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46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门闩锁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
背景技术
按,近来因景气不佳导致治安恶化,闯空门的情事,时有所闻,因此一般住户在自家大门的门板上都会自行另外加装有一锁具结构,以提供多一层的保障;然,现有的锁具结构,不论是一般的喇叭锁或是较为先进的电子晶片锁,在其相对于门外的一侧皆会具有一锁孔,使住户得使用钥匙来开启该锁具结构,惟,近来窃贼嚣张,只要是具有锁孔的锁具,一般窃贼都有办法利用开锁工具将的插入锁孔中,进而得破解该锁具的锁掣功用;而较为先进的晶片锁也可利用一微型电脑并与开锁工具搭配,先将该晶片密码以电脑破解,再用该开锁工具将门锁解开(同样是利用将该开锁工具插入于锁孔的中,进而破解该锁具的锁掣功用),因此一般具有锁孔的锁具,在现今治安不佳的社会中,所提供的防盗性仍是稍嫌不足,而尚有需要改进之处;据此,本案发明人乃针对现在窃贼都是利用将开锁工具插入于该锁孔中以进行开锁的动作,特别研发设计出一种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而使装设有本发明的门板得于门外的一侧不会有任何锁孔,由此窃贼将无从下手,而得使本发明具有极佳的防盗性。
另,现有的门锁结构,如于上锁后门锁却突然损坏或故障,而无法达成开启门锁的动作,此时住户就会被挡在门外而不无法进入屋内,且当此一情形发生就得请锁匠来撬开门锁(或自行破坏门锁),方可解除其锁掣的状态,因此现有的门锁结构,当于使用中发生损坏或故障的情形时,就将会严重造成住户使用者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得使装设有本发明的门板上不会有任何锁孔,而可提供极佳的防盗功效。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中该驱动组件得依照需求不同,而搭配不同种类或数量的驱动组件,并可适用手动或电动的驱动装置而使本发明的锁轴可交替驱动,由此当第一驱动装置损坏或故障时,仍可改用该第二驱动装置来带动该损坏的第一驱动装置作动,而不会造成无法开启门锁的窘境。
缘是,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主壳体,其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并设有一与外部相通的轨槽;一锁轴,是设于该主壳体的轨槽中,而得于该轨槽中进行一横向位移,该锁轴上则具有一凸缘;一驱动组件,是用以装设于该主壳体的容置空间中,该驱动组件是具有一作动部,而该作动部是与该该锁轴的凸缘相互卡扣,以使该驱动组件受外力作动时,其作动部可连动该锁轴进行横向位移;一弹性件,是用以设于该驱动组件与该锁轴凸缘之间,而使该锁轴得具有自动复归的功效。
其中该驱动组件是往外部延伸有一手拉杆部。
其中于该主壳体的轨槽中是开设有一长形通孔,另于该锁轴上设有一锁掣孔,而该长形通孔是与该锁掣孔相互对应,而于该主壳体的轨槽旁则设有一第二锁掣组件,且该第二锁掣组件是由一连动杆同时穿过该主壳体的长形通孔与该锁轴的锁掣孔,使该第二锁掣组件得随该锁轴连动。
其中该驱动组件是由二个以上的电磁吸铁以相互并联设置所构成。
其中该二电磁吸铁是分别具有一电动杆部,而该各电动杆部上是分别穿设有一卡杆,并使该二卡杆得分别勾持于该锁轴的凸缘上,且于该主壳体的轨槽两侧是设有连续梯状的设计,而可用以提供支撑该卡杆的水平平衡。
其中该驱动组件是可由一电磁吸铁以及一电动排齿组所构成,而该电动排齿组是由一齿轮、一排齿及一微小马达所组成。
其中该电磁吸铁是用以勾持于该锁轴的凸缘,而该排齿则用以顶撑于该锁轴另一侧的凸缘旁,由此使该各驱动组件得对该锁轴进行单一方向的卡拉动作。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造及特点所在,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如后,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示当该驱动组件作动时的状态。
图6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示当直接拉动该手拉杆部时的状态。
图8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是用以显示该驱动组件由一电磁吸铁所构成的状态。
图9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是用以显示该驱动组件由三个电磁吸铁所构成的状态。
图10(A)(B)(C)是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是用以显示本发明应用于横式拉门时的状态。
图11是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请配合参阅本案的图1及图2,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10,其主要是由一主壳体11、一锁轴21、一驱动组件31、一弹性件41以及一第二锁掣组件51所构成,其中该主壳体11,其内部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2,并设有一与外部相通的轨槽14,并于该轨槽14中是开设有一长形通孔16;该锁轴21,是用以设于该主壳体11的轨槽14中,而得于该轨槽14中进行一横向位移,该锁轴21的末端是延伸有一凸缘22,并该锁轴上另开设有一锁掣孔,且该锁掣孔24是与该主壳体11的长形通孔16相互对应;该驱动组件31,是由一拉杆所构成,该拉杆是以其一端接设于该锁轴21凸缘22上,使当对该拉杆施力拉引时,可同步连动该锁轴21进行位移;该弹性件41,是用以设于该拉杆与该锁轴21之间,而使当施于该拉杆上的外力消失时,该锁轴21得利用该弹性件41而具有自动复归的功效;该第二锁掣组件51,是设于该主壳体11的轨槽14旁,并用以设置于一门板60之中,且该第二锁掣组件51是由一连动杆52同时穿过该主壳体11的长形通孔16与该锁轴21的锁掣孔24,而使该第二锁掣组件51得随该锁轴21连动,由此当对该拉杆31进行拉引时,该第二锁掣组件51将会受该锁轴21的连动而进行一位移锁掣动作。
接着请继续参阅本案的图3及图4,是为本发明多用途锁闩构造的应用装置,其主要是由该主壳体11、该锁轴21、该驱动组件31、该弹性件41以及该第二锁掣组件51所构成,其中该主壳体11,其内部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2,并设有一与外部相通的轨槽14,且于该轨槽中是设有一长形长形通孔16;该锁轴21,是用以设于该主壳体11的轨槽14中,而得于该轨槽14中进行一横向位移,该锁轴21的末端是延伸有一凸缘22,并于该锁轴21上是设有一锁掣孔24,而该锁掣孔24是用以与该主壳体11的长形通孔16相互对应;该驱动组件31,是由一第一电磁吸铁32以及一第二电磁吸铁34所组成,该二电磁吸铁32、34是用以分别装设于该主壳体11的容置空间12中,该二电磁吸铁32、34是以并联方式装设,且该二电磁吸铁32、34是分别具有一电动杆部35、36,而该电动杆部35、36上是分别穿设有一卡杆37、38,并使该二卡杆37、38得分别勾持于该锁轴21的凸缘22上,由此使该各电磁吸铁32、34得对该锁轴21进行单一方向的卡拉动作,而如图5所示,当其中一电磁吸铁32作动时,即可拉动该锁轴21进行一横向位移;该弹性件41,是用以设于该二电磁吸铁32、34与该锁轴21凸缘22之间,而使当该电磁吸铁32的卡杆37、38停止对该锁轴21的凸缘22进行卡拉动作时,该锁轴21得具有自动复归的功效;该第二锁掣组件51,设于该主壳体11的轨槽14旁,并可设置于门板60之中,且该第二锁掣组件51是由一连动杆52同时穿过该主壳体11的长形通孔16与该锁轴21的锁掣孔24,而使该第二锁掣组件51得随该锁轴21连动,由此当该电磁吸铁32、34作动而带动该锁轴21进行位移时,该第二锁掣组件51同样会受该锁轴21的连动而进行一位移锁掣动作,而由于该第二锁掣组件51是设于门板60之中,因此其所提供的锁掣功效将会更为牢靠。
接着请继续参阅图6,其中该主壳体11的轨槽14两侧是设有连续梯状的设计,其中第一梯状部位(H)是可用以支撑该电磁吸铁32、34的卡杆37、38,而该第二梯状部位(D)则可用以确保该电磁吸铁32、34的电动杆部35、36于作动时的顺畅性,并可由两侧的第二梯状部位(D)的夹持作用,而使该锁轴21于进行横向位移时,可更为稳固。
于此补充说明的是,其中该第一、第二电磁吸铁32、34是得由无线遥控及其他电子识别方式(如晶片感应、指纹识别或其他无线传输方式)来进行控制启动;且本发明由该二电磁吸铁32、34的搭配而当本发明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如该第一电磁吸铁32发生损坏而无法作动时,操作者即可改以启动该第二电磁吸铁34作动。
接着请继续参阅图7所示,本发明的其中一电磁吸铁34的电动杆部36是往外部延伸有一手拉杆部39,由此使当人在屋内时可直接对该手拉杆部39进行施力,即可带动该锁轴21进行一解除锁掣的动作,而当停止对该手拉杆部39施力时,该锁轴21即会由该弹性件41的复归弹力作用,而自行回复至锁掣的状态。
而本发明是可依照使用的需求不同,而搭配不同种类或数量的驱动组件31,如图8所示利用一个电磁吸铁所构成,另如图9所示是可由三个或以上的电磁吸铁所构成,由此确实达到真正多用途的功效。
而如图10(A)所示,是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乃用以显示本发明应用于横式拉门70时的状态示意图,其中于左侧门板71上是另外横置有本发明的锁闩构造所构成的锁轴卡扣件72,并于该锁轴卡扣件72上设有一穿孔73,而当两侧门板71、74关闭时,将如图10(B)所示,该锁轴卡扣件72将会穿设于由该主壳体11所延伸形成的一容置孔18中,且该锁轴卡扣件72上的穿孔73将与该锁轴21相互对应;而当该锁轴21往下位移时,如图10(C)所示,此时该锁轴21即会穿过于该锁轴卡扣件72的穿孔73中,而使该锁轴21得与该锁轴卡扣件72的穿孔73相互卡掣,由此本发明亦可使横式拉门70的门板71、74得达到相互锁掣的功效。
然于此必须特别提出说明的是,其中本发明利用该二电磁吸铁的驱动方式,是可改由一电磁吸铁34及以及一电动排齿组80所构成,该电动排齿组是由一齿轮81、一排齿82及一微小马达(图中未示)所组成,该微小马达是用以带动该齿轮81转动,而该齿轮81则与该排齿82相接,如图11所示,其中该电磁吸铁34是得以其电动杆部36的卡杆38勾持于该锁轴21的凸缘22,而该排齿82则用以顶撑于该锁轴21另一侧的凸缘22旁,而当该齿轮81作动而迫使该排齿82顶推该锁轴21位移时,即可同样对该锁轴21进行单一方向的卡拉动作,而达成解除锁掣的功效;并可于该容置空间12中的适当位置处另行设有一微动开关83。
由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一、由于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是得由无线遥控或其他电子识别方式来用以操作该电磁吸铁作动以达成开启门锁或上锁的动作,而使装设有本发明的门组上不会有锁孔,因此得大幅提高本发明的防盗性。
二、本发明是具有一紧急备用的电动驱动装置,使当本发明主要的电动驱动装置损坏时,本发明的锁闩构造仍得正常作动,而不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三、本发明得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门扇上,进而深具产业的利用价值性。
四、本发明得依照需求不同,而搭配不同种类或数量的驱动组件,而可确实达到多用途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可确实达到防盗的功效,而深具进步性及实用性,且本案于申请前并无相关构件被公开使用或见于刊物,故本案实已符合专利要件的规定,而为保障发明人的苦思,故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的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主壳体,其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并设有一与外部相通的轨槽;一锁轴,是设于该主壳体的轨槽中,而得于该轨槽中进行一横向位移,该锁轴上则具有一凸缘;一驱动组件,是用以装设于该主壳体的容置空间中,该驱动组件是具有一作动部,而该作动部是与该该锁轴的凸缘相互卡扣,以使该驱动组件受外力作动时,其作动部可连动该锁轴进行横向位移;一弹性件,是用以设于该驱动组件与该锁轴凸缘之间,而使该锁轴得具有自动复归的功效。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驱动组件是往外部延伸有一手拉杆部。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主壳体的轨槽中是开设有一长形通孔,另于该锁轴上设有一锁掣孔,而该长形通孔是与该锁掣孔相互对应,而于该主壳体的轨槽旁则设有一第二锁掣组件,且该第二锁掣组件是由一连动杆同时穿过该主壳体的长形通孔与该锁轴的锁掣孔,使该第二锁掣组件得随该锁轴连动。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驱动组件是由二个以上的电磁吸铁以相互并联设置所构成。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二电磁吸铁是分别具有一电动杆部,而该各电动杆部上是分别穿设有一卡杆,并使该二卡杆得分别勾持于该锁轴的凸缘上,且于该主壳体的轨槽两侧是设有连续梯状的设计,而可用以提供支撑该卡杆的水平平衡。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驱动组件是可由一电磁吸铁以及一电动排齿组所构成,而该电动排齿组是由一齿轮、一排齿及一微小马达所组成。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磁吸铁是用以勾持于该锁轴的凸缘,而该排齿则用以顶撑于该锁轴另一侧的凸缘旁,由此使该各驱动组件得对该锁轴进行单一方向的卡拉动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途锁闩构造及其应用装置,其包含有一主壳体,其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并设有一与外部相通的轨槽;一锁轴,设于该主壳体的轨槽中,该锁轴具有一凸缘;一驱动组件,装设于该主壳体的容置空间中,该驱动组件是具有一作动部,而该作动部是与该该锁轴的凸缘相互卡扣,以使该驱动组件受外力驱动时,该作动部可连动该锁轴进行横向位移;一弹性件,是用以设于该驱动组件与该锁轴凸缘之间。
文档编号E05B15/10GK1796709SQ20041008184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0日
发明者翁酩富 申请人:翁酩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