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雨水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6607发布日期:2022-10-22 02: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方雨水斗,包括水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斗主体(1)底部设有出水管(2),所述的水斗主体(1)内设有虹吸腔(3),所述的出水管(2)内设有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自动开闭遮挡件(4),所述的虹吸腔(3)内设有可调式过滤出水组件(5),所述的可调式过滤出水组件(5)与自动开闭遮挡件(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水斗主体(1)上设有螺接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开闭遮挡件(4)包括设置于虹吸腔(3)内的中部隔盘(7),所述的中部隔盘(7)内设有空腔部(8),所述的中部隔盘(7)上设有可转动的多模式过滤转盘件(9),所述的多模式过滤转盘件(9)与空腔部(8)的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模式过滤转盘件(9)包括设置于中部隔盘(7)上的调节转盘(10),所述的调节转盘(10)与中部隔盘(7)相转动配合,所述的调节转盘(10)内设有若干过滤腔槽(11),所述的过滤腔槽(11)内设有可拆式过滤件(12),所述的过滤腔槽(11)与空腔部(8)的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式过滤件(12)包括设置于过滤腔槽(11)内的可拆式过滤网板(13),所述的可拆式过滤网板(13)与调节转盘(10)相卡接配合,所述的若干过滤腔槽(11)沿调节转盘(10)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部(8)包括设置于中部隔盘(7)内的若干连通空腔(14),所述的若干连通空腔(14)沿中部隔盘(7)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转盘(10)内还设有若干进水连槽(15),所述的若干进水连槽(15)沿调节转盘(10)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的进水连槽(15)与连通空腔(14)的位置相对饮且形状相配适,所述的进水连槽(15)与过滤腔槽(11)交错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隔盘(7)与水斗主体(1)之间通过连接块(16)相连,所述的调节转盘(10)上设有防晃连接圈板(17),所述的防晃连接圈板(17)延伸通入至水斗主体(1)内且防晃连接圈板(17)与水斗主体(1)相滑动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开闭遮挡件(4)包括设置于出水管(2)内的底部挡板(18),所述的出水管(2)上设有直线驱动器(19),所述的直线驱动器(19)的动力轴与底部挡板(18)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接部(6)包括设置于水斗主体(1)上的螺接板(20),所述的螺接板(20)内设有螺接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斗主体(1)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条(21),所述的若干加强筋条(21)相互平行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雨水斗。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斗主体,所述的水斗主体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的水斗主体内设有虹吸腔,所述的出水管内设有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自动开闭遮挡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螺接部与固定处进行螺接固定,拆装简单方便,雨水进入至水斗主体内,通过虹吸腔进入至出水管内,在排水过程中,可通过可调式过滤出水组件对雨水进行过滤,采用多模式可调节结构,可进行无遮挡排水模式、过滤式排水模式以及入口关闭模式的切换,实用性较强,自动开闭遮挡件可对出水管的排水口进行排水口径调整,分层排水控制,整体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较高。化程度较高。化程度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楠丰管道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8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