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3000发布日期:2022-07-01 20:03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寂静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寂静间。


背景技术:

2.隔音设备通常是在内部提供一定的空间,并采取相应的隔音措施,以使该内部空间相对于外界形成相对隔音的空间,由此可应用于不同场合,例如,可进行私密会议、电话,或可在内部设置相应的娱乐设置,以供娱乐,也可以作为练习房,在内部练歌、练习乐器等等,隔音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内外声音,由此,避免内部和外界声音相互影响。相关技术中,隔音设备因零组件繁多而导致组装复杂,因此需要在工厂组装成成品后再运送到指定的地点,但组装后的隔音设备占用空间大,不便于包装及运输,且容易受碰撞而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寂静间,便于包装运输和现场组装。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寂静间,包括安装模块、门板和出风系统,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双端限位连接件、多个框架和多个模板,所述框架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横梁和沿纵向设置的纵梁,所述双端限位连接件侧部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用于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可拆卸连接,所述模板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框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双端限位连接件,相邻的所述框架相互拼接且相邻的所述框架的接缝处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双端限位连接件、所述框架和所述模板共同搭建形成内部具有容纳空间的间室,所述间室具有一侧开口的门框;所述门板一侧铰接于所述门框,能够相对所述门框转动以切换开门状态和关门状态;所述出风系统设置于安装模块上,将所述容纳空间连通于外界,用于对所述容纳空间进行进气和排气。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寂静间,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双端限位连接件与框架和模板搭建形成内部具有容纳空间的间室,出风系统用于对容纳空间进行进气和排气,实现间室内的空气循环,可供人员在容纳空间内进行相关活动,其中,双端限位连接件的两个连接部可用于连接框架,因此,框架和双端限位连接件可单独包装运输至设定地点后现场搭建,模板连接于框架,相邻的框架的接缝处通过密封条密封连接,由此实现接缝处的良好密封隔音。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所述双端限位连接件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框架的端部,所述凹槽具有底壁和自所述底壁的表面凸起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能够分别对所述框架的端部的两侧进行限位;所述第二槽壁自所述底壁的表面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槽壁凸起的高度,所述第一槽壁朝向所述第二槽壁的侧面用于朝第一方向抵持框架的端部,所述第二槽壁的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用于朝第二方向抵持框架的一个侧面;所述第一方向为
待连接的框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所述模板包括通用模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的顶部、底部、侧部的至少之一,所述通用模板包括依次层叠的蜂窝板、隔音条、第一吸音层、第二吸音层和网孔钢板,所述蜂窝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吸音层的一侧包覆有第一防护板。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所述安装模块还包括内饰板,所述内饰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通用模板的内侧设置有弹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弹扣卡接,以使所述内饰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通用模板的内侧。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所述模板还包括玻璃模板,所述玻璃模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的前侧和/或后侧,所述通用模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模块的左侧、右侧、顶部和底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所述框架具有连接面和安装面,所述连接面延伸出卡接壁,所述安装面用于安装模板;所述密封条设置有一侧开口的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的相对的两个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抵持部;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的所述连接面相贴靠,且所述卡接壁位于同一侧,所述密封条套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卡接壁的外部,且两个所述卡接壁的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一抵持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所述密封条的外部还套设有外盖,所述外盖设置有一侧开口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二条形槽的槽口设置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于所述密封条的外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所述门框处设置有密封隔音条,所述密封隔音条由软性材料制成,包括主体部、连接部和两个密封壁,所述主体部具有侧壁,所述侧壁围设形成腔体;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所述侧壁的外壁,用于连接门框;两个所述密封壁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对侧,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侧壁的外壁,两个所述密封壁分别用于贴靠所述门板的两侧,用于在所述门板和所述门框之间密封隔音。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包括多个所述安装模块,所述双端限位连接件的端部具有拼接部,相邻的所述安装模块通过各所述双端限位连接件的所述拼接部相互连接,各所述安装模块中相邻的所述框架相互拼接且相邻的所述框架的接缝处连接有所述密封条。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还包括控制模块、环境检测模块、环境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环境,得到环境信息,并将所述环境信息输入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环境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输出环境控制指令;所述环境调节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环境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环境控制指令调节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环境。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寂静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寂静间及其出风系统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双端限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6为图4所示双端限位连接件的端部平面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安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图7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双端限位连接件与底部框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图9中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防振隔音侧板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防振隔音侧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3为图12所示的防振隔音侧壁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30.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相邻的框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1.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框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2.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框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3.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框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4.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安装模块的沿横向剖视的示意图;
36.图20为图19中的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37.图21为图19中的e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38.图22为图19中的f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39.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密封隔音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40.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寂静间的前视图。
41.附图标记:
42.双端限位连接件100,凹槽120,底壁121,第一槽壁122,第二槽壁123,卡槽124,限位点125,抵持端130,抵持壁140,加强筋150,外壁160;
43.横梁210,纵梁220,容纳空间240,桌子250,沙发260;
44.框架310,连接面311,卡接壁312,抵接壁313,沟槽314,墙框310a,门框310b,玻璃框310c,密封条320,第一条形槽321,第一抵持部322,外盖330,第二条形槽331,第二抵持部332,第三抵持部333,卡接结构334,安装孔340,偏心扣350;
45.模板400,通用模板410,蜂窝板411,隔音条412,第一吸音层413,波峰面414,第二吸音层415,网孔钢板416,第一防护板417,板体4171,侧壁4172,第二防护板418,内饰板450,松紧带419,玻璃模板420,内饰板450,门板460,进气风机470,排气风机480,防尘盖481,装饰盖490;
46.密封隔音条500,腔体501,主体部510,第一壁体511,第二壁体512,第三壁体513,
第一段514,第二段515,密封面516,连接部520,柱体521,倒钩522,密封壁530,第一密封壁531,第二密封壁532。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50.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1.本技术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寂静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寂静间及其出风系统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寂静间,包括安装模块、门板460和出风系统,安装模块包括双端限位连接件100、多个框架310和多个模板400,多个框架310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横梁210和沿纵向设置的纵梁220,双端限位连接件100侧部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用于与横梁210和纵梁220可拆卸连接,模板400连接于框架310,框架3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相邻的框架310相互拼接且相邻的框架310的接缝处连接有密封条;双端限位连接件100、框架310和模板400共同搭建形成内部具有容纳空间240的间室,间室具有一侧开口的门框310b;门板460一侧铰接于门框310b,能够相对门框310b转动以切换开门状态和关门状态;出风系统设置于安装模块上,将容纳空间240连通于外界,用于对容纳空间240进行进气和排气,实现间室内的空气循环,可供人员在容纳空间240内进行相关活动。其中,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的两个连接部可用于连接框架310和框架310,因此,框架310和双端限位连接件100可单独包装运输至设定地点后现场搭建,模板400连接于框架310,相邻的框架310的接缝处通过密封条密封连接,由此实现接缝处的良好密封隔音。
53.参考图3,为便于说明,图3中采用箭头表示气流方向,波浪线表示气流;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系统包括进气模块和排气模块,该进气模块包括若干进气风机470,排气模块
包括排气风机480,由此,进气风机470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引入寂静间内部的容纳空间240内,而排气风机480用于将容纳空间240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外界,由此实现空气循环。具体的,进气风机470可设置于安装模块的中下部,例如,可设置在安装模块侧部模板400的靠近底部的位置或设置于底部的模板400上,排气风机480设置于安装模块的中上部,例如,可设置在安装模块侧部模板400的靠近顶部的位置或设置于顶部的模板400上,由此,外界空气可从下半部或底部进入容纳空间240,然后从上半部或顶部排出,有助于在容纳空间240内形成对流,从而提高空气循环效率。参考图1和图2,排气风机480设置于安装模块的顶部的模板400时,排气风机480的外部还设置有防尘盖481,能够有效防尘并避免异物从上部落入排气风机480而影响风机运行。
5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双端限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双端限位连接件的端部平面示意图,参照图4至图6,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的连接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120,凹槽120用于容纳框架310的端部。凹槽120具有底壁121和自底壁121的表面凸起的第一槽壁122和第二槽壁123,该第一槽壁122和第二槽壁123能够对容纳于凹槽120内的框架310的端部的两侧进行限位。第二槽壁123凸起的高度小于第一槽壁122凸起的高度,第一槽壁122朝向第二槽壁123的侧面用于朝第一方向抵持框架310的端部,第二槽壁123的远离底壁121的端部用于朝第二方向抵持框架310的一个侧面,其中第一方向为待连接的框架31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框架310的长度方向,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于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由此,凹槽120的第一槽壁122和第二槽壁123分别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对框架310进行限位,从而第一槽壁122和第二槽壁123处形成了双端限位点125,第一槽壁122、第二槽壁123起到和框架310相互支撑的作用,有效防止模板400变形,保障稳固度。
55.参考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还设置有抵持端130,沿连接部的长度方向,抵持端130相对凹槽120的端面下凹设定距离,抵持端130用于沿连接部的长度方向抵持框架310的另一个侧面,抵持端130位于第二槽壁123的远离第一槽壁122的一侧,可避免干涉凹槽120。从而,抵持端130与第一槽壁122、第二槽壁123一同限定框架310的沿框架310的端部和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的位置,实现框架310的有效固定,便于装配时的定位,并实现框架310的有效支撑,以防变形。抵持端130可通过在连接部的设定区域以去除材料的方式形成,也可通过连接的方式将结构件连接于连接部从而在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形成连接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壁121上设置有卡槽124,底壁121用于朝向第二方向抵持框架310的端部,卡槽124用于与框架310的端部的卡接结构334卡接,由此实现框架310的端部定位连接。
5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安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参考图7和图8,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用于装配框架310时,凹槽120的第一槽壁122和第二槽壁123分别抵持框架310的端部的和侧面,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对框架310进行限位。如图5所示,以装配在安装模块的左上角的双端限位连接件100为例,连接部的朝向下的凹槽120的第一槽壁122能够沿框架310的长度方向抵持框架310的左端,第二槽壁123能够抵持框架310的上侧,第一槽壁122和第二槽壁123处形成双端限位点125,从而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有效防止模板400变形,保障稳固度。上述一些实施例的双端限位连接件100还设置有有抵持端130,装配时抵持端130能够抵持框架310的后侧,由此从三个方向限制框架310的位置,为框架310提供有效的定位和支撑。
57.图9和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的另一种应用,其中,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端限位连接件100与底部框架310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参考图9和图10,上述实施例的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用于装配框架310时,凹槽120用于容纳框架310的端部,其中,凹槽120的底壁121还设置有卡槽124,框架310的端部对应具有卡接结构334(例如卡扣),装配时,框架310的端部抵持底壁121并将卡接结构334卡入卡槽124中,由此实现框架310的端部定位连接。如图7所示,以装配在安装模块底部左端的双端限位连接件100为例,连接部的朝向右的凹槽120用于容纳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框架310的端部,该凹槽120的底壁121上的卡槽124可与该框架310的端部的卡接结构334卡接,从而定位连接。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按照上述方式装配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模板400的框架310,框架310的下端抵持于凹槽120的第一槽壁122的上侧表面,框架310的左侧面抵持于凹槽120的第二槽壁123的右侧端部。在具有抵持端130的双端限位连接件100中,框架310的后侧面能够抵持于抵持端130的端面,从而起到有效的限位和支撑作用。另外,该凹槽120的第一槽壁122和第二槽壁123也可用于对该框架310的端部的上下两侧进行抵持限位。
58.参考图5和图6,还可以在第二槽壁123的远离第一槽壁122的一侧增设若干抵持壁140,抵持壁140平行于第二槽壁123,且与第二槽壁123的背离底壁121的一端平齐,抵持壁140可以沿框架310的长度方向在第二槽壁123的远离凹槽120的一侧抵持待连接的框架310的侧面,能够为框架310的侧面提供进一步的支撑,有助于提高模板400的稳固性和防变形能力。
59.两个连接部分别用于定位不同的模板400的框架310,两个连接部的凹槽120分别用于容纳不同的框架310的端部。从而在实际应用时,可用于框架310之间的连接处对相交的框架310进行固定连接。其中,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的两个连接部可呈直角分布,凹槽120设置于两个连接部形成的夹角的内侧,两个第一槽壁122相互垂直,因此,该双端限位连接件100可用于安装模块的直角边处进行连接,用于定位连接相互垂直的框架310。两个第一槽壁122的远离底壁121的一端相互连接,可增强第一槽壁122的强度。
60.参考图5和图6,上述实施例中的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的两个连接部的外壁160相互连接,且两个第一槽壁122的夹角处连接有加强筋150,加强筋150连接于外壁160,由此进一步增强第一槽壁122的强度,在第一槽壁122抵持于框架310的端部时,加强筋150和外壁160能够分担一部分的受力,保障第一槽壁122的强度。另外,两个连接部的外侧具有圆弧形的外壁160,使得拐角的过渡更加圆滑美观。
61.上述实施例的双端限位连接件100,可为铝材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成的一体式结构的型材,或者,两个连接件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
62.由上述可知,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的连接部能够对模板400的框架310进行限位和支撑,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模板400变形,因此,该安装模块能够用于装配模板400,并能够有效保障框架310连接的稳固度。安装模块的直角接角处通过双端限位连接件100连接,且该连接于接角处的双端限位连接件100具有两个上述的连接部,由此实现接角处各框架310、框架310的定位、支撑和连接,便于模板400组装时的定位,从而有助于寂静间的快速装配。
63.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通用模板41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通用模板4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的通用模板410的
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参考图11至图13,在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中,模板400包括通用模板410,设置于安装模块的顶部、底部、侧部的至少之一。通用模板410包括依次层叠的蜂窝板411、隔音条412、第一吸音层413、第二吸音层415和网孔钢板416,蜂窝板411的背离第一吸音层413的一侧包覆有第一防护板417,蜂窝板411、第一吸音层413和第二吸音层415挤压于第一防护板417和网孔钢板416之间。其中蜂窝板411、隔音条412具有隔音作用,第一吸音层413、第二吸音层415具有吸音的作用,从而通用模板410覆盖该中空部并与框架310结合形成具备隔音性能的侧板,可应用于隔音设备、设施的装配。
64.本实施例中,通用模板410设置于框架310的中空部内,框架310起到了支撑和防护作用,有助于通用模板410的稳定安装,通用模板410的边沿分别对应连接于框架310,能够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并且,通用模板410包括位于两侧的防护板和网孔钢板416,具有防振作用,提高通用模板410的强度,从而保证二者之间的蜂窝板411、隔音条412、第一吸音层413和第二吸音层415的稳定性。使用过程中,可以网孔钢板416朝内、蜂窝板411朝外的方式安装,蜂窝板411具有防振和隔音的作用,能够增加通用模板410的防振性能,外部声音通过蜂窝板411隔音,内部声音通过第二吸音层415和第一吸音层413吸音,由此实现内部和外部声音的过滤和阻隔。
65.参考图11和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护板417包括板体4171和侧壁4172,板体4171覆盖蜂窝板411的表面,侧壁4172包覆于蜂窝板411的边沿,由此能够实现蜂窝板411的防护,并且,能够通过第一防护板417与框架310连接,避免损伤蜂窝板411。隔音条412可挤压或粘附于蜂窝板411和框架310之间,可对蜂窝板411和框架310之间的缝隙有效地隔音。
66.参考图11,在上述实施例中,蜂窝板411的朝向网孔钢板416的一侧还可包覆有第二防护板418,由此,蜂窝板411的两侧均具有防护板,进一步增强蜂窝板411的稳定性。隔音条412可挤压或粘附于第二防护板418和框架310之间,可对第二防护板418和框架310之间的缝隙有效地隔音。
67.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防护板417可由覆膜板或mec板制成,第二防护板418也可以由覆膜板或mec板制成,覆膜板是在基材表面用功能性的膜层涂覆专业粘合剂后复合而成,具有防水性、防火性、优良的耐久性(耐候性、耐蚀性、耐化学性)和抗污能力,广泛应用于建材中,常见的有覆膜钢板、覆膜铝板等等。mec板是一种具有耐磨、抗刻划、耐高温、易清洁、耐酸碱等优点的复合型饰板。第一防护板417和第二防护板418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根据实际的生产和装配需求进行合理选择。隔音条412的材料可选用eva材料,具有柔软性好、隔音、防震、防滑、抗压力性强的特点。
68.参考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吸音层413的材料选用波峰吸音棉,且具有波峰面414的表面朝向网孔钢板416的一侧,波峰吸音棉为常用的吸音材料,其一侧具有波峰结构的波峰面414,波峰吸音棉对高频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通用模板410的第一吸音层413采用波峰吸音棉可以吸收高频声音。另外,波峰吸音棉还具有较好的缓冲振动的作用,同时具有阻燃的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具备防振、防火能力。
69.参考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吸音层415的材料选用防火吸音棉,防火吸音棉为常用的吸音材料,具有吸引率高、隔音性和耐火性能好的特点,通用模板410的第二吸音层415采用防火吸音棉可以吸收低频声音,且具有较好的防火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通用
模板410的第一吸音层413和第二吸音层415分别采用波峰吸音棉和防火吸音棉,防火吸音棉位于波峰吸音棉的具有波峰面414的一侧,由此,能够保证较好的防火性能,并且可吸收高频、低频声音,保障隔音效果。松紧带419连接于网孔钢板416,第二吸音层415通过松紧带419的作用贴附于网孔钢板416的内壁,可对敲击声进行吸音/消音,由此防止敲击声通过网孔钢板416传出。
70.参考图1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模块还包括内饰板450,内饰板450可拆卸地安装于通用模板410的内侧,起到内部装饰的作用。具体而言,内饰板450上设置有卡扣,通用模板的内侧设置有弹扣,卡扣与弹扣卡接,其中,内饰板450的材料可选用防菌布,防菌布是常见的内饰材料,由织物纺织而成,通过织物中的药物实现抗菌功能。内饰板450采用防菌布制成,具有抗菌和抑制细菌繁殖的功能,从而有效避免异味产生。当然,内饰板450也可以采用其他用于内饰的基布或墙布等等。
71.参考图12和图13,在一些实施例的防振隔音侧板中,通用模板410的至少第一防护板417和网孔钢板416连接于框架,第一吸音层413和第二吸音层415压紧于第一防护板417和网孔钢板416之间,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并且,框架310能够形成结实的安装结构,从而能够保证通用模板410各组成部分的稳定性。
72.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振隔音侧板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可应用于多种隔音设备、设施当中,能够对内、外的声音进行隔音、消音。
73.其中,网孔钢板416朝内,蜂窝板411朝外,由此,外部声音向内传播时,大部分声音将被蜂窝板411阻隔过滤,而内部声音向外传播时,大部分声音将被第二吸音层415和第一吸音层413吸附消音,能够对合围在内部的容纳空间240进行隔音。该容纳空间240可供使用者在内部进行相关的活动,例如会谈、娱乐等等,通用模板410的隔音作用,能够对容纳空间240内产生的声音进行消音,避免声音传播到外部,并且,能够对外部的声音进行隔音,避免外部声音影响容纳空间240内的活动,由此形成相对隔绝的寂静间。并且由上述可知,该通用模板410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能够有效防振,通用模板410通过框架310可拆卸地连接于双端限位连接件100,从而能够实现快速拆装,便于寂静间的装配。
74.在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中,模板400还包括玻璃模板420,玻璃模板420设置于安装模块的前侧和/或后侧,通用模板410设置于安装模块的左侧、右侧、顶部和底部。
75.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相邻的框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4,在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中,框架310具有连接面311和安装面,连接面311延伸出卡接壁312,卡接壁312用于装设密封条320,安装面用于安装模板400。密封条320设置有一侧开口的第一条形槽321,相邻的两个框架310的连接面311相贴靠,且卡接壁312位于同一侧,因此,密封条320通过第一条形槽321的卡扣套接于相邻两个卡接壁312的外部,由此,实现密封条320的安装,并对相邻框架310的接缝进行有效的密封隔音。第一条形槽321的相对的两个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抵持部322,两个卡接壁312的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抵持于第一抵持部322,由此增大第一抵持部322与卡接壁312间的摩擦以保持密封条320的稳定安装。
76.密封条320的外部还套设有外盖330,外盖330设置有一侧开口的第二条形槽331,外盖330能够通过第二条形槽331的开口套设于密封条320的外部,密封条320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条形槽331内,且第二条形槽331的槽口设置有第二抵持部332,第二抵持部332抵持于
密封条320的外部两侧,由此增大第二抵持部332与密封条320间的摩擦以保持外盖330的稳定安装。第二抵持部332可由第二条形槽331的槽口处向内收口形成。
77.由此,基于上述框架310及其连接结构,相邻两个框架310通过连接面311相互贴靠时,卡接壁312可用于装配密封条320,密封条320外部再套设外盖330,从而实现框架310间的连接和缝隙的密封隔音。密封条320可采用常规的用于制成密封胶条的橡胶材料制成,由此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较好地贴靠卡接壁312的外表面。
78.图15至图17提供了框架310的几种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4至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310的卡接壁312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面311,另一端向背离连接面311的方向延伸,相邻的卡接壁312的相互背离的一侧之间的距离,自卡接壁31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例如,卡接壁312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倾斜,或卡接壁312相互背离的一侧表面呈外凸的弧面,因此,相邻的卡接壁312能够在靠近连接面311的一端收口,密封条320套设于相邻的卡接壁312的外侧时,第一抵持部322能够抵持卡接壁312的收口端外壁,从而增强密封条320连接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322倾斜设置于第一条形槽321的槽壁上,且朝向背离第一条形槽321的槽口方向延伸,形成倒钩结构,能够有效防脱。图14示出的实施例中,密封条320的第一条形槽321内设置有两对第一抵持部32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条形槽321的槽壁上可以设置多对第一抵持部322,根据第一条形槽321的深度、卡接壁312的延伸长度以及其他安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79.参考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盖330的第二条形槽331的内壁设置有第三抵持部333,第三抵持部333抵持于密封条320。外盖330安装于密封条320后,通过第二抵持部332抵持密封条320的底壁的外部,从而进一步实现密封隔音,并且也有助于外盖330的稳定安装。
80.参考图14至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310上还设置有抵接壁313,抵接壁313位于卡接壁312的旁侧,并且相邻两个框架310的抵接壁313合围形成外侧开口的沟槽314,并将卡接壁312和密封条320合围于沟槽314内,外盖330封堵沟槽314的开口,由此能够避免外盖330外凸,从而保证框架310的连接处具有平整的外观。
81.参考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310可具有相互垂直的多个连接面311,各连接面311分别延伸有卡接壁312。不同的连接面311可用于在不同方向与另一框架310连接,详见后文实施例。
82.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安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模块的沿横向剖视的示意图,图20至图22为图19中部分连接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参考图17至图22,安装模块包括双端限位连接件100和多个框架310,多个框架310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横梁210和沿纵向设置的纵梁220;双端限位连接件100呈长条状,侧部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连接有横梁210和纵梁220;框架3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相邻的框架310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框架连接结构进行拼接,框架310用于连接模板400。本实施例中,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用于连接框架310的两端,相邻的框架310之间采用上述的连接结构,实现框架310间的连接和缝隙的密封隔音,形成组装方便且有效隔音的安装模块。
83.其中,安装模块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框架310进行连接,可参考图15至图16,为便于说明,按安装位置的不同将多种框架310分为玻璃框310c(图15)、门框310b(图16)和墙框310a(图17)。其中,门框310b上还设置安装孔340,用于安装密封隔音条500,以便在关门时
对门缝进行密封隔音;墙框310a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面311,可用于在不同方向连接相邻的墙框310a或玻璃框310c,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参考图17、图19和图20,安装模块的左右两侧可用于装配通用模板410,拼接处的框架310可采用墙框310a与墙框310a的其中一个连接面311相连接,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形成的转角处可采用墙框310a和玻璃框310c连接,玻璃框310c连接墙框310a的另一连接面311。参考图15、图16、图19和图19,安装模块的前侧可以设置玻璃模板420和门板460,拼接处可采用门框310b和玻璃框310c连接。参考图15、图17、图19和图22,前侧的玻璃模板420和左侧或右侧的通用模板410的拐角处的框架连接结构可采用墙框310a和玻璃框310c连接,墙框310a上可安装偏心扣350,通过扭转偏心扣350可将外盖330压紧于墙框310a上。由此,能够实现安装模块的快速装配。基于此,模板400中,通用模板410和玻璃模板420可以位置互换,提高了寂静间模板400的互换性,从而便于组装。
84.同时参考图4、图5和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前文可知,双端限位连接件100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部,连接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120,凹槽120用于容纳框架310的端部。凹槽120具有底壁121和自底壁121的表面凸起的第一槽壁122和第二槽壁123,该第一槽壁122和第二槽壁123能够对容纳于凹槽120内的框架310的端部的两侧进行限位。从而第一槽壁122和第二槽壁123处形成了双端限位点,第一槽壁122、第二槽壁123起到和框架310相互支撑的作用,有效防止模板400变形,保障稳固度。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部能够用于在纵横交会的拐角处连接纵梁220和横梁210。
85.在一些实施例的寂静间中,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的端部可设置拼接部,例如卡接结构等,相邻的安装模块之间,各安装模块的双端限位连接件100通过拼接部相互连接,由此实现多个安装模块的拼装,由此能够安装架的实际的空间的大小选择安装模块的数量,实现模块式安装,便于拆装运输以及现场搭建。安装模块的外侧设置装饰盖490(参考图1),用于封盖双端限位连接件100的端部和框架310,从而保证寂静间外观整洁、美观。装饰盖490可通过偏心扣350(参考图22)与框架310连接,结构简单且组装方便。多个模板400可包括分别设置于安装模块的不同位置的模板,例如,安装于门框310b的门板460、安装于两侧的通用模板410和安装于前侧和/或后侧的玻璃模板420等等。这些模板400可拆卸地连接于框架310或双端限位连接件100并合围形成容纳空间240,模板400的两端连接于双端限位连接件100,模板400的两侧连接于框架310,相邻框架310之间的接缝处并采用上述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模块式安装架实现安装模块的拼装式增减,由此,寂静间可根据需求进行安装模块的组合,从而实现内部容纳空间240的增减,以灵活适应多种场合。
86.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密封隔音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21和图23,参考图23和图21,寂静间的密封隔音条500设置于门框310b上,用于在门板460和门框310b之间密封隔音。密封隔音条500由软性材料制成,软性材料可以选用密封部件常用的橡胶。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隔音条500包括主体部510、连接部520和两个密封壁530,其中,主体部510具有侧壁,该侧壁围设形成腔体501,连接部520连接于主体部510的一个侧壁的外壁,用于连接门框310b,两个密封壁530间隔设置于连接部520的对侧,并连接于主体部510的侧壁的外壁。两个密封壁530分别用于贴靠门板460的两侧。因此,由软性材料制成的密封隔音条500,能够在关门时,由门板460挤压而适应性变形,从而包裹门板460,实现门板460和门框310b之间的密封隔音,另外,上述的两个密封壁530能够在关门时分别贴靠门板
460的两侧,进一步对门框310b和门板460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从而提升隔音效果。
87.参考图23和图21,在一些实施例的密封隔音条500中,主体部510的侧壁包括第一壁体511,第一壁体51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壁体512,两个第二壁体512的背离第一壁体511的侧边连接于第三壁体513,因而,第一壁体511、第二壁体512和第三壁体513围设形成上述的腔体501,在关门时,门板460的挤压使主体部510,从而使得腔体501变形,由此能够适应性地包裹门板460边沿。连接部520连接于第一壁体511的外壁,密封壁530连接于第三壁体513或连接于第三壁体513于第二壁体512的连接处,因此,主体部510变形的同时,主体部510的上述第二壁体512和/或第三壁体513带动密封壁530摆动,从而两个密封壁530分别朝向门板460的两侧贴靠,实现进一步的密封隔音。
88.多个壁体的设置能够使主体部510具有较佳的变形能力,并且,连接部520和密封壁530设置于对侧,能够保障密封隔音条500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关门时间隔设置的两个密封壁530所在的位置能够分别包裹门板460的两侧。或者,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主体部510的侧壁也可以呈圆筒状,连接部520和密封壁530设置于主体部510的对侧,关门时门板460挤压圆筒状的主体部510侧壁,也能够使得腔体变形进而使侧壁包裹门板460的边沿,并且,密封壁530也可以随主体部510的变形而摆动,从而分别贴靠于门板460的两侧,达到进一步的密封效果。
89.参考图23和图21,在一些实施例的密封隔音条500中,第一壁体511的外壁具有密封面516,该密封面516呈平面结构,能够较好地贴合门框310b,两个密封壁530相对密封面516朝向同一侧倾斜,具体在安装时,密封壁530朝向远离门框310b的外部倾斜,能够避免关门时门板460挤压密封壁530而使密封壁530折叠,造成门板460闭合不到位,或者密封不严密的问题。朝向门框310b外部倾斜的密封壁530,在主体部510被门板460挤压的同时,能够随主体部510的变形而向内摆动,从而包裹门板460。
90.参考图23,在上述实施例的密封隔音条500中,第三壁体51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514和第二段515,第一段514呈向腔体501内部凹陷的弧形,由此,门板460挤压主体部510时第一段514能够便于向腔体501之内弯曲变形。第一段514连接于一个第二壁体512,第二段515连接于第一段514和另一个第二壁体512,由此,第三壁体513形成具有一段弧形的异形结构,能够在弧形的第一段514弯曲变形的同时,带动第三壁体513的其他位置同步摆动,由此带动密封壁530摆动,具有内凹弧形结构的异形壁体,相比于直壁或外凸的圆弧壁,更易于向内挤压变形以包裹门板460的边沿,同时也更易于带动密封壁530朝门板460两侧合拢摆动。
91.参考图23,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两个密封壁530分别为第一密封壁531和第二密封壁532,第一密封壁531可连接于第一段514和一个第二壁体512的连接处,第二密封壁532可连接于第一段514和第二段515的连接处,由此,随着上述的弧形的第一段514的弯曲,第一密封壁531和第二密封壁532能够顺势向内合拢,从而贴靠门板460以实现进一步的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壁531相对于第二密封壁532更远离所述门框310b围成的开口,第一密封壁531相对于密封面516的倾斜角度为α,第二密封壁532相对于密封面516的倾斜角度为β,其中:α<β,由此,在关门时,第一密封壁531能够避让门板460,以免被门板460挤压而发生折叠。
92.参考图23,在实施例的密封隔音条500中,连接部520包括柱体521和突出于柱体
521外壁的倒钩522,倒钩522朝向主体部510倾斜,门框310b上可设置用于连接该连接部520的安装孔,连接部520插设于该安装孔中时,倒钩522能够抵持于安装孔的孔壁,从而增大静摩擦,保证连接部520与门框310b连接的稳定性。
93.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隔音条500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可应用于多种隔音设备、设施当中。
94.门框310b上设置有安装部,密封隔音条500的连接部520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安装部,能够实现快速的拆装,便于更换。密封隔音条500的主体部510贴靠于门框310b,以实现密封,门板460的一侧铰接于门框310b,能够相对门框310b转动以切换开门状态和关门状态,门板460处于状态时,密封隔音条500能够由门板460的挤压而使主体部510适应性变形,从而包裹门板460,实现门板460和门框310b之间的密封隔音,并且两个密封壁530能够分别贴靠门板460的两侧,从而进一步提升隔音效果。
95.参考图21,安装部可包括多个安装孔340,连接部520可包括柱体521和突出于柱体521外壁的倒钩522,倒钩522朝向主体部510倾斜,安装孔340的内径不大于倒钩522的最大外径,由此,连接部520可插设于该安装孔340中,倒钩522能够抵持安装孔340的孔壁,从而增大静摩擦,保证连接部520与门框310b连接的稳定性。
96.由上述可知,本技术实施例的寂静间能够在关门时,由门板460挤压密封隔音条500而使主体部510适应性变形,从而包裹门板460,实现门板460和门框310b之间的密封隔音,并且连接于主体部510的两个密封壁530,能够在关门时分别贴靠门板460的两侧,从而提升隔音效果,能够满足较高的隔音要求,从而能够应用于多种具有隔音需求的场合,内部的容纳空间240能够容纳多人使用,例如寂静间可应用于私密谈话、会议、娱乐等等。
97.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寂静间的前视图,同时参考图2图7和图24,在一些实施例中,寂静间还包括桌子250、椅子或沙发260,以供人们在容纳空间内进行会议、交谈等。
98.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的中,寂静间还可包括控制模块(未图示)、环境检测模块(未图示)和环境调节模块(未图示)。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容纳空间240内的环境,得到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环境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环境信息,并根据环境信息输出环境控制指令;环境调节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环境控制指令,并根据环境控制指令调节容纳空间240内的环境。
99.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其中,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容纳空间240内的湿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容纳空间240内的温度,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容纳空间240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环境调节模块可以选择新风机或者空调等等。例如,选择新风机,则该新风机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环境控制指令,并根据环境控制指令调节容纳空间240内的环境。新风机可以设置为低中高三个档位再加关闭的模式,也可以是其他的模式。当环境检测模块检测到容纳空间240内的环境信息出现异常,如:温度过高或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则新风机以高挡位转动。当然,新风机也可以是一些其他设置,在此不一一举例进行说明,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新风机具体设置进行修改。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寂静间还可包括照明模块(未图示)和感应模块(未图示)。其中,照明模块设置于容纳空间240内,感应模块用于采集容纳空间240内的目标采集信号,控制
模块与感应模块相连,用于接收并根据目标感应信号控制照明模块。
101.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模块还可包括人体传感器和照度传感器。人体传感器用于采集容纳空间240内的人体感应信号,照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容纳空间240内的光线强度信号。
102.具体地,人体传感器和照度传感器可以一体化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例如,使用吸顶式人体传感器,就能感应到人体存在状态,并且,该吸顶式人体传感器内置有照度传感器,能够感应到光线强度。人体传感器也可以使用红外传感器等。
103.当感应到容纳空间240内有人且光线强度信号低于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时,照明模块才亮灯;当容纳空间240的光线强度信号高于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时,即使人体传感器感应到人存在,照明模块也不会亮灯。
104.照明模块可以选择筒灯,该筒灯色温状态为4000k、暖白并且明暗可调。
105.在一些实施例中,寂静间还可包括模式切换模块(未图示)。控制模块还用于输出切换控制指令,模式切换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用于根据人体感应信号、会议状态和/或切换控制指令切换场景模式。
106.例如,当处于会议中时,模式切换模块将场景模式切换为会议模式;当检测到容纳空间240在5分钟之内都没有人存在,则将场景模式切换为离开模式等等。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寂静间还包括网络模块(未图示),网络模块设置于容纳空间240内,用于给容纳空间240提供网络,并管理容纳空间240内的网络连接设备。
108.具体地,网络模块包括路由器和网关。路由器的一端与网线连接,用于给容纳空间240提供网络,网关用于管理容纳空间240内的网络连接设备。
10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