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室内侧施工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34035发布日期:2024-05-11 00:1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基于室内侧施工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平移,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室内侧施工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对于需要保护但影响城市建设规划的房屋,通常采用将房屋顶升后进行平移的方式将房屋移动至指定位置,近年来,房屋顶升技术已日渐成熟。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可采用不同的顶升技术,从而达到房屋抬高和平移的目的。

2、很多老建筑建造时采用了砖砌体结构,其基础采用大放角基础。对于该类型建筑,往往在顶升前,需要在其外墙两侧及内墙两侧后施工抬墙梁、夹墙梁和顶升抬梁的混凝土结构,作为顶升结构。该类结构施工时室内外的施工场地需求较大。且顶升结束后,需要进行大范围的切割,将后施工的顶升结构进行拆除,满足室内外的使用功能,施工工序繁琐,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还会对老建筑的原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室内侧施工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老建筑顶升时所需施工空间大、工序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室内侧施工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老建筑顶升时所需施工空间大、工序繁琐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基于室内侧施工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拆除老建筑的室内原首层楼板;

5、步骤2:配筋混凝土楼板,作为老建筑顶升的基础;

6、步骤3:在老建筑的室内侧施工顶升结构,顶升结构位于基础结构的上方且固定于老建筑的砌体砖墙上;

7、步骤4: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包裹顶升结构的第三杆件;

8、步骤5:在基础结构上间隔布置多个顶升仪器,多个顶升仪器的顶伸端分别抵接在混凝土的底面上;

9、步骤6:通过多个顶升仪器向上顶升老建筑,并通过垫块支撑老建筑,使其临时静止,即可对房屋进行平移。

10、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

11、步骤3.1:在基础结构上方的砌体砖墙上,间隔凿除若干条第一砖缝;

12、步骤3.2:在凿除的若干条第一砖缝内对应置入若干条第一杆件,若干条第一杆件沿老建筑的室内侧环向间隔布置;

13、步骤3.3:继续凿除每相邻两条第一砖缝之间的第二砖缝,第一砖缝与第二砖缝交替连接形成环向砖缝,使位于环向砖缝上方和下方的砌体相互分离;

14、步骤3.4:在凿除的第二砖缝内对应置入第二杆件,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交替设置并依次连接形成环形杆件结构;

15、步骤3.5:在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杆件和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杆件之间设置第三杆件,使第三杆件在环形结构内形成网状支撑架;

16、步骤3.6: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连接成整体的顶升结构。

17、所述的第一杆件的长度与第一砖缝的长度相当,第一杆件的截面呈l形结构,l形结构的水平段匹配插入至第一砖缝内,l形结构的竖直段贴合在老建筑的砌体砖墙的内壁上,将第一杆件水平段上方和下方的砌体砖块分隔。

18、所述的第二杆件的长度与相邻两根第一杆件的间距一致,第二杆件的截面与第一杆件的截面一致。

1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由于施工了顶升结构,通过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形成的环形杆件结构对老建筑提供承托,同时在环形杆件结构内侧安装第三杆件,作为顶升作用点,从而便于千斤顶等顶升仪器将老建筑进行顶升,只需在老建筑的室内侧施工顶升结构,所需的施工空间小,不受老建筑外部的环境影响,易于施工。

21、2、本发明由于施工了顶升结构,在砌体砖墙的砖缝处进行凿除并置入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将位于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水平段上方和下方的砌体砖块隔开,从而能够通过顶升仪器将顶升结构上方的老建筑结构向上顶升,砖缝凿除位置位于砌体砖墙的下部,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老建筑的外墙结构,对老建筑的破坏范围最小。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室内侧施工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室内侧施工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室内侧施工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杆件的长度与第一砖缝的长度相当,第一杆件的截面呈l形结构,l形结构的水平段匹配插入至第一砖缝内,l形结构的竖直段贴合在老建筑的砌体砖墙的内壁上,将第一杆件水平段上方和下方的砌体砖块分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室内侧施工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杆件的长度与相邻两根第一杆件的间距一致,第二杆件的截面与第一杆件的截面一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室内侧施工的房屋顶升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拆除老建筑的室内原首层楼板;步骤2:配筋混凝土楼板,作为老建筑顶升的基础;步骤3:在老建筑的室内侧施工顶升结构,顶升结构位于基础结构的上方且固定于老建筑的砌体砖墙上;步骤4: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包裹顶升结构的第三杆件;步骤5:在基础结构上间隔布置多个顶升仪器,多个顶升仪器的顶伸端分别抵接在混凝土的底面上;步骤6:通过多个顶升仪器向上顶升老建筑,并通过垫块支撑老建筑,使其临时静止,即可对房屋进行平移。本发明涉及建筑平移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老建筑顶升时所需施工空间大、工序繁琐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董睿,周煌松,杨金龙,董浩浩,张正洪,张世阳,王硕,刘钦,林文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