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1890发布日期:2021-03-16 22:5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架。



背景技术:

升降架是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使用的升降装置,装配式建筑是指以在工厂先生产的预制构件为主要部件,通过现场装配、锚固而迅速构成的结构类建筑物,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在目前建筑行业实际生产中,装配式建筑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方式,许多高质量要求的建筑已逐渐选用预制装配式结构来建造,装配式建筑搭建时就需要使用升降架了。

但是现有的传统的升降架多为剪叉架与液压机组合设计而成,这种升降架通常需要施工人员预先站在升降架的平台上,然后启动液压机,实现平台的升降,但是现有的这种升降架在收缩状态下,施工人员难以爬上去,需借助外界梯子爬上去很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施工人员爬上升降架的工作台,本申请提供一种升降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升降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架,包括升降架本体和固定在升降架本体上端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固定有第一护栏,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护栏,所述第二护栏固定在两个第一护栏之间,所述工作台远离第一护栏一端设置有便于施工人员爬上工作台上的爬升件,所述爬升件包括转动在工作台远离第一护栏一端的挡板、固定在挡板两侧的扶手,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扶手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挡板转动的卡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挡板远离工作台的一端竖直朝下设置,施工人员需要攀爬至工作台上时,此时手掌握在扶手上,同时脚踩在连接孔内,从而一步一步踩在连接孔内,直至攀爬至工作台的上表面上,当施工人员攀爬至工作台上时,翻转挡板,通过卡接件使得挡板难以转动即可,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借助外界梯子,使用简单,攀爬方便。

优选的,所述卡接件包括固定在扶手远离工作台一端的挡杆、滑动在第一护栏上表面上的燕尾块、设置在燕尾块上的第一弹簧、转动在燕尾块上表面上的挂钩,所述第一护栏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块滑动在燕尾槽内,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燕尾槽朝向挡杆的一端内壁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燕尾块上,所述挂钩挂接在挡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人员爬至工作台上时,抓住扶手,使得挡板翻转一百八十度,然后拉动燕尾块,此时第一弹簧被拉伸,然后转动挂钩,使得挂钩挂接在挡杆上,在第一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挂钩难以脱离档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从而使得挡板难以发生翻转,施工人员难以掉落至地面上,提高了升降架本体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扶手远离挡板的一侧呈圆弧状,所述扶手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放置孔,若干个所述放置孔沿着扶手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扶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状更加便于施工人员手掌握在扶手上,放置孔便于施工人员在攀爬过程中,将手指放置在放置孔内,更加便于施工人员攀爬至工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架本体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着工作台的长度方向滑动有抵接杆,所述凹槽内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凹槽朝向外界的一端内壁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抵接杆上,所述抵接杆伸出凹槽外的一端上表面上固定有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挡板转动一百八十度后,拉动抵接杆,使得第二弹簧被拉伸,当挡板远离工作台的一端位于压板与升降架本体之间时,松开抵接杆,在第二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将挡板紧紧在压在升降架本体的一端上,从而在推动升降架本体过程中,使得挡板难以与升降架本体之间难以出现碰撞。

优选的,所述压板靠近升降架本体一侧的抵接块,所述挡板靠近第二护栏的一侧开设有抵接槽,所述抵接块嵌设在抵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移动升降架本体过程中,挡板难以与升降架本体之间难以发生碰撞,翻转挡板过程中,拉动压板,挡板远离工作台的一端竖直朝下时,此时挡板远离工作台的一端位于压板与升降架本体之间,使得抵接块嵌入抵接槽内,从而限制住了挡板六个方向的自由移动,从而减少了挡板晃动产生的磨损,提高了挡板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第二护栏的上端内壁上固定有灯带,所述第二护栏的外壁上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灯带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带上的灯为led灯,在夜晚加班施工时,蓄电池为灯带提供电能,从而照亮整个工作台,便于施工人员施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外侧设置有护罩,所述护罩转动连接在第二护栏的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位于护罩的内腔内,即使是下雨天,使得雨水难以滴落在蓄电池上,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的上表面上固定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站立在工作台上时,难以出现打滑现象,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

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整个使用过程完全不需要借助外界梯子,使用简单,攀爬方便;

通过设置挂钩和第一弹簧,使得挡板难以发生翻转,施工人员难以掉落至地面上,提高了升降架本体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扶手和放置孔,手指放置在放置孔内,更加便于施工人员攀爬至工作台上。

通过设置压板和第二弹簧,移动升降架本体过程中,使得挡板难以与升降架本体之间难以出现碰撞;通过设置灯带,便于施工人员在灯光暗的地方进行施工;通过设置防滑凸起,施工人员站立在工作台上时,难以出现打滑现象,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升降架本体;2、工作台;3、第一护栏;4、第二护栏;5、爬升件;6、挡板;7、扶手;8、连接孔;9、卡接件;10、挡杆;11、燕尾块;12、第一弹簧;13、挂钩;14、燕尾槽;15、放置孔;16、凹槽;17、抵接杆;18、第二弹簧;19、压板;20、抵接块;21、抵接槽;22、灯带;23、蓄电池;24、护罩;25、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升降架。

参照图1,一种升降架,包括升降架本体1和工作台2,升降架本体1为现有常规的剪式液压升降机,工作台2固定在升降架本体1的上端,工作时施工人员站立在工作台2上进行施工。

参照图1和图2,工作台2的长度方向与升降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工作台2的两侧上表面上均固定有第一护栏3,工作台2的一端上表面上固定有第二护栏4,第二护栏4固定在两个第一护栏3之间,第一护栏3的内壁上固定有灯带22,灯带22上的灯为led灯,第二护栏4的外壁上安装有蓄电池23,第二护栏4的外壁上转动有护罩24,蓄电池23位于护罩24的内腔内,从而使得雨水难以滴落在蓄电池23上。

参照图1,工作台2的上表面固定有若干个防滑凸起25,防滑凸起25的材质为聚氨酯防滑垫,从而使得施工人员难以滑倒,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

参照图1,工作台2远离第一护栏3一端设置有便于施工人员爬上工作台2上的爬升件5,爬升件5包括挡板6和扶手7,挡板6转动连接在工作台2的一端端面上,两个扶手7分别位于挡板6的两侧,挡板6靠近第二护栏4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8,若干个连接孔8沿着挡板6的边缘长度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挡板6上,连接孔8位于两个扶手7之间,扶手7远离挡板6的一侧呈圆弧状,扶手7的外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放置孔15,若干个放置孔15沿着扶手7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从而施工人员向工作台2上攀爬时,将挡板6转动一百八十度,脚踩在连接孔8内,手握在扶手7上,手指放置在放置孔15内,从而更加便于施工人员一步一步向上攀爬。

参照图2和图3,扶手7远离工作台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挡板6转动的卡接件9,卡接件9包括挡杆10、燕尾块11、第一弹簧12和挂钩13,挡杆10为圆杆,挡杆10竖直固定在扶手7的端面上,第一护栏3的上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燕尾槽14,燕尾块11滑动在燕尾槽14内,第一弹簧12位于燕尾槽14内,第一弹簧12一端固定在燕尾槽14朝向挡杆10的一端内壁上,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在燕尾块11上,挂钩13转动连接在燕尾块11的上表面上,挂钩13挂接在挡杆10上。

参照图2和图4,升降架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的长度方向与升降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凹槽16内沿着长度方向滑动有抵接杆17,凹槽16内设置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一端固定在凹槽16朝向外界的一端内壁,第二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在抵接杆17上,抵接杆17伸出凹槽16外的一端上表面上固定有压板19,压板19靠近升降架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抵接块20,挡板6靠近第二护栏4的一侧开设有抵接槽21,从而当将挡板6转动一百八十度后,使得拉动抵接杆17,使得抵接块20嵌设在抵接槽21内,从而在推动升降架本体1过程中,使得挡板6难以与升降架本体1之间难以出现碰撞。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升降架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升降架进行施工时,拉动抵接杆17,使得抵接块20脱离抵接槽21,从而翻转挡板6,使得压板19位于升降架本体1与挡板6之间,然后脚踩在连接孔8内,手掌握在扶手7上,手指放置在放置孔15内,从而一步一步踩在连接孔8内,直至攀爬至工作台2的上表面上,然后施工人员蹲在工作台2上,抓住扶手7,使得挡板6翻转一百八十度,然后拉动燕尾块11,转动挂钩13,使得挂钩13挂接在挡杆10上,从而挡板6便难以转动了,施工人员便可安全在工作台2上进行施工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