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保温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90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墙体保温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复合板,特别是一种用于房屋建筑墙体的保温复合板。
目前,建筑行业主要采用墙砖和某些建筑材料作为内、外墙(还包括隔墙、阳台隔板、屋面板等)的墙体材料。这些材料有些较重,安装不方便;有些保温、隔热、隔音、防潮等性能差,因此迫切需要新型的建筑材料。近期人们研制开发了一些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如中国专利CN98229674.6号公开了一种轻质复合板,其由以自熄型聚苯乙烯泡沫板做成的芯层周边复合有前强度层、后强度层、左侧强度层、右侧强度层,前、后、左、右强度层采用水泥、河沙、高分子聚合物和抗碱玻纤布组成。在芯层前后面上分别有横槽沟和与横槽沟相交的数条垂直槽沟。在复合板上有数个连通前、后强度层的连通孔。在复合板两对应侧壁上有凹槽,和与凹槽嵌合的凸部。两复合板分别通过其上的凹槽、凸部嵌合连接而成。该技术虽具有重量轻,有利于缩小梁、柱的体积,节省钢筋和水泥,工程造价低,保温隔热隔音等优点,但其制造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安装使用不方便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制造工艺简单,造价更低,保温隔热、隔音防振、防潮防水等性能较高的建筑墙体保温复合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墙体保温复合板,包括墙体面层和由聚苯乙烯泡沫制作的芯层,其特征在于所说墙体面层为上下两层的上、下墙体面层1,它们的中间设置加强板层3,并在加强板层3与上、下墙体面层1之间分别设置芯层4和加强筋6,同时,在墙体保温复合板的上部一侧和下部与之相反的另一侧分别设置安装接口2,如图3所示结构,另外还有一种插槽式的安装接口2,如图6所示。
所说的上、下墙体面层1、加强板层3和加强筋6由氯氧水泥加玻璃纤维进行整体成形,


图1-8为内墙墙体保温复合板。
本技术制造加工时,可根据用户要求的尺寸规格生产,通常内墙可按墙体的高度生产。安装使用时可按施工图纸在墙体设置部位放好线,把安装接口2处刮上粘接剂进行粘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结构强度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保温隔热,高强轻质体薄,防水防潮,耐火易加工,可工厂化模具生产,平整度高,不用刮大白等直接上涂料或贴壁纸,增加使用面积6-10%以上等特点。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墙体(内墙)结构的主、俯、右视图;图4-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墙体(内墙)结构的主、俯、右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墙体(内墙)的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墙体(内墙)的立体图;图中1墙体面层(包括上、下墙体面层)、2安装接口、3加强板层、4芯层(聚苯乙烯泡沫制作的芯层)、5安装凸榫、6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
图1-8所示。一种墙体保温复合板,包括墙体面层和由聚苯乙烯泡沫制作的芯层,其特征在于所说墙体面层为上下两层的上、下墙体面层1,它们的中间设置加强板层3,并在加强板层3与上、下墙体面层1之间分别设置芯层4和加强筋6,同时,在墙体保温复合板的上部一侧和下部与之相反的另一侧分别设置安装接口2,如图3所示结构,另外还有一种插槽式的安装接口2,如图6所示。
所说的上、下墙体面层1、加强板层3和加强筋6由氯氧水泥加玻璃纤维进行整体成形,
图1-8为内墙墙体保温复合板。
权利要求1.一种墙体保温复合板,包括墙体面层和由聚苯乙烯泡沫制作的芯层,其特征在于所说墙体面层为上下两层的上、下墙体面层(1),它们的中间设置加强板层(3),并在加强板层(3)与上、下墙体面层(1)之间分别设置芯层(4)和加强筋(6),同时,在墙体保温复合板的上部一侧和下部与之相反的另一侧分别设置安装接口(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下墙体面层(1)、加强板层(3)和加强筋(6)由氯氧水泥加玻璃纤维进行整体成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保温复合板,它包括墙体面层1和芯层4,其特征在于前者为上、下两层且其中间设置加强板层3,同时它们之间设置芯层4和加强筋6并且在该板的上下设置安装接口2,此为内墙墙体保温复合板,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制造模具化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低,保温隔热,高强轻质体薄,防水防潮耐火等特点。
文档编号E04C2/26GK2396121SQ9925028
公开日2000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9日
发明者陆相成 申请人:陆相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