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45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型油阻尼器,并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在一旋转体的各个旋转部分设置不同的阻尼力而使使用者容易地开/关旋转体的旋转型油阻尼器。
背景技术
通常,旋转型阻尼器通过控制开/关盖、罩或门过程中的关闭力,而用于防止旋转体例如钢琴或Kimchi冰箱的盖、罩或门迅速关闭。
常用的旋转阻尼器分为使用弹性件如弹簧的弹性件型旋转阻尼器和使用粘性流体施加阻尼力的旋转型油阻尼器。
如韩国专利申请公开88-14508所披露,弹性件型旋转型阻尼器包括一个壳体,一个可旋转地插入该壳体且一端伸出的轴,以及一个安装在壳体和轴之间的弹性件,以向轴施加一阻尼力。
这种弹性件型旋转型阻尼器在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上产生阻尼力,如果仅在一个方向上需要阻尼力,则不能使用这种阻尼器。随时间的推移,弹性件如弹簧的弹力改变,所以弹性件型旋转型阻尼器不能保持目标阻尼力。
弹性件型旋转型阻尼器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产生阻尼力。如果只在一个方向上要求阻尼力,则不能使用这种阻尼器。弹性件如弹簧的弹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这样弹性件型旋转型阻尼器无法保持目标阻尼力。
另外,如美国专利5,635,655中所公开,一种常用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包括一个具有一个两端开口的腔的中空壳体;一个可旋转地插入在壳体中的枢转单元,该枢转单元的一端伸出,并具有一个从其设置在腔室内的部分径向伸出的凸起;一个与所述枢转单元的凸起接合作用并以其贴靠壳体内周表面的外周表面工作的可移动阀,;一个从壳体向内伸出阻挡可移动阀的旋转的止挡件;用于封闭壳体的两端的封闭件;以及填装在所述腔中的粘性流体。并且,在可移动阀的两个侧壁上形成具有不同的横截面积的流体通路,在凸起上形成具有比上述流体通路大的横截面积的流体通路。
当在凸起的旋转中由凸起和可移动阀分开的腔室中一侧部区域处的粘性流体通过由凸起和可移动阀形成的流体通路流向另一侧部区域时,流体通路起粘性流体流的阻力因素的作用,因此该旋转型油阻尼器可获得阻尼力。
理想上,凸起和可移动阀的两个部分都必须贴靠两个封闭件的内侧表面,从而粘性流体不能从它们之间流过,而是流经凸起和可移动阀的液体通路。
但是,凸起与可移动阀的两个部分是径向地布置、旋转并贴靠在两个封闭件的内侧表面,从而不能使用O形环。因此凸起与可移动阀的两个部分以所需的预定公差直接贴靠在两个封闭件上并旋转。因此,粘性流体在凸起与可移动阀的两个部分与两个封闭件的内侧表面之间的两个区域向内泄漏不可避免。
当粘性流体在凸起与可移动阀的两个部分与两个封闭件的内侧表面之间的区域间流动时,根据可移动阀的流体通路的横截面积设定的阻尼力不能精确地产生。
此外,曾经提出一种方法,通过加大凸起和可移动阀的横截面积,从而忽略凸起和可移动阀的两个部分与两个封闭件的内侧表面之间的粘性流体的向内泄露。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流体通路的横截面积加大,不能获得大的阻尼力。为了提高阻尼力,必须扩大阻尼器的整体尺寸。
如韩国专利208,746中所公开的那样,在常用的旋转型油阻尼器中,在壳体中形成第一与第二压缩室,在第一和第二压缩室之间加工出液体流经的通路,形成一小齿轮单元接收室以与第一压缩室接合,在第一压缩室中容纳有第一柱塞,关闭一通路控制孔以覆盖第一压缩室,在第二压缩室中容纳有一个第二柱塞与一个弹簧,固定一个控制螺纹件以封闭第二压缩室,在小齿轮单元接收室中容纳有一小齿轮单元,以将该小齿轮单元与第一柱塞的一个齿条接合,且在小齿轮单元上安装一个杆件。
但是,常用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包括第一和第二压缩室,这增加了整体尺寸。此外,在第一和第二压缩室中分别安装柱塞。部件的数量增加且使制造过程更为复杂。
此外,在常用的旋转型油阻尼器中,在盖的整个开/关部等中都必须产生阻尼力。在阻尼力施加部,总是产生同样的阻尼力,这使得盖的开/关相对困难。而且,该盖不能完全开/关。
在以上阻尼器中,各组件是在注射油之后被组装至阻尼器,从而造成组装过程中油的泄露。因此阻尼器的组装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型油阻尼器,它通过将盖的关闭部分分成其中产生不同阻尼力的几个部分而使使用者可以轻易地关闭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型油阻尼器,它可以通过防止阻尼工作中油的向内泄露而获得目标阻尼力。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型油阻尼器,它可简化油的注射并可提高组装的生产率。
为了实现所述和其它的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所具体和广泛地描述的那样,提供一种旋转型油阻尼器,它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其中填充有油的腔室且一端开放的阻尼器主体;一个可旋转地安装在阻尼器主体中并具有一对与阻尼器主体的内周表面接触并将阻尼器主体的腔室分为两部分的肋部的转轴;一个插入阻尼器主体的第一分隔板,一对阀孔和一对油流过的圆弧状的油通路在第一分隔板上形成,在第一分隔板的两侧形成的与油通路连接且其深度逐渐减小的圆弧状的槽;一个安装在第一分隔板的预面的第二分隔板,在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一个油路;安装在阻尼器主体内部用于开/关所述一对阀孔的止回阀;以及一个安装在阻尼器主体上用以密封的盖。
阻尼器主体形成为一个一侧开放的圆柱形,在阻尼器主体的外周表面上形成一个具有多个螺栓固定孔以将阻尼器主体固定在一固定体上的托架,且在阻尼器主体的底面上形成一个用于可旋转地支承转轴的铰接轴。
在阻尼器主体的底面上形成用于一个向阻尼器主体内的腔室供油的供油孔,将用于封闭供油孔的螺钉旋紧在该供油孔上。
在转轴的下端形成一个可旋转地套插在铰接轴上的铰接口,在转轴的上端形成一个与一个旋转体连接的连接单元,以及在转轴的外周表面上形成一对间隔180°的肋部。
在这对肋部的两端安装有与阻尼器主体的内周表面接触的接触垫,与阻尼器主体的内周表面接触的接触垫的接触面是曲面并形成有固定槽以使接触垫可插套肋部的两端上。
在第一分隔板上以一180°的间隔形成止回阀的球插入的阀孔,在这两个阀孔的两侧形成在周向上呈圆弧状的油通路,并且在油通路的端部槽的深度在周向上逐渐减小,并且所述槽包括宽度减小的颈部单元。
第二分隔板形成一个圆形平板形,在第二分隔板的中部形成一个转轴穿过其中的通孔,且在第二分隔板的底面上沿周向形成多个支承凸起,以在第一和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油路。
止回阀包括插入形成在第一分隔板上的一对阀孔中用于开/关阀孔的球;在阻尼器主体上形成的阀体,所述球插入阀体中以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及安装在阀体中用于对所述球施加一预定的弹力的弹簧。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由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更加明显。


所包括的用于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并结合在本说明书中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同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图中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透视图;图2和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分解透视图;图4和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垂直剖视图;图6是表示沿图4的线IV-IV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阻尼器主体的剖视透视图;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转轴的正视图;图9是表示图8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图10是表示沿图4的线V-V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第一分隔板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第一分隔板的仰视图;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第一分隔板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沿图4的线VI-VI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应用于一G.P型旋转体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6A至16D是采用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一G.P型旋转体的工作状态的图示;图1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应用于一加固(consol)型旋转体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8A至18D表示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加固型旋转体的工作状态的图示;图19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应用于一U.P型旋转体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0A至20D表示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一U.P型旋转体的工作状态的图示;图21A至21D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工作状态的图示;图22和2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4和2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剖视图;以及图26表示沿图24的线VII-VI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例子在附图中示出。
现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型油阻尼器。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透视图,图2和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分解透视图,图4和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垂直剖视图,以及图6表示沿图4的线IV-IV的剖视图。
该旋转型油阻尼器包括一个安装在一固定体上的有一个填充有油的空间的阻尼器主体10,一个可旋转地装在阻尼器主体10中并安装在一旋转体上的转轴12,和一个安装在阻尼器主体10中以改变转轴12在每一阶段的阻尼力的阻尼力控制单元,以及一个安装在阻尼器主体10上的用于密封的盖14。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器主体的剖视透视图。
该阻尼器主体10形成一个一侧开口的圆柱形。其上固定有盖14的内螺纹单元16在阻尼器主体10的开放的入口处形成,以及在阻尼器主体10的一侧形成的一个具有多个用来将阻尼器主体10固定在所述固定体上的螺栓固定孔18的固定架20。一个用于可旋转地支承转轴12的铰接轴22和一个用于向阻尼器主体10中供油的供油孔24在阻尼器主体10的底面上形成。
一个用于密封供油孔24的螺钉26旋紧在供油孔24中。一个O形环28插套在螺钉26上以获得气密性。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转轴的正视图,而图9表示图8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
该转轴12具有一预定的长度。在转轴12的下侧形成一个可旋转地插套在阻尼器主体10的铰接轴22上的铰接口30,以及在转轴12的上侧形成一个从盖14伸出并与旋转体连接的连接单元32。此外,在转轴12的外周表面上以180°的间隔形成两个肋部34,并且在肋部34上安装与阻尼器主体10的内周表面接触的接触垫36。
一个衬套38插入铰接口30和铰接轴22之间,以使转轴12在旋转中的摩擦力最小。优选的是,衬套38由一种合成树脂制成。连接单元32的两个表面都切成平板。在与旋转体连接后,该连接单元32防止滑动。
肋部34形成一平板的形状,且其底面与阻尼器主体10的底面接触,而其顶面与阻尼力控制单元的一第一分隔板50接触。肋部34的厚度从转轴12开始沿径向减小。
如图9所示,接触垫36形成一个曲线形状以使与阻尼器主体10接触的接触表面46可以与阻尼器主体10的内周表面接触以便密封。一个肋部34插入其中的紧固槽40在与接触面46相对的表面上形成。
在紧固槽40的两个侧面上形成钩接槽44,而在肋部34的两个侧面上形成钩接凸起42。肋部34的钩接凸起插入钩接槽44中,以阻止接触垫36与肋部34脱离连接。这里,钩接槽44的径向宽度大于钩接凸起42的宽度,因此插入钩接槽44中的钩接凸起42可以在径向上移动。
阻尼力控制单元包括一个安装在阻尼器主体10内部以形成填油空间的一部分的第一分隔板50,肋部34的顶面与第一分隔板50接触以密封,第一分隔板50上形成一对阀孔60;一个安装在第一分隔板50的顶面上以形成油在其中流动的油路82的第二分隔板52;以及安装在阻尼器主体10中以开/关第一分隔板50上的阀孔60的止回阀54。
图10表示沿图4的线V-V的剖视图,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分隔板的俯视图,图1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分隔板的仰视图,以及图1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分隔板的剖视图。
第一分隔板50形成一圆形平板形以插入阻尼器主体10的内周表面中。在第一分隔板50的中心处形成一旋转轴12穿过其中通孔62。
在第一分隔板50上以180°的间隔形成止回阀54的球56插入其中的阀孔60。在两个阀孔60的两侧形成一对油流过其中的在周向上呈圆弧形的油通路64。在油通路64的端部形成在周向上深度减小的槽66。宽度减小的颈部单元68在槽66的端部形成。
在第一分隔板50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定位槽70,而在阻尼器主体10的内周表面上形成定位凸起72。在第一分隔板50的装配过程中,第一分隔板50的安装位置可以通过将定位凸起72插入定位槽70中来精确控制。
如图11所示,优选地,阀孔60的中心与油通路64的一侧的端部之间的夹角O设为20°,而油通路64的两端之间的夹角P设为41°,从油通路64开始延伸的槽66的一侧的端部与颈部单元68之间的夹角Q设为70°,颈部单元68与槽66的另一端之间的夹角R设为19°。
这里,如图13所示,槽66的深度在从油通路64的端部开始在周向上减小。
图14表示沿图4的线VI-VI的剖视图。
第二分隔板52形成一圆形平板形,以安装在第一分隔板50的顶面上。在第二分隔板52的中心形成一个转轴12穿过其中的通孔80,而在第二分隔板52的底面上在周向上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支承凸起84,以在第一分隔板50和第二分隔板52之间形成油路。
在第二分隔板52的顶部中部形成一个第一环形槽88,该环形槽上安装一个用于防止油从通孔80和转轴12之间泄露的第一密封件86,以及在第二分隔板52的顶部边缘形成一个第二环形槽92,该环形槽上安装一个用于防止油从第二分隔板52的边缘和阻尼器主体10的内周表面之间泄露的第二密封件90。
盖14安装在第二分隔板52的顶面上。在盖14的外周表面上形成一个紧固在阻尼器主体10的内螺纹单元16上的外螺纹单元94。在盖14的中心形成一个转轴12穿过其中的通孔96。在盖14的周向上形成工具可插入的工具插入槽98。
一个衬套100安装在盖14的内周表面上,从而转轴12可以滑动。在衬套100的下侧形成一个法兰单元102,以使第一密封件86贴靠在第一环形槽88上。通过盖14的底面使第二密封件90贴靠在第二环形槽92上。
止回阀54包括插入形成第一分隔板50上的一对阀孔60中以开/关该阀孔60的球56,在阻尼器主体10上形成的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引导球56的阀体112,以及安装在阀体112中以对球56施加一预定的弹力的弹簧114。
该阀体112形成一个从阻尼器主体10的底面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圆柱形,从而可将球56插入阀体112中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阀体112的一侧形成与阻尼器主体10的腔室118接通的开口单元120。两个阀体112中的任何一个都与形成在阻尼器主体10的底面上的供油孔24相接通。
现在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组装过程。
将弹簧114插入形成在阻尼器主体10上的阀体112中,再将球56插入阀体中。将衬套38插套在阻尼器主体10的铰接轴22上。将转轴12的铰接口30插套其上在插套有衬套38的铰接轴22上,由此支承转轴12。这里,将接触垫36分别安装在转轴12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两个肋部34上,以与阻尼器主体10的内周表面接触。
当将肋部34插入接触垫36的紧固槽40时,形成于肋部34上的钩接凸起42钩接在形成于紧固槽40上的钩接槽44上,以防止接触垫36与肋部34脱离连接。
第一分隔板50插入阻尼器主体10,以形成阻尼器主体10内部的腔室118。这里,将形成在第一分隔板50上的定位槽70插套在形成在阻尼器主体10上的定位凸起72上,由此确定第一分隔板50的位置。
当将第二分隔板52放置在第一分隔板50的顶面上时,第二分隔板52的支承凸起84与第一分隔板50的顶面接触,从而在第一分隔板50和第二分隔板52之间形成油流过的油路82。
此后,将第一密封件86插入形成在第二分隔板52顶面上的第一环形槽88中,将第二密封件90插入第二环形槽92中,其中插有衬套100的盖14旋紧在阻尼器主体10上。衬套100的法兰单元102贴靠在第一密封件86上,而盖14的内周表面贴靠在第二密封件90上,以保持气密性。
当旋转型油阻尼器组装完成后,通过供油孔24向阻尼器主体10中的腔室118中供油。当供油完成后,将其上插套有O形环28的螺钉26紧固在供油孔24上,以密封供油孔24。
如上所述,在阻尼器的全部部件组装完成后,将油注射入腔室118。因此,在组装过程中油不会泄露,并简化了阻尼器的组装。
现在说明根据本发明将旋转型油阻尼器安装在固定体和旋转体中的过程。
图15表示根据本发明将旋转型油阻尼器应用在一G.P型旋转体的状态的侧视图,而图16A至16D表示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型油阻尼器G.P型旋转体的工作状态视图。
通过螺栓3将阻尼器主体10的固定架20固定在固定体1的一侧,而通过螺栓7将转轴12的连接单元32固定在安装在G.P型旋转体2一侧的一托架4上。
图17表示根据本发明将旋转型油阻尼器应用于一加固(consol)型旋转体的状态的侧视图,而图18A至18D表示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加固型旋转体的工作状态的视图。
通过螺栓3将阻尼器主体10的固定架20固定在固定体1的一侧,而通过螺栓7将转轴12的连接单元32固定在安装在加固型旋转体9一侧的托架8上,旋转体9的一端可旋转地铰接在一支承体11上。
图19表示根据本发明将旋转型油阻尼器应用于一U.P型旋转体的状的侧视图,而图20A至20D表示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U.P型旋转体的工作状态的视图。
通过螺栓3将阻尼器主体10的固定架20固定在固定体1的一侧,而通过螺栓7将转轴12的连接单元32固定在安装在U.P型旋转体13一侧的一托架15上,旋转体13通过一铰接轴17与一支承体11联接。
各旋转体2、9和13在连接单元32和转轴12的肋部34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对角度,但以相同的方式执行阻尼操作。现在说明常用的阻尼操作。
图21A至21D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工作状态视图。
图21A表示当旋转体2在一水平状态关闭时转轴12的位置。转轴12的肋部34设置成与阀体112的侧部接触。
在这种状态中,当与转轴12连接的旋转体2被抬起时,转轴12开始在沿向前的方向被旋转。填充有油的阻尼器主体10的腔室118被分隔成一其中油被肋部34压缩的第一腔室130和一个其中在肋部34的旋转方向的相对侧上产生一个负压的第二腔室132。
即,当肋部34开始旋转时,填充在第一腔室130中的油被压缩,而在第二腔室132中产生一个负压。
此外,由于肋部34的旋转而在第一腔室130中被压缩的油通过油通路64流向油路82。这里,阀孔60克服弹簧114的弹力,而球56通过施加在油路82上的油压和在第二腔室132中产生的负压而被分开。由此,阀孔60被打开,油路82中的油通过阀孔60流向第二腔室132,因而在第一分隔板50和第二分隔板52之间的压力是水平(horizontal)的,不会产生阻尼力。
肋部34从与阀体112的一侧接触的位置(参见图21A)移向与油通路64一侧接触的位置(参见图21B)的阶段也是旋转体2被打开至垂直位置的阶段。因此,使用者通过只操作旋转体2的重量就可以轻易地打开旋转体2。
当旋转体2越过垂直状态时,即使使用者不握住旋转体2,旋转体2也会因为自重被向后拉。如果旋转体2经过垂直位置继续旋转超过90°,肋部34和油通路64重迭并移动。油通路64的横截面积随着肋部34的旋转而逐渐减小。因此,当填充在第一腔室130中的油通过油通路64时,产生一个流动阻力。因为油通路64的横截面积随着肋部34的旋转而逐渐减小,此流动阻力增加。即,当旋转体2继续旋转超过90°时,由于流经油通路64的油的流动阻力,阻尼力逐渐增加,从而吸收了旋转体2的打开操作中的冲击。
肋部34从与油通路64的一侧重迭的位置(参见图21B)移向与阀体112的另一侧接触的位置(参见图21C)的阶段也是旋转体2在垂直位置上旋转超过90°到完全打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上所述,由于油的流动阻力作用在旋转体2上的阻尼力逐渐增加,而旋转体2被缓慢地打开。在旋转体2被完全打开以前,油通路64的横截面积因为肋部34而变为“0”。产生了旋转体2的打开操作中最大的阻尼力,且由此旋转体2被完全打开而没有接触固定体1。
当将旋转体2旋转至关闭时,肋部34沿向后的方向旋转。与旋转体2的打开操作相反,在第二腔室132中的油被肋部34的推力压缩,而在第一腔室130中产生一个负压。
第二腔室132中被压缩的油通过油通路64流向油路82,油路82的油通过阀孔60流向第一腔室130,因此在第一和第二分隔板50和52之间的压力是水平的(horizontal)。因此,在旋转体2的旋转中没有产生阻尼力。
这里,安装在阀孔60上的球56由于作用在油路82上油压和在第一腔室130中产生的负压而克服弹簧114的弹力,并与阀孔60分开。因此阀孔60被打开。
肋部34从与阀体112的另一侧接触的位置(参见图21C)移向与油通路64不接触的位置(参见图21B)的不产生阻尼力的关闭阶段被设定为旋转体2被拉回、被完全打开、和关闭至垂直位置的阶段。
使用者只要操作旋转体2的重量而关闭被拉回的旋转体2至垂直位置,并由此轻易地关闭旋转体2。
此后,当旋转体2通过垂直状态,即使使用者没有拉着(操作)旋转体2,旋转体2也会由于自重继续关闭。这里,阻尼力逐渐施加到旋转体2上。只在旋转体2的关闭操作之前提供大的阻尼力,由此防止冲击。
更详细地,当肋部34经过油通路64继续旋转时,在第二腔室132中被压缩的油通过槽66流向第一腔室130。因为槽66的深度在从油通路64开始的远离方向上逐渐减小,通过槽66的油的流动阻力逐渐增加,也因此阻尼力逐渐增加。
这里,由于通过槽66流向第一腔室130的油的压力或者弹簧114的弹力,球56贴靠在阀孔60上而关闭阀孔60。因此,油不会流过阀孔60,但是第二腔室132的油通过槽66流向第一腔室130。
肋部34从与油通路64不接触的位置(参见图21B)移向与颈部单元68接触的位置(参见图21D)的产生阻尼力的关闭阶段也是旋转体2在垂直位置被关闭前的阶段。当旋转体2从垂直位置旋转至水平位置时,阻尼力逐渐增加,因此旋转体2可以被缓慢地关闭。
当肋部34到达颈部单元68时,即恰好旋转体2被关闭之前的位置,颈部68的宽度急剧减小。因此,流过颈部68的油的流动阻力急剧增加,并因此使肋部34被瞬时停止。在肋部34通过颈部单元68后,油流过槽66,因而产生一个比颈部单元68的阻尼力小的阻尼力。
如上所述,旋转体2在关闭以前被瞬时停止,由此被没有冲击地平稳关闭。
图22和2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4和25表示该旋转型油阻尼器的剖视图,和图26表示沿图24的线VII-VII的剖视图。
除了用于向旋转体2施加一弹力以便轻易地打开旋转体2的弹力施加装置外,该旋转型油阻尼器的结构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型油阻尼器是相同的。
该弹力施加装置包括一个卷绕在从阻尼器主体的底面伸出的铰接轴22上的扭转弹簧150,用于当转轴12在一个方向上旋转时向转轴12施加一弹力,该弹簧一侧的端部固定在阻尼器主体10上,而另一侧的端部固定在转轴12上。
扭转弹簧150包括一个在铰接轴22的外周表面上沿周向绕几圈以在退绕方向上施加一弹力的卷绕单元152,一个与置于卷绕单元152的内周表面上的一侧的端部连接并固定于铰接轴22上的固定臂154,和一个与置于卷绕单元152的外周表面上的一侧端部连接并固定于转轴12上的可移动臂156。
在铰接轴22上形成一个固定臂154固定地插入其中的第一固定槽158,而在转轴12上形成一个可移动臂156固定地插入其中的第二固定槽160。
第一固定槽158在直径方向上形成以通过铰接轴22的中心。固定臂154以平板形状固定地插入第一固定槽158中。第二固定槽160优选地在转轴12的内表面上的肋部位置处形成。
一个形成得比卷绕单元152的宽度高的用于可旋转地支承转轴12的衬套162,以安装在铰接轴22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旋转体2旋转至打开时,与旋转体2连接的转轴12被旋转。
卷绕铰接轴22的卷绕单元152被退绕,从而在转轴12的旋转方向上施加弹力,从而向旋转体2施加弹力。因此使用者可以轻易地打开旋转体2。
如较早所述,根据本发明,在旋转体到达垂直位置前,不会产生阻尼力。因此,旋转体可以被轻易地打开。当旋转体在垂直位置被向后拉动超过90°时,阻尼力在旋转体中逐渐产生并增加,直到旋转体被最终打开。因此,旋转体可以被缓慢地打开而没有冲击。
此外,当旋转体被关闭时,在旋转体到达垂直位置前,不会产生阻尼力。因此,旋转体可以被轻易地关闭。当旋转体被关闭至小于90°时,阻尼力逐渐增加以缓慢关闭旋转体。因此,旋转体可以被轻易地关闭而没有冲击。
由于本发明可以以几种形式实施而不会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故还应当理解,除非另外说明,上述的实施例不受前述的任何细节限制,而应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宽泛地理解,因此,所有落入权利要求的界限和范围或与所述界限和范围等效的界限和范围内的变化和修改均应被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型油阻尼器,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填充有油的腔室且一端开放的阻尼器主体;一个可旋转地装入阻尼器主体中的转轴,该转轴具有一对与所述阻尼器主体的内周表面接触的将阻尼器主体的腔室分为两部分的肋部;一个插入阻尼器主体中的第一分隔板,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上形成一对阀孔和一对油通过的圆弧形油通路,在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两侧形成的与油通路连接的深度逐渐减小的圆弧形的槽;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一分隔板顶面上的第二分隔板,在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一个油路;安装在所述阻尼器主体内部用于开/关所述阀孔对的止回阀;和一个安装在所述阻尼器主体上用以密封的盖。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主体形成一个一端开放的圆柱形,在所述阻尼器主体外周表面上形成一个具有多个螺栓固定孔以将所述阻尼器主体固定在一固定体上的托架,以及在所述阻尼器主体底面上形成一个用于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转轴的铰接轴。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器主体的底面上形成一个用于阻尼器主体中的腔室供油的供油孔,以及一个用于密封所述供油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供油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的下端形成一个可旋转地插套在铰接轴上的铰接口,在所述转轴的上端形成一个与一个旋转体相连接的连接单元,以及在所述转轴外周表面上以180°的间隔形成一对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接轴和铰接口之间插入一个衬套。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阻尼器主体的内周表面接触的接触垫安装在所述肋部对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阻尼器主体的内周表面接触的接触垫的接触表面是曲面并形成有紧固槽,以使所述接触垫可插套在肋部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槽的两侧形成钩接槽,且在所述肋部的两侧形成钩接钩接槽的钩接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形成一圆形平板状以插入阻尼器主体的内周表面内,以及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中心形成一个所述转轴穿过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上以180°的间隔形成所述止回阀的球插入其中的阀孔,在两个阀孔的两侧形成在周向上呈圆弧形的油通路,以及在油通路端部的所述槽在周向上深度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槽中形成宽度减小的颈部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孔中心与所述油通路一侧端部之间的角是20°,油通路两侧端部之间的角是41°,从油通路伸出的所述槽的一侧端部与所述颈部单元之间的角是70°,且所述颈部与所述槽的另一侧端部之间的角是19°
13.根据权利要求9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定位槽,而在所述阻尼器主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插入所述定位槽中的定位凸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板形成一圆形的平板形,在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中部形成一个所述转轴穿过的通孔,以及在所述第二分隔板的底面上沿周向形成多个支承凸起,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所述油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顶部中部形成一个第一环形槽,在该环形槽上安装有一个用于防止油从所述通孔和所述转轴之间泄露的第一密封件,且在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顶部边缘形成一个第二环形槽,该环形槽上安装有一个用于防止油从所述第二分隔板的边缘和所述阻尼器主体的内周表面之间泄露的第二密封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的中部形成一个转轴穿过的通孔,在盖的周向上形成用于插入工具的工具插入槽,并且在盖内周表面上安装有一个衬套。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包括插入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上形成的一对阀孔中以开/关阀孔的球;在所述阻尼器主体上形成的阀体,所述球插入所述阀体中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和装入所述阀体中用于对所述球施加一预定的弹力的弹簧。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形成从所述阻尼器主体的底面沿垂直方向伸出的圆柱形,在阀体的一侧形成与阻尼器主体的腔室接通的开口单元,且两个阀体中的任何一个都与在阻尼器主体的底面上形成的供油孔相接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当旋转体沿打开方向旋转时向所述转轴施加一弹力的弹力施加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施加装置包括一个卷绕在从所述阻尼器主体的底面凸出的铰接轴上的扭转弹簧,以当旋转体沿打开方向旋转时向所述转轴施加一弹力,该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阻尼器主体上,而其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包括一个在铰接轴的外周表面在周向上卷绕几圈以在退绕方向上施加一弹力的卷绕单元,一个与设置在绕组的内周表面上的一侧端部连接并固定在铰接轴上的固定臂,以及一个与设置卷绕单元外周表面的另一侧端部连接并固定在转轴上的可移动臂。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接轴上形成一个所述固定臂固定地插入的第一固定槽,以及在所述转轴上形成一个所述可移动臂固定地插入的第二固定槽。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在直径方向上形成以穿过所述铰接轴的中心。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旋转型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在所述转轴的肋部的内侧表面上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型油阻尼器,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填充有油的腔室且一端开放的阻尼器主体;一个可旋转地装入阻尼器主体中的转轴;一个插入阻尼器主体中的第一分隔板,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上形成一对阀孔和一对油通过的圆弧形油通路,在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两侧形成的与油通路连接的深度逐渐减小的圆弧形的槽;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一分隔板顶面上的第二分隔板,在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一个油路;安装在所述阻尼器主体内部用于开/关所述一对阀孔的止回阀;和一个安装在所述阻尼器主体上用以密封的盖。当开/关阻尼器主体时,该旋转型油阻尼器在各个阶段中产生不同的阻尼力。
文档编号E05F5/00GK1637225SQ20041008083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1日
发明者梁世一 申请人:世元精密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