外,煤炭除了作为燃料以取得热量和动能以外,还可用于制造煤焦油;将煤炭储存时,需要用到料仓。
[0003]
相关技术中,料仓施工时,首先搭设两层模板,两层模板之间形成容纳腔,最后在容纳腔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凝固的混凝土便可形成墙体。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修建的料仓高度较高时,相关技术中的作业方式需要搭建的模板高度较高,为了提高模板的稳定度,需要在模板一侧设置支护结构,从而导致占用的空间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减小施工过程中的作业面积,本申请提供一种料仓施工工艺。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料仓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料仓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筒仓下部结构修建步骤、筒仓侧壁修建步骤以及筒仓顶篷修建步骤;所述筒仓下部结构修建步骤包括:s1:搭设底部模板,得底部模腔;s2:向底部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得筒仓下部结构;所述筒仓侧壁修建步骤包括:s3:绑扎仓壁钢筋网:仓壁钢筋网围成封闭状,仓壁钢筋网内侧为仓内,仓壁钢筋网外侧为仓外;s4:架设多个龙门架:仓壁钢筋网设于龙门架内;s5:架设内层模板和外层模板:内层模板和外层模板之间形成仓壁浇筑腔,仓壁钢筋网位于仓壁浇筑腔内;s6:固定内层围圈:将内层围圈固定于内层模板靠近仓内一侧;s7:在仓内搭建钢桁架,将钢桁架与内层围圈固定;s8:搭建提升装置:在仓壁钢筋网内竖向固定多根支撑柱,支撑柱上滑动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与龙门架固定连接,多个千斤顶与液压控制台连接;s9:向仓壁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得第一仓壁;s10:重复s3和s9,得第二仓壁;s11:重复s10,直至筒仓侧壁修建完成;所述筒仓顶篷修建过程包括:s12:在钢桁架上搭设顶篷模板,得顶篷浇筑腔;
s13:向顶篷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首先搭建筒仓下部结构,筒仓下部结构搭建后在筒仓下部结构上修建筒仓侧壁,修建筒仓侧壁的过程中,先搭建好一层仓壁浇筑腔,第一仓壁浇筑完成并凝固后,由千斤顶带动龙门架、内层模板、外层模板以及钢桁架同步向上运动,之后重复上述作业方式,直至将筒仓侧壁修建完成;此种修建方式无需在通常外围搭建过多支撑架构,减小了施工过程中的占地面积;另外,修建筒仓的过程中,钢桁架随着千斤顶同步向上运动,因此将筒仓侧壁修建完成后便可直接以钢桁架为基础修建筒仓顶篷,便于作业人员快速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
[0008]
可选的,所述s9中,浇筑第一仓壁时,采用分层浇筑,直至将仓壁浇筑腔填充完成。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第一仓壁时,首先浇筑一定高度的混凝土,凝固后再浇筑下一层混凝土,通过将第一仓壁的浇筑方式设为分层浇筑,可使得每一层的混凝土凝固的更加彻底。
[0010]
可选的,所述顶篷浇筑腔呈锥形,锥形开口从上至下逐步增大。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沿着顶篷浇筑腔的锥度向下流动,锥形的顶篷浇筑腔可便于混凝土向下流动,从而可使得混凝土在顶篷浇筑腔内填充的更加密实。
[0012]
可选的,所述s13中,浇筑过程采用分层浇筑,直至将顶篷浇筑腔浇筑完成。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筒仓顶篷的过程中,实行分层浇筑,使得前一层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浇筑,可使得混凝土凝固的更加彻底。
[0014]
可选的,所述s5中,在内层模板靠近仓内的一侧固定内层操作平台,在外层模板靠近仓外的一侧固定外层操作平台。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作业人员可站立于内层操作平台或外层操作平台对筒仓侧壁进行修补,从而提高筒仓侧壁的平整度。
[0016]
可选的,还包括外层结构拆除步骤,所述外层结构拆除步骤包括:s14:将龙门架裸露在仓外的一端切割,得第一纵向支撑件,将第一纵向支撑件向下吊装至地面;s15:对龙门架靠近仓外一侧的切割面做防锈处理。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切割好的第一纵向支撑件用吊车吊装至地面,再对龙门架靠近仓外一侧的切割面做防锈处理,可减少龙门架生锈的情况发生,从而可提高龙门架和筒仓侧壁的稳定度。
[0018]
可选的,还包括内层结构拆除步骤,所述内层结构拆除步骤包括:s16:吊装钢桁架,并将龙门架裸露在仓内的一端切割,得第二纵向支撑杆;s17:将钢桁架和第二纵向支撑杆向下吊装至筒仓下部结构上。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内层结构拆除时,将切割出的第二纵向支撑杆和钢桁架用吊车同步向下吊装至筒仓下部结构上,作业人员便可在筒仓下部结构上对钢桁架进行分解拆除,无需在高空对钢桁架进行分解拆除作业,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能。
[0020]
可选的,所述s16中,首先对钢桁架施加向上的力,再对龙门架切割。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钢桁架与龙门架为固定连接,因此切割龙门架靠近仓内的一侧时,对钢桁架施加向上的压力,可将钢桁架的承力点从龙门架上转移,龙门架受
到钢桁架的压力减小,因此将多个龙门架依次切割时,减少了钢桁架因受力不均发生偏移的情况。
[0022]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千斤顶带动龙门架、内层模板和外层模板同步向上运动,无需在料仓外壁搭建过多支护结构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占地面积;2.通过对第一仓壁采用分层浇筑,可提高筒仓侧壁的牢固程度;3.在切割龙门架的过程中,通过对钢桁架施加向上的力,可减少切割龙门架的过程中钢桁架发生侧偏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料仓施工工艺。一种料仓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筒仓下部结构修建步骤、筒仓侧壁修建步骤、筒仓顶篷修建步骤、外层结构拆除步骤以及内层结构拆除步骤。
[0024]
筒仓下部结构修建步骤包括:s1:搭设底部模板,得底部模腔;搭设底部模板时,将底部模板围成圆柱形,并在底部模板围成的圆柱内放置多个圆柱形模板,底部模板内壁与圆柱形模板外壁之间形成底部模腔。
[0025]
s2:向底部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得筒仓下部结构;将底部模腔制作好以后朝向底部模腔内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后向靠近底部模腔外缘处竖向插入多根第一钢筋,第一钢筋沿底部模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一钢筋的顶部伸出至混凝土上方,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筒仓下部结构,并且凝固后的混凝土与第一钢筋固定;筒仓下部结构建好后,拆除底部模板,并将圆柱形模板从凝固后的筒仓下部结构中拆除以形成卸料孔,最后作业人员在筒仓下部结构的外壁开设与卸料孔连通的门洞,以便于将物料从门洞中输出。
[0026]
筒仓侧壁修建步骤包括:s3:绑扎仓壁钢筋网:仓壁钢筋网围成圆形封闭状,仓壁钢筋网靠近圆心内侧为仓内,仓壁钢筋网另一侧为仓外;修建筒仓时,首先准备多根第二钢筋,将第二钢筋与第一钢筋绑扎形成圆形的仓壁钢筋网。
[0027]
s4:架设多个龙门架:仓壁钢筋网设于龙门架内;仓壁钢筋网绑扎完成后,将多个龙门架沿仓壁钢筋网周向均匀分布,并使得仓壁钢筋网位于龙门架的开口内。
[0028]
s5:架设内层模板和外层模板:内层模板和外层模板之间形成仓壁浇筑腔,仓壁钢筋网位于仓壁浇筑腔内;将龙门架架设完成后,在龙门架内壁焊接内层模板和外层模板,内层模板和外层模板均为圆环形,内层模板和外层模板均夹设于仓壁钢筋网和龙门架之间,仓壁钢筋网位于仓壁浇筑腔内。将内层模板和外层模板固定完成后,在内层模板靠近仓内的一侧固定内层操作平台,在外层模板靠近仓外的一侧固定外层操作平台,作业人员便可站立于内层操作平台和外层操作平台上进行钢筋的绑扎作业。
[0029]
s6:固定内层围圈:将内层围圈固定于内层模板靠近仓内一侧;将内层模板和外层模板与龙门架焊接完成后,在内层模板靠近仓内的一侧焊接内层围圈,内层围圈为圆环形。
[0030]
s7:在仓内搭建钢桁架,将钢桁架与内层围圈固定;钢桁架由多个钢柱焊接而成,钢桁架搭接为锥形,锥形钢桁架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钢桁架的外缘与内层围圈焊接,从而内层模板、外层模板、龙门架、内层围圈以及钢桁架固定为一个整体形成升降组件。
[0031]
s8:搭建提升装置:在仓壁钢筋网内竖向固定多根支撑柱,支撑柱上滑动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与龙门架固定连接,多个千斤顶与液压控制台连接;将升降组件组装完成后,将支撑柱沿竖直方向插入仓壁钢筋网内,并将仓壁钢筋网与支撑柱焊接,再将千斤顶套入支撑柱上,并将千斤顶与龙门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千斤顶为液压爬升千斤顶,将千斤顶与液压控制台连通后,千斤顶沿支撑柱竖直向上爬升,千斤顶向上爬升的过程中带动升降组件整体向上爬升。
[0032]
s9:向仓壁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得第一仓壁;将提升装置搭建好之后,向仓壁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本实施例中,仓壁浇筑腔的整体高度为120cm,共分4次进行浇筑,每次的浇筑高度为30cm,待第一层混凝土凝固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浇筑的间隔时间为2小时,待混凝土凝固后与仓壁钢筋网、支撑柱凝固为一体,形成第一仓壁。
[0033]
s10:重复s3和s9,得第二仓壁;将第一仓壁修建完成后,继续绑扎仓钢筋网,将仓壁钢筋网绑扎完成后,千斤顶带动提升组件沿着支撑柱向上爬升一段距离后继续朝向筒壁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和仓壁钢筋网、支撑柱凝固于一体后形成第二仓壁。
[0034]
s11:重复s10,直至筒仓侧壁修建完成;重复s10中的两道工序,直至将筒仓侧壁整体修建完成;将筒仓侧壁修建完成后,将龙门架与支撑柱焊接,龙门架与支撑柱焊接后升降组件整体便与支撑柱和筒仓侧壁固定,升降组件与筒仓侧壁固定后,将千斤顶从支撑柱上拆除,便可进行后续的筒仓顶篷修建作业。
[0035]
筒仓顶篷修建过程包括:s12:在钢桁架搭设顶篷模板,得顶篷浇筑腔;将千斤顶拆除后,在钢桁架上搭设顶篷模板,将顶篷模板搭建好以后,在顶篷浇筑腔内倒入混凝土,顶篷浇筑腔呈锥形,锥形开口从上至下逐步增大。
[0036]
s13:向顶篷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流动至筒仓侧壁的顶壁,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便与筒仓侧壁固定,之后每间隔两小时浇筑一次,直至将筒仓顶篷浇筑完成。
[0037]
外层结构拆除步骤包括:s14:将龙门架裸露在仓外的一端切割,得第一纵向支撑件,将第一纵向支撑件向下吊装至地面;将筒仓侧壁和筒仓顶篷修建完成后,需要将升降组件从筒仓侧壁拆;拆除时,首先用吊车将龙门架裸露在仓外的一端勾住,再用切割机将龙门架裸露在仓外的一侧切割得第一纵向支撑杆,吊车便可将切割后的第一纵向支撑杆、外层模板和外层操作平台吊装至地面。
[0038]
s15:对龙门架靠近仓外一侧的切割面做防锈处理;将龙门架裸露在仓外的一侧切割后,为了减少龙门架生锈,需要进行防锈处理,在龙门架靠近仓外的切割面涂抹防锈油即可。
[0039]
内层结构拆除步骤包括:s16:吊装钢桁架,并将龙门架裸露在仓内的一端切割,得第二纵向支撑杆;拆除内部结构时,首先在筒仓内壁沿筒仓周向均匀安装12个电动倒链,再将电动倒链的链条与钢桁架固定;将钢桁架与电动倒链固定后,首先由电动倒链对钢桁架施加向上的力,从而将钢桁架的受力点由龙门架转移至电动倒链上;钢桁架的受力点转移后,用切割机将龙门架靠近仓内的一端切割的第二纵向支撑杆。
[0040]
s17:将钢桁架和第二纵向支撑杆向下吊装至筒仓下部结构上;将龙门架切割完成后,由电动倒链将切割出的第二纵向支撑杆、内层模板、内层操作平台以及钢桁架向下吊落至筒仓下部结构上,作业人员在筒仓下部结构上将龙门架、内层模板、内层操作平台以及钢桁架进行拆解,再将拆解后的材料从卸料孔和门洞输出即可。
[004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