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墙形构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40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造墙形构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大型墙形构件的方法,该构件包含至少两层(一外层和一承载层或中间层)和安装配件并用作建筑物特别是低能住宅的结构件,本发明还进一步涉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以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模板体和按照该方法做出的大型墙形构件特别是隔热的墙形构件。
已经知道有用于制造建筑物的墙形构件的方法与装置。一种相应的装置例如在WO96/24476中作了描述。它主要涉及一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平台,在其上制造墙形构件。此时,通常在其上放置一模板或一浇注盆,并可在其中制造墙形构件。在此平台的表面上,由于其幅面大,有关的墙形构件有一可达20m和更多的长度,故通常一个墙形构件分别只有一个位置。不过,如同按现有技术水平所做的那样,当不仅模板构件要在水平面上制造,而且其墙形构件的混凝土芯或混凝土部分也要在水平面上制造时,则只有在采用多个制造平台进行制造,以便特别是将搭建模板构件的工作过程与混凝土的硬化脱开时,才有可能合理地制造墙形构件。由于已经提到的墙形构件的大尺寸,标准的墙形构件的大量生产主要与提供很大的制造车间联系在一起。由此,制造成本将显著地提高。此外,还产生这样的问题,即在制造过程的范围内,墙形构件在脱模时经常损坏,由此,需要广泛的修补,这同样提高了生产费用。此外,在已知的装置中,要无损伤地将做好的墙形构件装到合适的运输装置上,证明是困难的。此困难另外还由于,在加以混凝土之后,成品墙形构件具有如此大的重量,以致只有很昂贵的起重技术装备能够无损伤地从水平面中拉出墙形构件。
因此,本发明以这样的目的为基础,即提供一种能大大地降低墙形构件的制造费用或成本费用的方法和装置。
此目的的实现以最惊人的方式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进行。有利的和优选的改进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对象。
更详细一些,是设置一作为大角形物形成的倾翻台,它的一条腿的内侧被用于建造墙形构件堆垛。该堆垛靠在另一条腿的内侧上并通过一盖封闭和相互压在一起。通过将倾翻台转90°,原先水平放置的墙形构件垂直放置,并用混凝土浇灌中间空间,由此,在混凝土硬化之后就得到许多并排站立的大型墙形构件,它们可用于外墙和内墙以及建筑物的屋顶。
对此,应当指出,将全部参考德国专利申请19733755.4-25的公开内容。
在改进本发明的情况下,以有利的方式将倾翻台可旋转地固定在一保持装置上。特别是,为了实现相对于支承表面的倾翻运动,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中,当可旋转的悬挂或存放基本上在倾翻台的重心上实现时,证明是非常有益的。导致倾翻台的失稳并且因此必须予以抵消的非所希望的转矩可以按这种方式避免。此外,这样的重心结构使之有可能将倾翻装置放在不同的倾翻位置上而不需要花费大的力气。就此而言,它只需要一个功率比较小的摆动装置,以便即使有大的载荷,也有可能用手旋转。对于这样的情况,即其中用电动机控制的摆动装置发生故障时,可特别设置手工操作。
如同在专利中请19733755,4-25中已经描述的那样,可以在一个堆垛中在建造表面上彼此叠置地制造多个墙形构件,以使每个原先做好的墙形构件可用作用于制造后继的墙形构件的工作表面。因此,在建造墙形构件时,对于在该处工作的人员来说,每次都要改变工作高度,为了在工作过程中修正此高度变化,在倾翻台上要布置一起升装置,用它就能够起升和下降而且还能保持在可以确定的高度上。此外,在按照本发明的倾翻台上,已经旋转的墙形构件可以放在在后面还要描述的坑中,并且直接从混凝土搅拌车的排放口用混凝土进行墙形构件的浇灌,而不必在此时采用任何的泵。起升装置还以有利的方式抓住倾翻台的重心,由此,在此处还可避免产生横向力。
在本发明的改进中,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另外包括已经提到的坑区,以用于放入支承装置。坑区在制造墙形构件垛的过程中主要用于下沉倾翻台。通过下沉的可能性,倾翻台有可能以简单的方式适应工作高度,而不必采用对这种适应有安全技术问题的脚手架结构。此外,当倾翻台的摆动至少有一部分是在坑中进行时,证明是有益的。此时,在受载的支承表面倾翻时产生的例如对参与墙形构件制造的人的危害可由此大大减少。此外,如同对专业人员来说是明显的那样,在制造墙形构件时还可进一步节省位置,这是因为,在倾翻过程中不再需要大的隔离区。
为了不将坑台建造得太大,在实践中证明,在制造墙形构件垛以后,以同步的旋转起升运动进行堆垛的旋转并从坑中的升举,是有益的。此时,坑的宽度可根据坑区的深度限制成差不多是倾翻台的侧部端面的面对角线。
此外,实践中证明,特别是在干燥墙形构件的混凝土时,墙形构件在干燥时支承在一表面上,该表面需要有高的平面度,以便防止墙形构件有可能翘曲。因此,按照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一特别的、朝着做好的墙形构件的尺寸对齐的对应支座,它最好装在坑区的底部上。对于此支座,证明特别合适的是工字形梁,它沿墙形构件的整个长度伸展,而且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中,沿垂直方向有基本上小于9mm的偏差。为了得到受载的倾翻台的基本上为最佳的放置,在建造表面或支承表面下方至少放置三个工字形梁,证明是有益的。此时,为了使梁均匀受载,一个梁放置在倾翻台的角上,另一个放置在中间而第三个则放置在建造表面的端部。
对于按照本发明的倾翻台,可优选使用达22m的支承表面,以便在制造长的墙形构件时还能得到高度的灵活性。由此,有可能例如在支承表面的整个长度上如此使用做好的墙形构件,以使做好的墙形构件的长边为要建造的建筑物的总高度。
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灵活性还可如此提高,即形成倾翻台的支承面可按照目的作为建造表面或墙形构件的支承表面来使用。当预先给定的工作区域的建筑师预先规定朝倾翻台接近的方向时,这是特别有利的。此时,倾翻台主要由三个彼此连接的钢梁型材组成。作为倾翻台的基本构件,可采用一基本刚性地焊接成一直角的钢梁型材,在其自由的腿上可固定增强的型材,以将其延长。该延长的腿以后就可用作要制造的墙形构件的支承表面。因此,倾翻台在拆开或未安装状态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与方法装在一传统的顶部敞开的容器中并运输。此外,所用的钢梁型材有足够的稳定性,以承受甚至最重的载荷。
本发明的一个必需而且合理的改进可以由此看到,即设置一个覆盖装置,它可以固定在倾翻台上并且有可能在用倾翻台在一个或更多的堆垛地装在建造表面上的墙形构件之间作加压连接。用这种加压连接,首先可将墙形构件固定在倾翻台上,以使当倾翻台摆动时,墙形构件可用侧面保持在或压在支承面上,其次,在将混凝土浇灌入翻至垂直位置的墙形构件中时,加压连接用作墙形构件的模板的侧面支承。为了平衡由于混凝土浇灌在墙形构件的模板中而在模板上产生的压力,在实践中表明,当以1.5t/m2左右的加压压力装备以覆盖装置时,就可以保证墙形构件有基本上为最佳的平面度。
倾翻台使之有可能一次或两次装料制造一个单户住宅的墙。这种相当大的混凝土质量使之有可能在制造单个的墙形构件时避免在其它情况下常用的混凝土蒸汽硬化,这是因为,在硬化时释放的热量足以达到硬化的混凝土质量的所要求的高温。为了避免用边缘站立的墙形构件温度下降,用于建筑物外墙的墙形构件在其堆垛的下侧或上侧上设置厚实的隔热层,从而避免从侧面的热损失(在浇注墙时),堆垛要转90°)。
此外,在新的用于大型墙形构件的制造方法中,还利用这样的条件,即希望该构件有隔热的外层或做成夹层结构的方式。此隔热层可用作大型墙形构件的混凝土芯的模板,而且可以这样做到,即可以使用用混凝土腹板做的距离保持器,该保持器将这些作为模板的层彼此保持正确的距离。隔热层的抗压承载能力并不太大,因此,距离保持器在朝向隔热层的支承侧应当有大的支承面积。如同由EP0299353所描述的那样,它可以通过哑铃形的距离保持器达到。这些距离保持器在堆垛相互压紧时以其法兰形的端部略压入隔热层中,因而在堆垛转过90°和距离保持器的宽的端面垂直地取向以后,通过夹紧被保持。因此,不需要动用粘接剂的保持力,该粘接剂在建造堆垛时放置在距离保持器的端面与邻接的隔热层之间,并用于保证隔热层很好地粘附在混凝土层上。这意味着,在制造大型墙形构件时,可以任意地建造两层的或三层的墙形构件。
建筑物中的关键性地方为做成墙或屋顶的大型墙形构件的彼此连接处。在彼此相接的大型墙形构件的角上有一角接斜面,此外,还有一连接空间,该连接空间各自由在角接斜面中沿纵向延伸的凹处形成,并在该连接空间中伸入配筋环,该配筋环在此连接空间中形成一个环,一由结构钢制造的连接杆可穿过该环插入,以便相互连接邻接的墙或屋顶。该连接空间在建造建筑物时浇注以混凝土,以使一大型墙形构件的配筋经过连接空间延续至另一大型墙形构件的配筋中。本发明还牵涉到这种连接空间与伸入其中的配筋环的制造。
除了通过角接斜面连接墙形构件外,还可以有通过对接的连接,即一个墙形构件的狭边与另一墙形构件的宽面邻接并且与其牢固地连接。为此目的,同样要用混凝土浇注空的连接空间,在该空间中,配筋环通过一横杆互相连接。为了不妨碍墙形构件的制造,在墙形构件的宽边上的配筋环翻至一墙形构件的平面中,也就是说,它将在制造墙形构件时利用具有折弯的环或圈的配筋弯夹,此弯曲部分在建造建筑物时将再次向上弯,以便环或圈可从墙形构件的宽边的平面伸出,并可通过沿横向穿过的杆与相邻的墙形构件的狭边上的配筋环连接。
下面将根据一个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一墙形构件堆垛在一摆动台上的透视图,图2示出图1的大型墙形构件在装有盖子并上紧盖子时沿箭头II的视图,图3示出放大的细节,局部被剖开,图4示出通过墙形构件并沿着一折弯的配筋套圈的剖面,以及图5示出大型墙形构件堆垛在转过来的摆动台或倾翻台上,为了浇注墙形构件时的视图,图6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示意视图,其中,倾翻台悬挂在位于一坑中的保持装置上,图7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示意侧视图,其中,倾翻台按不同的摆动位置示出。
在图1中示出一由一系列焊在一起的型钢梁2构成的倾翻台1,在其腿上焊有盖板,以形成支承面3和4。倾翻台1包括一固定的封闭壁5和另一封闭壁6,封闭壁6可平行于封闭壁5装在倾翻台的前面部分上。最后,还设置一盖壁7,以使可用壁构件3、4、5、6和7形成一箱体,其侧面8是敞开的。倾翻台包含在图1中未示出的液压缸,以使其可主要采取两个位置,即图1所示的搭建位置和一浇注位置兼墙形构件支承位置(图5),在搭建位置,称为建造表面的支承表面3是水平的,在浇注位置,支承表面4是水平取向的,而表面3则是垂直取向的。
倾翻台1还可包括液压起升装置与下降装置,以便在建造图1所示的大型的墙形构件堆垛10时匹配地调节工作高度。对此,另一种方案为,可以设置一可调节高度的工作平台,以便使工人易于建造堆垛10。
在建造堆垛10时,首先将一硬泡沫材料板放在建造表面3上,以作为最下面的墙形构件的外层,此时,板的有关的狭边靠在表面4和5上。当要制造的墙形构件小于台1的长度时,则相应地并排放置多个泡沫材料板,以形成多个墙形构件的外层11。泡沫材料板层11可以有一个或更多的凹座,在其中插入窗户、门或其它开口的构件的位置保持器和/或保护装置,凹座还伸入位于其上的中间层12中。中间层12接纳浇灌的混凝土并因此也称为承载层。在此之前,在该处要放置安装配件。这种安装配件包括一配筋14(图2),加热或冷却蛇管15、排放管16以及在必要时还有管路和电缆。算作安装配件的还有距离保持器17,它决定了中间层12的厚度。它优先做成哑铃状的形状,并具有法兰形或盘形端部18和一杆形或腹板形连接部分19。此距离保持器17在配筋14的空隙中在中间配置粘接剂的情况下支撑在有关的硬泡沫材料板11上并形成一网格,该网格在腹板19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间,以便安装其它的安装配件15、16。
中间层12在上面用一覆盖层13封闭,而在侧面则用一长的模板构件20封闭,后者用于产生有关的墙形构件的连接表面。在所示的图3的实施例中,模板20通过一模板管21形成,它有一系列的横缝22和焊接在其上的纵向肋23,以便该模板管21相对于层12以正确的角度位置安装。图3中所示的模板管21在中间层12的狭边上对齐,以便产生一角接斜面。模板20还有一具有一封闭盖25和一挡片26的对中杆24,该挡片以有规则的间距沿杆24焊在其上。挡片26用于与横缝22一起用于连接配筋的对齐,该配筋在此处作为结构钢弯夹27构成。弯夹27有钩部28并在管21的范围内形成一小环29。在弯夹27经过横缝22穿过并插入以后,它通过胶带被封闭,以防止混凝土浸入。有一系列这样的弯夹27沿被制造的墙形构件的狭边安装,并且有可能用模板20分开同一层中的两个相邻的板的狭边,以使弯夹27从另一侧相对于同样的弯夹面对面地放置并且以其小环互相重叠。虽然有这种状况,但是仍然有可能按螺旋运动的方式安装或拆卸对中杆24,此时,对中杆24每次旋转180°,然后沿轴向移动一块。
在图3中还示出一弯夹形的配筋部分30,后者在摆动台处于图5的位置时越过一墙形构件的轮廓线向上伸出,并在浇注墙形构件并硬化以后用作承载环30,以升举成品墙形构件。每个要制造的墙形构件至少要设置两个这样的承载环30,它们相对于墙形构件的计算重心线按同样的距离设置。这样,就有可能借助一用起重机操纵的承载梁无倾翻地起升或下降一成品墙形构件。
图4示出其形状为钢弯夹31的另一弯道形或弯夹形配筋部分,弯夹包括端部的钩32和一折弯的环33。钩部挂牢在配筋14上,以使折弯的环33位于覆盖层13中。覆盖层13由例如木纤维板(Heraklit板)组成,它覆盖中间层12并有一切口34,以便接纳折弯的环33。
在中间层12中,沿一直线布置一系列这种折弯的弯夹31,该直线以后用一横壁封闭。折弯的环33在建造建筑物时用一杠杆臂向上板,然后越过层13的表面伸出,以使配筋杆可穿过此横壁的向上弯的环33和环29插入,以便得到配筋复合结构,后者的四周浇注以混凝土,以便填补两个互相交叉的壁之间的空隙。
再次参看图1。层11、12和13都属于一个墙形构件层41,层的可能的建筑已经描述过。以后,就可在层41上(必要时还可在采用隔离膜的情况下)建造另一用于一个或更多的要制造的大型墙形构件的层42,并且按此方式继续进行其它的层43至48。在层41至44中,要采用厚的硬泡沫材料板作为外层,也就是说,这些墙用作外墙,而层45至48可设想为用于制造中间墙。所有墙形构件的墙都可包含用于窗户洞或门洞的切口,后者填以用硬泡沫材料做的位置保持器和/或用于窗户或门的构件的保护装置。显然,可以插入整个窗户或仅仅是框架构件或类似物,它们在浇灌混凝土时用硬泡沫材料支承并保护。当如同图1所示的那样,最上面的层并不完整时,则在该处采用位置填料,以使堆垛得以完整。此外,所示的堆垛中,不一定必须是外墙在下面,建筑物的中间墙在上面,而是常常将层43和44放置在堆垛的上面,以便在浇注墙形构件时充分利用用于外墙的泡沫材料板的较好的防止热损耗的隔热性能。为了同样目的,可以采用三角衬形的硬泡沫材料板填料,它形成模板20的一部分,以将具有完整的角接斜面的墙形构件完整成平直的平行六面体。
与层12相反,层11做成设有角接斜面的,也就是说,当两个墙形构件在一座建筑物角上相邻接时,有一空隙,该空隙用一用硬泡沫材料做的合适的填料填满。在外墙的狭边上省去硬泡沫材料三角衬有这样的优点,即可以使在摆动台上建造堆垛更容易。不过,也可以在墙形构件上采用连续的角接斜面,但是,以后必须采用一补充的角形物,以作为位置填料,以便得到具有垂直的端面的层,该层各自为一平直的平行六面体。
在完成堆垛以后,则根据情况在腿壁3、9的前面放置封闭壁6,以后在堆垛10上放置盖7,并且在受压力的情况下用此盖安装堆垛10,并在此情况下如图2和5所示用带子10夹持在一起。此外,盖7可用示意地示出的螺纹51固定在摆动台1上。这样就在堆垛10四周形成一在8处敞口的箱子。
在堆垛10中的墙形构件被相互压紧以后,就将摆动台转90°,到达如图5所示的浇注位置。以后,就如同通过一软管55示出的那样将混凝土灌入箱子中。混凝土流入现在是站立的墙形构件层41~48的空隙或中间空间中并将其灌满,此时,可通过摇动摆动台促进空气泡跑出。当混凝土经过一定的时间变硬以后,就去掉盖7,以后,就用一承载梁和一起重机将单个的大型墙形构件运走,此时,一钢丝绳穿过承载环30,以便对称地起升单个的墙形构件。墙形构件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无倾翻地按毫米级的精度下降,这在建造一建筑物时是有重大意义的。
按照图6,示出一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侧视图,其中,倾翻台1可旋转地悬挂在一坑区71中和在一保持装置65中。工作区72,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在倾翻台的工作表面上按堆垛的方式制造墙形构件的区域可按需要位于坑的上面的左面或右面。不言而喻,在倾翻台的两个端部设置一相应的用于支承表面3和4的悬挂装置。倾翻台1本身由两个支承表面3和4组成,它们布置成一直角。此时,倾翻台1的基础构件2a由两个彼此刚性地焊在一起的异型梁如此形成,以使它们成一直角。在基础构件上,在倾翻台结构的范围内放置也就是说例如焊接增强的异型梁,以延长自由腿,这时,就形成了支承表面3、4。两个支承表面3、4基本上一样大,并可根据位置,也就是说是处于水平状态还是垂直状态或是用作建造表面3还是用作墙支承面4,由此,从装置所示的端部侧看去,墙形构件既可以从右面也可以从左面放置。所描述的倾翻台1按照图1在端部侧可旋转地悬挂并放置在一伸缩式活塞63上,该活塞在一导向井筒62中被导向。此时,支座通过支撑型材65与倾翻台1的直角形基础构件2a接合,以便用这种方式静定地固定支座。装在前侧与后侧上的端板(图1)在此实施例中有焊接在其上的用于增强的型材。倾翻台和特别是各自的工作表面可通过所描述的起升装置68以确定的和对堆放墙形构件合理的方式适应其高度,也就是说,对于在倾翻台1旁边工作的人,可随着在工作表面上的墙形构件垛的增长,按可预先规定的方式调节工作高度。各自的新工作表面可在此情况下通过先前做好的墙形构件的上侧确定。可以得出,0.9m的高度可作为基本上最佳的工作高度。倾翻装置67在按照本发明的起升装置的伸缩式活塞63上的支座在此时要如此,以使倾翻台1的悬挂基本上在重心64上实施,由此,倾翻台的载荷基本上由起升装置68承担,而基于意外的转矩的横向力则基本上不会产生。按照图1,导向井筒62是由多个相互支撑的支柱61组成的保持装置60的一部分,导向井筒62通过保持装置静定地受到保护。
此外,从图6中得到一例如在浇注位置旋转倾翻台的摆动装置67。它另外还由一半圆形摆动构件69组成,该构件固定在倾翻台的端部侧,其中点为伸缩式活塞63上的重心64的支座。一液压摆动活塞68a在一侧与摆动构件69接合,该活塞在起升运动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液压缸伸出或缩回时,通过摆动构件69被导向。此时,液压缸68a在摆动构件上的作用点66行经一圆形轨道或圆形轨道的一部分,该轨道通过摆动构件69的半径预先规定,由此,固定在摆动构件69上的倾翻台1绕重心支座64旋转。倾翻台1的绕重心64的旋转或摆动特别有这样的优点,即,即使有重的载荷放在倾翻台上,也不需要用昂贵的液压转动倾翻台,这是因为,基本没有非所希望的转矩要拦截,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手工转动支承表面。
此外,按照图6的实施形式包括一由三个平行布置的工字梁组成的支座70,它在当前的情况下支承作为工作表面的支承表面3。工字形梁70要如此精确地布置,以使它沿一24m的长度只有一9mm的垂直偏差。这一偏差远远在建造建筑物时要遵守的公差之内。在干燥过程中,当新的、浇注以混凝土并位于竖立位置的墙形构件在静止位置被放置和被支承,以防止墙形构件翘曲时,该支承特别有用。此外,工字梁的布置要如此进行,即常常是一个工字梁沿倾翻台的直角放置,第二个工字梁放置在成直角的型材2a与腿的延伸2b之间的接口上,而最后一个工字梁则放置在支承表面或建造表面3的端部上。通过这样的布置,可得到基本为最佳的载荷分布。
在图7中同样示出已经在上面描述过的实施形式的侧视图,其中,在图7中还另外示出倾翻台的不同的倾翻位置1a至1d。按照图7,倾翻台1在坑中完成一逆时针的旋转,以使原来位于水平位置的工作表面3在旋转后位于垂直位置。可明显地看出,摆动装置按前面规定的方式不仅可以按90°倾翻支承表面,而且倾翻台还能够借助摆动装置采取不同的倾翻位置。如同图7所示和已经提到的那样,旋转运动完全可以在坑区的一部分中进行。但是,在同步的旋转起升运动的范围内从坑区起升出倾翻台,将证明是有益的。通过如此取出倾翻台,首先可保持坑区比较狭,并同时保持安全技术方面的优点,而且还可以利用可下降至坑区中的倾翻装置的节省地方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坑区71有一5.3m的宽度和3.1m的深度。它在所描述的从坑区出来的同步旋转起升运动范围内证明是特别有利的尺寸。此外,在倾翻台上做好的墙形构件的下降可能性有这样的优点,即按竖立位置倾翻的墙形构件在浇灌以混凝土之前就可放在坑区71中,并可直接从一传统的混凝土搅拌车或类似物将混凝土送入墙形构件模板中而不必采用泵。
在图6和7中未示出的是一覆盖装置(图2、7),它用加压连接连同倾翻台的工作表面保持放置在工作表面上的墙形构件。它之所以需要,首先是为了在倾翻台或工作表面从水平位置转至垂直位置时保持堆垛地装在工作表面上的墙形构件,其次是为了在垂直位置用混凝土浇灌墙形构件时支承墙形构件的模板,在该模板上作用有非常高的压力,此时,盖应当能经受1.5t左右的压力。
权利要求
1. 用于制造墙形构件的方法,该构件包含至少两层(11,12)-一外层(11)和一承载层或中间层(12)-和安装配件(14、15、16),并用作建筑物的外墙和内墙以及屋顶,该方法有下列步骤a)将具有两个彼此成一角度的支承表面(3、4)以用于要制造的墙形构件的摆动台(1)放在一搭建位置,在该位置,支承表面中的一个(3)作为建造表面水平地取向,而另一支承表面(4)则作为墙形构件支承表面与其成一角度;b)在支承表面(3)上放置一最下面的外层(11),以与墙形构件支承表面(4)邻接,此时,外层(11)可属于一个或更多的要制造的墙形构件并有一个或更多的凹座,在凹座中插入窗户、门或其它开口的构件的位置保持器和/或保护装置(49),此时,这些位置保持器和/或保护装置还伸入至为承载层(12)设置的中间层中;c)在外层(11)的内侧放置安装配件(14、15、16)和距离保持器(17)并设置一覆盖物(13),该内侧留下用于混凝土和安装配件(14、15、16)的中间空间;d)在外层(11)和覆盖物(13)之间的中间空间通过各自的模板体(20)在狭边被界定,该狭边垂直于墙形构件支承表面(4)延伸;e)覆盖物(13)或者是要制造的墙形构件的最下层(41)的第二外层-这时,墙形构件基本上建造成三层的;覆盖物(13)或者是已属于要制造的墙形构件的第二层(42)-这时,最下面的墙形构件是/或建造成两层的;f)外层和承载层的第二墙形构件层(42)将根据步骤c)、d)在最下面的墙形构件层(14)上建造,并用它继续建造其它墙形构件层(43,44,45,46,47,48),直至形成堆垛(10);g)用盖(7)覆盖最上面的墙形构件层(48),该盖用一压力沿一方向压在建造表面(3)上并用堆垛(10)的持续的力固定在摆动台(1)上;h)将摆动台(1)旋转90°,以使敞口的狭边指向上方,能接近各自的中间空间;i)从上方用液态混凝土浇灌各自的墙形构件层(41~48)的中间空间;j)在混凝土硬化以后,将盖(7)从其加压位置松开,单个地升举墙形构件并从墙形构件支承表面(4)上将其运走。
2. 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距离保持器(17)的放置在在距离保持器与各自的外层之间采用粘接剂的情况下进行。
3. 如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为,作用在堆垛上的压力足以夹紧其外层(11)与覆盖物(13)之间的距离保持器(17),以便能经受流入的混凝土所产生的冲击力以及液态混凝土的液体静压力。
4. 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为,墙形构件(41、42、43、44、45、46、47、48)通过分隔薄膜在堆垛(10)中彼此分开。
5. 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为,至少某些用于形成外墙的墙形构件的层(41、42、43、44)有一用作外层(11)的厚实的泡沫材料板。
6. 如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为,设置一薄的覆盖层,以作为各个墙形构件的建筑物内的外层。
7. 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为,每一层(41至48)用两个外层和一个中间层夹层地建造。
8. 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为,设置位置填料,以便将堆垛(10)完整成一平行六面体。
9. 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为,位于堆垛(10)的外侧的模板体用合适的泡沫材料块保护,防止热传导。
10. 用于特别是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造墙形构件的装置,它包括-具有彼此成角度放置的支承表面(2、3)的倾翻台(1),其中的一个表面是建造表面;而另一个表面则为墙形构件支承表面;-将倾翻台(1)移至一建造位置和移至一浇注兼卸料位置的摆动装置(4),在建造位置,建造表面处于水平位置,在浇注位置,建造表面处于垂直位置。
11. 如权利要求10的装置,其特征为,建造表面(3)与墙形构件支承表面(4)之间的角度为一直角。
12. 如权利要求10或11的装置,其特征为,摆动台(1)有一固定的封闭壁(5),它在建造表面(3)和墙形构件支承表面(4)上垂直站立。
13. 如权利要求12的装置,其特征为,设置另一可取下的封闭壁(6),它可平行于固定的封闭壁(5)安装在摆动台(1)上。
14.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有一用于起升和下降支承表面(3、4)的起升装置(68)。
15.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倾翻台(1)可旋转地在重心(64)处悬挂在保持装置(60)上。
16.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倾翻台有一用于旋转支承表面(3、4)的旋转装置(68a、69)。
17.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有一用于起升和下降支承表面(3、4)的起升装置(68)。
18.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有一坑区(71),倾翻台(1)可下降至其中。
19.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承表面(3、4)可交替地用作建造表面或墙形构件支承表面。
20.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承表面(3、4)由刚性地焊接的角形钢梁型材组成。
21.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在钢梁型材上可用法兰连接以增强的型材,以延长支承表面(3、4)。
22.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包括一覆盖装置(7),以用于加压连接堆垛地装在建造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的墙形构件。
23. 如权利要求20的装置,其特征为,用于加压连接堆垛地装在建造表面上的墙形构件的覆盖装置(7)用最好为1.5t的压力支撑。
24.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将支承表面(3)移至垂直位置有一部分在坑区(71)中进行。
25.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用同步的旋转起升运动将支承表面移至垂直位置有一部分在坑区(71)中进行。
26.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包括一用于支承倾翻台(1)的支承(70)。
27. 如权利要求24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承最好包括三个工字梁,并且沿垂直方向有一基本小于9mm的偏差。
28. 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承表面(3、4)最好有一12m至14m的长度,并且最好有一最大为22m的长度。
29. 在权利要求1的步骤d)中使用的模板体,其特征为,它为一具有纵向肋(23)和横缝(22)的管子(21),该横缝以一定的角度位置相对于管子的轴线布置,其中,横缝(22)按一定的间距做出,以便保持连接配筋(27),该配筋部分地伸入墙形构件层的浇灌以混凝土的中间空间中,并在中间空间的外面形成一套环,以便形成一圈29。
30. 如权利要求29的模板体,其特征为,设置一对中杆(24),它设计成穿过管的中间和连接配筋(27)的环(29)插入并被对中地保持。
31. 如权利要求30的模板体,其特征为,在对中杆(24)上设置挡片(26),它布置成用于进一步保持连接配筋(27)。
32. 如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制造的墙形构件,其特征为,沿一直线布置具有折弯的环(33)的连接弯夹(31),该直线沿墙形构件的一个侧面延伸,折弯的环(33)可通过向上弯而竖立,以连接横墙。
33. 如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制造的墙形构件,其特征为,为了形成角部,墙形构件的承载层(12)通常做有角接斜面,而外层(11)则与之相反,不做有角接三角衬,此时,在建筑物外角上利用填充物,它补充缺少的三角衬。
全文摘要
多个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和内墙以及屋顶的大型墙形构件在一倾翻台(1)上作为堆垛(10)建造,并且将倾翻台转过90°,以便从上方得以接近要制造的板块的狭边,从而从顶上用混凝土浇灌板块构件的中间空间(12)。在硬化以后,板块可直立地运走。
文档编号B28B7/00GK1326397SQ99813463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13日
发明者埃德蒙·D·克雷克 申请人:Ipa-伊索拉斯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