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厕锁的锁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31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浴厕锁的锁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固装置,特别是一种浴厕锁的锁固装置。
上述内锁固组30包含一内连动杆31、一定位件32、一内锁控件33、一弹性元件34及一内转盘31,该内连动杆31可穿过该定位件32的一圆孔321,以带动该内锁控件33旋转;该定位件32固设于该内套盘10,且设有一解闩槽322及一锁固槽323;该内锁控件33面对该定位件32形成一卡块331,且环设多个凸齿332该弹性元件34弹性抵推该内锁控件33,以使该卡块331选择卡入该解闩槽322或锁固槽323;及该内转盘35可由一内转轴12带动旋转,并设有一缺槽351及多个凸齿352。藉由该解闩槽322及锁固槽323的横向距离差设计,该浴厕锁可往复切换解闩状态及上锁状态。亦即,在进行解闩时,该内锁控件33是卡入该解闩槽322,且该内锁控件33不会卡掣该内转盘35的缺槽351,或阻止该内转轴12及外转轴22的任意转动;另一方面,欲切换至上锁状态时,则可藉由90°转动该内连动杆31,以使该内锁控件33的卡块331转动并卡入该锁固槽323,如此该内锁控件33将向左移动一预定横向距离,及卡掣该内转盘35的缺槽351,并带动该外锁固组40,以限制该外转轴22的转动。
虽然,藉由上述连动关系,使用者仍可再一次90°转动该内把手11以解除该上锁状态,然而在实际使用上,该内把手11却常在转动45°后即造成门板的锁舌脱离门框的锁舌孔,因此使用者常在该内锁控件33未转动90°以完全脱离该内转盘35的缺槽351前,即走出浴厕并再次关上门板。结果,使该内把手11因弹性元件13的弹性偏压而回复至原上锁位置,并导致浴厕门意外上锁,因而造成浴厕锁使用上的不便性。再者,该内锁控件33及内转盘35的凸齿332、352容易弯折、变形及毁损,而该定位件32的解闩槽322深度过大亦降低该定位件32的结构强度,其皆大幅降低浴厕锁的使用寿命,因而确实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习用浴厕锁的锁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浴厕锁的锁固装置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其是于一内套盘及一外套盘间设置一内锁固组及一外锁固组,其特征是该内锁固组包含一内连动杆,其是形成一非正圆杆体一定位件,其设有一解闩槽、一锁固槽、一环壁,该解闩槽的容积增至最大,该锁固槽设于该环壁二侧,而该解闩槽及锁固槽间形成一横向距离差;一内锁控件,其是滑设于与该内连动杆上并形成连动,并设有一卡块、一扇形凸齿,该卡块是可选择卡入该定位件的解闩槽、锁固槽;及一内转盘,其是与该内套盘的一内转轴形成连动,且设有一缺槽可供该内锁控件的扇形凸齿卡扣;
在锁固状态时,该内锁控件的卡块选择卡入该定位件的锁固槽,而使该内锁控件的扇形凸齿卡掣该内转盘的缺槽,并带动该外锁固组限制该外套盘的一外转轴旋转;而在解闩状态时,该内套盘的内转轴仅需转动一较小角度,该卡块即可卡入该定位件的解闩槽,并使该内锁控件的扇形凸齿完全脱离该内转盘的缺槽,以完成解闩动作。
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技术内容。
该定位件的解闩槽的宽度及长度是大于该内锁控件的卡块的体积。
该内套盘的内转轴转动40°至60°时,该卡块即可卡入该定位件的一解闩槽,并使该内锁控件的扇形凸齿完全脱离该内转盘的缺槽,以完成解闩动作。
该内锁固组的内连动杆终端设有一弹性元件,以弹性推抵该内锁控件及定位件,以使该内锁控件的卡块卡入该定位件的解闩槽、锁固槽。
该定位件另设有一凸部,藉由该弹性元件的弹性偏压的推抵辅助,该定位件的凸部恒定卡掣于该内套盘的一圆孔的一缺口,而使该定位件定位于该内套盘上。
该内连动杆一端伸出该内套盘外侧,并连接一控制杆。
该内锁控件是对称设置二扇形凸齿。
该外锁固组包含;一外连动杆,其设有一驱动部及一非正圆孔,该驱动部方便使用者在门外侧以适当工具进行解闩,及该非正圆孔可容置该内连动杆以形成连动关系;一弹性元件,其弹性偏压是使该卡止板恒定抵靠于该外锁控件;一卡止板,其限位在该外套盘内侧的二侧板内,并可不转动的进行横向移动,及设有一卡块及一圆孔;一外锁控件,其是与该外连动杆形成连动,且设有一锁固槽及一解闩槽,该锁固槽及解闩槽可供该卡止板的卡块卡入,而该锁固槽及解闩槽间具有一预定横向距离差;及一外转盘,其至少设有一缺槽
在锁固状态时,该卡止板的卡块卡入该外锁控件的锁固槽;而在切换至解闩状态时,该外锁控件将转动90°,且该卡止板的卡块将卡入该外锁控件的解闩槽,及该卡止板将脱出该外转盘的缺槽,故使该外转轴及外把手重新转动,而完成解闩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其是于一内套盘及一外套盘间设置一内锁固组及一外锁固组,该内锁固组是包含一定位件、一内锁控件及一内转盘。该定位件设有一解闩槽及一锁固槽,该解闩槽的容积是增至最大;该内锁控件设有一卡块及一扇形凸齿;及该内转盘设有一缺槽。藉此,由锁固状态切换至解闩状态时,该内套盘的一内转轴仅需转动较小角度,该内锁控件的卡块即可卡入该定位件的解闩槽,并使该内锁控件的扇形凸齿完全脱离该内转盘的缺槽,以确实完成解闩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内锁固组的内锁控件是利用扇形凸齿简化与内转盘的解闩连动机制,而定位件则增大解闩槽的容积,并利用环壁强化结构强度。藉此,当浴厕锁由上锁状态切换至解闩状态时,内把手仅需转动约45°的较小角度,即可确保内锁控件的卡块卡入定位件的解闩槽,因而确实能降低因内把手转动角度不足及弹性复位而导致浴厕锁再次意外锁上的机率,以增加浴厕锁的使用便利性及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2本实用新型浴厕锁的锁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在解闩状态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沿图3的4-4线的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沿图3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在上锁状态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沿图6的7-7线的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浴厕锁的锁固装置由上锁状态切换为解闩状态时的组合剖视图。
请参照图2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浴厕锁的锁固装置是于一内套盘10及一外套盘20间设置一内锁固组50及一外锁固组40,而该内锁固组50另包含一定位件52、一内锁控件53及一内转盘55。该定位件52设有一解闩槽522及一锁固槽523,该解闩槽522的容积是增至最大;该内锁控件53设有一卡块531及一扇形凸齿532;及该内转盘55设有一缺槽551。在锁固状态时,该内锁控件53的一卡块531选择卡入该定位件52的一锁固槽522,而使该内锁控件53的一扇形凸齿532卡掣该内转盘55的一缺槽551,并带动该外锁固组40限制该外套盘20的一外转轴22旋转;在解闩状态时,藉由小角度转动该内套盘10的一内转轴12,则可使该内锁控件53的扇形凸齿532快速脱离该内转盘55的缺槽551,并确保该卡块531卡入该定位件52的一解闩槽523,以确实完成解闩,并避免因内把手转动角度不足而使门板意外锁上。
请再参照图2、3及6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盘10及外套盘20的细部构造。该内套盘10是藉由一内壳座101组装于一门板90内侧,且包含一内把手11、一内转轴12、一弹性元件13及一扣件14;该外套盘20亦藉由一外壳座201组装于该门板90外侧,且包含一外把手21、一外转轴22、一弹性元件23及一扣件24。当上述构件组装于该门板90适当位置后,即构成一浴厕锁的主体,且可藉由该内转轴12及外转轴22控制一锁舌组60的缩回或伸出,以便进行解闩或锁固动作。
请再参照图2、3及6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内锁固组50的细部构造。该内锁固组50是主要包含一内连动杆51、一定位件52、一内锁控件53、一弹性元件54及一内转盘55,上述构件可共同形成连动关系,以供切换浴厕锁的解闩或锁固状态。
如图2、3及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锁固组50的定位件52是设有一圆孔521、一解闩槽522、一锁固槽523、一环壁524及一凸部525。相较于


图1的习用浴厕锁的定位件3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52是进一步利用该解闩槽522提供较大容积,使该内锁控件53的一卡块531更容易卡入该解闩槽522;藉由该环壁524强化该定位件52的整体结构强度;及利用该凸部525简化定位于该内套盘10的方式。亦即,该解闩槽522的宽度及长度较佳是明显大于该内锁控件53的卡块531体积,因此当使用者欲藉由转动该内把手11解除锁固状态时,连动的内转轴12、内转盘55及内锁控件53在转动较小角度后,即可使该内锁控件53的一卡块531快速卡入该解闩槽522,以确实完成解闩动作,并同时避免因该内把手11转动角度不足及弹性复位而导致该内锁控件53的卡块531复位至该锁固槽523及使浴厕锁再次意外锁上的机率,而上述较小角度较佳是设计在介于40°至60°,特别是约45°。再者,该环壁524环设于该解闩槽522周围,其可有效避免该定位件52因设置大尺寸的解闩槽522而导致降低整体结构强度的缺点,同时该锁固槽523左、右二侧亦可方便快速加工制成该锁固槽523,并使该锁固槽523及解闩槽522间确实形成预定的横向距离差。另外,该凸部525是方便该定位件52快速定位于该内套盘10,其仅需简单卡掣于该通孔102对应的至少一缺口103,即可藉由该弹性元件54的弹性偏压的辅助,而使该定位件52恒定维持定位于该内套盘10上。
如图2、3及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锁固组50的内锁控件53是设有一卡块531、二扇形凸齿532及一非正圆孔533。
相较于
图1的习用浴厕锁的内锁控件33,本实用新型的内锁控件53是进一步利用二扇形凸齿532简化与该内转盘55的解闩连动机制。亦即,该内锁控件53可简单利用该扇形凸齿532卡掣该内转盘55的一缺槽551,如此当该内锁控件53的卡块531由该解闩槽522转动90°至该锁固槽523时,该内锁控件53即可在向左移动一预定横向距离后,快速形成与该内转盘55的解闩连动机制。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内锁控件53对称设置二扇形凸齿532亦可使该内锁固组50不需重新调整,即可适用于该内把手11的不同安装方向。另外,该扇形凸齿532亦其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因而可降低长期使用后发生变形毁损的机率。
如图2、3及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锁固组50的内转盘55是设有一缺槽551及至少一卡扣部552。该缺槽551可容置该内锁控件53的扇形凸齿532,而该卡扣部552可卡掣于该内转轴12的至少一凹部121,以形成连动关系。相较于
图1的习用浴厕锁的内转盘35,本实用新型的内转盘55进一步简化构造、其不需设置凸齿352即可与该内锁控件53形成连动关系。亦即,在锁固状态下,该内锁控件53的扇形凸齿532将卡掣于该内转盘55的缺槽551;在切换至解闩状态时,该内转盘55则随着内转轴12转动,同时该内锁控件53的扇形凸齿532将逆向转动脱离该缺槽551,此时该内锁控件53的卡块531由该锁固槽523转而卡入该解闩槽522,而该内锁控件53则可向右移动一预定横向距离,而完全脱离该内转盘55。
请再参照图2、3及6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外锁固组40的细部构造。该外锁固组40主要包含一外连动杆41、一弹性元件42、一卡止板43、一外锁控件44及一外转盘45,上述构件是可与该内锁固组50共同形成连动关系,并可在浴厕锁意外上锁时,用以解除浴厕锁的锁固状态。相较于
图1的习用浴厕锁的外锁固组40,本实用新型的外锁固组40大致具有相同的解闩连动机制。该外连动杆41是设有一驱动部411及一非正圆孔412;该卡止板43设有一卡块431及一圆孔432;该外锁控件44设有一锁固槽441、一解闩槽442及一非正圆孔443;及该外转盘45至少设有一缺槽451。该外连动杆41的驱动部411方便使用者以适当工具进行解闩,及该外连动杆41可穿过该外套盘20的一圆孔202并依序串接该弹性元件42、卡止板43及外锁控件44,而该非正圆孔412可容置该内连动杆51。以形成连动关系;该弹性元件42的弹性偏压使该卡止板43恒定抵靠于该外锁控件44;该卡止板43是限位在该外套盘20内侧的二侧板203内,并可不转动的进行横向移动,并可在锁固状态时卡掣该外转盘45的缺槽451,以限制该外转盘20及外把手21的转动;而该外锁控件44的锁固槽441及解闩槽442间则具有一预定横向距离差,及该非正圆孔443使该外锁控件44与该外连动杆41形成连动关系。藉此,在锁固状态时,该卡止板43的卡块431是卡入该外锁控件44的锁固槽441;另一方面,在切换至解闩状态时,该外锁控件44将转动90°,如此该卡止板43的卡块431将进一步卡入该外锁控件44的解闩槽442,因而该卡止板43将脱出该外转盘45的缺槽451,而使该外转轴20及外把手21重新转动,以完成解闩动作。
请参照图3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在解闩状态时,该内锁控件53的卡块531是卡入该定位件52的解闩槽522,而该内锁控件53的扇形凸齿532与该内转盘55的缺槽551错开。同时,该卡止板43的卡块431卡入该外锁控件44的解闩槽441,而该卡止板43与该外转盘45的缺槽451错开。此时,使用者可任意由该内把手11或外把手11控制该锁舌60的缩回、伸出浴厕锁内,以开启浴厕的门板。
请参照图6及7所示,本实用新型浴厕锁的锁固装置由解闩状态切换至锁固状态时,使用者由门内侧转动一控制杆511,以使该内连动杆51带动该内锁控件53转动,而该内锁控件53在转动90°后,该卡块531将转而卡入该定位件52的锁固槽522,且该内锁控件53将向左移动一预定横向距离,而使该内锁控件53的扇形凸齿532卡掣该内转盘55的缺槽551。同时,该外锁控件44连动转动90°,使该卡止板43的卡块431转而卡入该外锁控件44的锁固槽442,而该卡止板43则卡掣该外转盘45的缺槽451。此时,使用者仅能藉由转动该内把手11,或在门外侧藉由工具转动该外连动杆41的驱动部411,以对浴厕锁进行解闩。
请参照图3、6及8所示,本实用新型浴厕锁的锁固装置由锁固状态切换至解闩状态时,使用者是可藉由再一次转动该内把手11以进行解闩。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锁固组50的定位件52的解闩槽522具有较大容积,因此使用者仅需使该内把手11转动较小角度“约45°”,即可确实解除锁固状态。亦即,连动的内转轴12、内转盘55及内锁控件53在转动约45°的较小角度后,该内锁控件53的卡块531即可卡入该解闩槽522,并使该内锁控件53确实完全脱离该内转盘55的缺槽551,如此该内把手11纵使因转动角度不足90°而依该弹性元件13的弹性偏压回复原位,连动的内转盘55亦不会导致该内锁控件53的卡块531回复至该锁固槽52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52设置较大容积的解闩槽522确实可降低浴厕锁再次意外锁上的机率。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52利用该环壁524提供较佳结构强度,并利用该凸部525简化定位方式;及本实用新型的内锁控件53亦利用该扇形凸齿532简化与该内转盘55的解闩连动机制。
请参照
图1及2所示,图2的本实用新型的浴厕锁的锁固装置是使该内锁固组50的内锁控件53利用二扇形凸齿532简化与该内转盘55的解闩连动机制,而该定位件52则尽可能增大该解闩槽522的容积并同时利用该环壁524强化结构强度。藉此,当浴厕锁由上锁状态切换至解闩状态时,内把手11仅需转动约45°的较小角度,即可确保内锁控件的卡块卡入定位件的解闩槽。相较于
图1的习用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容易在开启门板后因内把手11转动角度不足及弹性复位而导致浴厕锁再次意外锁上,及其结构强度不佳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浴厕锁的锁固装置确实能降低意外锁上的机率,因而具有增加使用便利性及延长使用寿命的功效。
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其是于一内套盘及一外套盘间设置一内锁固组及一外锁固组,其特征是该内锁固组包含一内连动杆,其是形成一非正圆杆体一定位件,其设有一解闩槽、一锁固槽、一环壁,该解闩槽的容积增至最大,该锁固槽设于该环壁二侧,而该解闩槽及锁固槽间形成一横向距离差;一内锁控件,其是滑设于与该内连动杆上并形成连动,并设有一卡块、一扇形凸齿,该卡块可选择卡入该定位件的解闩槽或锁固槽;及一内转盘,其是套设于该内套盘的内转轴上,并与内转轴形成连动,且设有一供该内锁控件的扇形凸齿卡扣的缺槽;在锁固状态时,该内锁控件的卡块选择卡入该定位件的锁固槽,该内锁控件的扇形凸齿卡掣该内转盘的缺槽;在解闩状态时,该内套盘的内转轴转动一较小角度,该卡块卡入该定位件的解闩槽,该内锁控件的扇形凸齿完全脱离该内转盘的缺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其特征是该定位件的解闩槽的宽度及长度是大于该内锁控件的卡块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其特征是该卡块卡入该定位件的一解闩槽,并使该内锁控件的扇形凸齿完全脱离该内转盘的缺槽,完成解闩动作的该内套盘的内转轴转动转动角度为40°至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其特征是该内锁固组的内连动杆终端设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弹性推抵该内锁控件及定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其特征是该定位件另设有一凸部,藉由该弹性元件的弹性偏压的推抵,该定位件的凸部恒定卡掣于该内套盘的一圆孔的一缺口内,而定位于该内套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其特征是该内连动杆一端伸出该内套盘外侧,并连接一控制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其特征是该内锁控件对称设置二扇形凸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其特征是该外锁固组包含;一外连动杆,其设有一驱动部及一非正圆孔,该非正圆孔容置该内连动杆;一弹性元件,其弹性偏压抵靠卡止板;一卡止板,其限位在该外套盘内侧的二侧板内,其端面设有一卡块及中心设有一圆孔,套设于外连动杆上;一外锁控件,其是滑设于该外连动杆上并形成连动,且设有一锁固槽及一解闩槽,该卡止板的卡块可卡入该锁固槽或解闩槽,而该锁固槽及解闩槽间具有一预定横向距离差;及一外转盘,其至少设有一缺槽在锁固状态时,该卡止板的卡块卡入该外锁控件的锁固槽;而在切换至解闩状态时,该外锁控件将转动90°,且该卡止板的卡块卡入该外锁控件的解闩槽,及该卡止板脱出该外转盘的缺槽。
专利摘要一种浴厕锁的锁固装置,其是于一内套盘及一外套盘间设置一内锁固组及一外锁固组,该内锁固组是包含一定位件、一内锁控件及一内转盘。该定位件设有一解闩槽及一锁固槽,该解闩槽的容积是增至最大该内锁控件设有一卡块及一扇形凸齿;及该内转盘设有一缺槽。藉此,由锁固状态切换至解闩状态时,该内套盘的一内转轴仅需转动较小角度,该内锁控件的卡块即可卡入该定位件的解闩槽,并使该内锁控件的扇形凸齿完全脱离该内转盘的缺槽,以确实完成解闩动作。
文档编号E05C21/00GK2599182SQ02295008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0日
发明者黄昭铭 申请人: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