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开锁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771阅读:17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向开锁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向开锁的方法及装置,主要可具有适当的防盗功效,当锁壳上所设的钥匙孔被口香糖、牙签、碎纸等异物塞入时,可借助钥匙的凹凸齿形将异物朝后推出,完全不会影响开锁的正常操作。
背景技术
锁具的主要目的可提供适当的防盗功效,由锁具适当的应用,可达到防止物品被窃的目的,故锁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相当重要,其实用性亦不言可喻。
一般传统式现有的锁具及开锁方法,由于锁壳及锁心上所设的孔皆为一相互对应的纵向孔,于锁心及锁壳内部所设的内侧锁簧及外侧锁簧亦位于相对锁心及锁壳上于纵向设置的锁簧孔内,但是,其缺点在于1.容易被他人以开锁工具伸入纵向孔,并推顶内侧锁簧,只要用开锁工具推顶内侧锁簧与外侧锁簧分别推顶至锁心与锁壳的交接面处,即可容易被他人以开锁工具开锁,其防盗性不足。
2.若是于锁壳的纵向孔处,被他人以口香糖、牙签、碎纸等异物塞入,当使用者以钥匙插入时,反而容易使口香糖等异物被钥匙愈塞愈进入锁心内部,会影响锁具于开锁时的正常操作,上述传统式现有方法与结构的实用性并不足够,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反向开锁的方法及装置,主要是可具备有适当的防盗功效,当锁壳上所设的钥匙孔被口香糖、牙签、碎纸等异物塞入时,可借助钥匙上所设的凹凸齿形将异物朝后推出,而不会影响开锁的正常操作。
为前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反向开锁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以钥匙插入锁壳上所设的钥匙孔,钥匙的凹凸齿形通过设于锁壳内部的锁心的第一孔,锁心后部固设锁舌,钥匙的凹凸齿形通过锁舌并将钥匙推到底,将钥匙转动适当角度,对准锁心上所设的第二孔处,再行回拉进入锁心内部,令钥匙上所设的凹凸齿形分别推顶锁心、锁壳内部的数个内侧锁簧与外侧锁簧,令内侧锁簧与外侧锁簧分别被推顶至锁心与锁壳的交接面处,再转动钥匙即可令凹凸齿形带动锁心及锁舌转动,以达到开锁目的,可具备有适当的防盗功效,当锁壳上所设的钥匙孔被口香糖、牙签、碎纸等异物塞入时,可借助钥匙上所设的凹凸齿形将异物朝后推出,完全不会影响开锁的正常操作。


图1为本发明的锁具配合钥匙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的锁具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的背视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钥匙插入锁壳、锁心及锁舌的结合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钥匙当转动适当角度,并略为回拉时的结合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钥匙当转动适当角度,并回拉至锁心的第二孔内的结合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端视平面图。
图中符号说明10钥匙 11凹凸齿形20锁壳 21钥匙孔
22锁簧孔 23外侧锁簧24弹簧30锁心 31第一孔32第二孔 33锁簧孔34内侧锁簧40锁舌(控制结构)41扇形孔42扇形孔43齿轮44另一齿轮45控制杆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反向开锁的方法及装置(如图1至4中所示),该方法包括有步骤一以一钥匙10插入一锁壳20上所设的钥匙孔21,钥匙10上所设的凹凸齿形11于通过设于锁壳20内部的锁心30的第一孔31,锁心30后部固定设有一锁舌(控制结构)40,钥匙10上的凹凸齿形11可通过锁舌(控制结构)40,并将钥匙10推到底;步骤二将钥匙10转动适当角度(如图5中所示),凹凸齿形11对准于锁心30上所设的第二孔32,第一孔31与第二孔32呈十字形相交,再行回拉进入锁心30内部的第二孔32;步骤三令钥匙10上所设置的凹凸齿形11分别可以推顶锁心30、锁壳20内部设置的数个内侧锁簧34与外侧锁簧23(如图6中所示),以使内侧锁簧34与外侧锁簧23分别可以被推顶至锁心30与锁壳20的交接面处,再转动钥匙10即可令凹凸齿形11带动锁心30并连动锁舌(控制结构)40,以达到开锁目的,前述的锁舌(控制结构)40亦可以为其它种不同型式的控制结构来取代。
本发明可借助锁壳20上所设的钥匙孔21达到遮蔽内侧锁簧34的功效,可防止他人利用开锁工具而开锁,可具备有适当的防盗效果;当锁壳20上所设的钥匙孔21被口香糖、牙签、碎纸等异物塞入时,可借助钥匙10的凹凸齿形11将异物经锁心30的第一孔31朝后推出清除,完全不会影响开锁的正常操作。
如图1至4中所示,本发明的反向开锁的装置,该装置具体的结构包括一钥匙10,其一端设有凹凸齿形11,一前端设有钥匙孔21的锁壳20,其内部呈中空状,可供一锁心30置入,于锁壳20的上、下相对位置设有多组上、下相对的锁簧孔22,各锁簧孔22内部分别可供设置外侧锁簧23与弹簧24,该锁心30相对钥匙孔21处设有前、后贯穿锁心30的第一孔31,锁心30上设有与第一孔31呈十字形相交并前、后贯穿锁心30的第二孔32,锁心30的上、下位置分别形成数组贯通的锁簧孔33,各锁簧孔33与前述的锁簧孔22相互对应且各锁簧孔33内部分别设有内侧锁簧34,由于各组内侧锁簧34与外侧锁簧23的高度有不同,当内侧锁簧34与外侧锁簧23的交接处未位于锁心30与锁壳20的交接面时,即无法使锁心30转动,此时为闭锁状态,于锁心30末端固定设置一锁舌控制结构40(其亦可为其它种不同型式的控制结构取代),于锁舌40上相对于第一孔31、第二孔32处分别设有呈斜向相对的一组扇形孔41、42,各扇形孔4142的作用分别可供钥匙10的凹凸齿形11于各扇形孔41、42内部转动,由上述装置的设置,可以达到相同前述的发明目的。
如图7、8中所示,大部份皆相同于前述构造,其不同处在于控制结构40包括一齿轮43,该齿轮43与另一齿轮44相互啮合,于另一齿轮44上设置一控制杆45,该控制杆45亦具备有相同前述的锁舌40的控制作用。
因此,本发明反向开锁的方法及装置,至少具备有下列优点
1.具备有适当的防盗功效,本发明主要可借助锁壳20上所设的钥匙孔21,对纵向设置的内侧锁簧34具备有适当的遮蔽效果,可达到具有适当的防盗功效。
2.若是当锁壳20上所设的钥匙孔21被口香糖、牙签、碎纸等异物塞入时,可借助钥匙10的凹凸齿形11将口香糖、牙签、碎纸等异物朝后推出,完全不会影响开锁的正常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前述的方法与空间结构型态下,可具备有适当的防盗功效,当锁壳20上所设的钥匙孔21被口香糖、牙签、碎纸等异物塞入,可借助钥匙10的凹凸齿形11将异物朝后推出,完全不会影响开锁的正常操作,显见本发明具有显著而具体的功效增进。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向开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步骤步骤一以一钥匙插入一锁壳上所设的钥匙孔,钥匙上所设的凹凸齿形于通过设于锁壳内部的锁心的第一孔,锁心后部固定设有控制结构,钥匙上的凹凸齿形通过控制结构,将钥匙推到底;步骤二将钥匙转动一角度,凹凸齿形对准于锁心上所设的第二孔,再行回拉进入锁心内部的第二孔;步骤三令钥匙上所设置的凹凸齿形分别推顶锁心、锁壳的内部结构,再转动钥匙即可令凹凸齿形带动锁心并连动控制结构,以达开锁目的。
2.一种反向开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钥匙,其一端设有凹凸齿形,一前端设有钥匙孔的锁壳,内部呈中空状供一锁心设置,该锁心于相对前述的孔处设有前、后贯穿锁心的第一孔,锁心上设与第一孔相交并前、后贯穿锁心的第二孔,于锁心末端固定设置一控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开锁的装置,其中,于锁壳的上、下相对位置设有多组上、下相对的锁簧孔,各锁簧孔内部分别设置外侧锁簧与弹簧,锁心的上、下位置分别形成数组贯通的锁簧孔,各锁簧孔与前述的锁簧孔对应且各锁簧孔内部分别设置内侧锁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反向开锁的装置,其中,该控制结构为一锁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向开锁的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孔与第二孔呈十字形相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向开锁的装置,其中,于控制结构上相对于第一孔、第二孔处分别设有呈斜向相对的一组扇形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向开锁的装置,其中,各组内侧锁簧与外侧锁簧的高度各有不同。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反向开锁的装置,其中,该控制结构具有一齿轮,该齿轮与另一齿轮啮合,于另一齿轮上设置一控制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向开锁的方法及装置,以钥匙插入锁壳上所设的钥匙孔,钥匙的凹凸齿形通过设于锁壳内部的锁心的第一孔,于锁心后部固设锁舌,钥匙的凹凸齿形通过锁舌并将钥匙推到底,将钥匙转动适当角度,凹凸齿形对准锁心上所设的第二孔处,再行回拉进入锁心内部,令钥匙上设置的凹凸齿形分别推顶锁心、锁壳内部的数个内侧锁簧与外侧锁簧,令内侧锁簧与外侧锁簧分别被推顶至锁心与锁壳的交接面处,再转动钥匙即可令凹凸齿形带动锁心及锁舌转动,以达到开锁目的,可具备有适当的防盗功效,当锁壳上所设的钥匙孔被口香糖、牙签、碎纸等异物塞入时,可借助钥匙上所设的凹凸齿形将异物朝后推出,完全不会影响开锁的正常操作。
文档编号E05B63/00GK1664287SQ20041000767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日
发明者李谋政 申请人:林秀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