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70670发布日期:2022-12-07 07:2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保温板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保温板的原料一般为聚苯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防潮和防水性能,在进行安装时,常通过在保温板的一面涂抹粘合剂,再将保温板粘合到墙面上,以满足对室内进行保温的需求。
3.保温板在利用粘合剂粘贴在墙面上后,常常出现保温板与墙面贴合不紧密的情况,需要钉入带有圆片的螺钉,通过圆片从外侧施加一个压力,提高保温板和墙面的贴合度,然而仅通过圆片对保温板施加压力,螺钉在热胀冷缩作用下易发生松动,使得圆片对保温板施加的压力不稳定,提高保温板与墙面贴合度的效果不理想。
4.我们通过在圆片的底部设置弹性片,通过弹性片与保温板挤压变形产生的弹性形变增大对保温板的压力,同时,通过插管插入保温板后,从两侧伸入限位机构,防止圆片与保温板发生松动,同时对螺钉顶部进行限位,防止因热障冷缩螺钉与圆片之间发生松动,进而保障保温板与墙面的贴合度,从而提出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具备提高保温板与墙面贴合度、防止螺钉热障冷缩本装置发生松动等优点,解决了螺钉热障冷缩发生松动提高保温板和墙面贴合度不理想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提高保温板与墙面贴合度、防止螺钉热障冷缩本装置发生松动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包括施压机构,所述施压机构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加固机构,所述施压机构的底部阵列固定有若干个增压机构,所述加固机构的顶壁固定连接有螺钉,所述施压机构和加固机构的中心处插接有螺钉。
9.优选的,所述施压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圆片,圆片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阵列固定连接有倒l形板,倒l形板的底端抵接有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壁的偏转板,偏转板的中点处与安装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
10.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固定连接在圆片底部的安装筒,安装筒的顶部开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安装孔,安装筒顶部的左右侧外壁均开设有收纳槽,安装筒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内侧的倾斜面,安装筒的中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安装筒左右两侧内壁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倾斜板,安装筒顶壁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二,弹簧二的
底端固定连接有带孔板,带孔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z形板,z形板的弯折处固定连接有三棱柱。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开设在安装筒左右两侧的槽口,槽口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左右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远离安装筒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v形板,v形板的中部呈弧形,v形板的上下部均为倾斜状,v形板的两端远离安装筒内侧的一侧均抵接有固定连接在槽口内壁上的挡杆。
12.优选的,所述增压机构的内部包括有阵列固定连接在圆片底部的挡板,挡板远离圆片中心处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圆片底部的弹性金属片,弹性金属片向加固机构的外壁处延伸,弹性金属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的底部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隔条。
13.优选的,所述螺钉插接在安装孔的内壁处和带孔板中部的孔内,螺钉的顶部抵接在安装槽的底壁上。
14.优选的,所述倾斜板远离安装筒内壁的一端抵接在z形板的底部且与z形板的竖直部分齐平。
15.该装置的贴合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6.s1、通过施压机构和加固机构的装配体抵接在保温板的表面,再将螺钉插入安装孔的内壁和带孔板中部的孔内,将螺钉的底端与安装筒的底部齐平,通过外部驱动源带动螺钉转动,螺钉转动的同时钻入保温板和墙面内,将施压机构和加固机构的装配体固定在保温板表面;
17.s2、在螺钉钻入保温板和墙面的过程中,螺钉先相对施压机构和加固机构的装配体向加固机构的底端移动,当螺钉的顶部抵接在安装槽的底壁时,螺钉的顶部向下挤压偏转板,使得偏转板向安装槽的内壁偏转,弹簧一被压缩蓄积弹性势能,当螺钉的顶部与偏转板错开时,偏转板在弹簧一的弹性势能带动下反向偏转,使得偏转板的底端抵接在螺钉的顶部,并配合倒l形板的限位作用,防止螺钉与施压机构和加固机构的装配体分离,此时,继续带动螺钉向保温板和墙面内钻入,螺钉的顶部推动施压机构和加固机构的装配体同时向保温板移动,使得安装筒插入保温板内;
18.s3、随着安装筒插入保温板内,当增压机构抵接在保温板外侧时,压板和弹性金属片受到保温板的挤压,使得弹性金属片向圆片的底部偏转发生形变,带动压板沿着保温板的表面向安装筒外壁移动,通过挡板对弹性金属片的阻挡,防止弹性金属片发生形变时,压板远离弹性金属片的一端发生翘起,压板移动过程中插入收纳槽内进行收纳,再配合压板底部设置的隔条,增大压板和保温板之间的摩擦力,推动保温板向安装筒的外壁处移动,对安装筒插入保温板时向外侧挤压保温板进行一定的补偿,随着螺钉钻入墙面的距离不断加深,圆片和增压机构对保温板施加的压力也越大;
19.s4、通过安装筒插入保温板时,倾斜面的设置方便降低插入时受到的阻力,并通过倾斜面的导向作用,位于安装筒底部开口处的保温板进入安装筒的内部,并在倾斜板的导向下,进入两个z形板相对一侧之间;
20.s5、随着进入安装筒内部的保温板的量增加,保温板向上推动带孔板,弹簧二受压收缩,带孔板向上移动的同时,拉动z形板向上移动,带动三棱柱向上移动,推杆位于安装筒内侧的一端抵接在三棱柱的斜面上,并随着三棱柱向上移动,带动推杆和v形板向外侧移动,v形板的两端受到挡杆的阻挡挤压,向推杆处偏转,当v形板的两端与挡杆分离后,v形板
插入保温板内部的同时,v形板的两端分别向上下两侧回弹,卡在保温板内部,使安装筒稳固在保温板内部。
21.(三)有益效果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1、该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通过螺钉钻入保温板和墙面时,螺钉的顶部抵接在安装槽的底壁,推动安装筒插入保温板内,圆片的底部向保温板外侧移动并向保温板进行挤压,在圆片挤压保温板的同时,压板抵接在保温板外侧,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弹性金属片发生向圆片底部弯曲偏转,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弹性金属片与保温板贴合更紧密,进一步增大对保温板的挤压力,并通过隔条的设置,增大弹性金属片与保温板之间的摩擦力,在弹性金属片贴在保温板表面向安装筒外壁移动的过程中,推动保温板向安装筒外壁处移动,对安装筒插入保温板时向外出挤压保温板的作用间一定的补偿,从而达到从外侧对保温板施加压力,进而提高保温板与墙面的贴合度的目的;
24.2、该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通过螺钉的顶部与偏转板错开时,偏转板的底端抵接在螺钉的顶部,并配合倒l形板对偏转板的限位作用,防止螺钉因热障冷缩与施压机构和加固机构的装配体发生松动,再配合安装筒插入保温板时,部分保温板进入安装筒内部,并向上推动带孔板,使得z形板和三棱柱向上移动,三棱柱的斜面抵接在推杆的内侧移动,使得v形板穿过槽口插入保温板内部,增强安装筒与保温板连接的牢固程度,进一步防止本装置与保温板发生松动,从而达到防止螺钉热障冷缩时,本装置与保温板发生松动,与一般增强保温板与墙面的贴合程度的装置相比,具有更加稳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的加固机构处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的图3中a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及方法的图3中b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施压机构;2、加固机构;3、增压机构;4、螺钉;11、圆片;12、安装槽;13、倒l形板;14、偏转板;15、弹簧一;21、安装筒;22、安装孔;23、收纳槽;24、倾斜面;25、限位机构;26、倾斜板;27、弹簧二;28、带孔板;29、z形板;210、三棱柱;251、槽口;252、推杆;253、v形板;254、挡杆;31、挡板;32、弹性金属片;33、压板;34、隔条。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6,一种增强与墙面贴合度的保温板贴合装置,包括施压机构1,施压机构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加固机构2,施压机构1的底部阵列固定有若干个增压机构3,施压机构1和加固机构2的中心处插接有螺钉4。
34.请参阅图2-3和图5,施压机构1的内部包括有圆片11,圆片11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内壁阵列固定连接有倒l形板13,倒l形板13的底端抵接有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2内壁的偏转板14,偏转板14的中点处与安装槽1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5。
35.通过施压机构1内设置的安装槽12,方便螺钉4与施压机构1进行装配,并通过螺钉4钻入保温板和墙面,施压机构1对保温板进行挤压,增强保温板与墙面之间的贴合度,再通过施压机构1内设置的倒l形板13和偏转板14相互配合,对螺钉4进行限位,防止螺钉4热障冷缩使与施压机构1发生松动;
36.请参阅图1-4和图6,加固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固定连接在圆片11底部的安装筒21,安装筒21的顶部开设有与安装槽12连通的安装孔22,安装筒21顶部的左右侧外壁均开设有收纳槽23,安装筒21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内侧的倾斜面24,安装筒21的中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25,安装筒21左右两侧内壁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倾斜板26,安装筒21顶壁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二27,弹簧二2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带孔板28,带孔板2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z形板29,z形板29的弯折处固定连接有三棱柱210。;
37.通过加固机构2插入保温板内,增强本装置安装在保温板内的牢固程度,并通过加固机构2内设置的限位机构25卡入保温板内,进一步防止本装置与保温板之间发生松动;
38.且参阅图6,进一步的限位机构25的内部包括有开设在安装筒21左右两侧的槽口251,槽口251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左右滑动连接有推杆252,推杆252远离安装筒21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v形板253,v形板253的中部呈弧形,v形板253的上下部均为倾斜状,v形板253的两端远离安装筒21内侧的一侧均抵接有固定连接在槽口251内壁上的挡杆254,
39.且参阅图4,倾斜板26远离安装筒21内壁的一端抵接在z形板29的底部且与z形板29的竖直部分齐平
40.请参阅图1-3,增压机构3的内部包括有阵列固定连接在圆片11底部的挡板31,挡板31远离圆片11中心处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圆片11底部的弹性金属片32,弹性金属片32向加固机构2的外壁处延伸,弹性金属片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33,压板33的底部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隔条34;
41.通过增压机构3内设置的弹性金属片32与保温板挤压变形时,产生的弹性形变,增强对保温板的挤压力,进而提高保温板与墙面之间的贴合度。
42.请参阅图3-4,螺钉4插接在安装孔22的内壁处和带孔板28中部的孔内,螺钉4的顶部抵接在安装槽12的底壁上,
43.在使用时,该装置的贴合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44.s1、通过施压机构1和加固机构2的装配体抵接在保温板的表面,再将螺钉4插入安
装孔22的内壁和带孔板28中部的孔内,将螺钉4的底端与安装筒21的底部齐平,通过外部驱动源带动螺钉4转动,螺钉4转动的同时钻入保温板和墙面内,将施压机构1和加固机构2的装配体固定在保温板表面;
45.s2、在螺钉4钻入保温板和墙面的过程中,螺钉4先相对施压机构1和加固机构2的装配体向加固机构2的底端移动,当螺钉4的顶部抵接在安装槽12的底壁时,螺钉4的顶部向下挤压偏转板14,使得偏转板14向安装槽12的内壁偏转,弹簧一15被压缩蓄积弹性势能,当螺钉4的顶部与偏转板14错开时,偏转板14在弹簧一15的弹性势能带动下反向偏转,使得偏转板14的底端抵接在螺钉4的顶部,并配合倒l形板13的限位作用,防止螺钉4与施压机构1和加固机构2的装配体分离,此时,继续带动螺钉4向保温板和墙面内钻入,螺钉4的顶部推动施压机构1和加固机构2的装配体同时向保温板移动,使得安装筒21插入保温板内;
46.s3、随着安装筒21插入保温板内,当增压机构3抵接在保温板外侧时,压板33和弹性金属片32受到保温板的挤压,使得弹性金属片32向圆片11的底部偏转发生形变,带动压板33沿着保温板的表面向安装筒21外壁移动,通过挡板31对弹性金属片32的阻挡,防止弹性金属片32发生形变时,压板33远离弹性金属片32的一端发生翘起,压板33移动过程中插入收纳槽23内进行收纳,再配合压板33底部设置的隔条34,增大压板33和保温板之间的摩擦力,推动保温板向安装筒21的外壁处移动,对安装筒21插入保温板时向外侧挤压保温板进行一定的补偿,随着螺钉4钻入墙面的距离不断加深,圆片11和增压机构3对保温板施加的压力也越大;
47.s4、通过安装筒21插入保温板时,倾斜面24的设置方便降低插入时受到的阻力,并通过倾斜面24的导向作用,位于安装筒21底部开口处的保温板进入安装筒21的内部,并在倾斜板26的导向下,进入两个z形板29相对一侧之间;
48.s5、随着进入安装筒21内部的保温板的量增加,保温板向上推动带孔板28,弹簧二27受压收缩,带孔板28向上移动的同时,拉动z形板29向上移动,带动三棱柱210向上移动,推杆252位于安装筒21内侧的一端抵接在三棱柱210的斜面上,并随着三棱柱210向上移动,带动推杆252和v形板253向外侧移动,v形板253的两端受到挡杆254的阻挡挤压,向推杆252处偏转,当v形板253的两端与挡杆254分离后,v形板253插入保温板内部的同时,v形板253的两端分别向上下两侧回弹,卡在保温板内部,使安装筒21稳固在保温板内部。
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