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安瓿机拉丝部件异形轴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22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安瓿机拉丝部件异形轴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安瓿机拉丝部件异形轴导向机构构。
目前,卧式安瓿生产线成形机拉丝部件的导向机构由固定轴、轴套、键、控制轮和连接座组成,在固定轴上设有一键槽,通过特制的“T”形键与轴套联接,运动时靠键槽及“T”形键导向。这种“T”形槽导向机构存在以下缺点,即结构复杂,运动不灵活、不精确、易卡、磨损快,维修不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安瓿机拉丝部件异形轴导向机构,该机构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上述诸多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这种卧式安瓿拉丝机异形轴导向机构由轴、轴套、控制轮和连接座组成,其特征在于一个其横截面呈曲线和折线的组合形或者呈折线形的轴和一个与轴相匹配的轴套。轴套的外圆周上通过联接件分别与控制轮和连接座固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实用新型C-C剖视图,其中图2为D形轴导向方式;图3为扁形轴导向方式;图4为六棱柱导向方式;图5为方轴导向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附
图1-5,本实用新型卧式安瓿机拉丝部件异形轴导向机构,由轴1、轴套2、控制轮3和连接座4组成。其特征在于一个其横截面呈曲线和折线的组合形或者呈折线形的轴1和一个与轴相匹配的轴套2。当轴1之横截面呈“D”形时,与之相匹配,轴套2的内孔也呈“D”形;同理,当轴1的横截面分别呈扁形、六棱形、方形时,与之相匹配,轴套2的内孔也分别设为扁孔、内六方和方孔,这样便可使轴套及相联接的控制轮和连接座灵活、精确的在轴上往复滑动而不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导向精度高,运动灵活,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维修性能好等特点,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还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5.寿命长,寿命是普通灯的10倍,长边10000小时。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电子高光效插接型节能灯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电子高光效插接型节能灯灯管起辉后的等效电路图,其中Lo、Co组成串联谐振电路;Lo是脉冲变压器B和电感L的等效电感;RL是电感直流电阻,RH是灯丝等效电阻,C0是C7C8串联值;CT是灯管等效电容;RT是灯管等效直流电阻;并且应该知道,灯管未起辉时,CTRT未接入。
下面结合
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市电220V经保险Bx接入由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电容C1、C2作滤波用,经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直接供给三极管BG1、BG2、R1、R2和D5,R3、、R4和D6分别构成三极管BG1和BG2的偏值电路,C5C6起耦合隔直流作用,B为脉冲变压器,电容C4并接在交流输出端,用以改变善波形,电感L和电容C7、C8组成串联谐振回路,C9从隔直作用来说可不用,但针对UH型灯管的特性,用来改善灯的起辉特性,电阻R起过载保护作用。
由于晶体管的离散特性,设电流一接通,BG1先导通,电流经BG1、B的1、2、L、C9灯丝1、2、C7、C8灯丝3、4最后经C2流回电源负端,由于B的5、6极性的作用,这个电流使BG1更加导通,而BG2由于B的3、4极性相反,使BG2更加截止,很快使B1入饱和,BG2完全截止,这时谐振回路里电容的充电电流开始减小,这一减小趋势的变化在脉冲变压器B的次级5、6间产生减小的电压,使BG1电流减小,相反由于B的极性不同,使BG2基极电压升高,BG1电流的减少,使上述变化过程加速很快使BG1截止,BG2开始导通,这时谐振回路电容反方向充电,周而复始形成自激振荡,由于L、C7、C8串联谐振的作用,在C7、C8的二端产生约三倍的电流(直流)电压,使灯管起辉,由于灯管参数的加入振荡频率将由原来的40KHz降至30KHz左右,灯管二端,也即C7、C8二端电压降至灯管工作端电压约100V左右。
此后,灯管的电流主要取决于电感L的值(电感量)和灯管本身的特性。灯管与灯头联接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插接型式。
上述电路是13WUH型灯用的电子镇流器电路,但是应该明白,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不仅限于此,任何不超出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变动都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安瓿机拉丝部件异形轴导向机构,由轴、轴套、控制轮和连接座组成,其特征在于一个其横截面呈曲线和折线的组合形或者折线形的轴1和一个与轴相匹配的轴套2。
专利摘要一种卧式安瓿机拉丝部件异形导向机构,由轴、轴套、控制轮和连接座组成,其特征在于一个其横截面呈曲线和折线的组合形或者呈折线形的轴1和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轴套2。克服了原“T”型槽导向机构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导向精度低,运动不灵活及维修不便等缺点。
文档编号C03B23/00GK2104864SQ9123015
公开日1992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29日
发明者袁明宪, 傅康龄 申请人: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重庆轻工业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