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确保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90453阅读:来源:国知局
升了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0040]此外,本案实际使用时可对斜齿轮和驱动齿轮的传动比进行调整,使其成为一级减速;同时,由于驱动板外缘尺寸较大,因此,在外力驱动时将自成减速状态,即为二级减速;这样,驱动板旋转时扶正块将以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直线进给,从而使得在电杆扶正时对外力要求较小,甚至人力即可操作,具有着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及稳定性好的特点。
[0041]所述底板2按三等分分为三个弧形底板20,相邻所述弧形底板20可拆卸的相连接;
[0042]所述驱动板3按三等分分为三个弧形驱动板30,相邻所述弧形驱动板30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和扶正组件5均设有三个,所述扶正组件4、驱动组件5和弧形驱动板30 —一对应。本案通过“组装式”的底座及驱动板,可在面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杆时进行方便的更替;并可在使用前后进行更为方便的拆装。
[0043]相邻所述弧形底板20相插接,相邻所述弧形驱动板30相插接。
[0044]所述扶正块51朝向驱动板3轴心所在位置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扶正球头510。从而有效降低扶正块与电杆表面的摩擦力,进而提升动作流畅性与稳定性。
[0045]下面针对电杆安装场所不同,针对对扶正组件以两种实施例做代表性说明:
[0046]实施例一:安装于平地时,如图1-7所示,所述扶正组件5包括万向轮52、撑杆53、加强杆54、连杆55和扶正块51,所述万向轮52设于底板2的内侧,所述撑杆53连接在万向轮52顶部,所述扶正块51固定连接在撑杆53顶部,所述连杆55固定连接在扶正块51和驱动丝母43之间,所述加强杆5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撑杆53的中部和连杆55的中部。这样,通过万向轮的辅助支撑,有效提升了扶正组件的运行稳定性;而其中的加强杆可有效在撑杆和连杆之间形成一稳定的三角形,使得电杆在平地安装时,扶正组件及安装装置整体就有着极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47]按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0048]Al)、安装准备:
[0049]Al.1)、完成各个驱动组件及各个扶正组件的安装;
[0050]Al.2)、完成驱动板与底板的配合安装,并完成各个驱动组件与驱动板的配合安装;
[0051]A2)、放入电杆:通过起重机将电杆吊起后放入杆坑中;
[0052]A3)、扶正电杆:
[0053]A3.1)、维持吊接,并通过外接的电机或人力转动驱动盘,直至若干扶正块均与电杆的表面相接触;
[0054]A3.2)、移除吊接,并继续转动驱动盘,直至驱动盘无法转动;
[0055]A4)、填埋电杆:维持安装装置不动,向杆坑中填入泥土,并压实;
[0056]A5)、拆卸安装装置:
[0057]A5.1)、反向旋转驱动板,使得若干扶正块与电杆脱开;
[0058]A5.2)、依次拆开并移除扶正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板和底板;完毕。
[0059]实施例二:安装于斜坡时,如图8-15所示,所述底板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可伸缩杆58 ;(实际使用时可采用若干千斤顶代替),从而可通过对若干可伸缩杆的长度的调节,简单、有效的对底板进行调平(调节至水平状态);
[0060]所述扶正组件包括铰接杆一 56、铰接杆二 57和扶正块51,所述铰接杆一 56的底端铰接在位于径向滑槽和驱动齿轮41之间的驱动座44的顶部,所述扶正块51的底部铰接在铰接杆一 56的顶端,所述铰接杆二 57的底端铰接在驱动丝母43的顶部、且其顶端铰接在扶正块51的一侧。这样,驱动丝母的直线运动将转化为扶正块绕铰接杆一底端摆动的旋转运动,使得扶正块在进给时具有一定的下压力,从而有效提升对电杆下方松软泥土的压实效果,使得电杆在斜坡上安装时,电杆的铅垂度以及对电杆下方泥土的压实效果更好。
[0061]按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0062]BI)、初期准备:
[0063]B1.1)、完成各个驱动组件及各个扶正组件的安装;
[0064]B1.2)、完成驱动板与底板的配合安装,并完成各个驱动组件与驱动板的配合安装;
[0065]B1.3)、撑起若干可伸缩杆,并对各个可伸缩杆的长度进行调节,直至底板呈水平状态;
[0066]B2)、投放电杆:通过起重机将电杆吊起后放入杆坑中;
[0067]B3)、校准电杆:
[0068]B3.1)、维持吊接,并通过外接的电机或人力转动驱动盘,直至若干扶正块均与电杆的表面相接触;
[0069]B3.2)、移除吊接,并继续转动驱动盘,直至驱动盘无法转动;
[0070]B4)、固定电杆:维持安装装置不动,向杆坑中填入泥土,并压实;
[0071]B5)、移除安装装置:
[0072]B5.1)、反向旋转驱动板,使得若干扶正块与电杆脱开;
[0073]B5.2)、依次拆开并移除扶正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板、底板和可伸缩杆;完毕。
【主权项】
1.用于确保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所述电杆的下部设在预设的杆坑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底板、驱动板、若干驱动组件和若干扶正组件,所述底板呈圆环状,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开设有一圈与底板同轴心的环形滑槽、且其顶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圈与底板同轴心的斜齿轮;所述驱动板呈圆环状、且滑动连接在所述环形滑槽内,所述驱动板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沿其径向设置的长条状的径向滑槽和若干位于径向滑槽的内外两侧的插槽;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驱动丝杆、驱动丝母和一对驱动座,一对所述驱动座可拆卸的插接在同一径向滑槽内外两侧的两插槽中,所述驱动丝杆的两端穿设在一对驱动座中、且与其下方的径向滑槽平行,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驱动丝杆的一侧端头处、且与斜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丝母套接所述驱动丝杆、且其底端滑动连接在径向滑槽中,所述驱动丝杆与驱动丝母螺纹连接; 所述扶正组件包括连接在驱动丝母斜上方的扶正块,使得所述扶正块在驱动板的驱动下做绕驱动板轴心的旋转运动、且在驱动丝母的驱动下做沿驱动板径向的直线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确保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按三等分分为三个弧形底板,相邻所述弧形底板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驱动板按三等分分为三个弧形驱动板,相邻所述弧形驱动板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和扶正组件均设有三个,所述扶正组件、驱动组件和弧形驱动板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确保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弧形底板相插接,相邻所述弧形驱动板相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确保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块朝向驱动板轴心所在位置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扶正球头。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确保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组件包括万向轮、撑杆、加强杆、连杆和扶正块,所述万向轮设于底板的内侧,所述撑杆连接在万向轮顶部,所述扶正块固定连接在撑杆顶部,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在扶正块和驱动丝母之间,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撑杆的中部和连杆的中部。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确保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可伸缩杆; 所述扶正组件包括铰接杆一、铰接杆二和扶正块,所述铰接杆一的底端铰接在位于径向滑槽和驱动齿轮之间的驱动座的顶部,所述扶正块的底部铰接在铰接杆一的顶端,所述铰接杆二的底端铰接在驱动丝母的顶部、且其顶端铰接在扶正块的一侧。
【专利摘要】用于确保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涉及电杆安装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保证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的改进。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操作步骤清晰有序且使用稳定性好,使用后可确保电杆在松软土质中架设后仍能保持高度铅垂的用于确保电杆铅垂的安装装置及电杆的平地、斜坡安装方法。所述电杆的下部设在预设的杆坑中,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底板、驱动板、若干驱动组件和若干扶正组件。本实用具有着结构精巧、动作稳定、使用稳定性好及电杆安装后不易倾斜的特点。此外,本案在电杆扶正时对外力要求较小,甚至人力即可操作,具有着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及稳定性好的特点。
【IPC分类】E04H12/34
【公开号】CN204899400
【申请号】CN201520680841
【发明人】朱小波, 蔡伟斌, 姜传宵, 沈国祥, 仇冬宝
【申请人】江苏省电力公司高邮市供电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